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办学特色之思考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9006073 上传时间:2018-05-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等院校办学特色之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等院校办学特色之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等院校办学特色之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院校办学特色之思考(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等院校办学特色之思考作者:张文俊 发布时间:2011-01-15一、特色之绝对性 现代意义上大学的起源,据专家考证,是在社会分工需要基础上,学科划分细化、深 化之后逐渐发展起来的。从这个意义讲,每个大学设立自己的特色专业与课程,培养与其 他学校不同的人才类型,是开办大学的题中之义。近些年来,我国各种层次的高等院校林 立,许多原来的中专、专科学校也升格为大学,但却是去了自己的特色,培养的学生反而 “高不成、低不就”,据有关报道,不少大学生毕业后,身立市场,四顾茫茫,不得已, 开始选择寻找技校、中专等“回炉另造”。即便是一些有相当历史的高校,许多学生也反 映,开设的课程太多,似乎什么都学了一点,

2、但什么都不精通。因此,国家中长期教育 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中关于创建一批有特色的高等院校,切实抓住了目前的核心问题。 没有特色其实有就无从谈起质量,因为高校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如果大家千人一面,或 者均把注意力放在职业考试上,我们评判高校办学质量也就没有了标准,所谓“学了的东 西没用处,有用的东西没有学或者要重新学”。 二、特色的体现 高校的办学特色应在何处得到体现,最根本的是合理设置专业学习内容,以及开设的 课程种类,专业学习的广度与深度。如上所述,大学的开办,本就是为了社会需求,因此 专业内容设置应与社会上某些职业或者相近似职业的需求相当,这是对学生走向社会的负 责态度。学生选择了某个特定的

3、学校、某个专业,就是要在这个方向有所发展。学生之所 以选择进入某所高校,就是打算在这里学到不同其他的内容。固然有一部分人进入高校之 前对将来的职业了解不够,学习的兴趣、方向不够明确,但是这是可以通过赋予其学习中 重新选择专业的权利,修业院校范围扩大(比如互相承认学分等制度)等制度来调整。脱 离了特色专业内容、特色课程,高校的意义就不复存在。 三、特色的相对性 强调高校专业设置特色,并非完全将属于本专业特色的课程充斥学生学习的全过程。 专业课程的学习只是为走向社会从业打下一个基础,但远远不是 “教育”的目的,所谓既 要有知识还要有文化,让学生开阔眼界,学会思考,认识社会,懂得如何做人是一个更为

4、根本的目标。所以,在特色的课程之外,还要充分考虑上述目标,这就需要增加一些与现 代社会相适应的、性质更宽泛的基础课程,以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引导其思考人生、社 会,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但前提是,所设课程要精练、具有趣味性、要适 应学生身心特点、适应时代特点,避免重复、避免泛泛说教,要给予学生在此类课程学习 中一定的自主权,教育行政部门更不能硬性“摊派”。 四、管理方面的特色具有从属性 目前,不少学校一谈及办学特色,就将管理规范、严格等等也列入其中,甚至将其视 为主要特色,这种说法值得商榷。高校管理方面实际上是无从谈起何谓特色的,高校是一 个开放的空间,是孕育高层次文化的地方,从底子上讲,强调的是“自由思考、充分言论 表达(当然不能违反法律)”,因此,将学生约束成一个个机器人,并不是高校的骄傲。 对一些军、警院校如何看待军事化、警务化管理,我以为,这也是其专业特色使然,其专 业面对的是国家机器,培养的人才就是要适应军队、警察队伍建设,军事化管理、警务化管理不得不做。长远讲,应将这种管理的内容直接纳入专业课程进行相应的考核,避免学 习、管理两张皮,互不交叉甚至产生矛盾,使学生专业学习与习惯养成、精神风貌一体化, 只有全面考核都通过,才是本专业合格的毕业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