论网络广播——网络广播现状和经营理念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024392 上传时间:2018-05-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网络广播——网络广播现状和经营理念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论网络广播——网络广播现状和经营理念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论网络广播——网络广播现状和经营理念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论网络广播——网络广播现状和经营理念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论网络广播——网络广播现状和经营理念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网络广播——网络广播现状和经营理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网络广播——网络广播现状和经营理念(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论网络广播网络广播现状和经营理 念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世纪之交国内广播电台在因特网上作为的考察,旁观网上华语及英语电台的现状,提出应树立全新的网上电台的经营理念,即:超媒体的网广播将使传统广播的本质发生变化;节目资源的组合是网广播节目存在的形式;网广播提供的有价值的信息将直接从用户那里得到回报;网广播成为发送个人化信息的新媒体;网广播传播的是具有个性化、本地化和社区化的多元文化;作为虚拟的无限容积的水库,网广播具有“累积”的特征。网广播的出现将开辟现代广播的新格局。 关键词网络;广播;经营;新媒体 世纪之交的广播,因为自觉、及时地投身“人类第五次信息革命”(1),而在下个世纪的前景显现出光明和

2、生机。广播以它特有的“机变”,在 Internet 上初露峥嵘;互联网以它不可比拟的“媒体兼容”性,吸纳了广播(有人称网络是媒体的“集大成者”;也有人称“仅就容量而言”传统媒体“在 Internet 面前也有河伯入海之感”(2)。 由此,广播是否就能以“媒体共存”的现状而沾沾自喜呢?是否就能以“从无新媒体可取代旧媒体”的经验而心安理得呢?这难得又是一次“狼来了”的喧嚣吗?十几年的从业感情,不会让笔者有希望广播葬身在数字化时代的意思。浅谷的学识和眼光也使笔者无力对此下结论。撰写本文的目的,旨在呼吁同仁高度重视、积极尝试、理性决断、科学实施。与其在旋涡中挣扎,不如在浪尖上搏击。 美国未来学家尼古拉

3、尼葛洛庞帝(NcholasNegroponte)在其影响深远的数字化生2存一书中指出:面对即将来临的数字化时代, “一个个产业揽镜自问“我在数字化世界中有什么前途”时,其实,它们的前途百分之百要看它们的产品或服务能不能转化为数字形式(3)”。据此,本文将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考察和剖析:网广播的现状(是否已经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数字转化),网广播的经营理念(网广播究竟产出什么和如何缩短数字转化的进程)。 一、网络广播的现状 世界广播电视参考的资料显示:我们现在已经能够听到 100 多个国家的 1550 多个网上电台的广播。截止到 2000 年 7 月,著名的 YAHOO 中文在“电台”的检索字串

4、下,已编入了 15 个类目和 347 个网站。荷兰电台的节目总监马克思说“现在有超过 6000 个电台在互联网上发布各种形式的流式音频”。(4) (一)我们似乎正“逐步进入一个网广播的时代”。(5) 实际上早在 1995 年就有人指出:广电系统有可能成为我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排头兵。尽管尚无充分的事实来验证这一说法,但广播业的确在互联网面前有蠢蠢欲动的架势和实际作为。 特别值得作为“历史记录”的有: 上海东方广播电台的“逆向行为”把“瀛海威时空”接进直播室,开辟“东广信息网”专栏,成为我国广播与网络结合的第一档节目。南海电台作为一家县级台早于广东电台音乐台在网上实时广播,显示了“Int

5、ernet 面前媒体平等”的特征。原广电部在 1997 年也组建了广播电影电视部影视信息网络中心,并把研究的课题摆在3了突出的位置。 香港电台也有“妙笔”,即建构“香港电台联网版”和“香港影音资料库”(内载 7000分钟有关香港今昔的电台和电视制作):并用“视像光纤、三种数码制式、海外专线、镜像服务、交接中心”的技术,进行了“香港九七政权交接互联网直播”。香港电台网页的声音档案有电台节目录音、新闻录音、交通消息录音和流行歌曲录音等几种类型。早在 1994 年底,香港电台就在网上开辟了家庭版面 HomePage,包括广播新闻和获奖节目,称试探性的第一阶段;1995 年中加强了时事报道,增添了英语

6、新闻,称第二阶段;1995 年底试播音乐节目,称第三阶段。其长达 36 小时的现场直播立法局选举,在互联网的新闻直播史上可资圈点。香港商业电台与一家连锁式便利店合作,推出“全天候互网络NEF 便利网”,为消费者提供多元化资讯、娱乐和服务。 台湾有关学者认为:未来传播科技位化将主导整个广播事业的面貌及经营方式,而收音机未来不但可听还可看。广播虽属弱势媒体,但通过扩大经营范围及经营策略的推动,使之能收听兼收看,前途仍大为看好。加拿大古杰利教授在台湾的“广播经营跨世纪”研讨会上说:电脑、电讯、节目三者交集相互影响,将给传播带来巨大冲击。会上还演示了日本正在试验的“可看式”收音机。 目前世界上一些广播

7、机构如 BBC、美国之音和法国国际广播电台正向低成本电子空间进军,它们把 Web 看成无线电和电视之外的第三种媒体。 英国公营广播机构 BBC 的网站负责人公开表示,要把 BBConline 网站发展成电视电台以外的第三个广播频道。它们分三阶段上网,继新闻之后又推出娱乐和资讯服务,尤其是它消费资讯据说成为英国最忙碌的网站。 4BBC、ABC、FOX 等 20 个广播机构通过网络传送了戴安娜葬礼的录像。新更名的 B,共提供 300 个电台、17 个电视台及有线电视台的网上直播服务。它的前身 A 直播过一万多场音乐会和体育比赛。 美国 VOA 站点每周约接受 25 万次访问。CNN 和美国哥伦比亚

8、广播公司也以各自特色项目加入网上竞争。美国最大的广播网 ABC 公司表示,就目前而言,投资网络广播短期内不会获利,但等到能获利再投资就迟了。这一点,在广播史上有典型的教训。50 年代,电视问世,当时正是无线广播的黄金时期,很多广播公司漠视电视的应用前景,认为它只是少数富人的玩具,结果痛失发展良机,而当时抓住机会的几家公司都成了当今电视业的巨子。现在,历史又给广播业带来新的机遇,就看谁能抓住它了。 新加坡政府电台把 7 个所属国内电台的节目和 3 套海外广播的节目送上网络。 (二)从建站机构,网页属权里分,大陆的网上中文电台大致有四类。 第一类,传统的广播媒体入网。这一类又有四种方式:1.以现行

9、实有的频率为首页,如国际台、珠江经济台等。2.以行政总台为主页而其辖领的系列台为链接,如北京台下属新闻、经济、教育、交通、文艺、音乐、生活七个台;山东台下属综合(新闻)、经济、文艺、教育四个频道等。3.以现行播出的节目为主页,如“滑稽王小毛”等。4.以主持人的个体身份为主页。 第二类,新兴的商业公司入网。这种非广播媒体以“电台”的名义入网,目前主要有两种方式:1.纯粹的经营公司,如各地电信部门开办的所谓“频道”、 “广播”(官办);5某信息公司、广告公司、服务公司等开办的“某广播”(民办)。2.公司与传统的广播媒体联营,如中央台与上海市信息中心合办的“经济科技信息网”等。 第三类,专业的社会团

10、体入网。如高校的校园广播站等。 第四类,业余的火腿一族入网。国际电讯联盟(ITU)指业余电台为“供业余无线电爱好者进行自我训练、相互通信和技术研究的无线电通信业务而不涉及谋取利润”。集体的业余电台称俱乐部台,网上如哈工大、福建八中等俱乐部台;个人业余电台在当今 200 多万个业余电台中占大多数,网上如“火树银花”、 “BD4RF 的家”等。在我国,年满 18 岁且为无线电运动协会会员、拥有操作证书的公民均可申请开办个人业余电台。网上的业余电台因仍多为技术层面,本不在该研究的视野。之所以加以介绍和罗列,是基于:该品种在网上呈蓬勃之势且大多被网络管理者归于“电台”一类;该品种与电台的确有千丝万缕之

11、联系且在网上有向社会、人文领域渗透的态势,其强烈的个体性质或许会使其成为未来网上个人电台的先声。说“新闻专业和电脑专业的分工界限正在消失”(6),并非虚妄之言。 (三)早期网广播的特点及构建者的认识。 1.我们在肯定早期中文网络电台的构建者的慧眼和开拓精神的同时,也应指出在认识上的一大误区,即仅仅把网广播作为传统电波广播的一种辅助手段来加以营造。事实上,无论是广播还是报纸、电视、杂志和通讯社,一旦介入网络,就已经在不自觉地尝试和构建一个不属于任何一个“本原媒体”的新媒体,不管你认识到还是尚未认识到,也不管你情愿还是不情愿。 “广播的网络版”、 “为广播办一份全球性的、无需注册的节目报”等,都必

12、将被证明是“光广播的早期雏形思维”;而这种认6识又必将制约和束缚网广播的健康发展。基于此,我们认为,在电台内部成立网络部或网广播中心,是起码的步骤。好的网络设计师、网管员将在不远的将来或已经成为如好主持人一般难觅的对象,这一职业的人数将在电台内部机构的建制中占相当的比例,其分量也会超出传统技术。 2.以传统的信息发布为主要内容,忽视交互性、互动性,忽视服务功能。笔者 1998年接受报社记者专访时曾说:“只有充分利用因特网的媒体优势,才能使网广播在立体化、个性化、互动式、贮存式等方面有所拓展。两者相得益彰,前景诱人。(7)”现在看来,做到这一点的仍然不多。 3.我们的语言思索有时甚至不及遣词表达

13、来得全面、精确。很顺溜地脱口而出“国际互联网”,却不曾想到“国际”与“互联网”只有如连体婴儿般地存在,才能够充分体现 Internet 所带给我们的“大同文化”的因果特征。广播上网绝不仅仅是发射功率的简单无限扩大,让北京人能听到南京的声音,而应该将其视作“在世界范围内 communicate(交流、传播)广播文化”的惟一途径。满足于海外华人通过电脑看到熟悉的汉字码、听到亲切的乡音,再寄来热情洋溢的“伊妹儿”,实在太小视了因特网在异域传播方面潜在而强大的功能。而现在大陆广播上网无英文版的比比皆是,即便也只是简单的鼻涕性的页面装饰。但愿这只是创作者一时的疏忽或纯粹的制作力量有限,而不是观念上的失误

14、和偏差。当然,如能有更加可靠的技术应用于网上的即时翻译(包括语音翻译),则可免去诸多辛苦。什么时候,只要愿意,我们就能读到利物浦的地方花边新闻,或让孟买人在第一时间看到杭州的社会新闻;什么时候我们的“西方流行音乐排行榜”能够真正与西方同步,网广播就站住脚了。好在西方人在这方面做得和我们一样差。 7(四)商业,几乎是空白。而依照传统经营方式的在线广告根本体现不出经济效益。 在这“依然原始的数字化世界中”,我们大都在“照搬现存媒介的经营方式”。(8)我们正在或已经走向技术层面的数字化,但离文化层面的数字精神还差得很远。 二、网广播的经营理念 尼葛洛庞蒂感叹:“需要了解这种数字新文化的人,手中却没有

15、足够的数字媒介。 ”而我们国家情况恐怕正好相反,办公室到处是电脑,随处可上网,但又有几人了解“数字新文化”的精髓? 理念的实现是需要时间的,但正确的理念却是要先于实践而树立的,否则实践就失去了方向。正确的理念来自于对事物本质的深刻认识,外加丰富的想象力,当然还需在实践中不断矫正。网广播的理念如今已经越来越明晰了。尽管对此有人持异议,有人干脆以“摸着石头过河”为借口不加(不敢?)思考。而这正是以下描述和论证存在的实际意义(如果它是有价值的话)。 理念一:别把广播当广播。 这句话中的前一个“广播”当然指的是“网广播”,而后一个则是指传统意义上的广播。 未来的、真正意义上的网广播究竟是什么东西呢?它

16、应该是网络多媒体亦或超媒体的“广播”,如果它还叫“广播”的话。所谓多媒体就是声音、图像和数据的混合;所谓超媒体就是可延伸扩展、可供选择的讯息。它们囊括了“互动的”、 “数字的”和“宽带的”等等所有东西。在思考时,下面这些观点是必不可少的,即:“它必须能从8一种媒体流动到另一种媒体:它必须能以不同的方式述说同一件事情,它必须能触动各种不同的人类感官经验。 ” 当你试图了解长江防汛的信息时,你不仅可以看到沿江各地、中央和国外的当日及此前的所有文字、照片、电视画面的新闻报道,还可以了解历史水文和未来水势情况、人员伤亡情况、捐赠情况等等,通过网络送出你自己的捐赠钱物并查询其最终下落。 当我晚间坐到电脑前写作或收发 Email 时,程序会自动播放我所喜欢的塞灵狄翁的歌曲,在合适的时候提醒有相关的信息或她的最新的歌曲等着我的垂青,如果我愿意还可以下载音乐会实况,与同好交流感受等等。 仅就上述缺乏想象力的描述而言,受众已经不只在享受一种“结合了影像、声音和数据的“声光餐宴”,而且随心所欲地从一个媒体功能转换到另一个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