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课程标准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9003298 上传时间:2018-05-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语文课程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大学语文课程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大学语文课程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大学语文课程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大学语文课程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语文课程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语文课程标准(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大学语文大学语文课程标准课程标准一、一、适用对象:适用对象:全日制各专业高技、技师学生 二、课程性质二、课程性质:大学语文课是我院面向高技、技师班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是 一门以人文素质教育为核心,融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工具性、审美性为一体的课程。在高中的基础上,在传授文学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文学作品的阅读、分析和鉴赏能力,通过对经典作品的解读、赏析、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三、参考学时:三、参考学时:本课程的参考学时为 72 学时。学时分配建议如下:序号项目名称课时1唱响人生82思想空间

2、83职业境界84生命力量85天地方圆86说话艺术87实用写作88时空绝唱89语文综合活动4机 动 4合 计72四、总学分:四、总学分: 本课程的总学分为 2 学分。 五、课程目标:五、课程目标: (一)职业技能(一)职业技能 1、提高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学生文学作品的阅读、分析和鉴赏能力。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审美情趣,增强学生2的抗挫折能力。3、提高学生应用写作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写作材料的搜集和处理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二)职业知识(二)职业知识 在高中语文学习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并掌握职业岗位和生活中所必要的语文和语言运用的基础知识。

3、 (三)职业道德与情感态度(三)职业道德与情感态度 1、引导学生感受、领悟语言文字的巨大魅力,引领学生追问生存的意义和存在的 真相 2、激发学生的想像力与创造力,倡导学生的独立精神与合作意识,培养和滋养其 健全的人格与社会关怀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感。 3喜欢、热爱本职岗位,乐于参与各类生产实践活动。 4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体验战胜困难、解决问题时的喜悦。 5养成实事求是、尊重技术的科学态度,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意见,也勇于放 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有创新和技术革新的意识。 6有将生产技术服务于社会的意识,有较强的工作责任感。 7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六、设计思路:六、设计思路: 本课程在设

4、计上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语文能力培养,重职业素养引导,重人文精神建树。内容的选择贴近社会生活,以思维容量大,能体现高尚的理想与人格及积极上进的精神,深刻反映历史及现实生活中为大学生密切关注的问题,表现真挚的思想感情、智慧理性、审美价值、并且能提供审美愉悦和思维启迪的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七、内容纲要:七、内容纲要: 项目项目 1 唱响人生唱响人生(一)适用对象:高技技师学生(二)参考课时:8(三)学习目标:本单元安排了四篇关于人性的课文,学生通过对人性“真、善、美”的了解,学习如何更好地成为一名具有当代社会主流道德情操的高级技能人才。(四)工作任务

5、: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等语文活动,学习如何做人。模块一:孔子的诚信观课时:2 课时 11.学习目标:了解孔子的诚信思想,深刻理解诚信对个人、社会、国家及人类进步与发展的现实意义。12.工作任务: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在诚信方面出现的问题。13.相关实践知识:小组讨论诚信观对个人和人类社会的基础意义。14.相关理论知识:学生掌握总分总结构,说清文章观点,掌握事实论证和引用论证。 模块二:实话实说丁大卫3课时:2 课时 11.学习目标:学生理解人性中最原始的率真、淡泊、本色。 12.工作任务:通过课文中人物的故事让学生完成对人性的理解。13.相关实践知识:小组讨论“我究竟为什么而活”。14.相关理论

6、知识:学生掌握记述一个场面,表达一种情感的基本方法,学习细节描写在叙述和抒情中的作用。 模块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辞 2006课时:2 课时 11.学习目标:学习“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优秀事迹,深刻体会他们身上的人性光辉,行为价值和理想追求。12.工作任务:学生思考是什么让课文中的主人公在平凡中燃烧着伟大。13.相关实践知识:教师给实例,学生进行仿写。14.相关理论知识:了解颁奖辞的文体特征,体会语言艺术的优美意蕴 模块四:综合学习之学会做人课时:2 课时 11.学习目标:了解人性、职责的矛盾冲突,洞察自我,优化人格12.工作任务:学生思考如何做人,回馈他人13.相关实践知识:小组讨论和即兴

7、演讲“如何构建我们诚信的人格”14.相关理论知识:掌握演讲的一些方法和技巧、礼仪。 项目项目 2 思想空间思想空间(一)适用对象:高技技师学生(二)参考课时:8(三)学习目标:本单元四篇关于如何思维的课文,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善于思考,勇于追求真理,成为一名有思想、有主见的高技能人才。(四)工作任务: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等语文活动,培养自己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人。模块一:威科特先生的陷阱课时:2 课时 11.学习目标:学生理解努力学习现成的宝贵知识,有时比创造性思维更为重要 12.工作任务:了解创新的内涵,深刻理解全面扎实的基础知识在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13.相关实践知识:小组讨论奢

8、谈创新就是舍本逐末。14.相关理论知识:学习记叙文设置悬念,起伏跌宕的叙述方法;学习课文“先抑后扬”的人物刻画方法。 模块二:庄德之辩可分与不可分课时:2 课时 411.学习目标:学生理解努力学习现成的宝贵知识,有时比创造性思维更为重要 12.工作任务:了解创新的内涵,深刻理解全面扎实的基础知识在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13.相关实践知识:小组讨论奢谈创新就是舍本逐末。14.相关理论知识:学习记叙文设置悬念,起伏跌宕的叙述方法;学习课文“先抑后扬”的人物刻画方法。模块三:大国崛起解说词(节选)课时:2 课时 11.学习目标:学生借助文中关键性语句,概括大国崛起的关键性原因,提高学生对创新

9、的认识和创新的意识。12.工作任务:学生了解大国崛起的相关史实以及对推动世界历史进程的意义。13.相关实践知识:分小组根据老师提供的素材配上解说词。14.相关理论知识:了解解说词的特点,学习写作解说词模块四:综合学习之学会思考课时:2 课时 11.学习目标:了解如何运用资料,认识思维的意义,理解独立思维对立业的意义12.工作任务:学生运用思维解决问题“一支笔有多少种用途”。13.相关实践知识:小组讨论为王海支招儿。14.相关理论知识:掌握策划方案的基础知识和要领。项目项目 3职业境界职业境界(一)适用对象:高技技师学生(二)参考课时:8(三)学习目标:本单元四篇有关职业的课文,让学生从不同的角

10、度了解职业活动的一些基本内涵,启发学生对职业素质进行思考 (四)工作任务: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等语文活动,认识到职业素养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模块一:把信送给加西亚 (节选)课时:2 课时 11.学习目标:理解罗文“主动”精神的深刻内涵,明白这种“主动性”在个人职业活动及职业生涯中的积极意义。12.工作任务:从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入手,按照议论文的结构规则来启发学生理清文章思路。513.相关实践知识:小组讨论怎样才能让三个和尚有水喝,而且喝得酣畅呢。14.相关理论知识:掌握运用举例和对比等手法论证观点的写作技巧,运用白描的手法描述人和事件。 模块二:女教师的特异功能课时:2 课时 11.学习目标

11、:能够分析女教师的形象,理解什么是职业忠诚。12.工作任务:学生理解将自己的职业当成事业后终将获得崇高人生价值的意义。13.相关实践知识:学生辩论本单元所学的两个人物,你更喜欢哪一位,为什么?14.相关理论知识:了解小小说的文体特点,学习故事情节的构思方法。 模块三:最后一片叶子课时:2 课时 11.学习目标:能够分析小说中贝尔门这个文学形象,理解什么是职业成就。12.工作任务:通过自主思考、充分讨论、拓展思维等方法加深对文章主题的理解。13.相关实践知识:分小组,将课文改写为课本剧(可以延伸到课外)14.相关理论知识:掌握小说的有关知识。模块四:综合活动之学会做事课时:2 课时 11.学习目

12、标:学生通过讨论、合作等学习活动,展示学习成果。12.工作任务:能分析归纳并提出问题,能解释和评论并做出评述性表达。13.相关实践知识:尝试模拟自己专业的职业行为特征。14.相关理论知识:掌握主持问答的方法和技巧。 项目项目 4经典力量经典力量(一)适用对象:高技技师学生(二)参考课时:8(三)学习目标:本单元四篇课文分别从四个方面向学生展示了生命的力量之美,学生从四个层面了解人在各种情境之下所能够发挥的潜在力量,(四)工作任务: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等语文活动,认识到经典力量铸就我们任何外力都颠覆不了的人生信心。模块一:我与地坛 (节选)课时:2 课时 11.学习目标:理解体味作者对生命及其

13、苦难的感悟,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自己的生命价值与意义,学会思索人生,敢于直面苦难。12.工作任务:把握内容,明确本文写作基调。13.相关实践知识:学生可以用各种方式来表达“面对生命”的主题。14.相关理论知识:理清文章思路,品味文章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特点。6模块二:站起来,我依然是巨人课时:2 课时 11.学习目标:能够理清史玉柱“倒下”又“站起来”的人生经历;正确认识和实践不屈不挠的精神境界,成为自己人生的“巨人”。12.工作任务:辩证地看待史玉柱这个人物,深刻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13.相关实践知识:小组讨论史玉柱的不屈不挠体现在哪里?14.相关理论知识:了解人物报道的写作特点。 模块

14、三:我的五样课时:2 课时 11.学习目标:能够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作品的内容和主题,并从中收获关于人生航向与目标的思考。12.工作任务:浓缩课文内容,从作者做心理测试题的选、弃、议三个过程进行分析。13.相关实践知识:学生写作自己的五样,在课堂上用无记名的方式展示出来。14.相关理论知识:学习课文独白式的心理描写方法,学习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及细腻的语言风格。 模块四:综合学习之学会励志课时:2 课时 11.学习目标:学生通过讨论、合作等学习活动,展示学习成果。12.工作任务:了解创业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了解一种获得成功人生的模式。13.相关实践知识:学生分析案例分析个性特质与挫折的关系,

15、说服自己,说服他人。14.相关理论知识:掌握叙述议论性表达和抒情性表达 项目项目 5天地方圆天地方圆(一)适用对象:高技技师学生(二)参考课时:8(三)学习目标:本单元四篇课文是关于人与自然的文章,引导学生认真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会珍惜自然赋予我们的一切。(四)工作任务: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等语文活动,认识到只有客观地对待天人关系才能减少自身的灾难。模块一:渴生者课时:2 课时 11.学习目标:理解在灾难面前人类精神的可贵,理解珍惜生命的真谛敬畏自然。12.工作任务:在学习中根据主题收集汶川地震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并表达自己的思7想感情。13.相关实践知识:小组讨论生存的意义何在?我们如何看

16、待生命的价值?14.相关理论知识: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学习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模块二:像山那样思考课时:2 课时 11.学习目标:思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加强生态保护意识,学会尊重自然、敬畏自然。12.工作任务:学生以加圈点、做批注的方法研读课文。13.相关实践知识:学生即兴演讲“我眼里的自然变化”14.相关理论知识:把握文章的结构特点,揣摩文中意蕴丰富的词句,理解其深刻的含义。 模块三:难以忽视的真相序言课时:2 课时 11.学习目标:学习作者关注人类现实和未来的责任感,增强自身环境保护意识,并能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切实兑现作为人类的一员应当履行的环保义务。12.工作任务:收集分析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资料,形成自己的观点,并在讨论等合作学习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