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林业企业行政管理与林区经济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39006062 上传时间:2018-05-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伊春林业企业行政管理与林区经济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伊春林业企业行政管理与林区经济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伊春林业企业行政管理与林区经济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伊春林业企业行政管理与林区经济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伊春林业企业行政管理与林区经济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伊春林业企业行政管理与林区经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伊春林业企业行政管理与林区经济(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伊春林业企业行政管理与林区经济伊春地处黑龙江东北部小兴安岭腹地,黑龙江、松花江两大水系之间,与俄罗斯隔江相望。伊春市是一 个沿汤旺河开发兴建的城市,1948 年开发建设,1958 年建市,现行政企合一管理体制,即伊春市人民政府和 伊春林业管理局合一,辖 1 市(县级) 、1 县、15 个区、16 个林业局,常住人口 132 万,共有 22 个民族,行 政区划面积 3.3 万平方公里,林业施业区面积 400 万公顷.。 伊春为国家贡献很大,但牺牲也很大,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伊春因为森林过度采伐,出现了资源危机, 森林蓄积量减少了 55%。保护森林资源迫在眉睫。2003 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

2、生态立市”战略,提出了 “再困难也决不向林子伸手、再困难也决不以拼资源换取暂时的利益,再困难也决不以牺牲生态为代价换取 短期的经济增长” ,大力实施“绿色生命”工程;2004 年,伊春被确定为全国唯一的国有林区林业产权制度改 革试点单位和林业资源型城市转型试点城市。 一、伊春市的改革将林业企业从计划经济下政府的怀抱中解脱出来,进入了市场经济的海洋,林业企业 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日益显现。尽管企业管理曾经在一定程度上借鉴国外管理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 索,但是,在“向市场经济过度”的进程中,林业企业管理不可避免地带有过度期色彩,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模 式烙印依然清晰,其弊端逐步暴露出来,主要存在

3、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1伊春林业企业管理体制问题 大部分国有林业企业的管理体制改革只在表面层次上做文章,没有深入下去,残留着太多传统经济下 的管理体制,已无法适当经济社会对企业发展的需求,人力资源的结构性矛盾日益冲突,严重阻碍了林业企 业的生存和发展。 2伊春林业企业管理机制问题国有林业企业受传统经济思想影响较大,企业在机制的改革上还不完善,缺乏必要的激励措施,多数管理机制还只是形式主义,只是走过场讲空话而已,在管理机制上缺乏灵活性,企业之间及内部各相关部门之间也缺乏有效的沟通联系,严重制约了林业企业的经营管理。3伊春林业企业管理观念问题在目前林业企业中,特别是大型的国有林业企业中,部门员工受传

4、统经济模式的影响,还存着“等、靠、要”的思想,还在以为是吃“大锅饭”的时代,在观念上对现在企业的改革和发展缺乏必要的认识,企业改革的步伐有一点风吹草动就无法承受,安于现状,缺乏创新意识,所以要加强对员工观念的引导,使员工对企业的发展有忧患意识,把自己真正当成企业的一员。二、管理创新在伊春林业企业的作用1管理创新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可以说,管理创新最直接的目的就是企业发展,提高企业的资源配置。管理创新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生产的成本提高生产的效率;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优化企业内部的环境从而促进企业稳定快速的发展。2管理的创新的发展会在最大程度之上带动新技术的发展创新技术创新

5、才是企业的成长与发展的力量之源。技术创新往往会收到企业内部环境的影响,而管理的创新恰恰在这一方面为技术的创新提供了所需的土壤。企业可以在内部设立专门的机构进行技术创新以实现对企业技术的突破。三、林业企业创新管理的途径创新经济管理是林区经济的主体管理创新的现实表现形式有多种,但是,对林业企业创新来讲,最重要的有三种形式:1林业企业内部管理模式的创新林业企业管理创新的过程,是改进管理方法的过程,是提高生产率的过程,因为管理创新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新经济领域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管理的效率。管理创新的方法其实蕴涵管理过程中,其实就是一个 PDCA 循环过程,不断地提高生产率,不断地改

6、进,就达到了创新的目的。林业企业管理创新必须要严谨细致,企业发展是需要每一个环节的完美配合,企业要创新,就必须抓好企业经营活动的每一个细节。特别是在新技术、新产品等环节更要做大力度的改进。这也是使管理向合理、科学化发展的要求。2管理理念的创新根据目前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的部分企业因受传统经济思想影响较深,在企业管理中还秉承着一贯的作风,在制度、营销方法。经营管理上都缺乏创新意识,不关心有关企业经营的法律法规。所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企业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未来的企业,管理的好坏与企业的命运息息相关,所以在林业企业中,要求企业的管理者及时转变管理观念,加大教育力度,开阔自己的视野,引起优秀的

7、管理人才,使管理创新上有一个良好的基础。3企业营销模式的网络化创新思想营销在一个林业企业运营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营销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保障,所以任何一个企业想持续性的发展下去就需有一套先进的营销模式。传统的营销模式已不适应当今信息代市场的需求,在信息化广泛普通的今天,企业的营销模式也应建立起网络化,网络化的营销模式打破了传统营销模式信息传递慢,反馈不及时的缺点,不仅能使企业的信息及时传递出去,还在无形中减少了企业运营的成本,网络营销模式的发展,有利于林业企业木材及其它产品的快速销售,能近距离的和顾客沟通,提供适合消费者特点的个性化商品,为林业企业增加了经济效益,所以林业企业应充分利用

8、网络的平台,做好林业企业的网络营销,加快林业企业的管理创新。4制度创新是管理创新的宏观基础,管理创新是制度创新的微观运行林业企业进行制度创新首先要完善产权制度,进行产权创新。林业企业肩负营林、提供林产品、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任务,根据具体任务,运用现代化企业制度,对企业实行产权多元化改组,经济成份上由单一公有制向多种所有制关系并存转化。这完全是和人才的引进、新产品、新技术、新功能创造思维的引进是同步进行和同步实施的。5文化创新是管理创新的内在源泉,管理创新是文化创新的外在表现企业文化的建立不仅要能体现企业独特的个性,还要符合时代的发展与要求,企业文化也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体现企业文化

9、的先进性。我们林业企业的文化,就是要在企业做大、做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发挥人才的优势,使企业不断发展的企业文化也在不断发展的历程。林业企业要实现长足发展,必须制定可行的企业长期发展战略,实行流程管理,理顺内部管理程序,以薪酬管理实现有效激励,以制度实现有效制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企业的凝聚力。近年来,伊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提高林区资源利用率,全面开展“绿色伊春、生态伊春、和谐伊春”建设,走出了一条“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和“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经济社会发展正逐步摆脱木材资源的束缚,克服可采木材资源减少给经济发展带来的困难,经济实

10、现较快增长,尤其是 2005 年以后,经济发展进入快速增长期。2005 年2012 年,伊春经济年均增长12%,是伊春林区经济增长最快时期。通过多年的努力,特别是实施天保工程和实施生态立市等一系列强力措施,生态建设取得了巨大成效,初步开启了小兴安岭生态系统恢复的艰难历程,努力实现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共同发展的理想目标。1、生态资源保护和城市整体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随着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逐步实施,伊春市的有林地面积由 2001 年的 313.3 万公顷发展到 2012 年的 322.0 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 84.2%,活立木总蓄积量由 2001 年的 2.18 亿立方米增

11、加到 2012 年的 2.73 亿立方米。森林资源快速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进一步完善、城市环境保护质量进一步提高、基础设施逐年改善、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步伐加快,为加快生态城市建设和提高全市人民生活水平创造了良好条件。2、林业资本化运营研究有新起步。以全面停止主伐和抚育伐为标志,伊春林区已经进入森林经营的新时代。针对如何推进林业资本化运营,最大限度地把资源优势转化为资产优势、资本优势、富民优势,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伊春市政府联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认真开展了林业资本化运营课题研究工作,在实地调查伊春市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客观分析国有林区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林业资本化为突破口,破解“伊春最

12、大的资源是森林,最大的困扰也是森林”这一发展根本、改革根本和最大的改革路径。3、经济转型取得成效。2012 年,伊春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 260 亿元,同比增长 12.1%;森林食品北药业实现增加值 33 亿元,跃升为第一大引擎产业。旅游业加速向四季均衡、整体提升方向迈进,全年接待游客 543 万人次,旅游收入 43.6 亿元,分别增长 12.7%和 23.5%。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 44 亿元,增长 13.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221 亿元,增长 37%;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 76.4 亿元,增长 15.5%;进出口总额完成 4.03 亿美元,增长 15%;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 30 亿元,

13、增长 22.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1.4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 1 万元,分别增长 20%和 16%。4、生态型产业发展加快。以打造“3+X”产业体系为重点,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按照“林业经济林中发展、林区工业林外发展”的总体要求,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以森林生态旅游、森林食品北药、矿产资源开发及冶金建材三大引擎产业为主的“3+X”产业体系,全年产业增加值实现 110 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 42.3%。5、人民生活较大改善。2012 年,全市地方财政用于民生支出 41.8 亿元,同比增长 40%。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 8 万套 438 万平方米,惠及 20 余

14、万人,为 3 万户住房困难家庭发放廉租住房补贴 5000 余万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补助标准提高到 240 元。教育投入 8.6 亿元,同比增长 56%。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达标率由上年的 58.4%提高到 66.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15 个百分点。普遍加大了对各级各类医院改造建设力度,中心医院、省林业二院“创三甲”获得成功,县级医院医疗条件继续改善。四、林区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1、 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培育,加快生态体系建设。在全面停止森林主伐和抚育伐后,进行大面积培育保护;发展优良林木种子和以速生丰产林为主的工业用材林及珍贵大径级用材林基地建设;加快珍贵树种保护区和其它野生

15、动植物资源等各类自然资源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建设,充分发挥保护区的生态功能作用。2、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立足于全方位、多元化、大战略、快发展,推动林业经济向林区经济转型,使得天独厚的资源比较优势转化为应有的经济竞争优势。由木材生产为主向生态建设为主多种效益并求转变。把森林资源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树立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林业的理念,按照实现森林、林地等资源最优配置和森林土地资本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合理利用森林和林地,走资源节约型集约化发展的路子,为可持续发展储备资源。在经济增长方式上必须由忽视资源环境与长远利益的资源依赖型、资金依赖型及管理粗放型向资源节约型、管理集约型的循环经济转变,

16、全面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带动经营管理和制度安排等理念创新。3、完善投资政策,拓宽融资渠道。要根据国内外的市场形势,不断完善城市建设配套费、资源税、土地征购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加快对外合作与交流。健全市场服务体系。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相关产业的服务质量。紧紧抓住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历史机遇,争取国家扩大对本地区的投资力度和倾斜政策。努力招引发达地区、先进企业到伊春林区投资建厂,调动一切因素积极参与地方投资建设。4、深入挖掘旅游业潜力,提高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拉动力。突出重点项目建设,形成一批旅游精品。通过制订优惠政策,大力招商引资,吸引更多的民资和外资投入生态旅游、健康休闲、娱乐购物等项目开发,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提升伊春旅游核心竞争力。加强旅游购物市场建设,延伸旅游产业链条,注重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协调发展。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以及网络,结合本区域的特色进行大范围的宣传,让具有地方风情、特色自然风景的伊春特色经济成为一个长期稳定的经济增长点。5、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开发林下经济。努力抓好“林药”、“林菌”、“林禽”等一系列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