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中国近现代史(完整版)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38976991 上传时间:2018-05-10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中国近现代史(完整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中国近现代史(完整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中国近现代史(完整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中国近现代史(完整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中国近现代史(完整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中国近现代史(完整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中国近现代史(完整版)(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20102010 年高考历史真题中国近现代史按大类分类汇编年高考历史真题中国近现代史按大类分类汇编注:本套汇编含 2010 年高考历史真题卷全部历史试题,含全国卷文综历史、全国卷文 综历史、新课标卷文综历史、北京卷文综历史、天津卷文综历史、山东卷文综历史、安徽卷 文综历史、上海卷文综历史、浙江卷文综历史、福建卷文综历史、广东卷文综历史、四川卷 文综历史、重庆卷文综历史、江苏卷历史单科卷、上海卷历史单科卷、海南卷历史单科卷、 山东基本能力测试历史试题、浙江自选模块历史试题。中国近现代政治 (2010 年全国卷文综 15)1913 年,某身着日是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 国籍

2、,某称“于中华民国人也” 。老农“忽做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 ”但被告知 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恍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 ”这表明 CA国内民众反日情绪强烈 B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 C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 D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 (2010 年全国卷文综 16)国民党中央日报就国共关系某一事件的影响评论道:“这 一结果固然还有不能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内战之不致发生,却已有确实的保障。 ”这指的是 CA国民党一大召开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 双十协定的签订 D达成国内和平协定 (2010 年全国卷文综 17)1960 年起, 人民日报 、 红旗杂志等对欧洲

3、共同体的正面报 道逐渐增多,这表明中国开始调整对西欧的外交政策,其主要背景是 B A三个世界理论的提出 B社会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变化 C美苏两国间的变化 D资本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变化 (2010 年全国卷文综 18)1925 年 1 月,中国共产党员人数为 994 人,10 月增加到 3000 人,年底发展到 10000 人,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快速发展主要是由于 D A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 B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 C土地革命高潮的兴起 D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w_w w. k#s5_u.c o*m (2010 年新课标卷文综 33)在遭到中国军队打击之后,侵华日军某部在一份报告中称: “其上级干部多为经验

4、丰富干练之士,其统率才能十分高超,尤其对分散于广阔地区之多数 小部队巧妙的指挥运用,必须瞩目。 ”上述评论所指的战役应是 C A太原会战 B平型关战役 C百团大战 D武汉战役 (2010 年新课标卷文综 34)1950 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一旦缔约国 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另一方即尽其全力 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l989 年中苏关系正常化后,两国未再签订类似条约。这主要是因为 DA双方的战争威胁消失 B苏联的政治经济改革 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D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 (2010 年新课标卷文综 35)中日双方对 l894 年 7 月 25

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 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 点 45 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 方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 7 点 52 分,彼我相距约 3 000 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 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 ”这说明 A- 2 -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2010 安徽卷文综 15)图 3 是辛亥革命时期的漫画葫芦 尚未捺下,瓢儿又起来了 ,它表明 A A清朝统治面临崩溃 B保路风潮已被镇压 C武昌起义即将爆发 D革命派的实

6、力强大(2010 安徽卷文综 16)图 4 是一幅近代战争示意图,与此对应的时代主题是A.“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 B B “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 C “共赴国难” D “将革命进行到底”(2010 安徽卷文综 22)2001 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尊重 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 。它与欧盟的主要区别在于 A A.促进了地区经济政治一体化 B.构建了一个地区国家安全共同体 C.加强了区域性经济合作 D.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 (2010 年北京卷文综 15) “君为主,则必尧舜之君在上,而后可久安长治;民为主,则法制 多纷更,心志难专一。究其极

7、,不无流弊。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 得以下逮” 。根据材料和所学,判断这段文字的作者是 B A魏源B王韬C宋教仁D胡适 (2010 年北京卷文综 17) “上海的炮声应该是一个信号,这一次全国的人民真的团结成一个 整体了我们为着争我们民族的生存虽至粉身碎骨,我们也不会灭亡,因为我们还活在我 们民族的生命里。 ”w_w w. k#s5_u.c o*m 这段文字出自巴金即时而作的一点感想 。让作者有感而发的背景是 D A抵抗八国联军侵略B辛亥革命推翻清廷 C北伐军队进入上海D抵抗日本全面侵华 (2010 年北京卷文综 18)图 7 是拍摄于山海关的历史照片。图中的 解放军主力即

8、将参加 C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2010 年北京卷文综 19)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重要政治制度。在我国五个民族自 治区中,最早和最晚建立的是 A A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B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D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3 -(2010 年福建卷文综 16)图 6 为某名人陵墓护栏上镌刻的文字,其涵义反映了该名人的社 会发展观。据此判断他是 DA顾炎武 B林则徐 C洪秀全D严复 (2010 年福建卷文综 18)照片是“看得见”的历史。图 7 和图 8 记录了新中国两次重大的 外交活动,它们所体现的共同原则

9、是 Dw_w w. k#s5_u.c o*mA睦邻友好 B战略结盟 C另起炉灶D求同存异 (2010 年广东卷文综 18)下表是我国某时期的国际邮件资费表(部分),从中可推出的符合史 实的结论是 D邮件种类计费单位(每 10 克)邮资(元)亚洲各国0.32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0.48西欧各国(捷克转)0.48西欧各国(香港转)0.80航空其他各洲0.80A. 香港已回归,成为中国与西欧交往的重要桥梁 B. 改革开放前,中国没有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C. 捷克已加入欧盟,成为中国往西欧各国邮件的中转地 D. 新中国外交史上,苏联及东欧民 主国家曾有特殊地位 (2010 年山东卷文综 11)图 5

10、 为一 位同学的课堂笔记,记录了对某一历 史事件的不同评价。据此,推断他学 习的内容是 A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北伐战争 (2010 年上海卷文综 10)1832 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派“阿美士德”号对上海进行侦察和测绘, 鸦片战争后英国通过一个不平等条约迫使清政府开放上海。该条约是 D A 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辛丑条约 D 南京条约 (2010 年上海卷文综 12)中国近现代史上有许多著名的战役,如:台儿庄战役,平型 关大捷,辽沈战役,淮海战役,武汉会战等。上述战役中,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 B A B C Dw_w w. k#s5_u.c o*m- 4 -

11、(2010 年上海卷文综 13)参展上海世博会的我国各省市馆基本反映了当地的自然与人文特 色。有展示鼓楼、苗寨、银饰等民族元素的:有展示蒙古包、祥云、马鞍等文化元素的:有 以冰雪为主线布局展馆的。这些展馆所属省区依次是 A A贵州、内蒙古、黑龙江 B贵州、西藏、新疆 C山西、内蒙古、黑龙江 D山西、西藏、新疆(2010 年四川卷文综 15)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致信英国女王,表示相信英国政府是受到英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的欺骗而走上歧途,恳请她制止鸦片贸易。这表明林则徐 AA希望以和平方式实现禁烟 B希望扩大中英正常贸易 C开展禁烟得到了英王认可 D对英国的政治了如指掌 (2010 年天津卷文综历史

12、8) 大公报载文说:“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 下 ,是家族 ,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 (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 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 ,该文发表的历史背景是 C A.甲午战争爆发 B.中华民国建立 C.抗日战争爆发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010 年天津卷文综历史 10)20 世纪 50 年代,毛泽东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发表的主 要著作有 B 论十大关系 论人民民主专政w_w w. k#s5_u.c o*m 新民主主义论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A B C D

13、 (2010 年浙江卷文综 20)下列是孙中山在革命进程中的言论,其先后顺序是 C 自今日始,吾等之非清朝人矣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使全国人民赞成我的政策,我十年之内必能为中国造二十万里铁道 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 A B C D (2010 年浙江卷文综 21)阅读表 5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符合这一时期中国外交状况 的结论是 A表 5 19691978 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年 份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建交国家数495469878895103107110112中国对外出现全新局面 中国外

14、交没有受到“文化大革命”干扰 中美两国关系逐步缓和 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w_w w. k#s5_u.c o*m A B C. D (2010 年重庆卷文综 16)近代重庆总商会会所楹联曰:“登高一呼,直召唤四百兆同胞共 兴商战;纵目环球,好凭此数千年创局力挽利权。 ”该楹联所反映的主张,最早提出的是 BA洋务派 B. 早期维新派 C. 康梁维新派 D. 民主革命派 (2010 年重庆卷文综 17)1913 年 2 月,一位国民党领导人在国民党湖北支部举行的欢迎会 上说:“我们此时要致力于选举运动.要在国会里头,获得过半数以上的议席,进而在朝, 就可以组成一党的责任内阁。 ”这位领导人是 C A孙中山 B. 蔡锷 C. 宋教仁 D. 黄兴 (2010 年重庆卷文综 18) 中共八七会议告全体党员书指出:“我们的党公开承认并纠正- 5 -错误,不含混不隐瞒,这并不是示弱,而是证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力量。 ”这里谈到“错 误”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 A A放弃了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