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闻播音中的“内在语”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024382 上传时间:2018-05-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议新闻播音中的“内在语”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议新闻播音中的“内在语”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议新闻播音中的“内在语”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议新闻播音中的“内在语”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议新闻播音中的“内在语”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议新闻播音中的“内在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议新闻播音中的“内在语”(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浅议新闻播音中的“内在语”摘 要:语句的本质,是结合上下文和语言环境确定语句深层的内在含义。所谓语言链条,即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稿件文字句、段、层次构成了全篇整体。不能以就句论句的方式来确定内在语。而应当从主题思想、播出目的、语言环境和整体基调来分析内在语。正确认识、掌握内在语内部技巧。关键词:语句本质;语言链条;内在语内部技巧一、引 言在新闻播音中,因性别、言语习惯、性格等因素,或因场合、环境、身份、地位;或因礼貌和策略等需要,人们的语言表达出现婉转、含蓄、含糊的特点。在播音的实践中,经常存在,一篇稿件,猛的一看平淡无奇;加以推敲则意味深长。有些表面浅显的语句和文字背后却蕴含深刻含义。我们

2、平常说的 “话中带话”,以及播音中的“弦外之音”,即本文所指的“内在语”。二、如何理解播音过程中的“内在语”在播音中的“内在语”,是指语句关系和语句本质播音中不便、不能或没有完全表露的意思。播音员、主持人可以在播音中利用“内在语”把稿件变成自己的话,调动运用自己的思想感情,以找到恰当的表达语气。内在语对播音表达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揭示语句本质和语言链条。语句本质是指句子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深层的内在含义和态度情感。在播音实践中,播音员、主持人在对全面理解稿件文字含义的同时,根据语言环境准确把2握语句所表达的深刻含义,即内在语。稿件文字表面的意思,即语句的表层含义,与其深层含义存在同向同质和非同向

3、同质的区别。有的即使基本上同向同质,但语义上也有细微差别。就多数和整体而言,稿件语句文字的表层意思和内在深层含义是同向同质的。有些则不同,需要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参照语句文字表层非主要语义的线索,结合上下文具体语言环境,准确把握语句目的和确定内在语。所谓语言链条,指语句间的逻辑关系。稿件文字句、段、层次构成了全篇整体。文章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部分通过短语或关联词表示出来,部分则没有明显的文字标识。通过补设潜在的短语和关联词,播音员、主持人把文字语句间逻辑关系揭示出来,搞清句子,段落、层次怎样衔接成一个有机整体,获得转折、并列、让步、递进、因果、分合、因果、假设等逻辑感受,理解文章前后衔接、上下呼

4、应的转承关系。尤其是那些语句不通顺的地方,段落和层次转接生硬的地方,可用内在语衔接、过渡、铺垫和转换。需要赋予语言以动作感、形象感使叙事、状物、议论、抒情更具色彩和感染力的地方,以及需要与受众交流并唤起他们注意、引发他们回味和思考的地方等等,都可以获得恰当、自然和贴切的语气,把稿件和节目播得文气顺畅,衔接、转换自然,增强有声语言表现力。三、内在语的基本类型(一)发语性内在语发语性内在语,指播音员、主持人在语句、层次、段落、稿件、节目起始处之前,用适当的词语作开头,把它在心里播出来,并与稿件原开头的词语自然衔接,把其3“带发”出来。它的作用是帮助播音员、主持人把播好开头。比如在呼台号之前加发语性

5、内在语:(听众朋友大家好,这里是濮阳人民广播电台!)。(二)寓意性内在语寓意性内在语,指稿件文字的“言外之意”,是蕴藏在语言深处的潜在意义,是结合上下文语言环境提炼出来的语句的和目的。特别是那些在意向、色彩或程度、分寸上与文字表面非截然对立而差别细微的语句本质。对它的把握,除了参照上下文语言环境之外,还要结合作者的创作特点、习惯用语,文章的主题思想、写作目的、创作背景,人物的思想、情感、性格、身份、心理、语言特点及所处环境和人物之间的关系去分析。有时甚至需要从全篇整体去把握。(三)关联性内在语关联性内在语,指语句之间存在的没有用文字表达出来的关系。也就是那些体现语句逻辑关系和语法意义的隐含性关

6、联词和关联词短语。一般用在语句、段落、层次之前或之间。既可用隐含的“虽然” 、 “但是” 、 “因为”、 “所以”、 “如果”、 “而且”、 “结果”、 “那么”之类的关联词,也可以用简洁的短语使上下文自然衔接起来,过渡好上下句、前后段。运用关联性内在语可使前后句、上下文语言链条衔接更加自然、顺畅和符合逻辑,使语意和语言目的的表达更加准确。可以说,它是播音有声语言的链条向播出目的定向推进的路标,是播音员、主持人表达语气起承转合的重要依据,是播音有声语言所表达的稿件文字、语句富于内在逻辑力量的关键所在。(四)提示性内在语4提示性内在语用于语句、段落、层次之间,也是为了解决上下句语气衔接的间题。它

7、是播音员、主持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所赋予稿件的,内容更加灵活多样、丰富多彩。在语句间,特别是一些语气不顺畅、上下句过度生硬、语境不好贯通的地方,恰当的使用提示性内在语,可以较为柔和的过度到下一句,使语气连贯、自然。如果说,关联性内在语重在使语句的逻辑关系更加严密,那么提示性内在语则更重在使表达语气富于灵动的活力。有些播音员、主持人为更好的发挥自己的创作思维,施展创作个性,会使用提醒关注、表现情态、感叹强调、设问呼应、展示过程等具有提示性的内在语,从而使表达更加地丰富。(五)回味性内在语回味性内在语,是在稿件文字段落、层次和全文结尾处设置相应词语,可以起到提示主持人、播音员语气转变的作用,包

8、含回味、思考、想象、憧憬等意味,给人以意犹未尽、无限遐想的感觉。它的形式有:寓意式回味,用内在语把前句的深刻寓意体现出来,并造成一种耐人寻味的氛围;反问式回味,用在结尾处对前句语意或全篇结论有肯定和强调意义,并对前句句尾语势所表现的色彩有引申、指向和推送作用;意境式回味,营造某种意境和氛围,引人有所思、有所感、有所憧憬、有所遐想;线索式回味,有些稿件中,在一些段落、层次和全文结尾处重复出现相同的句子,对这种线索式出现的5句子,应结合上下文和主题,设计相应的回味性内在语,找到恰当的语气,以达到调动受众的想象,深化主题,加深印象。(六)反语性内在语 反语性内在语直接体现语句表面含义与深层意义的对比

9、或对立关系。语句深层内在含义与文字表层意义相对立的叫对立型反语内在语。通过反问来表达确定意思的内在语叫反问型反语内在语。利用语音或语义的关系,使语句同时兼顾两种事物的内在语叫双关型反语内在语。语句本质与表层意思同向同质,但在表达语气中却需渗入一定的与语句意义有别的、甚至是相对的色彩,这就是非对立型反语内在语。综上所述可知,对稿件整体的把握和体会是通过内在语这种表现形式来传达的。会随着语境变化和表述目的而改变。故不能以就句论句的方式来确定内在语。而应当从主题思想、播出目的、语言环境和整体基调来分析内在语。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感受语境的变化、表意的转变,在表达时,不必字字再现,要精准、简洁、富有力度

10、地将稿件表达出来。四、正确认识和掌握内在语的内部技巧通过对下面所选语言材料、稿件进行内在语分析、挖掘乃至表达练习,可以对内在语内部技巧的认识和掌握有所帮助。练习的选编原则是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一)段子和短文由于篇幅短小,内容亦不复杂,内在语的样式也较为单一,分析把握起来相对容易。目的是让练习者对内在语有一个初步的认识。6(二)选编内容、结构完整的文章和新闻稿件内在语句难度也相应增加,有的稿件中几种样式的内在语并存,需要练习者准确的理解内容、把握语境。特别是对几篇评论稿件内在语的把握,能够更加体现内在语的丰富性、综合性,以及在揭露语句内在逻辑方面的巨大力量。五、内在语练习中注意的事项1.要结合

11、讲义和老师所讲授的理论内容,边练习,边消化;用理论指导练习,同时在练习中印证理论,消化理论。2.切忌僵化。每篇练习之前的提示是一个大致的线索,并不能代替练习者自己的思维,也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练习者要积极开动脑筋,提倡独立思考,有所创新。3.内在语主要是在对稿件分析、理解、感受的准备阶段显示功效,有些内在语,或者说是大部分的内在语,没有必要在播音时再具体重现一遍。4.内在语练习内容的安排顺序大体上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单一到综合,由简单到复杂。教师和练习者可根据教学计划和自己的具体情况选用不同的稿件。六、要在人物语言上重点挖掘内在语1.广播是考靠声音传播的,电视是靠声音和图象传播的。广播要

12、求“声情并茂”、“悦耳动听”,电视要求“声画和谐”、 “赏心悦目”。72.节目是传播的主体,内容十分丰富,形式色彩纷呈。形态不同,样式各异,会出现多种多样的区别。有稿播音和无稿播音相辅相成,互补互融,永远支撑有声语言在大众传媒中的基础性地位,并不断提升到审美层面。3.有稿播音要能锦上添花。无论是历代名篇佳作,还是课堂命题作文,只要进入播音创作,就应该令人心驰神往。4.从自由交谈到严格播读,其中存在无数个“点”。每个点都成就着一种样态,实现节目的某个环节。有稿播音和无稿播音必须充分准备,决不允许打无准备之仗。5.播音的语言样式,不外乎四大类,及宣读式、朗诵式、讲解式、谈话式。各类样式都有自身的多种样式,四者的交融样态又呈现多姿多彩的情况。6.在各类节目中,因内容和形式需要,有声语言会随之变化。同时, “播音”也好,“主持”也好,作为语言艺术,必须显示自己的“个性”。7.所有的艺术都不外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表现形式是内容得以传达的一种有效途径,在表达时要注意运用技巧。技巧的好坏可以反向决定内容的表现,使之呈现出不同艺术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