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首 司法解释 来源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39011101 上传时间:2018-05-1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首 司法解释 来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自首 司法解释 来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自首 司法解释 来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自首 司法解释 来源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自首 司法解释 来源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首 司法解释 来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首 司法解释 来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首 司法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 67 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是 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得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 本人其 自首 司法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 67 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是自首。 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 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得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 他罪行的,以自首论。对于自首问题,应根据自首制度的性质和目的从该制度的立法本意

2、出发,正确地认定和处理。在具体操作上,最高人民法院 98 年 4 月颁布了关于处理自首 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目前司法界普遍认为“不管当事人是否被采取强制 措施,只要是在司法机关没有掌握其犯罪证据的情况下主动供述其罪行,就属于自动投案” 、 “在押罪犯主动供述的罪行,不论与前罪是否属于同一种类,只要符合自首的本意,具备 自首的价值,就属于自首” 、 “对于被告人如实供述以后又作避重就轻辩解的,只要其辩解 不否定基本事实,不影响正确定案,仍然应当认定为自首” 、 “因当事人自首而使悬案得以 告破,在审案件得以顺利处理的,应当认为自首的价值,已经实现,即使以后当事人翻供, 也不影响自

3、首的成立”评价自首的价值,要衡量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犯罪主观方面的恶意程度和实际造成 的损害程度;二是犯罪人对犯罪后果的弥补;三是给国家节省了多少破案和审案开支。在 社会效益上,应当衡量两个方面四个程度:一是自首的犯罪人悔罪的真诚度及其守法自律 的可信度;二是犯罪起因上的可恕度和社会接受犯罪人悔罪的可能度。国家依据这两个尺 度,衡量具体自首行为的价值,并根据自首价值的大小给予自首的当事人相应程度的宽恕, 这是自首制度实际运作的基本原则。根据这个原则处理自首案件,应当在客观认定自首行 为价值的同时,充分注意国家与当事人之间类似于等价交换的公平问题,维护自首与宽恕 之间的对等关系。从司法理性的要求

4、讲,促成自首制度实施的良性循环,是设立自首制度 的目的所在。因此,认定和处理自首,应当服从于自首制度的这个目的,不论是“出头认 罪” ,还是“自陈其罪” ,只要符合自首的本意,具有自首的实际价值,都应当认定自首。 下面分别就司法实践中关于认定自首时的几个常见问题与大家进行探讨。1、自动投案的认定问题对于“自动投案” ,司法解释归纳为“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未被司法机关发觉, 主动、直接向司法机关投案,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虽被司法机关发觉,但犯罪嫌疑人 尚未受到讯问、未被采取强制措施时,主动、直接向司法机关投案”等九种情况。由于司 法解释强调犯罪嫌疑人在被采取强制措施以前,从案外自动投案的形式

5、,从而把人们对 “自动投案”的理解,引向了外在的形式而忽视了本质,使得在押人犯的自首,变成了没 有“自动投案”的准自首。其实,自动投案的实质,并不在于其人身从案外到案内的过程, 而在于当事人自己主动交代罪行的行为,使其自己从一个尚未被发现有罪、尚未归案的人, 变成了一个其所犯案件的罪人。相对于未发之罪而言,在押人员主动交代的结果是第二次 归案。因此,在押人员的自动交代,本质上也是“自动投案” ,区别只在于投案之时,因其 他罪行已被关押,无需重新办理强制措施和羁押手续。显然,在押期间的“自动交代”也 是“自动投案” ,立法应当直接规定为自首,而不必“以自首论” 。同样道理,身份不明的 违法人员被

6、羁押后,在司法机关尚未发现其犯罪的情况下,主动供述犯罪事实,甚至包括 已在网上追查的犯罪事实,也是自动投案。因为被告人主动供述,毕竟给破案节省了开支, 使悬案得以及时告破,具有自首的价值。根据自动投案的实质,我们应当明确,不管当事人是否被采取强制措施,只要是在司法机 关没有掌握其犯罪证据的情况下,主动供述其罪行的,就属于“自动投案” 。即使是在押罪 犯,因其主动供述自己尚未被发现的罪行而成为新的刑事案件被告人,其主动供述自己罪 行的行为,也是“自动投案” 。2、主动供述同种罪行的问题 我国刑法第 67 条第 2 款规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 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

7、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最高法院对该条款的司法 解释规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已宣判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 未掌握的罪行,与司法机关已掌握的或者判决确定的罪行属不同种罪行的,以自首论。根 据上述刑法及其司法解释的规定,在押人犯如实供述的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 行” ,应当“与司法机关已经掌握的或者判决确定的罪行属不同种罪行” ,也就是被告人所 犯的前罪与主动供述的后罪,应当属于不同种类,只有供述不同种类的罪行才是自首,否 则就不是自首。按照这个规定,司法实践中就会导致不公正的结果。比如,有两个同样本 罪均应判处 3 年有期徒刑的盗窃犯,一个如实供述了其他盗窃

8、 4 万元的罪行,只因为属于 同种类犯罪,不能认定自首,只能酌情从轻而不能减轻处罚。而另一个如实供述盗窃 4 万 元的过程中实施暴力的犯罪事实,尽管犯罪情节比盗窃严重,社会危害性也更大,因为转 化抢劫,不属于同种类犯罪,则认定自首,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结果,主动供述的盗窃 罪行轻于抢劫,其获得宽大的机会仅仅是“酌情从轻处罚” ,而主动供述的抢劫罪行,因认 定自首,却有机会减轻处罚。显然,按照上述司法解释的规定处理案件,对如实供述盗窃 罪行的罪犯确实不公平。而导致这种不公平的原因,正是司法解释把刑法规定的“如实供 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 ,限定为“与司法机关已掌握的或者判决确定的罪行

9、 属不同种类的罪行” 。 首先,刑法规定的在押人犯如实供述的“本人其他罪行” ,是指相对于前罪而言的后罪,与 前罪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不论是否同种类犯罪,前后两罪都具有独立的犯罪构成,两罪 之间既没有因果关系,又没有从属关系。一个有非法占有故意的人,第一次犯盗窃罪,第 二次可能犯盗窃罪,也可能犯敲诈勒索罪,或者抢劫罪,也可能因畏惧法律而“金盆洗手” 不再犯罪。以是否“同种类”为标准,把前后两罪扯在一起或加以区别,缺乏司法上的积 极意义。 其次,即使是可以作为连续犯处理的犯罪案件,若连续多次实施的每一次行为都构成犯罪, 那么,与多次重复犯同一罪名的罪一样,每一次犯罪都具有独立的犯罪构成。比如在邻

10、近 居民新村连续多次盗窃犯罪,审判时有余罪没有发现,服刑期间再主动交代的,该余罪并 不是依附于已决之主罪的从罪,而仍然是一个独立的犯罪。司法实践中设定连续犯的概念, 把各次独立的犯罪集合在一起,认定一个罪名,以一罪量刑,类似于数学上的合并同类项, 便于计算犯罪数额和量刑等操作,并不表示各个独立的犯罪之间具有从属关系。罪犯主动 交代的后罪,即使原来属于连续犯应按一罪处理,因不在同时案发,不具备“同类项合并” 的条件,理应独立定罪量刑。 再次,不论是犯罪构成不同的后发之罪,还是具有相同的犯罪构成的连续犯的余罪, 抑或多次的一罪中的漏罪,由于前后罪之间都具有独立的犯罪构成,都具备独立定罪量刑 的资格

11、,在法律上应当同样对待,予以同等的法律评价,以某罪与前罪是否属于相同种类 为标准,规定某些罪可以适用自首,某些罪不适用自首,实际上违反了平等适用法律的原 则。其实,从司法解释第四条“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已宣判的罪犯, 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罪行,与司法机关已掌握的或者判决确定的罪行属同种罪行 的,可以酌情从轻处罚;如实供述的同种罪行较重的,一般应当从轻处罚”的规定看,最 高法院对于把“如实供述同种罪行”排斥在自首之外的不公平后果也有所觉察,不然,就不会在不认定自首的同时,又规定“如实供述同种罪行较重的,一般应当从轻处罚” 。因为 即使认定自首,法律规定也只是可以从轻而不是应

12、当从轻。综上,以前后两罪是否属于同一种类,来认定罪犯主动供述后罪的行为性质缺乏逻辑 依据。根据平等适用法律的原则,在押罪犯主动供述的罪行,不论与前罪是否属于同一种 类,只要符合自首的本意,具备自首的价值,就属于自首。3、如实供述与辩解的问题 司法实践中,对认定“如实供述犯罪事实”的争议,主要反映在被告人投案自首以后,有 避重就轻的辩解,甚至在法庭上对其投案时的供述,又进行推诿或推脱罪责的解释。对此, 我们应当根据当事人投案时的供述所具有的价值,依照客观、合理的原则认定是否属于自 首。司法解释规定,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是指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后,如实交代自己的 主要犯罪事实。据此,对于被告人如实供

13、述以后又作避重就轻辩解的,只要其辩解不否定 基本事实,不影响正确定案,仍然应当认定自首。比如,被告人放火后主动投案,承认放 火,又辩解主动熄灭过,对于这样的案件,从被告人自动投案的价值考虑,其辩解虽然未 免避重就轻之嫌,但是,并没有影响对其放火事实的认定,且客观上,被告人的自动投案, 免除了公安机关侦破案件的许多投入。所以,应当认定自首。4、自首以后翻供的问题 通常认为,自首以认罪为必要,司法解释也规定,一审判决前翻供的,不能认定自首。 这些观点和规定,未免过于简单化。 首先,自首是一种主客观统一于主动、如实供述罪行 的行为,而不是统一于认罪态度的行为。假如当事人主动投案承认自己犯了杀人罪,甚

14、至 表示自己罪该万死,但是,却讲不清具体的犯罪细节,对此,我们连基本事实都无法认定, 当然不会因为其认罪态度好而认定自首。相反,当事人主观上并不悔罪,只是迫于自认为 无法逃避的形势,抱着争取从宽处罚的愿望而主动作了供述,我们并不因为其没有真诚悔 罪而不认定自首。鉴于自首的成立统一于主动、如实供述犯罪事实的客观行为,我们不能 因为当事人欠缺主观上的认罪态度而否认其客观上主动、如实供述的行为。其次,自首是 当事人犯罪后、归案前这一特定时间段内的具有自首价值的行为。当事人投案后如实供述 犯罪事实,自首行为即告完成。认定自首,应当以犯罪后、归案前这一时间段内当事人自 首的行为为依据,而不是以归案之后的

15、其他行为为依据。因此,当事人在自首行为完成以 后的翻供行为,不能改变其先前的自首行为的性质。最后,既然认定自首不以当事人的认 罪态度为依据,而是以经查证属实的当事人供述的犯罪事实为依据。经查证属实的事实, 并不会因为当事人翻供而改变,因此,翻供,并不能改变案件事实,也不能改变自首的事 实。如果因当事人翻供而使案件事实难以认定的,就不应认定为自首。 所以,对翻供的是否认定自首,应以当事人投案时的行为是否成立自首为依据。因当事人 自首而使悬案得以告破,在审案件得以顺利处理的,应当认为自首的价值已经实现,即使 以后当事人翻供,也不影响自首的成立。当然,当事人翻供的态度足以降低对其从宽处罚 的幅度。如

16、果因被告人翻供而妨害破案或审判的,说明其投案自首的价值还没有实现,在 这种情况下,就不能认定自首。 综上,对于自首的正确认定与处理,关系到对案件事实的正确认定和对犯罪人正确适 用刑罚。作为法律工作者,在办理刑事案件时对这一问题要认真分析、正确处理,以维护 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证刑法的正确实施。(刑法司法解释)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中国刑事辩护网 点击数:23282 更新时间:2006/8/21 22:15:35 热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年月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年月日起施行。为正确认定自首和立功,对具有自首或者立功表现的犯罪分子依法适用刑罚,现就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第一条 根据刑法第六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一)自动投案,是指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未被司法机关发觉,或者虽被发觉,但犯罪嫌疑人尚未受到讯问、未被采取强制措施时,主动、直接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