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小学生“低龄寄宿”现象的成因、影响与对策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012932 上传时间:2018-05-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农村小学生“低龄寄宿”现象的成因、影响与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析农村小学生“低龄寄宿”现象的成因、影响与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析农村小学生“低龄寄宿”现象的成因、影响与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析农村小学生“低龄寄宿”现象的成因、影响与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析农村小学生“低龄寄宿”现象的成因、影响与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农村小学生“低龄寄宿”现象的成因、影响与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农村小学生“低龄寄宿”现象的成因、影响与对策(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浅析农村小学生“低龄寄宿”现象的成 因、影响与对策论文关键词:“低龄寄宿”;小学生;社会化;农村社会工作 论文摘要:在城乡二元结构逐渐弱化、大量农村人口进城务工的背景下,我国很多农村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加上有些农村地区基础教育不完善甚至日渐凋敞,导致城市中出现了一个新的“低龄寄宿”农村小学生群体。 “低龄寄宿”对小学生的早期社会化产生诸多不良影响。解决这一问题,除了依靠学生所在的家庭、学校外,加强农村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一、问题与相关研究 当前,我国部分城镇(城市)出现了“低龄寄宿”小学生群体。他们来源于农村,由于所在农村的小学教育凋敝或父母外出打工无暇照顾,所以只能到附

2、近的城市或城镇上学;他们徘徊于农村和城市之间,通常几个、十几个甚至几十个住在老师或一户居民家里;他们吃着大锅饭,住在拥挤的大铺上,或者十几个人分成上下铺,住在一个十二三平米的屋子里;他们缺少父母的关爱,只能在代理家长的监管下吃饭、睡觉、上学、写作业。 可以说,学生寄宿上学,在中学尤其是高中阶段是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但是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寄宿的学习和生活方式是近年来才兴起的一个现象。随着城乡二元结构的弱化,城乡之间的经济往来和社会流动愈加频繁,大批农民有机会进城务工。对于那些父母双双外出打工的小学生而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受到了很大影响。如果再没有其他监护人照顾或者监护人很难提供经常性、全方位的

3、照顾,这些小学生就只能被父母寄宿到学校或者学校附近的居民家里,然后定期进行探看。 2小学生到学校或学校附近的居民家寄宿,意味着他们比较早地离开了家庭,同时也在一定时间内失去了父母的全面照顾。这不仅影响了小学生衣食住行方面的照料,而且对其早期社会化的培育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由于缺少父母之爱和他们的言传身教,小学生的语言、行为、人格等方面成长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无疑,“低龄寄宿”农村小学生的社会化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 我们可以将国内关于“低龄寄宿”小学生问题的研究分为如下四个方面: 一是从学校管理的角度,主张完善学校基础设施为寄宿小学生服务。如有学者认为,学校规模过小、教学设备简

4、陋、师资短缺等,严重影响了农村地区的办学效益和教育教学质量。解决这些问题的惟一途径就是根据农村地区的具体情况调整学校布局,集中建设标准化的寄宿制学校。这主要是强调对学校硬件条件的建设。 二是从医学与健康的角度,关注寄宿小学生的身体健康。如蔡亮亮使用 JKJG 软件,对 610 名小学生进行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营养不良检出率为 6.5%,营养过剩率为 31.6%,肥胖率为 15.7%,男生高于女生。视力低下检出率为 41.12%,女生高于男生。其结论是卫生工作者须适应新特点对这一群体的健康问题加强指导。 三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分析寄宿农村小学生心理特征。这一视角认为寄宿小学生因过早离开父母在心理

5、上会受到不良影响,主张小学生应该多到父母身边接受关爱。这方面虽然涉及了儿童社会化问题,但分析性研究略显不足,并且对解决问题的办法缺乏探讨。 四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如刘允明指出, “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父母外出经商、务工,把他们留在原住地交给其祖辈或其他亲属照料,这部分儿童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面对面的教育、关爱,存在严重的监护缺失、教育滞后、心理病态发展等问题。认为应以学校寄宿制为主3导,家庭、政府和社会多方面力量协调作用,营造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氛围,构筑起面向留守儿童的一套完备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上述四个方面的研究虽然都涉及到农村小学生“低龄寄

6、宿”问题,但对“低龄寄宿”现象存在的原因的分析存在简单化倾向。事实上, “低龄寄宿”问题在根本上源于中国社会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性,旧有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和延续,使得农村小学生的“低龄寄宿”问题得以形成,并将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延续下去。同时,如何针对“低龄寄宿”小学生社会化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上述研究也没有充分的探讨,或者往往过多地强调学校建设、健康检查等外在条件。 二、农村小学生“低龄寄宿”现象出现的原因 当前,农村小学生中“低龄寄宿”现象的出现有多方面原因。我们可以大致从主客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客观原因主要包括城乡二元结构的惯性延续、农村教育资源的缺失、农村教育资源的转移、家庭教育管理功

7、能的缺失等方面。主观原因主要包括学生家长对“知识改变命运”的渴望、家长在家庭教育上的懈怠心理以及一般的从众心理。 (一)“低龄寄宿”现象出现的客观原因 1.城乡二元结构的惯性延续 改革开放 30 余年来,尤其是 1990 年代以来,我国出现了大规模的“民工潮”。大量的农村人口流动到城镇或城市,他们出于各种目的,但主要是赚钱谋生,或进城做个体生意,或到建筑工地从事体力劳动,或者进人第三产业做服务人员,等等。由此我们一方面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逐渐消解,农村到城市的社会流动变得更为自由和频繁。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认识到,恰恰是旧有的城乡二元结构的惯性延续,以及城乡之间经济社会发展的

8、巨大差距,才推动了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城务工。由于进城务工的农民以年轻人为主,他们或刚刚成年,或刚4刚结婚生子,甚至有的举家迁移到城市。在这些人中间,就有孩子刚刚上幼儿园或小学的年轻夫妇。他们无暇照顾留在家里的孩子,如果再无老人或亲属照看,这些孩子就只能过着“低龄寄宿”的生活。 2.农村基础教育的不足 农村小学教育资源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设备落后。当城里的孩子已经习惯多媒体教学时,有的农村孩子还不知电脑为何物;有的农村小学有了新建的校舍,但教学设备依然比较落后。二是教师队伍建设不足。很多小学教师并没有正规的师范教育经历,有些只是临时代课的初高中毕业生,而且这样的教师队伍也不稳定

9、,有些人工作几个月就转行去从事其他工作。同时,有的教师同时承担语文、数学、音体美等多门课程,很难保证教学质量。除此之外,很多老师同时还在种地或经商,因此没有把充分的时间和精力投人到教学工作中。在这样的条件下,很多家长便将孩子转到城里上学,希望孩子能接受更好的教育。 3.农村基础教育资源的转移 由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现在农村独生子女家庭逐渐增多,这使得农村小学的学生数量也在不断减少,有的农村小学甚至出现了教师比学生还多的现象,即学生“虚空”现象。同时,随着乡镇合并步伐的推进,很多小学也响应这样的举措,主张邻近乡村的小学合并。农村小学合并后,学生上学往往要走近 10 里路程。学生上学路太远,

10、家长又没有足够的时间接送,只能把孩子送到城里上学。 4.家庭教育管理功能的缺失 美国社会学家塔尔科特帕森斯认为,家庭的两个主要功能是初级的社会化和人格稳定化。初级社会化是儿童学习所处社会的文化规范的过程。但是,在农村,有些家庭却无法实现这一功能。农忙时节,家长没有足够的时间照顾孩子。有些农民到城里打工,把地承包给其他人。承包者除了种植自己的土地外,还要种植额外承包5的土地。这两块地有的是本村的有的是外村的。农忙时,他们需要去外村劳动,甚至到所承包的地里去住,直到几天后才回到家里。如此一来,农村的家长不用说接送孩子上下学,就连孩子的生活都照顾不了。这样,把孩子送到城里上学,也成为一种无奈的选择。

11、 (二)“低龄寄宿”现象出现的主观原因 1.“知识改变命运”的渴望 自古以来, “书中自有黄金屋”、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学而优则仕”等,是人们对“读书改变命运”的期许,表达了人们通过读书上学改变个人甚至家族地位的愿望。现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仍是大多数家长对孩子的殷切期望。有家长说:“不上学不行,最起码也得初中毕业,否则地都种不好,化肥、农药的比例都弄不明白。”正如有的研究者指出的那样, “社会成员如要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继承、从军作战、迁徙、婚嫁、创业之类,均可能是有效之途径,而最根本的却是接受教育。教育不仅单独构成一个在社会层级阶梯上向上爬的途径,而且也是走通上述途径所不能缺

12、少的助进器”。但是,目前的农村教育状况,满足不了农民的这一需求和愿望,家长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不得不把孩子送到城里寄宿上学。 2.家长在家庭教育上的懈怠心理 有些家庭的家长不愿意承担琐碎的管理教育功能,或者这方面的意识远远不够。这样的家长在农忙时无闲教育管理孩子,农闲时也不愿意承担管理教育孩子的责任。农闲时,有些农民通过打扑克、打麻将消磨时间,这不仅是疏于对孩子进行教育和照顾,甚至造成了很多负面的影响。一些经济条件好的家长认识到了这个问题,把孩子送到城里上学,既能够使孩子享受到比较好的教育,同时自己也免除了很多的辛苦。因此, “花点钱省心省事”是一部分家长的真实想法。 63.家长和学生的从众心理

13、 有些学生家长并没有明确的把孩子送城里上学的想法,而是互相观望,看别人都把孩子送到城里,也就学着去做了。不仅是家长有这样的心理,小学生也是如此。看别的小朋友到城里上学,听到他们讲城里有意思的故事,也央求家长送自己到城里上学。相比之下,比较早把孩子送到城里上学的家庭,是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因为孩子到城里寄宿需要花额外的住宿费、伙食费等费用,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再加上书本和日常零食等的消费,每个学生每个月要花销 500 元以上。即便如此,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有些家庭宁可支付额外的经济开支,也要送孩子上学。 三、 “低龄寄宿”对农村小学生社会化的影响 农村小学生的“低龄寄宿”生活,对他们的成长有着双重

14、影响,既有有利一面,也有不利一面。有利的方面包括促进学习成绩提高、增强生活自理能力、开阔视野等;不利的方面则包括爱的感受缺失、角色习得的缺乏、行为习惯的偏差和人格成长偏差等方面。其中不利的方面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低龄寄宿”的积极影响 1.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 农村小学生在农村上学时,回到家里写作业的时候比较少,而来到城里寄宿上学后,有了老师或住处管理人员的辅导和监管,他们用在学习上的时间比在农村时多了许多。而且,众多同学在一起复习功课,有一个小的学习氛围。很多寄宿生都说,在农村时,家里比较乱,声音也非常杂,即使有时间,可能也没有好的环境学习和写作业。此外,在城里的学校上学,老师比较

15、认真,讲课质量也比较好,还有很多新的设备,使课堂内容比较丰富和生动。他们在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的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72.有利于学生提高自理能力 在城里寄宿的小学生,年龄从六七岁到十四五岁不等,但都各自过上了相对独立的生活。这些孩子每天清晨起床后,穿衣叠被,自己打洗脸水,自己准备上学的物品。而寄宿之前,他们在家的日常生活都是父母照顾,并且也习惯了父母的照顾。但在寄宿的宿舍中,每个小学生都要按照管理人的要求,学会独立,自己负责自己的事。久而久之,他们的独立性和自理能力提高了许多。 3.有利于开阔视野 城市和农村在居住环境、消费方式、作息时间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区别。对于那些来自农村、很少

16、进城的小学生来说,城市简直是个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他们总是用好奇的眼光打量周围的人和事。高楼大厦、车水马龙、各种食物和玩具都是经常能够看到的景象。以前只能在电视里看到的一些东西都触手可及。丰富多彩的世界,使小学生们开阔了眼界,增加了对社会的认识和了解。 (二)“低龄寄宿”的消极影响 1.缺少对家庭之爱的感受 家庭环境对个人社会化的意义在于儿童感情和爱的培养。人一出生就接受父母及其他亲人的搂抱、亲吻、爱抚、逗乐和安慰,这一切活动都伴随有丰富的感情交流,让儿童体验到亲人的爱和家庭的温暖。 “低龄寄宿”的小学生正值刚能理解父爱和母爱的年龄,但他们却早早离开了父母。寄宿学生的生活与家庭处于“隔绝”的状态。寄宿的学生回家的频率低,经常是两周或者三四周才能回家一次,每次也只能住一两天,只能到寒暑假时才能有较多的家庭生活。而寄宿人家的管理者和学校的老师又替代不了父母所特有的亲情和温暖,这使农村寄宿小学生在他们成长的最重要时期,缺少对亲情的足够感受,这对他们的成长是很不利的。 2.社会认知的矛盾 8评价一个人的社会化过程是否成功或顺利,关键是看他承担社会角色的情况。当人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不能经常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