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农16秋《劳动与社会保障》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39001398 上传时间:2018-05-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农16秋《劳动与社会保障》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东农16秋《劳动与社会保障》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东农16秋《劳动与社会保障》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东农16秋《劳动与社会保障》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东农16秋《劳动与社会保障》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农16秋《劳动与社会保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农16秋《劳动与社会保障》(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北农业 16 秋劳动与社会保障一、单选(共 20 道,共 50 分。 )1. 关于平等权方面的公约为()? A. 强迫劳动公约 B. 废除强迫劳动公约 C. 就业与职业歧视公约 D. 最低就业年龄公约 标准解: 2. 劳动规章制度效力的理论依据()? A. 无效说 B. 法规说 C. 事实说 D. 来自法律的授权 标准解: 3. 从 1995 年 5 月日,我国法定周最长工时缩短为()? A. 48 B. 44 C. 40 D. 36 标准解: 4. 确立劳动法基本原则的法律依据为()? A. 宪法 B. 基本政策 C. 具体政策 D. 基本国情 标准解: 5. 职工民主管理的深度而言,最深

2、层次为()? A. 知情 B. 参考性意见 C. 约束性意见 D. 决定或批准 标准解: 6. 全国劳动大会通过八小时工作制案的时间为()? A. 1918 年 B. 1921 年 C. 1922 年 D. 1926 年标准解: 7. 我国劳动规章制度的立法模式为()? A. 授权式立法 B. 纲要式立法 C. 弹性立法 D. 刚性立法 标准解: 8. 劳动服务法律关系的基本客体为()? A. 劳动服务 B. 服务费 C. 劳动权利 D. 劳动义务 标准解: 9. 国际劳工组织成立于()? A. 1890 年 B. 1900 年 C. 1901 年 D. 1919 年 标准解: 10. 劳动法

3、律关系属于()? A. 生产力范畴 B. 经济基础范畴 C. 思想范畴 D. 意志范畴 标准解: 11. 即时辞职属于()? A. 协议解除 B. 劳动者单方解除 C. 用人单位单方解除 D. 单方解除 标准解: 12. 关于工作时间,正确的选项为()? A. 不包括准备工作时间 B. 不包括结束工作时间 C. 仅包括在岗位上工作的时间 D. 包括法定的非劳动消耗时间 标准解: 13. 劳动法产生的前提为()? A. 工人阶级长期斗争的结果 B. 发展生产力的要求 C. 维持自由竞争条件的需要 D. 劳动力与生产资料分属不同主体 标准解: 14. 我国工会法制定于()?A. 1949 年 B.

4、 1953 年 C. 1958 年 D. 1963 年 标准解: 15. 第一个早期“劳工法规”颁布时间为()? A. 1349 年 B. 1804 年 C. 1839 年 D. 1848 年 标准解: 16. 我国最低就业年龄为()? A. 14 岁 B. 15 岁 C. 16 岁 D. 18 岁 标准解: 17. 我国劳动合同的形式为()? A. 口头形式 B. 书面形式 C. 口头或书面形式 D. 口头和书面形式 标准解: 18. 职工代表大会的性质()? A. 代表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权的机构 B. 权力机构 C. 执行机构 D. 监督机构 标准解: 19. 下列人员属于劳动法上劳动者的为

5、()? A. 公务人员 B. 军事人员 C. 职工 D. 家庭佣人 标准解: 20. 认定劳动关系的形式标志不包括()? A. 工作证 B. 书面劳动合同 C. 员工名册 D. 用工之日 标准解:东农 16 秋劳动与社会保障 二、多选(共 10 道,共 25 分。 )1. 劳动法的基本特征为()? A. 公法与私法兼容 B. 劳动保护法与劳动管理法的统一 C. 劳动关系协调法和劳动标准法的结合 D. 实体法和程序法的配套 标准解: 2. 垄断阶段劳动立法的特点()? A. 劳动法以遍及绝大多数国家 B. 劳动立法体系逐步趋向完善 C. 主要资本主义劳动立法出现趋向民主和趋向反动两种趋势 D.

6、劳动立法发生几次前进和后退的大波动 标准解: 3. 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 A. 合法原则 B. 平等原则 C. 自愿原则 D. 诚实信用原则 标准解: 4. 我国工会的职权()? A. 维权职能 B. 参与职能 C. 组织职能 D. 教育职能 标准解: 5. 下列属于劳动服务主体的为()? A. 劳动就业服务机构 B. 职业培训服务机构 C. 劳动保护服务机构 D. 社会保险服务机构 标准解: 6. 劳动法产生的原因()? A. 工人阶级长期斗争的结果 B. 发展生产力的要求 C. 维持自由竞争条件的需要 D. 劳动力与生产资料分属不同主体 标准解: 7. 劳动法不适用于()?A. 公务员

7、 B. 家庭保姆 C. 现役军人 D. 农村农业劳动者 标准解: 8. 劳动法律关系发生的方式()? A. 行政方式 B. 合同方式 C. 代理方式 D. 法定方式 标准解: 9. 国际劳工组织的机构为()? A. 国际劳工大会 B. 理事会 C. 国际劳工委员会 D. 国际劳工局 标准解: 10. 自由竞争劳动立法的特点为()? A. 工厂法的发展 B. 工会法的演变 C. 劳动争议法的出现 D. 社会保险立法的开端 标准解:东农 16 秋劳动与社会保障 三、判断(共 10 道,共 25 分。 )1. 劳动服务法律关系与劳动行政法律关系不存在交叉或混合。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 2

8、. 不足 3 个月的定期劳动合同不得约定试用期。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 3. 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专指职工为谋生而从事的集体劳动。 A. 错误 B. 正确标准解: 4. 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劳动立法史对内地具有借鉴意义。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 5. 国际劳工组织宗旨最终在实现社会争议基础上建立社会的持久和平。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 6. 劳动合同赋予工会对辞退的参与和监督权。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 7. 资本主义劳动法是以市场经济为依托的劳动法。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 8. 劳动关系就是劳务关系。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 9. 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可以由他人代理。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 10. 中国工人阶级争取劳动立法的斗争开始于 1840 年鸦片战争以后。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