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用地基基础评价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8997250 上传时间:2018-05-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训练用地基基础评价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训练用地基基础评价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训练用地基基础评价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训练用地基基础评价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训练用地基基础评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训练用地基基础评价(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4 页地基基础的评价一、拟建场地层填土层,属松散软弱土,强度差,力学性质不稳定, 未经 处理不能将其作为天然地基土使用。场地层粉砂夹粉土,承载力特征值 faK 为 90KPa,从承载力的角 度看可以满足该拟建物物的要求, 但粉土粉砂层在饱和的情况下极易 扰动, 兼之本场地地下水水位 约 1.1m 左右,水量非常丰富,基槽开 挖难度较大, 选用天然浅基础设计方案时,应予慎重。二、 拟建场地层填土层,属松散软弱土,强度差,力学性质不稳定, 未 经处理不能将其作为天然地基土使用。场地-1 层粉质粘土,承载力特征值 faK 为 150KPa,不能满足该 拟建物物的要求。场地-2 层粉质

2、粘土,承载力特征值 faK 为 280KPa, 层粉质粘 土,承载力特征值 faK 为 430KPa, 均可满足该拟建物的荷载要求。 但 本场地地基土的不利之处在于: 受古冲沟的影响, 场地东侧的-2 层 粉质粘土与层粉质粘土起伏交错,选用天然浅基础方案时,必然造成 部分基础落在-2 层,部分基础落于层, 同样的荷载,不同的土层承 载力和压缩性, 将造成不均匀沉降的问题。故进行天然浅基础设计时, 应予慎重。 建议在挖除上部软弱土层层和-1 层后, 整场地的地基 土承载力特征值按-2 层承载力特征值 faK 为 280KPa 考虑设计。场地层素填土夹淤泥,较为软弱,基坑(槽)开挖时应适当放坡,以

3、 保证坑(槽)安全;下部老粘土均具微膨涨性,遇水浸泡则强度会有较大降 低,因此: 在基坑(槽)开挖时和基础施工过程中应避免集水浸泡, 揭露到 地下水时可以重力集排水措施消除其不良影响。三、1、该场地浅部层表土及杂填土层,属松散、软弱土,工程力学性质 差,强度低, 不能满足浅基础设计要求,未经处理不可作为该拟建物的天然地基土使用。2、该场地层粘土,工程力学性质好,强度较高,可满足浅基础设计 要求, 可作为该拟建物的天然地基土使用。但层粘土层地基承载力 稍弱于层粘土层,加之层厚度较薄,使用层应预先复核层的强度。 3、据区域资料:本地区的老粘性土具弱膨胀性,荆州城区一带的大 气急剧影响层深度约为 1

4、.35m,为消除膨胀土的影响, 建议基槽(坑)的开 挖深度应达到或稍超过该深度, 设计时应加大散水坡的宽度以减少地 表水的入渗和土中水分的蒸发。四、1、该场地浅部层耕表土,属松散、软弱土, 工程力学性质差,强度 低, 不能满足浅基础设计要求,未经处理不宜作为拟建物的天然地基土使用。2、该场地层粉质粘土,工程力学性能及强度一般,可基本满足单 层拟建物的天然浅基础设计要求, 但其下层淤泥质粘土层地基承载 力太弱,加之层厚度较薄,使用层应预先复核层的强度。储油罐 基础落于层之中,若其强度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可以考虑石灰桩或砂 桩等简单的复合地基方式加以处理, 处理后选用强度不宜大于两倍的 层强度即 8

5、0KPa。3、按基础设计方案,地下储油罐的基底埋深为 5m 左右,基坑深度远 大于场地土的自立深度(按现场水渠开挖情况看, 自立深度小于 2m),本 场地四周开阔, 基坑开挖可优先考虑放坡,层耕表土及层粉质粘土 可按 1:1 放坡,层淤泥质粘土可按 1:1.21:1.5 放坡,因层强度太弱, 呈软流塑状态,其放坡比可按现场情况随时调整,并可以木桩夹竹排支 护。 基坑开挖时,严禁积水浸泡及人为振扰。混凝土浇注应迅捷。五、1、浅基础: 拟建场地层填土层属松散软弱土,强度差, 力学性质 不稳定, 未经处理不能将其作为本拟建物天然地基土使用。场地层粉土层,饱和,松散,极易液化,加之其中-2 层淤泥质粉

6、土 极其软弱, 其承载力特征值仅为 50KPa,使用该层作为天然地基持力层 应予慎重。2、复合地基:可以考虑采用水泥土搅拌措施或 CFG 桩对上部土体 进行加固处理, 若使用该类桩-土复合地基,处理深度为 810m 左右即 可满足该拟建物荷载要求。其复合地基强度应通过桩-土共同承载试验 确定,但应综合考虑其桩身不均一的影响,采用 fCK值时不宜150KPa。 3、桩基础:本工程宜采用深基础的桩基,根据场地土层及力学特性, 勘察深度 21.3m 左右的层粉砂层, 工程性能良好, 可作为端承摩擦 桩的桩端持力层使用。我方按沉管管径 377mm、混凝土预制桩尖平面 直径 450mm、桩长 22m 左

7、右的沉管灌注桩估算,其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Ra 可达 700KN。如选用其它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则均按摩擦桩 型 设计使用。设计单桩竖向承载力可按工程地质勘察综合成 果表提供的 qsai、qpa 参数估算, 建议按有关要求做桩的竖向静载荷试 验,承载力最终应按试(测)桩结果修正。 采用沉管灌注桩 时, 应考虑本场地饱和软弱土体对成桩质量的不利影响,注意提高桩身 砼设计强度,施工中要保证工艺质量,严格控制拔管速度1m分钟,以 免造成桩身质量缺陷及断桩, 桩距较近时必须采取间隔(跳打)方式进行 施工。提管至上部层粉土层时,管中余料较少,而受挤密震动的影响, 该层孔隙水压力较高,此处易产生缩径等不

8、良现象,应予特别注意。六、 1、天然地基浅基础拟建场地-1 层杂填土和-2 层素填土层属 松散软弱土,强度差, 力学性质不稳定,未经处理不能将其作为本拟建物 天然地基土使用。 场地层粉质粘土层强度较好,但埋深较大,恐难以 开挖。故浅基础不宜采用。2、复合地基:可以考虑采用水泥土搅拌措施或素混凝土桩对上部土 体进行加固处理, 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则处理深度 810m 左右即可,其 桩径可选 500mm;采用 250mm 素混凝 土桩, 14.5m 的桩长可以 满足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190KN 的设计要求。 复合地基强度应通过桩- 土共同承载试验确定。须进行变形验算。3、桩基础:拟建场地狭小,沉管桩机

9、难以进入, 加之其振动较大,施工 环境较差,故不宜选用沉管桩基。如若采用桩基础, 则设计单桩竖向承 载力可按工程地质勘察综合成果表提供的桩基设计参数估算, 建议 按有关要求做桩的竖向静载荷试验,承载力最终应按试(测)桩结果修正。七、1、该场地浅部-1 层素填土 0.4m 以上因农田耕作,显得较为松散, 工程力学性质差,强度低, 不能满足浅基础设计要求;0.4m 以下,强度尚 可, 可在复核软弱下卧层后将其作为所述单层拟建物的天然地基土使 用, 其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可按 80KPa 设计使用。2、该场地-2 层淤泥,极其软弱,工程力学性能及强度差,不宜直接使用。 3、-2 层的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

10、为 55KPa,可基本满足单层拟建 物的天然浅基础设计要求,其平均埋深 1.8m 左右,最大埋深 2.5m,深度 不大,可开挖清除上覆土层, 将基础直接落于其上,但考虑到淤泥质土的 蠕变特性,宜在基底铺设 0.3m 左右的粗中砂,以消除其不均匀沉降的危 害。储油罐基底埋深为 4.3m,基础基本落于层之中,层的地基土 承 载力特征值为 70KPa,可以满足荷载要求。 4、按基础设计方案,地下储油罐的基底埋深为 4.3m 左右,基坑深度 远大于场地土的自立高度(按邻近涵管开挖情况看, 其自立高度小于 1.5m)。本场地四周开阔,基坑开挖时:层素填土可考虑放坡;-2 层淤 泥及层淤泥质粉质强度太弱,

11、呈软流塑状态,建议采取适当的方式 进行支护。基坑设计所需土力学参数指标,请详见土工试验数据成 果综合统计表所示。5、承压水突涌验算:承压水赋存于层粉土以下各砂性土中, 本次 勘察时(2003.12.25,属长江枯水位期)实测 ZK4 孔承压水水头值为自然 地面下 4m(标高 25.34m)。 层的埋深最小为 11.8m(见 ZK4 孔),按储 油罐基础挖深 4.5m 计, 则隔水底板厚度最小为 7.3m,按公式: H wwDty 计算,ty1.5,显然下部承压水在枯水期不会对坑底形 成突涌。按既有资料, 本场地一带的承压水水头在正常年份的长江高水 位期为自然地面以下 12m,则 ty1.1,仍

12、不会对坑底形成突涌。6、抗浮问题:油罐区基坑应考虑地下水的浮力问题, 地下水浮力 为基坑深度乘以基底面积, 请将其与上部重量复核(包括:基础底板、上 覆土及油罐重,但油重不计入), 若上部重量小于浮力, 则应设置抗拔桩 或加大基础底板的厚度以满足其抗浮要求。 八、1、该场地浅部层杂填土层,属松散、 软弱土, 工程力学性质差,强 度低, 不能满足浅基础设计要求,未经处理不可作为该拟建物的天然地 基土使用。2、该场地层粉土粉质粘土互层,工程力学性质 一般,可满 足本拟建物浅基础设计要求,可作为该拟建物的天然地基土使用。但 层淤泥质粉质粘土层地基承载力稍弱于层,加之层厚度较薄,使用 层应预先复核层的

13、强度。 3、层粉土粉质粘土互层,饱和软弱,开挖时应避免对其扰动,混凝 土浇注应迅捷。九、场地上部层填土松散不均匀,未经处理不可将其作为天然地基 土使用。场地层粉质粘土,全场分布,层厚较均匀,强度较好且埋深 不大(平均埋深 1.5m),结合相邻建筑物的经验,可将其作为本拟建物 的天然地基土使用。其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 fak可按 130KPa 考虑使用。第 2 页 共 4 页层之下的层强度稍弱,特别是场区西南角处揭露有较为软弱的 -1 层淤泥质粉质粘土,故使用层必须先复核下卧各软弱土层。为 减小不均匀沉降的影响,可以考虑在“U”字型的两个拐角处设置沉降缝。 若浅基础不能满足设计需要,也可以采用粉喷

14、桩(干法)或 CFG 桩对上 部土体进行加固处理,处理深度以 8-10m 为宜。复合地基的强度的强度 可按表 4 所提土力学参数进行估算,最终应以有关测试加以确定。十、1、该场地浅部层杂填土,属松散、软弱土,工程力学性能差,强度低, 不能满足天然浅基础设计要求,未经处理不能作为拟建物的天然地基土使用。2、场地层粉质粘土夹粉土,全场分布,层厚较均匀,平均埋深0.77m,层厚 2.00m,其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 fak为 90KPa,压缩模量 Es 为 4.3Mpa,强度一般;场地层淤泥质粉质粘土,全场分布,层厚较均匀,平均埋深 2.77m,层厚 1.25m,其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 fak仅为 55K

15、Pa,压缩模量 Es 仅为 2.8Mpa,强度太差。若使用层作为该拟建物的天然地基持力层使用,则必须复核下卧层淤泥质粉质粘土的强度。尚须按上部荷载的大小分布验算建筑物的沉降及其对四周相邻建筑物的影响。3、按拟建物的荷载特点及场地土的力学性能,宜选用如粉喷桩等 无振动危害的复合地基方式对上部土体进行加固处理,处理深度可选 9.7m 左右。因层淤泥质粉质粘土强度太弱,建议在该段增加喷粉量 或采用复搅措施。复合地基的强度应按有关规程规范的要求进行检测, 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使用。十一、一期建设的 4#及 5#号楼的大部分处于水塘之中无疑需要回 填整平,可采取挖除层软弱填土(或淤泥)后,以分层压实、回

16、填的方 式进行处理。如按层埋藏标高平均 27.55m、基础埋深低于路面 1.0m 计,则回填土厚度可达 2.5m 以上。如回填材料采用粗中砂混 30%砾卵 石,则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可按 130KPa140KPa 复核下卧层使用; 如采用灰土垫层,则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可按 110KPa120KPa,复核 下卧层使用。最终地基土承载力应按有关规程规范要求进行测试,满足 设计要求后方可使用。 基槽开挖时应采取适当的防坍塌措施。按周围沟渠开挖情况看,土体自立高度为 1.5m 左右。二期建设的 1#、2#及 3#楼,也可以采用如上换填法进行处理,挖除上覆层软弱填土(或淤泥)后,分层夯实回填中粗砂或者灰土。但因该处场地大部已经回填,开挖工程量较大,故也可以采用短桩进行托换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