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技工学校语文课堂教学境界美的创造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898132 上传时间:2017-08-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谈技工学校语文课堂教学境界美的创造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谈谈技工学校语文课堂教学境界美的创造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谈谈技工学校语文课堂教学境界美的创造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谈谈技工学校语文课堂教学境界美的创造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谈谈技工学校语文课堂教学境界美的创造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谈谈技工学校语文课堂教学境界美的创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谈技工学校语文课堂教学境界美的创造(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09 年全国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优秀教研成果评选活动参评论文谈谈技工学校语文课堂教学境界美的创造谈谈技工学校语文课堂教学境界美的创造内容提要:由于技工学校性质特殊,语文,作 为技工学校一门文化知识课程,不 仅课时比职高少,而且学生学习的语 文兴趣不浓, 语文教学质 量较差,究其原因,与教 师的生硬、呆板的教学方法有关。本文作者以自身的教学实践从四个方面阐述了课堂教学如何将语文知识的传授与巧妙的教学艺术相结合的一些做法,这些做法,增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升了教学质量, 发挥了语文学科人文性与工具性的作用。2关键词:技工学校 语文 境界美 创造据笔者了解,由于技工学校性质特殊,当前,作为技

2、工学校一门主要文化知识课程语文,不仅课时比职高少,而且课堂教学的气氛、学生听课的情绪,学习语文的兴趣等方面也都不甚理想,原因固然很多,但我认为与我们一些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较多关注语文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与巧妙的教学艺术性相结合的教法有关。笔者认为,作为一名技工学校语文教师,面对一批学习基础较差的技校生和日新月异的课改新形势,如何在很有限的课堂教学里改变生硬、呆板的教学方式,把语文知识的传授与巧妙的教学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学生创造一个知情结合、文质兼美、喜闻乐见的境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已经是摆在技工学校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了。笔者在技工学校担任语文教学,曾经把语文学科知识的传授与巧妙

3、的教学艺术相结合,创造出闪光的境界美,得到了些许体会。如何创造语文教学的境界美,笔者以为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鲜明的教学主题与新颖的构思相结合语文课堂教学与其他学科课堂教学一样,教学都必须突出重点。一堂课可能有几个教学重点,也可能要解决几个教学难题。而这些重点、难点必须要有内在的联系,必须上升到知识、能力、智力相结合的高度,这就是课堂教学的主题。没有主题的教学就像没有主题的文章,谈不上科学性;主题不鲜明的教学,也就谈不上科学性的教学。语文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合一的学科。课堂教学必须有鲜明的主题,需要传授哪些知识,练习如何设计,通过知识练习题的训练,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提高什么样的能

4、力,这些问题统一于哪个主题上。这一系列问题教师上课前应周密的考虑和详细的安排,也就是说,一堂课必须在主题的统摄下,繁而不乱,有条不紊地开展。当然,要引起职校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仅仅靠突出主题还不够,还必须有艺术构思,要考虑如何巧妙的导入,如何相机启发,如何化解难点,有了这些,才能达到教学目的。例如笔者在教授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一诗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诗的境界美,在学生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把诗的主题与诗人个性化的语言结合起来分析,设计了如下板书。通过教学,开启了学生的艺术视野,提升了学生审美的能力。主题追求个性解放,希望过平静生活。现实让希望破灭。艺术的构思诗人个性化语言:优美、凝练

5、、令人回 1味:“轻轻” 、 “招手” 、“作别” ,反映诗人苦闷、彷徨、离别的哀伤。形象生动、传神: 2“云彩” “金柳” “柔波”融情入景。美的境界康桥晚景 静态的美感立体的美感3主题与艺术构思相结合,整合了课堂的教学内容,学生听课,如身临其境,得到了美的享受和审美能力的提升。二、深刻的阐析与灵巧的手法相结合要让语文基础较差的技工学校学生真正学好语文,需要教师的引导,要把学生的思想引向更高的层次,没有教师深刻地阐析是不行的,但教师不能不顾学生的实际,否则学生学习便会感到索然无味,因此,必须采取巧妙的教学手段,在学生的大脑兴奋点上下功夫,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运用启发诱导式教学,充分发挥教师

6、的主导作用,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语文课堂教学,犹如写一篇文章,也需要虎头、龙腰、豹尾。 “虎头” ,即开篇引导;“龙腰” ,即导读、导思、导路;“豹尾”即收篇。以笔者之经验,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引导可以从三方面来创造教学的境界美。第一为“虎头” ,即开篇引导,就是导入新课的导语设计,这一步很重要,几句好的导语,立即可以把学生导入胜境,干瘪无味的导语激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故导语设计要求既新颖又简洁生动,有文采,有感情,有鼓动性,还要富于变化。有时提出问题,让人深入思考,有时巧设悬念,让人揣测捉摸;有时直接点题,让人开门见山;有时介绍背景,让人回味无穷,有时创设情境,让人身临其境;有时烘云托月,让人

7、思绪飞扬。导语虽变换无穷,无定法,无定式,但万变不离其宗,都是为了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笔者在教授戏剧窦娥冤时,开篇设计了如下一段导语。“在浩瀚的中国文学史的 长 空中,闪烁着许多灿烂的女性形象。汉代的刘兰芝娇美动人,知书识理;南北朝的花木兰,英武俊美,千古称颂; 陌上桑中的罗敷, 简直是美的化身。可是历史越是发展,女性的命运似乎越艰难,那 “暮去朝来颜色故”的琵琶女,手持琵琶诉苦情;那悲吟“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的林黛玉,那凄惨的身影至今让人难以忘怀,还有那勤劳善良的祥林嫂,在人们 的一片祝福声中倒在雪地里中华民族许许多多女性,他们美丽、善良、聪慧,可她们被污辱、被

8、欺骗、被剥削,然而,他们用自己的心灵美向世人昭示,她们是伟大的,美丽的。今天我们来结织一位元杂剧中的女性窦娥,她用自己的生命和 鲜血控诉了封建社会官僚的贪赃枉法、草菅人命的罪行,显示了中国劳动妇女的一身凛然正气, 现在请大家打开课文”这一段排比式的导语,学生听得出神,教室里异常安静,坐在前排的几名女生,有的眼眶都红了,看得出她们被我这段导语感动了。第二,为“龙腰” 。即课堂的导读、导思、导路的点拨,这是课堂教学的主要部分。导谈,就是指导学生读书,即什么时候朗读,什么时候默读,什么情况下需要边读边议,教师4都必须妥当安排。课堂上不读书不行,无诵读就不成其为语文课。但一堂课都叫学生读书也不行。需要

9、统筹考虑。导思:就是指善于抓住时机疏导学生的思维,给学生启发引导、解惑。导路:就是把握学生的思路,帮助他们理解课文作者的思路,梳理文章的层次,即课文的内在联系,把学生引进课文的“仙境” 。比如朱自清荷塘月色是一篇经典性的传统课文,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名家有许多研究,作为技校生学习的教材,对于技校生来说,理解作者的心路历程、思想境界是关键的问题,为此,我在课堂的导读、导思、导路这个环节中,设计了一系列问题:1、从你课前查阅的有关朱自清先生个人资料中了解到他当时(1927 年前后)参加过哪些政治活动?他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结果如何?2、反复朗读课文,感受荷塘风韵,欣赏月色之美。设计问题一,为的是了

10、解朱先生在彼时彼境中何以会有那种迷惘、矛盾、抑郁的心情。设计问题二,通过朗读,直接从文字里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透过文字共赏月下荷塘,塘中月色,作者心路历程。接着,我又要求学生完成两个书面习题:1、画出作者夜游荷塘的主要轨迹: 圈画表示地点的词语; 用线条连接这些地点, 1 2注意按照作者在每个地点活动时间长短确定线段的长短。2、默读第 4-6 段,填写下表:列出主要景物 抄写几个描写景物的词语 作者视线和变化第 4 段第 5 段第 6 段设计问题一,用画圈、线段这样表示含义,这种简单的几何画法,技校生人人都会做,但简单的做法却引起了学生的深思,不少学生通过圈线的绘画,了解到作者的心态变化,为欣

11、赏课文的境界美创设了条件。问题设计二,通过填表,学习作者写景用词的生动性和准确性,再是从作者视线的变化了解其内心世界的变化,从而更好地把握作者的心路历程。通过上述讨论、朗读、书面作业等形式,把导读、导思、导路整个环节学生的思维激活了,学生从中学到了语文知识,同时又在思想情感上受到作者的熏陶。第三为“豹尾” ,即收尾诱导。笔者在某职校听过一些语文教师的课,课堂小结几乎大都是没有什么新意的陈词滥调,引不起学生的回味思考,而且这种乏味的小结多了,容易引内容段落5起学生听觉上的审美疲劳,说不说都一样。所以教师在结尾诱导中既要收知识之“结” ,又要放思考之“线” 。艺术的结尾不仅要对一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

12、梳理、概括、深化,并与后面的教学内容有机衔接,使之承上启下;而且在语言上要求简洁明快、活泼多姿、新鲜有趣,含蓄蕴藉,让学生听了余音缭绕,不绝于耳,拖泥带水、浅露直白,死板教条的收尾,学生必然听而不闻。笔者在某职校听了一位语文教师上陶渊明的诗,他的课堂小结是这样收尾的:“陶渊明的田园诗,既迥异于唐代诗人李白的那种奇伟飘逸,飞云流霞般的境界,也不同于婉约派诗人李清照的细腻风格,学了陶渊明的诗,请大家课后把三位诗人的风格作一番对比,并具体说说陶渊明田园诗的语言风格和意境美,看谁说得最切合题意。 ”上述的课堂收尾,虽不是很理想,但简洁明快,能抓住了教学难点古诗词鉴赏,进行概括、深化,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对

13、比思考,比那些空泛的收尾实在许多。三、把握学生心理情感和创设教学情境相结合现代教学观念主张情知教学,即把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有机结合,达到认知与情感、知识与能力协调发展的教学目标。语文课堂教学境界美的创造,首先要把握好学生心理情感的脉搏,积极营造美好的教学氛围,触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不能只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思想艺术内涵丰富,比如轻柔和谐的优美(如朱自清的散文) ,奋发激越的壮美(如毛泽东诗词) ,催人泪下的悲剧美(如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 ) ,诙谐睿智的喜剧美(如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 ) ,华丽与古朴,典雅与流畅,严谨与浪漫,无不包含在小说、戏剧、散文、诗歌以及议论文、

14、说明文等文体之中。这种美的挖掘领悟,都有赖于教师运用艺术性的语言和手段,从而营造出师生情感交融的境界。比如声情并茂的散文,可用抒情的语言衬托优美的境界,平淡如水的说明文,可借助形象生动的语言来解说领悟其事理;严谨说理的议论文,可用其逻辑性强的语言来分析哲理性。同时,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艺术性使用也为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因此,运用艺术的语言和手段渲染课堂气氛,创造情景促进学生、教师和文本三者之间的情感交融,形成一种特定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愉快接受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审美情趣和思想素质,这是创造课堂教学情境美的关键。其次,运用“强调”技巧也能优化教学情境。心理实验表明:当学生看到一个

15、物体在起作用或听到某种物体发出特别声音时,其注意点往往都会集中在这个物体或这个物体发出声音上。教学的强调技巧,如语句的复蹈、停顿、加重或延缓,手势动作或脸部表情的变化,巧妙的设问等等,也都会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和高度的关注,产生一种优美的教学情境。譬如一些散文、诗词的配音朗读,学生很喜欢读、喜欢听,注意力高度集中,笔者在教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文时,就用二胡独奏曲良宵作为配音,优美的旋律,与课文作者当时心情吻合,把学生带进了静静的良辰美景,让学生产生对美境的联想。6交往是人们的一种心理情感的需求,课堂教学需要交往。师生、生生开展交往,是课堂创设情境美的一种教学艺术,教师在语文课堂中经常组织学生开展讨

16、论,给学生畅所欲言的机会,这样可以增强师生、生生之间的感情,使教学情境更加美好和谐。四、优良的思维品质与活泼的教学风格相结合在技工学校教语文,让我感受很深的是学生不喜欢教师呆板的教学风格,希望教师有生动活泼的教学风格。语文教学固然需要逻辑思维的形式,但更多使用的是形象思维;化呆板、概念化的教学语言为具体形象的表达,由此触发学生去体会、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多观察、体味生活,多体察人情物态,不断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丰富他们的经验阅历,让他们洞明世事,练达人情,在课文这个小天地里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从感性认识进入到理性认识,因而要求语文教师具有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等优良的思维品质。让教学创设情境美,语文教师的教学风格是决定的因素。语文教师的教学风格,是教师在处理教材内容,组织教学活动,进行教学设计,选择教学手段,运用教学语言以及仪态风度等诸种因素不断表现出来的审美风貌,是其人格品性、素养的再现,是一个不断创新,走向成熟的过程。语文课堂教学情境美的创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