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总论》背记资料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39000110 上传时间:2018-05-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刑法总论》背记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刑法总论》背记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刑法总论》背记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刑法总论》背记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刑法总论》背记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刑法总论》背记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刑法总论》背记资料(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刑法总论刑法总论背记资料背记资料1 1、简答刑法基本原则简答刑法基本原则 答:答:罪刑法定原则;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2、简答犯罪的基本特征简答犯罪的基本特征 答:一定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惩罚性3、简答刑法的空间效力原则的适用简答刑法的空间效力原则的适用 答:我国刑法对空间效力采取折中原则 (1) 我国刑法对属地管辖权的规定 A、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 B、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也适用本法 C、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 国领域内犯罪 (2)我国刑法的

2、属人管辖权A、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按 照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 3 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 本法。 (3)我国刑法的保护管辖权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按照本法规定 的最低刑为 3 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4)我国刑法的普遍管辖权 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 的条约义务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4、简答犯罪构成共同要件简答犯罪构

3、成共同要件 答:答: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主观方面,包括犯罪故意、犯罪过失、犯罪目的和犯罪动 机;犯罪客观方面,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危害行为和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犯罪时 间、地点、方法和犯罪对象;5、简答犯罪主体的刑事责任能力划分简答犯罪主体的刑事责任能力划分 答:答:(1)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包括不满 14 周岁的未成年人和完全不能辨认或者控制自 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2)相对负刑事责任能力,包括已满 14 周岁不满 16 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 (3)减轻刑事责任能力:包括已满 14 周岁不满 18 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年满 75 周岁的 老年人犯罪;又聋又哑或者盲人犯罪;尚未完全丧失辨认

4、或者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4)完全负刑事责任能力:是指犯罪年满 18 周岁不满 75 周岁,不属于又聋又哑或者盲 人,且没有精神障碍的人。6、简答我国刑法对犯罪主体刑事责任年龄的划分简答我国刑法对犯罪主体刑事责任年龄的划分 答:答:(1)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不满 14 周岁,属于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2)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刑法第 17 条第二款规定已满 14 周岁不满 16 周岁,犯故 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 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3) 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已满 16 周岁,对所有犯罪均负刑事责任,7、简答单位犯罪的概念及处罚形

5、式简答单位犯罪的概念及处罚形式 答:(1)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 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2)单位犯罪的处罚形式有双罚制和单罚制。 A、双罚制是指对单位处罚金,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 B、单罚制是指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8 8、简答不作为犯罪的成立条件、简答不作为犯罪的成立条件 答:答:(1)行为人有积极作为的义务,该义务来源于以下因素: A 、法律明确规定的义务 B、职务、业务产生的义务 C、法律行为产生的义务 D、行为人先前的行为使法律保护权益处于危险状态产生的积极作为的义务 (2)行为人有

6、履行义务的能力和条件 (3)行为人没有履行义务从而侵犯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危害 结果的发生。9 9、简答刑法上因果关系的特征、简答刑法上因果关系的特征 答:客观性,相对性,条件性,时间顺序性,复杂性,必然性和偶然性。1010 简答犯罪故意和犯罪过失的概念简答犯罪故意和犯罪过失的概念 答;犯罪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危害社会的后果,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害 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犯罪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结果,因为疏忽大意没有 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是轻信能够避免发生,从而导致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11、简答过于自信过失和间接故意的异同简答过于

7、自信过失和间接故意的异同 答:答:相同处:都预见危害结果可能发生,都不是希望发生危害结果,都以危害结果的实际 发生作为犯罪成立条件 区别:(1)对危害结果发生的预见程度不同,在间接故意中,行为人预见危害结果由可能 性向现实性转化的程度远远高于过于自信过失 (2)对危害结果发生心态不同。间接故意对危害结果发生持放任心态,危害结果的发生并 不违背行为人心愿;过于自信过失对于危害结果发生持轻信能避免发生心态1212、简答疏忽大意过失和意外事件的异同、简答疏忽大意过失和意外事件的异同 答答:疏忽大意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行为可能会危害社会,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 见,导致危害结果发生的心态;意外事件

8、是行为人主观上没有故意或者过失,而是因为不 能预见的原因引起损害后果发生,不构成犯罪,不承担刑事责任的事件。 两者共同之处是都没有预见自己行为会造成损害后果,区别是疏忽大意事件是应当预见自己行为会造成危害结果没有预见,意外事件是不能预见,区分关键是看是否应当预见自己 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结果。13、简答行为人在刑法上认识错误的种类简答行为人在刑法上认识错误的种类 答:(1)行为人在法律上认识错误,包括把有罪当无罪,把无罪当有罪,重罪当轻罪,轻 罪当重罪,行为人在法律上认识错误不影响对行为的定罪处刑 (2)行为人在事实上认识错误,包括在犯罪对象上认识错误,犯罪手段或者工具认识错误, 打击目标错误,

9、因果关系认识错误,犯罪客体认识错误,行为性质认识错误。 行为人在事实上认识错误,可能会对其定罪量刑产生一定影响。1414、简答犯罪客体和犯罪对象的联系与区别、简答犯罪客体和犯罪对象的联系与区别 答 1、犯罪客体决定犯罪的性质,而犯罪对象一般不能决定犯罪的性质。 2、犯罪客体是所有犯罪构成都必须具备的要件,而犯罪对象则不是每个犯罪所必须具备的 要件。 3、任何犯罪都必然会侵害一定的犯罪客体,但犯罪对象则不一定受到损害 4、犯罪客体是犯罪分类的基础,而犯罪对象则与犯罪分类无关。15、简答正当防卫的条件、简答正当防卫的条件 答:答: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和他人的人身、财产或者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

10、的不法 侵害,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的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且未造成重大 损害的行为。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防卫意图(目的条件):行为人正当防卫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 和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利 (2)起因条件:正当防卫必须是有不法侵害行为存在 (3)时间条件:必须不法侵害正在进行。 (4)对象条件:受到损害的是不法侵害人本人 (5)限度条件: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且造成重大损害1616、简答紧急避险的条件、简答紧急避险的条件 答:答: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和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 险,不得已采取的,损害较小的利益,保护较大利益的

11、行为。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必须有危险发生,危险来源于自然界因素、人的不法侵害、动物侵袭、人的生理原因。(2)避险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和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利。 (3)避险的时间条件必需危险正在发生才能实行 (4)避险的对象条件不法侵害者以外的第三人的合法权益。 (5)避险的限制条件必需不得已才能实行。 (6)避险的主体禁止条件职务上、业务上有特定责任的人,不能为了本人利益实行紧 急避险 (7)避险的限度条件不能超过必要限度保护的利益必需大于损害的利益 1717、简答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的异同、简答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的异同 答:两者有以下区别 (1)危险的来源不同。正当

12、防卫的危险来源是人的不法侵害行为,紧急避险的危险来源要广于正当防卫,包括人的不法侵害行为、自然界因素、生理原因、动物侵袭。 (2)损害的对象不同。正当防卫中损害的必须是不法侵害人本人;紧急避险中受到损害的 是不法侵害者以外的第三人。 (3)限制条件不同。紧急避险要求必须是不得已才能进行,正当防卫没有这种要求、 (4)主体要求不同。紧急避险中要求职务上、业务上有特定责任的人不能为了避免本人危 险实行紧急避险。 (5)限度的标准不同。紧急避险中避险人保护的利益必须大于损害利益;在正当防卫中没 有这种要求,只要求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1818、简答犯罪既遂的几种类型、简答犯罪既遂的几种类

13、型 答:结果犯、行为犯、危险犯、举动犯。19、论述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的条件、处罚原则和相互界限、论述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的条件、处罚原则和相互界限 答:(1)犯罪预备是指行为人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创造条件的行为。可以比照既遂犯,从 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2)犯罪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意志以外原因,未得逞的行为。可以比 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3)犯罪中止是指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危害结果发生的,是犯罪 中止。犯罪中止造成损害的,可以减轻处罚;未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 犯罪预备和犯罪未遂都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原因而停顿的,但是两者的关键

14、区别是 停顿阶段不同,犯罪预备停顿在预备阶段,犯罪未遂停顿在实行阶段。 犯罪预备、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停顿的阶段可以相同,关键的区别是犯罪中止是由于 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采取措施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而犯罪预备和犯罪未遂都是 行为人意志以外原因而停顿的。2020、论述共同犯罪的条件、论述共同犯罪的条件 答:答:(1)犯罪主体上,必须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达到相应刑事责任年龄的自然人和单位。(2)犯罪主观方面,必须有共同犯罪的故意。行为人主观上形成意思联络,具备共同 实行犯罪的故意。 (3)客观上,必须实行了共同犯罪的行为,共同犯罪人的行为形成一个整体,和犯罪结 果之间都存在因果关系。2121、

15、论述共同犯罪人的种类及处罚原则、论述共同犯罪人的种类及处罚原则 答:(1)主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或者在共同犯罪中发挥主要作用的人处罚原则: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对集团所犯全部罪行承担刑事责任,其他的主犯 对其组织、指挥或者参与的罪行承担刑事责任。 (2)从犯:在共同犯罪中发挥次要作用或者辅助作用的人处罚原则: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3)胁从犯:被胁迫参加共同犯罪的人。 处罚原则: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4)教唆犯:教唆他人犯罪,引起他人犯罪故意的人。 处罚原则:按照在共同犯罪中发挥的处罚发挥主要作用的,按照主犯处罚;发挥次要 作用的按照从犯处罚;教唆不满 18 周岁人犯罪的

16、,应当从重处罚;被教唆人没有犯教唆罪行的,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2222、简答共同犯罪的形式、简答共同犯罪的形式 答:(1)按照共同犯罪能否任意形成来分类,分为任意共同犯罪和必要共同犯罪 (2)按照共同犯罪有无分工来分,分为简单共同犯罪和复杂共同犯罪 (3)按照共同犯罪故意形成时间来分,分为事前通谋的共同犯罪和事中通谋的共同犯罪 (4)按照共同犯罪有无组织来分类,分为一般共同犯罪和有组织共同犯罪。2323、简答继续犯、结果加重犯、想象竞合犯的特征及处罚原则、简答继续犯、结果加重犯、想象竞合犯的特征及处罚原则 答:(1)继续犯是行为人在一段时间内持续不断实行一个犯罪行为。 继续犯属于实质的 一罪,按照一罪处罚 (2)想象竞合犯是指一个行为同时触犯 2 个罪名的情况。处罚原则:依照处罚较重的罪一 罪处罚。 (3)结果加重犯:行为人实施一个基本犯罪行为,发生了加重的结果,刑法明确规定了比 基本行为更加严厉刑罚的一种犯罪类型 处罚原则:法律规定以基本行为一罪定罪,量刑比一般行为处罚要重。24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