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式证明(一)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38987852 上传时间:2018-05-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等式证明(一)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不等式证明(一)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不等式证明(一)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不等式证明(一)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不等式证明(一)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不等式证明(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等式证明(一)(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数学理科导学案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主备人:授课时间:2015/3 备课组长签字:12.22.2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一)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一) 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法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法 一、三维目标一、三维目标 1 1、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结合已经学过的数学实例,进一步体会比较法、综合法和分析法。 2 2、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了解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法的思考过程、特点. 3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习惯。 二、学习重点与难点二、学习重点与难点: 根据问题的特点,选择适当的证明方法或把不同的证明方法结合使用. 三、学法指导三、学法指导

2、当所证命题的结论与所给条件间联系不明确,常常采用分析法证明;当所证的命题 与相应定义、定理、公理有直接联系时,常常采用综合法证明.在解决问题时,常常把分 析法和综合法结合起来使用。如果是多项式结构,多采用比较法。请参考选修 4-5 第 5 页至第 9 页,第 21 页至 25 页,以及理科选修 2-2 第 85 页至 88 页相应内容。 四、知识链接四、知识链接定理定理 1:如果,那么(当且仅当时取“=” )Rba,abba222ba 定理定理 2:如果是正数,那么(当且仅当时取“=” )ba,abba 2ba 定理定理 3:如果,那么(当且仅当时取“=” )Rcba,abccba3333cb

3、a推论推论:如果,那么。 (当且仅当时取“=”Rcba,3 3abccbacba如果 则:叫做这 n 个正数的NnnRaaan且1,21LnaaanL21算术平均数,叫做这 n 个正数的几何平均数;nnaaaL21基本不等式:基本不等式: () naaanL21nnaaaL21niRaNni1 ,*五、新课讲授五、新课讲授 (一)比较法 1、原理:要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只要考察它们的差的符号即可,即利用不等式的性质:0baba0baba0baba 比较法是证明不等式的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用比较法证明不等式的步骤是: 作差(或作商)、变形、判断符号。 “变形”是解题的关键,是最重要的一步。

4、因式分解、配方、 凑成若干个平方和等是“变形”的常用方法。 2、典型例题:例 1、若实数,求证:1x.)1 ()1 (32242xxxx 提示:采用做差比较法高二数学理科导学案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主备人:授课时间:2015/3 备课组长签字:2例 2、已知求证,Rba.abbababa 提示:采用做商比较法(二)综合法 (1)定义:一般地,从命题的已知条件出发,利用公理、已知的定义及定理等,经过一 系列的推理论证,最后推导出所要证明的结论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做综合法. (2)综合法的的基本思路:它是从已知条件和某些学过的定义、公理、公式、定理等出 发,通过推导得出结论. (3)综合法的思维框图:

5、用表示已知条件,为定义、定理、公理等,)n,.,2 , 1i (Qi表示所要证明的结论,则综合法可用框图表示为:Q(已知) (逐步推导结论成立的必要条件) (结论)例 3、在锐角三角形 ABC 中,求证: 提示:在锐角三角形中,两边同时取正弦B2A,2BA例 4、设 a,b,c0,证明:a+b+c. ac cb ba222 (三)分析法 (1)定义:一般地,从需要证明的命题出发,逐步寻找使命题成立的充分条件,直至所 寻求的充分条件显然成立(已知条件、定理、定义、公理等)或由已知证明成立,从而 确定所证的命题成立的一种证明方法,叫做分析法. 高二数学理科导学案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主备人:授课时间:

6、2015/3 备课组长签字:3(2)分析法的基本思路:它是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分析使之成立的条件,即寻求使每 一步成立的充分条件,直到最后,把要证明的结论归结为判定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已 知条件、定理、定义、公理等)为止.(3)分析法的思维框图:用表示已知条件和已有的定义、公理、公式、,.)3 , 2 , 1i (Pi定理等,Q 所要证明的结论,则用分析法证明可用框图表示为:(结论) (逐步寻找使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 (已知) (4)分析法的格式:要证,只需证,只需证,因为成立,所以原不等 式得证。例 5、求证:)3a (3a2a1aa例 6、求证: 5273六、达标检测六、达标检测1设,求证

7、0, 0ba.2233abbaba2、已知,且不全相等。求证:0,cbaabcbacacbcba6)()()(222222高二数学理科导学案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主备人:授课时间:2015/3 备课组长签字:43、已知为两两不相等的实数,求证:。cba,cabcabcba2224.求证:22222)bdac()dc)(ba (5已知 a,b,m 都是正数,并且求证: . ba .ba mbma6、已知且,求的最小值是 Ryxba,1yb xayx 7若,求的最大值是 。14x22222 xxx8、的最小值是 。)( ,422Rxxxy9、的最大值是 )20( ,)2(2axxaxy七、小结:七、小

8、结: 1在证明过程中,若使用综合法出现困难时,应及时调整思路,分析一下要证明结论成 立需要怎样的充分条件是明智之举.从结论出发,结合已知条件,逐步反推,寻找使当前 命题成立的充分条件的方法. 2综合法写出的证明过程条理清晰,易于理解;但综合法的证题思路并不容易想到,因 此,在一般的证题过程中,往往是先用分析法寻找解题思路,再用综合法书写证明过程. 八、课后反思八、课后反思高二数学理科导学案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主备人:授课时间:2015/3 备课组长签字:5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二)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二)反证法、放缩法与换元法反证法、放缩法与换元法 一、学习目标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识

9、与技能:了解间接证明的方法反证法、放缩法和换元法; 2、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掌握反证法、放缩法和换元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习惯。 二、学习重点与难点:二、学习重点与难点:根据问题特点,选择适当的证明方法或把不同的证明方法结合使 用. 三、学法指导三、学法指导 反证法解题的实质是否定结论,导出矛盾,从而说明原结论正确。在否定结论时,其反 面要找对、找全。反证法适合证明 “存在性问题、唯一性问题” ,带有“至少有一个” 或“至多有一个”等字样的数学问题. 如果从正面证明,需要分成多种情形进行分类讨 论,而从反面进行证明,只要

10、研究一种或很少的几种情形。请参考选修 4-5 第 26 页至 29 页,理科选修 2-2 第 89 页至 91 页。 四、知识链接四、知识链接1、若则 bd;, 0dc, 0baac2、若,则ac bc;若,则ac bc;若,则0c, ba0c, ba0c, ba ac bc;3、若,则 ;若,则 .0ab, baa1 b10ab, baa1 b1五、新课讲授五、新课讲授 (一)反证法(一)反证法 (1)定义:一般地,首先假设要证明的命题结论不正确,即结论的反面成立,然后利用 公理,已知的定义、定理,命题的条件逐步分析,得到和命题的条件或公理、定理、定 义、已知条件、临时假设及明显成立的事实等

11、矛盾的结论,以此说明假设的结论不成立, 从而证明了原命题成立,这样的证明方法叫做反证法. (2)反证法的基本步骤:“假设矛盾肯定” 反设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即假定原命题的反面为真; 归谬从反设和已知条件出发,经过一系列正确的逻辑推理,得出矛盾结果; 存真由矛盾结果,断定反设不真,从而肯定原结论成立. (3)反证法的优点:对原结论否定的假定的提出,相当于增加了一个已知条件.例 1若都为实数,且, c, b, a,32xyb,22zxa2262yzc2求证: 中至少有一个大于 0.c, b, a例 2、已知,求证:2qp332qp高二数学理科导学案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主备人:授课时间:2015/3

12、 备课组长签字:6(二) 放缩法:通过把不等式中的某些部分的值放大或缩小,简化不等式,从而达到证 明的目的,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放缩法。 1、关键:把握“放”和“缩”的方向与“放”和“缩”的量的大小,要注意放缩的适度.2、常用方法是:添加或舍去一些项,如:aa12,nnn ) 1(, 将分子或分母放大(或缩小)如: 2111 (1)(1)n nnn n应用“糖水不等式”:“若0ab,0m ,则aam bbm”利用基本不等式,如:2lg3 lg5()lg4;利用函数的单调性; 利用函数的有界性:如:sin x1xR; 绝对值不等式:ababab;利用常用结论:如:122211kkkkkkk *,1

13、kNk,122211kkkkkkk*,1kNk例 3、求证:(1)223111112212nnn (n2)(2)1112121223nnn *nN例 4、 若a, b, c, d,求证:R21cadd bdcc acbb dbaa高二数学理科导学案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主备人:授课时间:2015/3 备课组长签字:7(三)换元法:一般由代数式的整体换元、三角换元,换元时要注意等价性.常用的换元有三角换元有: 10已知222ayx,可设 , ;20已知122 yx,可设 , (10 r);30已知12222 by ax,可设 , .例 5、 设实数, x y满足22(1)1xy,当0xyc时,c的取

14、值范围是( ) . A 21,) .B(,21 .C 21,) .D(,21六、达标检测六、达标检测 1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三角形的内角至多有一个钝角”时,假设正确的是( ) A假设至少有一个钝角 B假设至少有两个钝角 C假设没有一个钝角 D假设没有一个钝角或至少有两个钝角2、求证是无理数. (提示:有理数可表示为)3/m n3、若 x, y 0,且 x + y 2,则和中至少有一个小于 2xy1 yx14已知 a + b + c 0,ab + bc + ca 0,abc 0,求证:a, b, c 0 高二数学理科导学案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主备人:授课时间:2015/3 备课组长签字:85、已知 a,b,c,求证不能同时大于。),( 10accbba)1 ( ,)1 ( ,)1(416、求证 .111bbaababa7、已知 122xy2,求证:1 222xxyy38、设n为大于 1 的自然数,求证.21 21 31 21 11nnnnL高二数学理科导学案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主备人:授课时间:2015/3 备课组长签字:9七、小结七、小结 八、课后反思八、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