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簡《仲弓》篇與《論語·子路》篇仲弓章對讀劄記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018394 上传时间:2018-05-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楚簡《仲弓》篇與《論語·子路》篇仲弓章對讀劄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楚簡《仲弓》篇與《論語·子路》篇仲弓章對讀劄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楚簡《仲弓》篇與《論語·子路》篇仲弓章對讀劄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楚簡《仲弓》篇與《論語·子路》篇仲弓章對讀劄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楚簡《仲弓》篇與《論語·子路》篇仲弓章對讀劄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楚簡《仲弓》篇與《論語·子路》篇仲弓章對讀劄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楚簡《仲弓》篇與《論語·子路》篇仲弓章對讀劄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楚簡仲弓篇與論語子路篇仲 弓章對讀劄記論語子路篇仲弓問政章有“仲弓為季氏宰”的記載,但此“宰”是“家相”還是“邑宰”,歷來就有不同的說法。梁皇侃義疏:“仲弓將往費為季氏采邑之宰。 ”1是為“邑宰”。而宋李如圭儀禮集釋卻說:“仲弓爲季氏宰,家相也。 ”2案:左传定公十二年有“仲由為季氏宰”說、 禮記禮器有“子路為季氏宰”說、 孟子離婁上有“求也,為季氏宰”說。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說:“冉求字子有,少孔子二十九歲。為季氏宰。子路為季氏宰。 ”公羊傳定公八年:“陽虎者,曷為者也季氏之宰也。季氏之宰則微者也,惡乎得國寶而竊之陽虎專季氏,季氏專魯國,陽虎拘季孫,孟氏與叔孫氏迭而食之。 ”新序雜事:“孔子

2、侍坐於季孫,季孫之宰通曰:君使人假馬,其與之乎?”可見單稱“宰”當为“家相”。如論語雍也:“原思為之宰,與之粟九百,辭。 ”“孔子爲魯大夫而原思爲宰”,是為孔子的“家相”。3而 “邑宰”則當冠以邑名。如論語雍也:“季氏使閔子騫為費宰。 ”“子游為武城宰。 ”先 進:“子路使子羔為費宰。 ”子路:“子夏為莒父宰,問政。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 “子賤為單父宰,反命於孔子。 ”孔子家語相魯:“孔子初仕為中都宰。 ”辯政:“子貢為信陽宰。 ”“宰”前都有邑名“費”、 “武城”、 “莒父”、 “單父”、 “中都”、 “信陽”。特别是孔子家語致思的“子路為蒲宰”,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明確說是:“子路為衛大夫

3、孔悝之邑宰。 ”後漢書肅宗孝章帝紀說:“昔仲弓季氏之家臣。 ”邢昺疏:“仲弓爲季氏宰問政者,冉雍爲季氏家宰而問政於夫子也。 ”4所謂“家臣”、 “家宰”,都是指“家相” 而非“邑宰”。上博藏楚簡仲弓篇簡一開端就是:“季桓子使仲弓為宰”。 “宰”前没有邑名,當為“家相”。這證明李如圭、邢昺的解釋是正確的,而皇侃的“往費為季氏采邑之宰”說難以成立。 二元金履祥考證:“季氏其時四分公室而有其二,是有魯國之半,又専魯國之權,則其2宰亦未易為。然其為季氏宰,不見於傳記,豈不久而去之耶?”5可見“仲弓為季 氏宰”的時間有欠清楚。宋人胡仔孔子編年將其定在魯定公三年(前 507 年)。6今人李启謙則說:他是什

4、麽時候任的這職務, 孔門師弟年表說,是孔子七十歲(他本人四十一歲)時干的。這一看法有道理。因為,第一,在孔子周遊列國時,他跟隨老師到處跑,一般不會回魯當這一角色。第二,在周遊列國前,他是個二十多歲的青年,季氏是不會叫他干這麽多權利的職務。由上可以推斷,他是在跟隨孔子回魯後干的這一職務 了。7從上博藏楚簡仲弓篇“季桓子使仲弓為宰”的記載看,宋人胡仔和清人孔門師弟年表以及李启謙的說法都是錯誤的。據春秋經與左傳,魯定公五年(前 505 年)季平子卒而季桓子立,孔子是年四十七歲,在魯。魯哀公三年(前 492 年)季桓子卒而季“康子即位”, 孔子是年六十歲,尚未返魯。魯哀公十一年(前 484 年),“季

5、康子以幣迎孔子,孔子歸魯”,是年六十八歲。魯哀公十六年(前 479 年),孔子卒,享年七十二歲。魯哀公二十七年(前 468 年), “季康子卒”。如果仲弓是在魯定公三年“為季氏宰”,其時執政的是季平子,季桓子尚未得立,又 怎能“使仲弓為宰”?可見胡仔的編年有誤。而仲弓如果是在孔子晚年回魯後“為季氏宰”,就應當是“季康子使仲弓為宰”,而 非“季桓子使仲弓為宰”。因為此時季桓子已卒,執政的是季康子。朱淵清已經指出:仲弓當在先為季桓子宰,冉有則在後為季康子宰,兩個季氏宰之間大概有或許十 年左右的時間先後。根據通常情況考慮,仲弓也許會略大於冉有;更重要的是司馬貞所引的家語中確實沒有仲弓小孔子二十九歲的

6、記載,而只是說“冉求,字子有,仲弓之宗族,少孔子二十九歳。 ”也因此,作為伯牛之宗族的仲弓“少孔子二十九嵗”大概確實是司馬貞糊塗而搞錯了。83這一分析是有道理的。據左傳定公十二年“仲由為季氏宰”说,子路為季桓子宰,在前 498 年。仲弓亦為季桓子宰,只能在魯定公五年(前 505 年)至魯哀公三年(前 492 年)的十三年之 内。而孔子棄官去魯,在魯定公十三年(前 497 年)春。9因此,从魯定公十三年 (前 497 年)春至魯哀公十一年(前 484 年)“孔子歸魯”前,孔子並未在魯, “季桓子 使仲弓為宰,中弓以告孔子”之事決不會發生在這一段時間内,而只能在魯定公五 年(前 505 年)至魯定

7、公十三年(前 497 年)春的八年之内。據左傳,至定公八年(前 502 年)十月“陽虎為政,魯國服焉”。因此, “季桓子使仲 弓為宰”只能在這以後至魯定公十三年(前 497 年)春孔子棄官去魯前。而“仲由為 季氏宰,將墮三都”, 左傳的記載是在魯定公十二年(前 498 年)夏。而公羊傳定 公十二年記載:“孔子行乎季孫,三月不違,曰:家不藏甲,邑無百雉之城。 於是帥 師墮郈,帥師墮費。 ”是年左傳又載:“冬十二月,公圍成,弗克。 ”“墮三都”由夏至 冬這一段時間,為“季氏宰”的,應該是子路,而不會是仲弓。而魯定公十二年冬至 魯定公十三年春,如果“季氏宰”不是子路,就更不會是仲弓了。因為這時季桓子

8、對 孔子的態度已發生了變化。先是“齊人歸女樂”,不顧孔子的反對, “季桓子受之,三 日不朝”。後又郊祭“燔肉不至”。因此, “季桓子使仲弓為宰”的時間可壓縮在魯定公八年(前 502 年)十月至魯定公十二年(前 498 年)夏的四年之内。也就是說,仲弓“為季氏宰”應該早於子路。由此看仲弓的年齡,應該与子路相近。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說“子路少孔子九歲”,魯定公八年(前 502 年)孔子五十歲,子路則四十一歲,仲弓能先於子路“為季氏宰”,此時年齡當在四十左右。如果依司馬貞史記索隱所言,仲弓少孔子二十九歲,則此時才二十歲左右,如此年輕,季桓子就任以為家相,可能性很少。 三對仲弓章“先有司”的理解,也是眾

9、說紛紜。魏何晏集解引王肅注:“言爲政當先任有司,而後責其事。 ”宋邢昺疏:“言爲政當 先委任屬吏,各有所司而後責其成事。 ”10南朝皇侃義疏:“言為政之法未有自逞聰明,且先委任其屬吏責以舊事云。 ”11宋朱熹集注說同。12元金履祥進一步發揮道:“謂凡衆事且任有司為之於前也。仲弓以敬治煩,夫子恐其失於叢委,故勉 其使人先為之,則先當作平聲。 ”13而清儒李光地卻云:“先有司者,以身為有司倡也。如倡之以亷,倡之以惠,倡之以勤,皆其事也。雖有不侵下職意,然非所重。 ”14楊伯峻本之,釋“先有司”為“給工作人員帶頭”。15李澤厚則譯為:“首先注意4干部。 ”16孰是孰非,楚簡仲弓篇的第八簡和第九簡的有

10、關解說頗值得參考:仲弓曰:“夫先有司為之如何?”仲尼曰:“夫民安舊而重遷,有成,是 故有司不可不先也。 ”17“夫民安舊而重遷”以上為簡八, “有成”以下為簡九。簡九前端殘損,根據簡八和簡 十的字數,估計殘損五字左右。陳劍認為:“古書安土重遷多見,簡文安舊而重遷或與之義近。不過簡文討論的 是先有司的問題, 遷也可能是變化之意而非遷徙(居處)之意。 ”18案:“安舊而重遷”即“安故重遷”。 說苑修文:“傳曰:觸情縱欲,謂之禽獸;苟可而行,謂之野人;安故重遷,謂之眾庶;辨然通古今之道謂之士;進賢達能,謂之大 夫;敬上愛下,謂之諸侯;天覆地載,謂之天子。 ”“故”就是“舊”。 管子立政:“勸勉百姓,

11、使力作毋偷,懷樂家室,重去鄉里,鄉師之事也。 ”“懷樂家室”即“安舊”、 “安故”。 “重去鄉里”即“重遷”。 “重”是不轻易、難之義。 漢書孔光傳:“上重違大臣正議,又内迫傅太后,猗違者連歲。 ”顏師古注:“重,難也。 ”簡文“安舊而重遷”,本指懷樂家室,難離鄉里,引申為樂於守舊而不轻易變化。簡文的“民”,就是傳之“眾庶”,管子之“百姓”。孔子認為老百姓是樂於守舊而不轻易贊成變革的,所以“仲弓為季氏宰”, “爲政”要想革新, “有司不可不先也”,管事的不能不率先垂範。簡文的解釋,實際告诉了我們三點:第一, “先有司”即“有司不可不先也”。因此,王肅、皇侃、邢昺、朱熹、金履祥為代表 的 “爲政

12、當先任有司”諸舊注都是錯誤的,而李光地、楊伯峻的“以身為有司倡也” 最為接近。第二, “有司”不但指仲弓手下的“屬吏”,也應該包括仲弓在内。因為與“有司”對舉 的不是仲弓,而是“民”;“有司不可不先也”是基於“民安舊而重遷”來的,不是針對 仲弓來的。從這一點而言,李光地、楊伯峻的“以身為有司倡也”也有小誤。而李澤厚的“首先注意干部”說則有可取之處。5第三,從“民安舊而重遷”而“有司不可不先也”來看,孔子並非樂於守舊而不轻易贊成變革者,而是儘管有人們習慣性的反對,他還是主張為政者在改革上應率先 垂範。从簡七的“舉賢才,宥過赦辠”來看19,其想改革的不止是季氏的弊政,實 質也包括了“世卿世禄”的西

13、周舊制和“五刑之屬三千”的嚴刑苛法。這一點,可以說是將孔子視為頑固保守派的人們所始料不及的。1 程樹德:論語集釋,882頁,北京:中華書局,1990 年。2 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禮類儀禮之屬儀禮集釋卷十七。3 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禮類儀禮之屬儀禮集釋卷十七。4 論語注疏卷十三, 十三經注疏,2506 頁,北京:中華書局,1980 年。5 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論語類論語集註攷證卷七。6 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傳記類聖賢之屬孔子編年卷二。7 李啟謙:孔門弟子研究,33 頁,濟南:齊魯書社,1987 年。8 朱淵清:仲弓的年齡及其身份,Confucius2000 網“清華大學簡帛研究”專欄, 2004 年 4

14、 月 29 日。9 孟子告子下:“孔子為魯司寇,不用,從而祭,燔肉不至,不稅冕而行。 ”史記孔子世家:“桓子卒受齊女樂,三日不聽政;郊,又不致膰俎於大夫。孔子遂行。 ”江永鄉黨圖考:“孔子去魯,實在十三春。魯郊嘗在春。 ”10 何晏集解、邢昺疏:論語注疏卷十三, 十三經注疏,2506 頁,北京:中華書 局,1980 年。11 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四書類論語集解義疏,卷七。12 程樹德:論語集釋,883 頁,北京:中華書局,1990 年。13 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四書類論孟集註攷證論語集註攷證巻七。14 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四書類榕村四書說讀論語劄記,卷下。615 杨伯峻:論語譯註,133 頁,北京:中華書局,1980 年。16 李澤厚:論語今讀,300 頁,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8 年。17 “遷”从陳劍釋(上博竹書仲弓篇新編釋文稿,簡帛研究網 4 月 19 日),李 朝遠釋文作“舉”(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269 頁,上海古籍 出版社,2004 年)。18 陳劍:上博竹書仲弓篇新編釋文(稿),簡帛研究網 4 月 19 日。19 “宥過赦辠”的釋讀从陳劍說,詳見氏著上博竹書仲弓篇新編釋文(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