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3年高考真题第2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DOC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39010000 上传时间:2018-05-10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1.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2013年高考真题第2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2009—2013年高考真题第2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2009—2013年高考真题第2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2009—2013年高考真题第2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2009—2013年高考真题第2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9—2013年高考真题第2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9—2013年高考真题第2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DOC(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92013 年高考真题备选题库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考点一 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1(2013 广东文综,4 分)右图为某地实景图。其所示地质构造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A搬运作用 B地壳运动C变质作用 D风化作用解析:选 B 本题考查地质构造及其主要成因,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图中岩层弯曲变形,是一个大型褶皱,其成因主要是地壳运动。(2013 江苏,4 分)下图是“某流域地质简图” ,甲、乙、丙三地有砾石堆积物(见下图右下角照片),在甲地砾石堆积物中发现了金刚石。 读图回答 23 题。2含金刚石堆积物的成因是( )A冰川沉积 B流水沉积C风力沉积 D风化残积解

2、析:选 B 本题考查矿产资源的形成与外力作用的关系,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由图可知,含金刚石的堆积物主要沿河分布,且分布在易沉积的河流凸岸;再根据右下角堆积物的棱角并不分明可知,其成因属于流水沉积。3图中可能找到金刚石矿的地点是( )A BC D解析:选 B 本题考查金刚石矿的成因,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金刚石矿是在岩浆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因此可能在地的岩浆岩中找到。(2013 江苏,4 分)下图是“甘肃省敦煌市地貌类型图” 。 高大的鸣沙山环抱着月牙形洼地,泉水在洼地汇聚形成月牙泉(见下图右下角照片),素以“千年不干”著名,但近年来日趋干涸,当地政府发出“拯救千年月牙泉

3、”的呼吁。读图回答 45 题。4月牙形聚水洼地的成因是( )A大湖萎缩而成 B古河道残遗而成C人工挖掘而成 D风力侵蚀而成解析:选 B 本题考查湖泊的成因,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流经敦煌的现代河流原先经过月牙泉,后来河流改道,月牙形洼地聚水成湖。5泉水日趋干涸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变暖,蒸发增强B降水变少,雨水补给减少C风沙沉积,古河道淤塞D地下水补给量不断减少解析:选 D 本题考查影响湖泊水量变化的因素,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该地区地处内陆,降水稀少,泉水的主要补给水源为地下水。人类过度活动使地下水的补给量不断减少,导致泉水日趋干涸

4、。(2013 福建文综,8 分)下图为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读图完成 67 题。6该沙丘位于( )A冲积扇 B洪积平原C三角洲 D河漫滩解析:选 D 本题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等内容,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冲积扇一般位于河流出山口处,主要分布在山麓地带,不可能分布在河流中游;洪积平原是指干旱地区山前地带由一系列洪积扇不断扩大伸展组合而成的平原,与图示信息不符;三角洲分布在河流入海口处;河漫滩位于河床主槽一侧或两侧,洪水发生时被淹没,枯水期出露,是河流洪水期淹没的河床以外的谷底部分。图中沙丘就分布在河漫滩上。7正确示意沙丘剖面及其外力作用主要方向的是( )A BC D解

5、析:选 C 本题考查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等内容,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由图中信息可知,沙丘形态应该是波浪形,图坡度太大,与图中信息不符;图方向错误;图方向、坡度均正确;图方向错误。(2013 浙江文综,4 分)图 1 为“某河段景观素描图” ,图 2 为“该河段河曲水流速度等值线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 8 题。8有关河曲地段水流速度、外力作用和土地利用类型的组合,正确的是( )图 1 图 2A甲流速慢沉积作用仓储用地B乙流速快侵蚀作用住宅用地C乙流速慢沉积作用交通(港口)用地D甲流速快侵蚀作用水利设施(防洪堤)用地解析:选 D 本题考查河流地貌的形成,意

6、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处为河流凹岸,流速快,侵蚀作用明显,容易决堤,应加强防洪堤的建设;乙处为河流凸岸,流速慢,河流堆积作用强,适合作为住宅、农业用地。(2013 天津文综,8 分)读下图,回答 910 题。9据图中珊瑚礁(岛)分布状况判断,珊瑚适宜生长在( )A岛屿周围的浅海B有暖流经过的浅海C温暖清澈的浅海D有河水注入的浅海解析:选 C 本题考查珊瑚的生长环境,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部分珊瑚礁位于大洋,可以排除 A、D;从图中可以看出阿拉斯加暖流所经海域并无珊瑚礁分布,可以排除 B;珊瑚礁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的近海大陆

7、架处,由此可以判断 C 正确。10上图中一些珊瑚岛海岸,分布着珊瑚碎屑组成的沙滩。这些沙滩形成于( )A风化作用 B侵蚀作用C搬运作用 D沉积作用解析:选 D 本题考查外力作用,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注意题中的关键信息“珊瑚碎屑组成的沙滩” ,由此可以判断这些沙滩是由沉积作用形成的。(2013 北京文综,8 分)读下图,回答 1112 题。11甲地为峰林,同类景观多出现在( )苏 湘 滇 新 桂 内蒙古A BC D解析:选 C 本题以地质构造剖面图为背景,考查峰林等喀斯特地貌的区域分布,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峰林为石灰岩地区受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

8、的广西、云南和贵州等省区。12图中( )A甲处侵蚀作用最强烈B乙处由内力作用形成C丙处易发生滑坡现象D丁处是典型的背斜山解析:选 C 本题以地质构造剖面图为背景,考查不同地貌的成因及易发生的地质灾害,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甲处两侧岩石受侵蚀作用严重而使其突出形成孤峰;乙处为流水下蚀沉积岩形成的河谷,主要受外力作用;丙处有单向层块沉积岩层,且缺少地表植被,又位于断层附近,地壳活跃,易发生滑坡;丁处是典型的向斜成山。(2012 江苏,4 分)下图“是某地地形剖面及其地下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示意图。 ”岩层的埋藏深度(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可以用来帮助恢复岩层的形态。读

9、图回答 1314题。13属于背斜谷的地方是( )A BC D解析:根据地质构造特征可知,岩层向上拱起的是背斜。而题目所给岩层的埋藏深度为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将地形剖面某点对应的岩层埋藏深度转绘到剖面图中,根据同一岩层弯曲的变化可以判断出两地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谷。答案:D14处发生的地壳运动是( )A褶曲隆起 B褶曲凹陷C断裂下降 D断裂上升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沉积岩层在处发生明显位移,表明该地发生了断层。而从其埋藏深度可以明显看出处该沉积岩比左侧海拔低很多,可以判断出现了地壳下沉运动,由此可以推断该地出现了断裂下降运动。答案:C(2012 浙江文综,8 分)专家认为,欣赏旅游景观,

10、尤其需要的是提升感受力和理解力。完成 1516 题。“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这是宋朝诗人王禹偁谪居陕西时,描述山村风景的村行 。15下面是四位同学对村行的评论,哪些同学的说法是正确的( )甲:“马穿山径菊初黄”中的“菊初黄”同时包含了由视觉、听觉感受到的景象;乙:“万壑有声含晚籁”中“万壑”指的是遍布的黄土沟壑;丙:“荞麦花开白雪香”指的由视觉、嗅觉感受到的春天景象;丁:“村桥原树似吾乡”是由视觉看到的景物,并引发的移情想象欣赏。A甲乙 B甲丙C乙丁 D丙丁解析:从甲中“菊初黄”可以判

11、定季节为初秋,为视觉感受,并没有听觉,故排除A、B 项。由于陕西省位于黄土高原, “万壑有声含晚籁”中的“万壑”是指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景象,乙正确;“村桥原树似吾乡”是旅游景观欣赏中由视觉感受引发的移情想象欣赏,丁正确;故答案选 C。答案:C16下列对地貌旅游资源所构成的岩石类型的表述,正确的是( )A火山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花岗岩B丹霞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流纹岩C岩溶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可溶性的沉积岩D球状风化形成的山石景观的岩石构成是砂岩解析:火山地貌的岩石属于喷出岩,应是玄武岩,而花岗岩是岩浆在地表以下冷却形成的侵入岩,A 项错;丹霞地貌的岩石属于沉积岩,流纹岩属于岩浆岩,B 项错;岩溶

12、地貌的岩石是可微溶于水的石灰岩,石灰岩属沉积岩,C 项正确;球状风化地貌的岩石属于花岗岩,D 项错。答案:C(2012 四川文综,8 分)下图是我国亚热带某旅游名山景观照片。该山山顶海拔 3 099 米,属山地针叶林带。读图,回答 1718 题。17形成图中构造地貌的地质作用是( )A断裂上升 B褶皱弯曲C冰川堆积 D风力侵蚀解析:结合题干材料中的“山顶海拔 3 099 米”及景观图中山地为块状山地、山体有明显的断崖可知,形成图中构造地貌的地质作用是断裂上升。答案:A18该山山顶能够出现可供游客欣赏的景观是(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B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C层层梯田叠交错,

13、犹如海上泛碧波D春蚕作茧桑园绿,睡起日斜闻竹鸡解析:山顶属于山地针叶林带,桃树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可排除 A 选项;由于其山顶的海拔高,气温低,尤其在冬季山顶有积雪,所以 B 选项正确;梯田多分布于低山丘陵缓坡地区,C 选项错误;“春蚕作茧桑园绿,睡起日斜闻竹鸡”描述的是亚热带或温带地势较为平坦或丘陵地区的景观,D 选项错误。答案:B(2011 全国文综,8 分)读图,完成 1920 题。19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A地表 B地壳上部C地壳下部 D地幔解析:本题考查地球圈层结构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地幔的软流层为岩浆的发源地,故 D 正确。答案:D20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

14、程中,该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可转化为( )A喷出岩 B侵入岩C沉积岩 D变质岩解析:本题考查地壳物质循环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外力作用的理解能力。该山体岩石经过风化、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最后形成沉积岩。答案:C(2011 山东文综,8 分)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2122 题。21下列土地整治方式中合理的是( )甲处平整土地,提高土地质量 乙处修建护坡堤,防止岸坡侵蚀 丙处修建梯田,增加耕地面积 丁处修建挡土坝,拦截泥沙及淤泥A BC D解析:本题考查国土整治知识,重在考查考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甲处土层深厚,地势平坦,靠近河流,适宜耕作;乙处是断层,不利

15、工程建设;丙处为山脊,坡度较大,不宜修梯田,可以植树造林;丁处是山谷,河流冲刷较严重,可以打坝淤地,保持水土,利于当地可持续发展。答案:A22图中、处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 B、C、 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的读图能力。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图中、处为沉积岩,处是断层,处是岩浆岩。故、是内力作用形成的。答案:D23(2011 广东文综,4 分)读“某区域地质剖面简图” ,图中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A断层、向斜、背斜 B断层、背斜、向斜C向斜、断层、背斜 D背斜、向斜、断层解析:本题考查地质构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图示信息的判读能力。断层是岩层沿断层面有相对上升或下降运动,背斜是岩层向上拱起,向斜是岩层向下弯曲。乙处岩层向上拱起,丙处岩层向下弯曲,则乙处为背斜,丙处为向斜,甲处岩层沿断层面有相对运动,故甲处为断层。答案:B24(2011 广东文综,4 分)研究发现,长江干流江苏段河床在 1985 年前后平均冲淤状态发生了明显的转变,由淤积转变为冲刷。其主要原因是( )A该河段平均流速下降 B该河段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