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家族小说的时间形态与意义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022950 上传时间:2018-05-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新时期家族小说的时间形态与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论新时期家族小说的时间形态与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论新时期家族小说的时间形态与意义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论新时期家族小说的时间形态与意义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论新时期家族小说的时间形态与意义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新时期家族小说的时间形态与意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新时期家族小说的时间形态与意义(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论新时期家族小说的时间形态与意义家族(庭)是社会的一个基本细胞,尤其在中国,家国一体,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便是士大夫家国一致理念的最好体现。作家要想表达好国家,必须把家族阐述得好(遗憾的是,由于中国古代小说不发达,对家庭的描写不太清楚。这种缺憾在诗文中得以弥补,如“家书”、 “离家”、 “思乡”等意念比较发达。即便如此,在古代的四大名著中就有两部是描写家族的,即金瓶梅和红楼梦)。长期的农业生产方式造成中国人对时间的特别敏感,但这种敏感不在时间的迁移,而在于时间的更替、转换、循环往复,即春夜秋冬、日夜的轮换,而对于直线型的永远向前(进化式)的时间不太关注。 家族的兴衰荣辱、成员的生老病死,

2、具有更替、轮回的时间意蕴,家族与时间便有挣脱不开的关联。而家族的发展变化、时间的循环往复具有历史意义。家族、时间、历史形成三位一体,相互表达,相互印证,共同形成有关国家、民族、人生、文化等的思考载体与思考本身。作家在表现家族时,脱离不开对时间的感悟与体察。家族小说与时间具有天然联系时间是物质的一种存在方式,它从先后次序方面表示事物变化的过程。它是物质客体在其自身存在中的持续性,以某一物体对其他物体的关系和在该物体中发生的过程和性质为转移的持续性,常以客体的位移、事物性质的变化、断续与绵延来表述自己。由家庭发展为家族,必须由较长的时间来完成,因此,家族小说时间跨度长,大多表现为一个世纪的过程,这

3、也许是受百年孤独的影响,但更多是家族小说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时间长,成为一条长河,人成为河流中的漂泊者。家族存在2于时间的流动中,没有时间流,家族的家族特点就不明显。家族小说是在较长的时间跨度内叙述较为丰富的生活内容,而这些生活内容的逻辑联系是靠时间来完成的,即在时间中照面。家族小说以时间为序、为线索、为视角、为经来编织生活,依时间把生活素材组装进文本中,并以时间的演变与发展来表现家族的诞生、繁衍、兴旺、发达与衰落。家族小说凸显时间的在场。与其他类型小说相比,家族小说无法脱离时间去叙述, “时”与“史”是其本体的规定性,时间构建了家族小说。时间是一种持续,是一种绵延不绝,而家族小说更突出这种持

4、续不断、川流不息。家族小说表现某个家族的来历、某位先人的经历、某地的沿革及某种行业的发展。在“持续不断”、 “川流不息”中,家族小说既为家族提供了历史的合法性,又彰显了家族的荣誉感,有“歌功颂德”之蕴意。家族存在于时间中,离开了时间也就没有家族的存在。家族的诞生、发展、壮大、衰亡既是时间的表现,又是时间的生成性结果。可见,家族小说与时间具有天然的联系。三种时间结构人生活在一定的时空中,而小说则通过一定的时序结构把生活变为文本。时间具有功能性的作用。功能是某一单位在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单位之间的相互作用。时间构成了人的存在与小说的叙述。时间对小说的作用着重体现在三个方面:1、以时间为线索、为视角组

5、织材料,构成小说的骨骼,这是最常见的、最普通的作用;2、意识到时间的特点,以时间的特点来织材料,或者以主观对时间的体验和感悟来组织材料、编织故事;3、人处于3一定的时间段内,人在这个时间段内行动:因时间存在,叙述者可以截取人生之一段加以表现。若无时间,如此截取便让人不知缘由,其合理性便让人怀疑。后两者更多是一种时间意识,以时间意识结构小说,使人更突出地感到时间的在场。家族小说与时间的本体性联系,更使时间在家族的命运流转中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新时期家族小说中,主要有三种构建家族的时间形态。1、顺序直线形态 以自然的时间顺序为线索、为视角组织材料,依自然顺序的时间来组织故事、叙述家族的发展,这是

6、最常见的、最普通的时间结构形式。家族发展具有持续性,处于连绵不断的状态。家族小说均具有时间的绵延、延展性,常在较长的时间跨度内完成家族的叙述。这是最明显也是最容易让人觉察到的时间形态。家族的演进顺序地沿原生态的时间的发展而发展,单向直线,一直前行,如穆斯林的葬礼、 茶人三部曲、 第二十幕、 白鹿原、 最后一个匈奴、 平凡的世界、 母系家谱、 盲流世家、 笨花、 缱绻与决绝等均是顺序直线形态的时间结构。这些作品在一个较长的历史跨度内,反映了一个家族的生长繁衍史。它们描写了一个家族从弱小、默默无闻到经过九灾八十一难、奋斗与挣扎,终于发展壮大,富甲一方,权倾一世。第二十幕以时间为线索组织故事情节,描

7、写尚吉利丝绸的沧桑变化。时间漫长,尚家经过 21 代的发展,到了唐朝武德年间,后又经历了北宋开宝年间,直至20 世纪,其间 1300 多年历史。作品着重写 20 世纪中家族的风云变幻:由 1900 年清朝末年写起,经民国初年、军阀混战、抗战时期、国共内战、新中国建国初、文化大革命、1980 年代的改革开放,直至 1999 年的最后一个黄昏,整整 100 年。家族的发展依自然时间的顺序展开,在这个过程中,尚家经历了无数次世道、人心、产业的的生死攸关的考验。到 1990 年代,国家政通人和,百业兴盛,尚家也工厂发4展,人丁兴旺,但家族的人心却变“坏”了,使尚吉利丝绸面临灭顶之灾,充满了世纪末的味道

8、。同样, 茶人三部曲也以自然时间为序,编织家族故事,但它的时间更长,将近110 年。从同治三年(1864 年)写起,其间经历了 1900 年庚子之乱、1908 年二皇驾崩、1924 年军阀入侵、1928 年国民党真正统治中国、1937 年日本入侵、1945 年抗战胜利、19671971 年文化大革命的劫难。其间同样经历了很多国破家亡、亡业灭种的大劫数,但是杭家还是挺了过来,做人做茶获得一致,达到了“高风亮节”。世道、茶业、家事三位一体,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世道人心自有公论。但是,到1990 年代这个好时光,有利于商业、市场发展时,小说却戛然而止。到了世纪末,杭家处境如何不得而知。但是,在尾声中劫

9、后余生的杭家人相聚时,总想起百年来家族的恩恩怨怨、生生死死,眷恋、惆怅、郁闷、遗憾等情感涌上杭家人的心头,唏嘘不止,顿感人生如梦、命运无常其他的如白鹿原、 最后一个匈奴、 缱绻与决绝等大都表现了将近一个世纪的故事。这些作品均写了 20 世纪中国的大事,譬如清末战乱、民国的军阀混战、抗战烽烟、国共内战、文革大动乱、改革开放等。这些事件全是按照原生态的时间顺序进行的,家族史流水般地自然发展。作品的叙述时间与故事时间重合,家族的繁衍与人物的生老病死、命运变迁与时间的自然流程同一。家族史也就成了时间史。2、二维并置形态时间是三维的,即昨天、今天与明天。自然时间中,三维的前后顺序一目了然,三者的关系也比

10、较确定,今天是昨天的发展,又是明天的基础,明天又是今天的结果。但在一些家族小说中,却把三者打乱,把今天和昨天并置,二者产生对比、对照的作用,相互作用,互为因果,家族在今昔的对照中显示出家族的兴衰荣枯。5一大批家族小说通过今天与过去的对比来显示出历史的作用与家族的沧桑。古船、 纪实与虚构、 家族、 红高梁家族、 李氏家族等均是这种时间形态,并具有对话的功能。 古船今天的时间是改革,昔日是隋家的发家史与土改时的悲惨遭遇。两个时间的对照阐释了善恶的轮回和罪恶与救赎的搏斗。 家族的过去是战争与革命的岁月,今天是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经济的时代。今昔对照则提示了革命的功与过的悖论与价值评估的怪谬,同时思考了经

11、济发展与生态、人性的矛盾对峙关系。 红高粱家族是叙述过去的事件,似乎没有今天的故事发生。但是,在接受、阅读的过程中,今天明显在场,是以祖辈的“丰功伟绩”、蓬勃的生命力映衬当代子孙的“不肖”与被“阉割”后的“阳痿”状态。 纪实与虚构小说在纵的寻根方向上追寻母亲家族的渊源,从茹家楼到茹姓“柔然”的由来,将家族历史渲染得气势恢弘;在横的成长史上则描写叙述者在上海的社会关系,写自己居住的地方。今昔并置并存,以历史上的开拓映衬当下家族安居的不该。3、网状多维共在在时间的二维并置结构中,时间的今昔是清晰的、互不相容的,二者齐头并进,形成二元对照或对立,但是,从现代叙事学的角度来说,叙事时间是一种独立的时间

12、系统, “叙述时间(话语时间)的顺序永远不可能与被叙述时间(故事时间)的顺序完全平行;其中必然存在前与后的相互倒置。这种相互倒置的现象应该归咎于两种时间性质的不同:话语时间是线性的,而故事时间则是多维的。 ”正是这种理论(其实也是小说创作的实践总结)为小说家在创作中自主驾驭时间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南。 一些家族小说割裂自然时间,通过对时间的扭曲和错位,改变生活的原生态,用反逻辑、反常规的方式拼接起来,造成一种扑朔迷离的时间场,此“场”不仅构建了小说的叙述阈,并且生成了小说这些作品的家族情感与历史态度。通过今天、昨天、明天(现在、过去、未来)三者的纵横交错6来构筑家族的网络。这更体现出时间对家

13、族的组建作用,因为故事的起承转换、榫头是靠时间来支撑、提供的,并且,时间的三度对照带来了事件的联想、连接与对比,形成了超文本的意义。 东八时区、 瀚海、 我的枫杨树故乡、 旧址、 无字、羽蛇等均是采取了这种时间形态。在东八时区中,作者的时间安排独具匠心,几百字之内,把几十年的命运以及命运之间的玄机披露无遗:“电报在 1971 年 5 月的那个早晨送到卢景林的手里,卢景林马上开始颤抖,他热泪盈眶差一点就喊出声,一个高个儿黑眼睛的姑娘清晰地站立在他的面前,还有一串清新的的笑声。 小妹!”“那一年卢小兵的大姐卢小红十二岁。在卢小兵五岁的那年夏天,十七岁的卢小红没能更豁达地理解生活,她从北京回到故乡后

14、的第十二天投入大海,潮汐将她美丽的躯体裹到深处,又在第二天黎明前推上沙滩,她的脸被鱼类啮咬得斑斑驳驳,黑洞洞的眼眶里缓慢地爬出几只拇指大的灰黄色蟹子,它们滚下姑娘的面孔钻进海滩的石块下消失了。那是 1976 年 7 月中旬,卢小兵多年来无法铭记准确的日期,那是一个让人渴望游泳的上午,许许多多人围在沙滩上,空气中飘荡着一种腥臭的气味。卢小兵一直熟悉那种气味,1989 年初夏卢小兵再一次从自己的呼吸中嗅到了十三年前的那种气味,卢小兵意识到自己的命运在降临人世的瞬间就已经被规定,她应该对命运表现出尊重。这不能解释。 ”这一段叙述中,几个时间点、几个人物、几个关键事件一齐到场,显得扑朔迷离,玄机无限,

15、使人顿觉造化弄人,世事难测。瀚海中父系、母系两个家族的发展今昔交溶,互相掺和,有时甚至让人产生“今夕是何夕”的幻觉。 旧址也写了李氏家族 20 世纪的百年发展史,但它不是顺序的发展,也不是今昔二元的齐头并进,而是今昔的交溶杂处。这个家族百年中所发生的大事并不是按先后的顺序来叙述,而是采用“相关性”(相近或相异)的关系7展开联想,经营叙事,作品围绕着对家族的影响来组织材料,结构作品。这种叙述形成了互文性与共生性,展现了家族的血泪史及人性的善恶对峙。这部分家族小说不遵循时间的顺序发展,把时间的三度打乱重组, “前置叙述”、“后置叙述”交相生辉。它总是由现实的一个点出发,将思维的头绪撒向四面八方;时

16、间和空间自由切换,过去、现在和未来被投射到一个轴上。作家的记忆、想象、梦境和幻觉被拆解成碎片,然后按照某种相关性的逻辑重新组合,形成了时间场,家族“有关的”一齐聚首,共时便共生,产生了超文本、超时间的家族意蕴。时间的意义时间不仅仅是作品的一种结构形式,同时还对生活和人类命运有巨大的支配力量。时间并不是天然的、原生态的存在于家族的叙述中,而是渗透着作家的人生体悟与历史情绪。正是由于时间的存在,家族的存在与发展才成为可能。也正是时间对家族的组建方式不同,使作家显示了对时间的不同感悟和对历史的不同理解。在新时期,处于世纪末,作家大量描写家族史,这无疑是在一个敏感的、特殊的时间里,对时间的一种探索和理解。借家族思时间,借时间看家族,家族与时间的共处,揭示了作家的时间观、历史观。家族中的三种时间形态,也就表现了三种时间观,或曰三种历史观。新时期的家族小说,大都写 20 世纪的家族史,而 20 世纪的中国是多灾多难的世纪,所以这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