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辅警工作讲稿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39009421 上传时间:2018-05-10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做好辅警工作讲稿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如何做好辅警工作讲稿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如何做好辅警工作讲稿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如何做好辅警工作讲稿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如何做好辅警工作讲稿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做好辅警工作讲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做好辅警工作讲稿(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做好辅警工作一、辅警简介一、辅警简介(一)警察的概念(一)警察的概念 警察是国家的产物,在世界各个国家,无论实行什么社会制度,无一例外地都设有警察。警察职务及其性质,决定了其职务行为是代表了国家行为,涉及到社会领域的方方面面。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统治阶级维护自己统治的重要工具。古希腊时代警察就已存在。所以警察一词源于古代,但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含义有所区别。警察最早的含义是“都市统治的方法与都市力量”。后来又发生了一些变化,一些国家把警察作为专指国家政务,其权力涉及的面非常广泛,包括政治、军事、司法和宗教等方方面面。17 世纪以后,警察一词逐渐变窄,警察与军事和司法逐渐分离,警察专指国家

2、“内务行政”。现代意义的警察的确立最早始于英国。无论是西方国家,还是东方国家。最早的警察组织和警察人员,虽然在称谓上有所不同和履行的职能与现代社会警察的职能不完全相同,但是都有现代意义警察职能的属性。在中国,在警察发展史上,警察一词始于宋代。现代意义警察制度,创于清朝光绪年间。最初称警察为巡捕,后又改称警察为巡警。清朝续文献通考所释:警察乃内治安要政,且是专门之学,自奉旨办,挑年轻敏者,认真教训。这是我国近现代意义上有关警察概念的最早的解释。严格意义上讲,中国古代并没有专门的警察制度。在我国封建制度时期,地方行政、司法不分,由府、县行政长官兼管社会治安和司法审判等事宜。只是在府、县衙门内设有巡

3、守、捕快等类似现代警察职能的人员,负责社会一线维持治安、抓捕人犯等工作。直到清末中国才有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警察制度。按照时间先后来讲,中国近代警察诞生应首推湖南长沙创立的保卫局。1897 年,湖南按察使黄遵宪向推行新政的巡抚陈宝箴提出,现行的保甲制度撑不起社会安定的局面,建议设立湖南保卫局。此后,黄遵宪将草拟的保卫局章程刊登在湘报上,广泛征求各界意见。于 1898 年 7 月 27 日正式成立“湖南保卫局”。其机构完全仿照西方和日本警察机关。由于是官绅合办,人员素质与西方警察差距很大。后来由于戊戌维新失败,积极推行新法的湖南巡抚陈宝箴等人被革职。刚刚诞生三个月的“湖南保卫局”也随着变法的失败,被

4、迫裁撤更名为保甲局。应该说,湖南保卫局是中国警察的前身,首开中国近代警察史的先河。从警察的历史发展过程看,现代意义的警察是根据国家宪法和法律而存在的。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惩治违法犯罪活动的主要实施者。因此,警察是指具有武装性质的维护国家安全和因此,警察是指具有武装性质的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在警察机关中行使警察职权,履行警察职责的国家社会治安秩序,在警察机关中行使警察职权,履行警察职责的国家公职人员。公职人员。(二)辅警概念来源(二)辅警概念来源辅警的概念起源于海洋法系。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都是实行海洋法系的国家。海洋法系认为,社会治安应该由政府和民间共同承担。因此,在

5、海洋法系的国家,民间自组辅警,协助正规警察维持社会治安。中国香港原是英国殖民地,辅助警察早已有之。中国台湾也有辅警,叫义勇警察。法国、德国和日本实行大陆法系,大陆法系坚持政府应对社会安全负起全部责任,故不设辅警。关于辅警,中外均没有统一的名称或定义。广义上,辅警是指在编警力以外的所有警察辅助力量。在西方,辅警的概念与私人警察类同。它们主要有特别警察、私人保安公司。警察承包制等形式。在我国,广义上的辅警是指各类社会治安防范组织,即“在基层政府领导下,由居(村)民委员会或单位组建的治安联防队、治安巡逻队、护街队、护村队、护校队等不同形式和称谓的群众性防范组织”。它们“接受当地公安机关的指导,协助公

6、安机关维护社会治安。狭义上的辅警是指直接协助国家在编警察履行各项职能的辅助力量。英国的文职警察、特别公安员,我国的治安联防队等都属狭义上的辅助警力。辅警,有的也称为协警,是指在编警力以外的直接协助国家在编公安民警履行各项职能的辅助力量。(三)中国辅警的由来和发展(三)中国辅警的由来和发展 中国辅警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才出现的。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阶层分化以及人口流动加速,治安形势的日趋复杂,由于受编制管理及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等时机条件的影响和制约,警力不可能大规模增加,全国公安机关警力比远未达到人口比万分之十的比例,公安机关的警力已远远不能完成较之繁重的公安工作,致使许许多多工作

7、变得极为被动和难以开展。同时,由居(村)民委员会或单位组建的治安联防队、治安巡逻队、护街队、护村队、护校队等群众性防范组织不能及时有效协助民警开展治安检查、盘查、堵控违法犯罪嫌疑人员、检查涉嫌物品、车辆等警务活动,在这样的背景下,招用辅警提供公共安全服务已成为各地缓解警力不足的必然选择,是实行公安行政公私协力的主要方式,同时也是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举措,辅警制度在全国各级公安机关逐步推行,中国辅警由此应运而生。目前,我国辅警队伍的发展已颇具规模,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类辅警已近 300 万人,其人数已经远远超过全国民警数量。客观地说,辅警对于给警力不足解套,减轻警察机关的任务负担,实现公安行政

8、的民主化,提高警察任务的行政效率,协助公安机关维护社会治安等方面具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而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可,成为维护社会治安的一支重要力量。(四)中国辅警的性质(四)中国辅警的性质辅警是协助正规警察开展相关工作,功能与配备介于现在的保安与正规警察之间。在地位上,辅警的成员一般不拥有国家公务员身份;在权限上,也不具有任何形式的执法权(包括行政权与司法权);在功能上,辅助警力主要是弥补在编警力之不足,只起辅助作用。二、辅警的职责二、辅警的职责 (一)人民警察职责的概念及特征(一)人民警察职责的概念及特征1 1、人民警察职责的概念、人民警察职责的概念人民警察的职责,是指警察机关及人民警察依法在其

9、权限、管辖范围内应当承担或履行的责任和义务。警察机关的职责,是由警察机关的性质和任务所决定,由国家法律法规所确定的。2 2、人民警察职责的特征、人民警察职责的特征(1)法律性。)法律性。警察机关和人民警察的职责是由国家法律、法规所确定的。具有法律的严肃性。是国家权力机关依照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而确定的。(2)有限性。)有限性。公安机关的职责是有范围的,超过范围,就是越权。人民警察职责规定了人民警察工作管辖范围,是民警察任务的具体化。人民警察法对于警察机关和人民警察的职权与职责做出了具体的规定和界限标准,为人民警察积极完成本职工作,防止不依法履行职责,提供了法律上的保障。(3)责任性。)责任性。公

10、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必须依法履行职责,如不履行职责或滥用职权,将受到纪律乃至法律的追究。人民警察职责确立了人民警察对国家对人民在法律上应承担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人民警察的职责要求人民警察履行职务必须以宪法和各项法律为准则,不允许超越宪法和法律的范围;人民警察必须秉公执法,忠于职守。人民警察如不履行其法定职责或者履行职责中违法而侵犯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3 3、人民警察职责的内容、人民警察职责的内容(1)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法定职责)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法定职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 6 条的规定,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必须依法履行下列职责:预防、制止和侦查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

11、会治安秩序,制止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维护交通安全和交通秩序,处理交通事故;组织、实施消防工作,实行消防监督;管理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和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对法律、法规规定的特种行业进行管理;警卫国家规定的特定人员,守卫重要的场所和设施;管理集会、游行、示威活动;管理户政、国籍、入境出境事务和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居留、旅行的有关事务;维护国(边)境地区的治秩序;对被判处管制、拘役、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和监外执行的罪犯执行刑罚,对被宣告缓刑、假释的罪犯实行监督、考察;监督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工作;指导和监督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重点建设工程的治安保卫工作,指导治安保卫

12、委员会等群众性组织的治安防范工作;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2)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职责的履行)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职责的履行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如何履行职责,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 19 条规定,“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遇有其职责范围内的紧急情况,应当履行职责。”这一规定,一方面严格要求人民警察在任何时间内都要自觉地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坚决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另一方面也为人民警察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受法律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二)辅警职责的法律依据(二)辅警职责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 34 条规定:“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公民和组织应当给予支持

13、和协助。公民和组织协助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受法律保护。对协助人民警察执行职务有显著成绩的,给予表彰和奖励。公民和组织因协助人民警察执行职务,造成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抚恤或者补偿。(三)辅警的职责(三)辅警的职责辅警人员在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指挥和监督下,按照相应岗位辅助履行下列职责:1、治安巡逻检查、卡口值守、接处警、维持大型公共活动以及突发案(事)件现场秩序、现行违法犯罪嫌疑人的扭送、纠纷调解、治安宣传教育等警务活动;2、疏导交通,劝阻、查纠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维护交通事故现场秩序,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等警务活动;3、社区管理、特种行业管理等公安行政管理活动

14、;4、信息采集、数据统计、文字记录等警务活动;5、专业技术、后勤等警务保障活动;6、公安机关确认的其他辅助性警务活动。(四)辅警禁止从事的警务活动(四)辅警禁止从事的警务活动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不得安排辅警人员辅助履行下列警务活动:1、涉及国家秘密的警务活动;2、案(事)件的侦查取证、技术鉴定、交通事故责任认定;3、行政许可、行政收费、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事项的决定;4、刑事强制措施的决定;5、公安机关确认的不得辅助履行的其它警务活动。三、辅警工作纪律三、辅警工作纪律辅警人员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遵守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遵守公安机关规章制度;(二)保守国家秘密和警务工作秘密;(三)服从公安

15、机关的管理,听从人民警察的指挥,不得超越职责范围履行警务活动;(四)文明执勤,恪尽职守,模范遵守社会公德,尊重社会风俗习惯。四、辅警现场制止违法犯罪行为应当遵循的原则、程序及应注四、辅警现场制止违法犯罪行为应当遵循的原则、程序及应注意的问题意的问题由于特警的工作性质决定了特警辅警的工作性质,主要工作任务是辅助特警履行治安巡逻检查、卡口值守、接处警、维持大型公共活动以及突发案(事)件现场秩序、现行违法犯罪嫌疑人的扭送、纠纷调解、治安宣传教育等警务活动。(一)什么是违法犯罪(一)什么是违法犯罪1 1、什么是法?、什么是法?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反映着统治阶级(即掌握国家政

16、权的阶级)意志的规范系统,这一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它通过规定人们在相互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确认、保护和发展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从词源上看,汉字“法“确有“平“、“正“、“直“和“公正裁判“的含义。与“法“字有密切联系的另一个字是“律“。“律“有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是普遍的人人必须遵守的规范。在现代汉语中,“法律“一词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用法。广义的法律,即整体或抽象意义的法律,是指国家制定、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称。狭义的法律,即特定或具体意义上的法律,专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法律“一词,多数是从广义上来说的。为了避免上述广、狭两义的混同,在我国法学辞书中或一些法学著述中,把广义的“法律“称之为“法“,而将狭义的“法律“仍称为“法律。法具有哪些功能?概括的说具有四个功能。一是指引功能。法通过对权利义务的规定,为一般人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引导人们在社会活动中正确作出行为选择。法的指引功能主要是通过法律规范对人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来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