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信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38984996 上传时间:2018-05-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战略信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战略信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战略信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战略信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战略信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战略信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战略信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战略信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战略信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一、背景分析信息是创新的原始驱动力,有效的创新竞争战略离不开对企业内外信息资源的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离不开对企业本身、竞争对手和客户三者关系的准确把握。然而,现代化的大规模生产方式却导致企业管理层次过多,以致切断了企业内外的许多联系。据估计,企业申每增加一个管理层次,信息沟通效率就要降低 20一 25。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竞争环境的急剧变化,企业重组(Business Reengineering,BR)已成为企业创新竞争战略的核心。BR 包括了对企业的组织结构、生产流程和业务流程以及产品进行重组,它以经营管理过程为中心,以关心用户需求和提高

2、用户满意度为目标,对现有经营管理过程进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因此,传统企业金字塔式的管理体制正在走向崩溃,中间层次成了机构精简的主要对象,组织结构越来越趋向扁平化。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试图通过建立战略信息系统(SIS)来重新构造企业与雇员、企业与顾客、企业与协作伙伴以及竞争对手等方面的关系,把企业的战略决策阶层和基层职员、市场和用户直接联系起来,使企业减少纵向管理层次,加强横向管理互动,从而使非集中化的、即时性的创造性决策成为可能,以确保企业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活动中获得竞争优势。二、战略信息系统在信息技术急速发展和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一个组织如何充分有效地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以增强

3、竞争实力、获取竞争优势的战略,即面向竞争的信息管理战略。战略信息系统( Strategic Information System, SIS)就是在面向竞争的信息管理战略指引下,基于 EDPS, MIS,DSS 和 OAS 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按照 SIS 研究先驱、美国学者惠兹曼(Charles Wiseman)的观点,一个成功的 SIS 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支持或体现企业竞争战略和企业计划,使企业获得或维持竞争优势,或削弱对手的竞争优势。这种进攻反攻形式表现在各种竞争力量的较量之中,如企业与供应方、配销渠道、客户或直接对手之间为不同目的而展开的竞争,而信息技术的应用则影响竞争的平衡。总之, 战

4、略信息系统是从企业竞争战略的高度出发,通过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信息资源来提高企业竞争实力的信息系统,是企业战略管理和信息系统的整体配合和有机协调 。 SIS 是根据竞争发展的需要把现代信息技术与经营管理思想结合在一起的产物。基于 SIS 的企业全面信息化并不仅仅意味着企业信息交流方式的变革,同时带来组织结构、业务流程、管理模式的重整乃至经营方式的改变,为企业竞争与发展带来新的机会。SIS 的目的在于改变人们对信息系统和信息资源的传统认识与理解,通过海边组织的业务结构和经营特性来提高企业竞争能力。为适应组织竞争环境的不断变化,在许多场合下 SIS 只是通过网络联结起来的“虚拟信息系统”,其结构和功

5、能灵活多变。三、战略信息系统的发展综观 SIS 兴起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根本动力:一是竞争需求的拉动,二是信息技术的推动,三是不断变革的管理模式对 SIS 的大力支持。 1.竞争需求的拉动 随着当代社会经济活动日益走向全球一体化和区域集团化,市场竞争变得异常激烈,表现为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质量和性能价格比提高,产品的人性化和个性化特色越来越突出,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围绕着产品的服务也越做越好。这就要求现代企业除了具有传统的质量、价格、服务等竞争能力外,还必须具备以下两种基本竞争能力: ( 1)创新竞争能力。这是企业最重要的竞争能力。除了产品设计和生产工艺的创新外企业的创新还应该包括观念更新、组织

6、再造和业务重组,即综合创新。从英特尔(Int)到微软(Microsoft),从北大方正到青岛海尔,无数成功企业的事例证明,不断更新和提高的知识是竞争优势的原始源泉,而综合创新能力则是推动企业发展的真正动力和最强大的竞争武器。 ( 2)时间竞争能力。即产品生产周期短,上市快,交货及时。这也是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为应付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企业的竞争战略从 60 年代的扩大生产规模、70 年代的降低生产成本、80 年代的改进产品质量,演变到 90 年代的以提高市场反应速度为中心的竞争战略上来,时间因素已经被提高到现代企业竞争的关键地位。为此,一个能够实现企业反应敏捷性和技术、人员、生产及管

7、理等多种组织柔性的分布式网络化企业 “ 虚拟企业 ” 的概念应运而生。所谓虚拟企业,就是指把不同地区的现有资源迅速组合成为一种超越空间约束、依靠电子手段联系、统一指挥的经营实体,从而以最快的速度推出高质量、低成本、多样化的新产品。它的特点是在企业功能上的不完整性、组织结构上的非永久性和地域上的分散性 (即企业功能虚拟化、组织虚拟化和地域虚拟化)的前提下,通过信息集成和管理,发挥资源的总体效益,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随着日趋激励的竞争,企业对于市场需求的任何变化都要作出快速反应,从而对企业信息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 MIS 显然不能满足需要,SIS 正是适应企业竞争态势的变化而出现的,它在

8、许多场合只是通过网络联结起来的“虚拟信息系统“,系统的功能与结构随企业竞争目标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能满足现代企业基于快速反应的竞争决策要求。 2.信息技术的推动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传统的以企业内部信息资源为主要对象的信息管理模式受到了猛烈的冲击,并为新一代信息系统的诞生提供了技术条件。这些技术主要有: ( 1)面向对象技术。敏捷性企业所具有的业务流程重组和组织机构重建的动态特性,对企业信息系统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面向对象技术的出现正好满足了企业重组的动态变化特性。面向对象技术本身的封装性、继承性、多形性、层级性、易修改性、动态链接性、可重复利用性等特点,使一个系统不仅可具有可缩放性和可维护

9、性,而且还能满足敏捷性管理的低成本、高质量、短周期和小批量以及灵活性和可靠性等各种不同需求,从而使以面向对象技术为开发工具的 515 能为企业提供迅速响应变幻莫测的市场变化的竞争实力。 ( 2)数据仓库技术。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竞争其实是信息的竞争。作为企业的管理决策者,掌握的信息当然是越准确、全面、高效越好。数据仓库技术将企业内各种跨平台的分散数据经过重新组合和加工,构成面向决策的数据仓库,使最终用户可以在数据仓库的基础上进行深层数据挖掘、多维数据分析、动态查询和报表等,开发利用有战略意义的信息资源。数据仓库是为管理决策者服务的,它的目标是从大量杂乱无章的历史数据和汇总数据申获取有

10、价值的信息,用于支持高层决策分析,强化企业的竞争优势。因此,数据仓库技术也是企业 SIS 的重要支持工具。 ( 3)Intranet 技术。企业内联网(Intranet)利用 Internet 的 Web 模型作为标准平台,采用 TCP/IP作为通信协议,同时运用防火墙技术保证内部网络资源的安全性,在企业内部网络上形成了一种三层结构的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即测览器/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模式,并由此构成了企业 SIS 的基础结构。Intranet 充分利用了 Internet 的技术,因而开发简易、成本低廉、使用方便。通过 lntranet,使企业将以往分散的信息结构各自独立的“信息孤岛”变成

11、了一个有机统一的网络体系相对集申的“信息大陆”,这样,不仅可在企业内部实现以 Web 为中心的更加方便灵活的信息发布与交换方式以及更加迅捷的协同作业,而且由于 Web 服务器与数据库的成功连接,使得从企业外部也可以及时访问企业的主干数据库。因此,利用 Intranet 很容易构筑起能够对竞争环境作出快速反应的 SIS,增强竞争实力。 Internet 的商业化,特别是 Intranet 技术的兴起,使企业的信息管理方式得到了极大的扩展。在企业的信息生产、发布、收集和处理能力及效率得到了极大提高的同时,企业间的关系也出现了多重性。他们之间可能既是合作伙伴或客户关系,又是市场对头或竞争关系。随着全

12、球信息基础结构(G11)的建设和社会信息环境日益走向网络化、数字化,企业之间跨机构或跨国合作的机会和范围都大大增加。善于利用信息环境的企业能够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全球化实时运作,提高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战略协同能力,从而更加有效地参与竞争。注意通过网络化、数字化的开放式信息环境共享全球信息资源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就有机会进入以往难以挤迸的国际市场和商贸关系的各个环节,并以质量、价格和服务优势同大公司展开竞争。全球竞争环境将因此变得更加公平。这些进展一方面为企业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另一方面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些挑战关系到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生死存亡。企业为了生存,必须适时转变其经营管理战略,更多地

13、强调敏捷性,并对企业的组织结构和市场经营方式进行革新。这就是说,企业需要制定面向竞争的信息管理战略,即重新确定企业与顾客及竞争对手的关系,并据此改变企业的内外信息联系方式,建立更加灵活的、能够适应市场竞争需要的信息系统 SIS。这是企业在全球网络化、数字化信息环境下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保证。 3.走向 SIS 体制的管理模式 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和竞争环境的急剧变化,既给企业经营管理带来了更多、更大、更为严峻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的机遇,并促进了企业生产经营与组织管理模式的变革。这种变革为企业 515 体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目前,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形成的经营管理模式主要有: (1)ERP。ERP

14、 即企业资源规划(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的缩写,是基于计算机技术和管理理论的最新进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提供的企业整体经营管理解决方案。它最早起源于物料需求规划(MateriaI Reduiements Planning, MRP)。MRP 是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提出的一种制造业库存管理系统,其特点是考虑各种物料之间的相关需求关系,按时间分段来确定各种物料的需求数量和时间。它以计算机为工具模拟“制造业基本方程“:即根据生产计划(要生产什么?)、产品结构(用什么生产 D 和库存记录(已有了什么?)进行计算,指出未来何时将会出现物料短缺并以最小存货量

15、来避免物料短缺(还应得到什么?),从而使企业可确定各种物料的定货数量和交货期(计划何时下达?)。但 MRP 没有把企业的生产能力和复杂多变的外界因素纳入系统,忽略了供需之间的矛盾,而且在执行过程中也没有把车间作业和其他信息及时反馈到系统中,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不能得以顺利进行。 制造资源规划 (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 MRPI)是 MRP 的发展和扩充。它主要是针对企业生产制造全过程的管理,并从生产计划、物料需求、库存控制、车间控制延伸到产品销售,同时辅以企业运营所必需的财务管理,以便准确及时地反映企业生产、营销和财务等方面的情况,进而全面规划和管理企

16、业的生产经营过程,达到整体优化效果。利用 MRPII,可在周密的计划下有效地调动各种制造资源,控制资金占用,缩短生产周期,降低产品成本。但它与传统 MIS 一样,仅局限于企业内部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管理,对外部信息不够重视,缺乏灵活性,因而到了 80 年代后期,已很难适应企业竞争战略的发展需要。ERP 在传统的 MRPII 基础上,吸收了适时生产(JIT)和全面质量管理(TQC)等先进的管理思想,极大地扩展了企业信息管理的范围,给出了新的企业管理结构,即把用户需求和企业内部的生产活动以及供应商的生产资源整合在一起。其基本思想是,将企业的生产流程看作是一个紧密连接的供应链,其中包括供应商、生产工厂、分销网络和客户等;将企业内部划分成几个相互协同作业的支持子系统,如生产制造、质量控制、服务维护、市场营销、工程技术、财务、人事等,还包括对竞争对手的监视管理。显然,ERP 就是一种面向企业供应链的管理模式,它可对供应链上的所有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并通过这些环节的紧密联系以及协同与平衡,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多企业、多地域跨国经营合作。由此可见,ERP 与 SIS 的思想是一致的,它将为企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