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国家司法考试国际法大纲内容解读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39009870 上传时间:2018-05-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7年国家司法考试国际法大纲内容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07年国家司法考试国际法大纲内容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07年国家司法考试国际法大纲内容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07年国家司法考试国际法大纲内容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07年国家司法考试国际法大纲内容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7年国家司法考试国际法大纲内容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7年国家司法考试国际法大纲内容解读(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72007 年国家司法考试国际法大纲内容解读年国家司法考试国际法大纲内容解读第一章第一章 导导 论论基本要求:了解国际法的概念、特点和演进,以及国际法的渊源和编纂。理解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的理论,理解国际法在我国法律制度中目前的地位。熟悉国际法的各项基本原则。考试内容:第一节 国际法的概念国际法的概念和特性 国际法的演进和范围第二节 国际法的渊源与编纂国际法渊源(国际条约 国际习惯 一般法律原则 确立国际法原则的辅助方法)国际法编纂第三节 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理论 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实践 国际法在中国国内的适用问题第四节 国际法基本原则基本原则的概念(基本原则的特征

2、 基本原则的内容来源) 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国家主权平等原则 不干涉内政原则 不使用威胁或武力原则 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 民族平等和自决原则 善意地履行国际义务原则)第二章第二章 国际法主体国际法主体基本要求:了解国际法主体的概念和范围、国际法上与国家相关的规则和制度,以及国际组织的一般制度。理解国际法中关于国家承认、继承的规则和作用。熟悉国际法中国家的基本权利和主权豁免的规则。考试内容:第一节 国际法主体概述国际法主体的概念 国际法主体的范围(主权国家 国际组织 其他 关于个人是否为国际法主体的问题)第二节 国家国家的构成要素与类型(国家的要素 现代国家的主要类型) 国家的基本权利(独立权平

3、等权 自保权管辖权) 国家的管辖权与国家主权豁免(国家的管辖权 管辖权的冲突和解决 国家主权豁免) 国际法上的承认与继承(国际法上的承认 国际法上的继承)第三节 国际组织政府间国际组织及其一般制度(国际组织的概念及其法律地位 国际组织的一般制度)联合国体系(概述 主要机关及专门机构) 非政府国际组织第三章第三章 国际法律责任国际法律责任基本要求:了解国际法律责任概念、要件和国际责任制度的新发展。理解国际责任的归责原则和对不当性排除的情况。熟悉国际责任的构成要件和主要形式。考试内容:第一节 国际责任的构成 国际责任的概念 国际责任的构成(归责原则 国家不当行为的要件) 排除不当性的情况(同意 对

4、抗与自卫 不可抗力和偶然事故 危难或紧急状态)第二节 国际责任的形式终止不当行为 恢复原状 赔偿 道歉 保证不再重犯 限制主权第三节 国际责任制度的新发展国际刑事责任问题 国际赔偿责任问题第四章第四章 国际法上的空间划分国际法上的空间划分基本要求:了解国际法上空间划分的国际法的概念、基本的划分依据和范围。理解不同区域各自法律制度、特点和其中的联系,理解国际法中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制度。熟悉各个领土、海洋、航空和外空的主要国际法规则和制度。考试内容:第一节 领土领土和领土主权(领土的构成 领土主权 领土主权的限制 河流制度) 领土的取得方式(传统国际法的方式 现代国际实践中的新发展) 边界和边境

5、制度(边界边境制度) 两极地区的法律地位 (南极地区 北极地区)第二节 海洋法内海及有关制度(领海基线 内海及港口制度) 领海及毗连区(领海及领海制度毗连区及有关制度) 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专属经济区及其法律制度 大陆架及其法律制度) 群岛水域和国际海峡 (群岛水域及其制度 国际航行海峡的通行制度)公海与国际海底区域(公海制度 国际海底区域制度)第三节 国际航空法领空及其界限问题(领空的水平界限领空的垂直界限) 国际航空法体系(国际航空的基本制度 国际民航的损害赔偿责任 国际民航安全制度)第四节 外层空间法外层空间法体系 外层空间活动的原则和主要法律制度(外空活动的主要原则 外空活动的主要法律

6、制度)第五节 国际环境保护法国际环境法的特点及原则 国际环境保护的主要制度(大气环境保护 海洋环境保护 自然生态和资源保护 控制危险废物的越境转移)第五章第五章 国际法上的个人国际法上的个人基本要求:了解国籍的概念、国际法上关于个人地位的基本内容以及国际人权保护机制。理解国籍变更的主要方式、关于外国人待遇的主要模式和特点。熟悉外交保护、引渡以及庇护制度的主要规则。考试内容:第一节 国籍国籍的概念 国籍的取得与丧失(国籍的取得 国籍的丧失) 国籍的冲突和解决第二节 外国人的法律地位外国人及其法律地位的概念 入境、居留和出境 外国人的待遇 外交保护(外交保护的性质 外交保护的条件和范围)第三节 引

7、渡和庇护引渡 庇护第四节 国际人权法概述 国际人权条约体系 国际保护人权机制第六章第六章 外交关系法与领事关系法外交关系法与领事关系法基本要求:了解外交关系和领事关系的性质、外交代表机关的构成、职务和法律地位。理解外交特权豁免的依据,以及外交特权豁免与领事特权豁免的区别和联系。熟悉外交特权豁免和领事特权豁免的规则。考试内容: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外交关系法外交机关(国家中央外交机关 外交代表机关) 外交特权与豁免(使馆的特权与豁免 外交人员的特权与豁免 使馆及享有外交特权与豁免人员的义务)第二节 领事关系法领事机构的建立及其职务(领事馆组成及人员派遣 领事职务) 领事特权与豁免(领馆的特权与豁免

8、 领事官员的特权与豁免)第七章第七章 条约法条约法基本要求:了解条约的概念、条约的性质,以及国际法中关于条约成立、缔结、效力的有关规则。理解条约成立的实质要件、条约生效和效力范围,以及条约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熟悉条约缔结、适用和解释的相关规则。考试内容:第一节 概述条约的定义和特征 条约的分类第二节 条约成立的实质要件缔约能力和缔约权 自由同意符合强行法规则第三节 条约的缔结条约的缔结程序和方式(约文的议定 约文的认证 同意接受条约拘束的表示) 条约的保留(保留的概念与范围 保留的接受 保留的法律效果) 条约的登记第四节 条约的效力条约的生效条约的适用(条约必须遵守原则 条约适用范围 条约

9、的冲突) 条约对第三国的效力第五节 条约的解释和修订条约的解释(条约解释的一般规则 条约解释的辅助规则)条约的修订第六节 条约的终止和暂停施行条约终止和暂停施行的原因 条约终止和暂停施行的程序及后果第八章第八章 国际争端的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和平解决基本要求:了解国际争端的特点、传统国际法中解决争端的方式,以及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的内容。理解国际法中和平解决争端各项方法的性质和特点。熟悉国际法院的管辖权的特点和规则、司法程序,以及仲裁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特点和规则。考试内容:第一节 国际争端与解决方法国际争端的概念 解决国际争端的传统方式(强制方法 非强制方法)第二节 政治方法和国际组织解决国际争

10、端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政治方法 国际组织与国际争端的解决第三节 国际争端的法律解决方法仲裁(仲裁的一般规则 国际常设仲裁法院) 法院方式(国际法院 国际海洋法法庭)第九章第九章 战争与武装冲突法战争与武装冲突法基本要求: 了解战争的概念、战争法规的演变发展、战争与武装冲突法体系,以及对战争犯罪惩处的国际实践。理解战争法律状态的开始和结束后相关国家法律关系的改变、战时中立制度,以及限制作战手段和对战争受难者保护的基本原则。熟悉国际法对作战手段的限制规则、对战时平民及战争受难者的保护的有关规则。考试内容:第一节 战争与战争法战争的概念 战争与武装冲突法第二节 战争状态与战时中立战争的开始 战争的结束

11、 战时中立第三节 对作战手段的限制和对战时平民及战争受难者的保护对作战手段和方法的限制 对战时平民和战争受难者的保护第四节 战争犯罪战争犯罪的概念 惩罚战争犯罪的主要国际司法实践附录:法律法规目录附录:法律法规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条约程序法(1990 年 l2 月 28 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 1990 年 12月 28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37 号公布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1992 年 2 月 25 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 l992 年 2月 25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55 号公布 自公布之日

12、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1998 年 6 月 26 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1998 年 6 月 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6 号公布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1995 年 10 月 30 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 1995 年 10月 30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56 号公布 自 1996 年 3 月 1 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 (1980 年 9 月 10 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1980 年 9 月 10 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令第 8 号公布 自公布之

13、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1985 年 11 月 22 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 1985 年 11月 22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32 号公布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人境出境管理法(1985 年 11 月 22 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 1985 年 11月 22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31 号公布 自 1986 年 2 月 1 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引渡法(2000 年 12 月 28 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 2001 年 12月 28 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42 号公布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