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进入撕裂时代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39009312 上传时间:2018-05-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国进入撕裂时代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大国进入撕裂时代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大国进入撕裂时代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大国进入撕裂时代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大国进入撕裂时代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国进入撕裂时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国进入撕裂时代(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国进入撕裂时代2015 年 2 月 12 日 18:52独立思考独立思考客观理性客观理性中国立场中国立场百姓视角百姓视角平实文字平实文字分享天下事分享天下事文/占豪2014 年,大国博弈已够激烈,这一年美、俄彻底翻脸,其结果是欧俄开始对立、北约恢复活力、经济制裁与货币战争轮番出现。当然,最悲催的是乌克兰人民,内战不断、国家分裂。当然,把乌克兰送入悲催境地的不是别人,正是一帮自私自利的无脑政客和那些为蝇头小利瞎胡闹的短视街逗男女。如果说 2014 年的大国博弈足够激烈,那么正在进行的 2015 年的大国博弈将很可能会进行得很惨烈。原因是,如果欧盟、乌克兰和俄罗斯最终不能阻止这场乌克兰内战的深化

2、,其结果就很可能是,俄罗斯陷入乌克兰内战,欧俄陷入新冷战,乌克兰被继续撕裂甚至失去东乌克兰。我们知道,从本来该早一些举行的诺曼底四方会谈拖了个把月终于在1 月 30 日谈了,结果无果而终。为什么拖着没谈?就是因为乌克兰内战打得激烈,无论是乌克兰、德国、法国,都是在看打的结果,希望在谈判桌上占据谈判优势。结果是,西方和东欧雇佣军加乌克兰政府军根本干不过二毛民间武装加大毛志愿军。吃了败仗,最终四方会谈终于要在 1 月 30 日谈了,但 1 月 28 日美国财长访问基辅,美国要在 2015 年上半年给乌克兰提供 10 亿美元贷款担保。当然,这个担保还是有条件的,那就是乌克兰要继续进行改革。所谓继续进

3、行改革,一方面是卖资产,另一方面就是继续反俄罗斯。为了保证效果,美国财政部长还计划再请求国会批准对乌克兰增加 10亿美元的贷款担保。这还不够,纽约时报接着还曝出,美国准备给乌克兰提供 30 亿美元的军事援助。有了这些金援“刺激”,本来 1 月 30日德法俄乌的四方会谈还有可能达成停火协议,这一下也不可能达成了。最终谈判无果而终。这样的谈判不可能有结果,因为现在的欧盟根本无法掌控乌克兰局势,乌克兰的权力现在主要还是掌握在受美国支配的亚采纽克等人手中,波罗申科曾试图寻求平衡,结果亚采纽克就以辞职相威胁。波罗申科只不过是一个生意人,在政治上根本不敢和美国硬顶,所以之前虽然俄欧乌克兰三方达成停火协议,

4、但迟迟却无法真正实现停火。如今,再吃败仗的情况下本是可以借机实现停火,但美国的金援刺激加准备武器援助,一下子又给亚采纽克们打了鸡血,这战火继续蔓延又持续下来了。战火进一步蔓延的结果是什么?无疑是我们上述所分析,新冷战将会再向前迈进一步,欧盟和俄罗斯经济必然受到更大的打击。至于美国,将会因为欧俄的关系恶化导致欧洲安全恶化,从而受益于欧盟经济体中的资本向美国的流动。同时,也在地缘上提升了美国在欧亚大陆的地位。经济形势恶化不是欧俄想要的,新冷战更不是两者想要的,把乌克兰继续打烂、分裂是没几个人和国家想看见的。但这一切,却都是美国想要的,是乌克兰的那些自私街头政客所可以不管不顾的。为了阻止这场战争的进

5、一步蔓延,为了降低战争对欧洲经济的负面影响,为了避免新冷战的爆发,法、德领导人已经坐不住了。2 月 5 日,法国总统奥朗德和德国总理默克尔双双奔赴乌克兰,与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会面。这一会面,目的就是要向乌克兰方面施压,试图从乌克兰这里得到一些承诺。接着,2 月 6 日,德法领导人就马不停蹄赶往莫斯科会见总统普京,和俄罗斯谈条件。根据今天(2 月 7 日)英国媒体 BBC 的报道,俄法德三国领导人已经在莫斯科就乌克兰和平勾画出了蓝图,并将这一蓝图在周日交给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三国领导人周五在莫斯科会谈了四个多小时(谈得够深入)。会后,三方均将会议描述为“具有建设性和实质性的”。奥朗德则表示,他们

6、的目的不只是停火,而是一个“全面协议”。默克尔说,不管能不能够实现,但这都是“完全开放的”。会谈细节我们不得而知,取得什么样的成果我们从只言片语中也很难准确获悉。但是,从三方“具有建设性和实质性”的表态上,大家已经涉及到比较实质的问题,已经接近达成停火协议。然而,能不能达成协议,恐怕并非这三国说了算,而是要看乌克兰的表态。乌克兰内部则显然分为两派,波罗申科相对亲欧一些,更希望结束内战;亚采纽克则完全听命于美国,希望按美国的意思打下去。如此一来,美方的态度对后面的结果才是至关重要的。根据日程,默克尔在2 月 9 日将访美,谈论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乌克兰和平问题。从这些事情的进程上看,美国在持续推动

7、乌克兰战局的恶化,目的是拖垮俄罗斯,恶化欧洲的安全形势,并推动欧俄冷战。现在,能不能真正最终达成和平协议,关键要看默克尔访问华盛顿的情况。如果最终默克尔这次访问无法阻止美国军事支持乌克兰,则乌克兰战局必然恶化,欧俄都必然受到严重负面影响。所以,某种意义上说,默克尔这次访问美国是去撕脸皮的。如果华盛顿要强力军援乌克兰政府军,则美德在乌克兰问题上也有可能撕破脸。在乌克兰问题的立场上,法德立场完全一致。在占豪(VX:占豪)看来,白宫可能不会那么快军事援助乌克兰,原因是美国也会对这一风险进行一个评估。然而,哪怕乌克兰的内战在俄法德协调后达成和平协议,只要亚采纽克们依然掌握权力,那么整个乌克兰局势就不可

8、能消停,因为美国不想乌克兰消停。基于此,如果真的能达成和平协议,关键就要看欧盟和俄罗斯能否达成更多谅解,更进一步推动乌克兰联邦制的建设,同时在乌克兰国内政治上协助波罗申科夺取权力以统一乌克兰的内部态度。但是,乌克兰现在的情况极其复杂,这一工作并不好做。如果乌克兰内战双方暂时能达成“和平协议”,接下来应该法国就会试图推动在北约层面打击 IS。从法、德两国角度考量,通过北约去打击IS,可以一定程度地将乌克兰危机的焦点转移到中东,这样可以降低欧洲的经济和安全压力。但是,对美国人来说,打击 IS 并不是他们认为的当务之急,继续拖死俄罗斯和恶化欧盟的安全和经济形势才是重中之重。这两者如何协调,将是美法德

9、后面主要的沟通内容。事实上,俄罗斯并未丢下叙利亚。据报道,塞浦路斯官方称将向俄罗斯提供军事设施。塞浦路斯位于地中海较为靠近叙利亚的地方(距离叙利亚 96 公里),是地中海中东方向的要冲,也是亚非欧三大洲的海上交通要冲。俄罗斯拿到塞浦路斯的军事设施,显然可以大幅提升在叙利亚和中东问题上的话语权,同时也是对北约的一个反制。从军事角度说,塞浦路斯的军事基地和叙利亚的军事基地,就可以形成犄角之势,甚至可以影响到苏伊士运河。俄罗斯的这一布局,在军事上是要给叙利亚作保,为后面避免北约打击 IS 时“误击”叙利亚。至于美国方面,早已进入了 5 亿美元培训15000 名反政府武装以“打击”IS 的计划。事实上

10、,IS 本身在 2011 年到 2013 年就扮演过利比亚的反政府武装和叙利亚的反政府武装之一。而且,IS 和叙利亚的那些反政府武装本身就有很深的联系。那个被斩首的美国记者还记得吧?就是叙利亚反对派武装以 3 万美元卖给 IS 的。什么什么?是不是有点糊涂?因为美国正在武装的就是叙利亚反对派武装啊?怎么美国记者成了反对派武装卖的人质了?事实上,这位美国人质是常年在中东的记者,对中东的遭遇感同身受,同情中东人民,同时反战反美国政府。真是让人大跌眼镜的剧情。当然,这种剧情还不够狗血。更狗血的是,白宫前些天竟称他们反恐战争打了十多年的塔利班不是恐怖组织。于是,我们接着又看到,基地组织竟然对 IS 烧

11、死约旦飞行员进行强烈谴责,并称任何宗教都不会接受这种暴行。这些怪相背后,就是美国正在调整这些恐怖组织的角色,而在苏联解体前,基地组织及拉登本来就和美国有很深的合作,一些基地组织的首领还访问过白宫。就像当年萨达姆也是美国扶持起来的一样,中东很多恐怖分子从源头上说都和美国有很深的渊源。言归正传。美国花 5 亿美元训练 15000 名反政府武装,这些人从哪里来?实际上就是想用金钱或其它诱惑,来把 IS 的人马吸附过去,变成叙利亚反政府武装,从而让 IS 转身直接反叙利亚巴沙尔政权。对于这事,事实上 IS 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已经有 IS 头目开始为美国在巴基斯坦招收学员了。据巴基斯坦论坛报1 月 2

12、9 日报道称,一名在巴基斯坦的“伊斯兰国”(IS)头目承认有来自美国的资金支持。报道称,1 月 22 日,在拉合尔被捕的约瑟夫阿尔萨拉菲在被审讯时承认,通过美国收到了资金,以建立在巴基斯坦的组织,并招募年轻人实施在叙利亚的军事行动。据他称,每招一个新兵就会支付他 600 美元。所以,某种程度上说,在某个时刻某种条件下,IS 的旗帜随时可能换成叙利亚反对派武装的旗帜,因为这些人本身就没有特别严密的组织和严格的管理。就像 2011 年他们可以是利比亚的反对派帮助西方推翻卡扎菲政府,后来可以成为叙利亚的反对派帮助西方推翻巴沙尔政府,后来又单独搞成“伊斯兰国”反美,都是乱局下的一种形态。如果接下来,法

13、德最终说服美国在中东展开行动,三国达成在未来重新武装叙利亚反对派,从而推翻叙利亚巴沙尔政权的一致意见。那么,乌克兰这个方向就会形成俄法德的阶段性妥协。而后面的决战,又会从乌克兰重新挪到叙利亚这个地方。其实,这种发展趋势的潜台词就是:俄罗斯和德法两国都不想彼此撕破脸,不想搞新冷战,但德法更不敢和美国撕破脸,所以俄法德都希望将美俄对垒的区域重新挪到叙利亚,从而不至于俄法德率先撕破脸。如果最终能实现转移到叙利亚的目的,那么撕破脸的就依然是美俄而非欧俄。如此,就会形成北约和俄罗斯在叙利亚对决的局面。这种格局形成,俄罗斯和欧盟都可以从中获利且风险降低,而真正赌博的将是美国,因为这么下去又是一个拖字,而拖下去就是美国的梦魇。到底谁撕破谁的脸?谁和谁撕破脸?我们且看最终如何发展。占豪的看法是,最终美国会先在乌克兰问题上作出一定妥协,然后和法、德在北约平台就支持叙利亚反对派和准备打击叙利亚达成更多一致意见。当然,美国会继续支持乌克兰亲美政府打内战,拖住俄罗斯,拖住欧盟。美国的目的还是想在乌克兰问题上拖垮俄罗斯和拖出新冷战。这样一来,叙利亚和乌克兰将会是双线的,这种双线状态能并行多久,是要看会不会在后边有新的变化和新的大事件发生。对新的变化如何发展,占豪和战友们一起关注。另外,相关影响也正在影响东亚和南海,我们抽时间再对此进行进一步的深入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