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单元测试题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38976714 上传时间:2018-05-1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单元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中地理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单元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中地理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单元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中地理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单元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中地理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单元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单元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单元测试题(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230=60 分) 甲市 2008 年户籍人口出生 9.67 万人,出生率为 0.699%;死亡 10.7 万人,死亡率为 0.773%。甲市户籍人口这种自然增长态势已持续 14 年。下图显示四个地区的人口出 生率和死亡率。据此完成 12 题:1.甲市可能是( ) A.西宁 B.延安 C.上海 D.广州 2.四个地区中,人口增长模式甲市处于同一 类型的地区是( ) A. B. C. D.读图,回答 3 一 4 题:3.1990 年,该地的人口再生产类型是( ) A.原始型 B.传统型 C.过渡型 D.现代型 4. 与 1982

2、 年相比,1996 年该地( ) A.人口大量外迁 B.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C.本地劳动力相对不足 D.城市化水平降低 下表是 2002 年我国四个地区的相关数据,据此回答 56 题:地区总人口 (万人)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 A96310.6380.6036163.2 B16250.595-0.0545408.8 C38370.2721.0751180.0 D2670.6071.276159.7 5.四个地区中人口老龄化趋势最显著的是(B ) 6.四个地区中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是(B ) 7.下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按时间先后排序

3、正确的是( ) A B C D- 2 -读下面甲图和乙图,回答 811 题:8.中国目前处于甲图四个阶段中的( ) Aa Bb Cc Dd 9.印度目前处于甲图四个阶段中的( ) Aa Bb Cc Dd 10.乙图中与甲图中的阶段 d 一致的是( ) Aa Bb Cc D都不是 11.下列国家位于阶段 d 水平的是( ) A巴西、日本 B德国、澳大利亚 C尼日利亚、蒙古 D埃及、南非- 3 -12.老少比=老龄(65 岁以上)人口数/少儿(0-14 岁)人口数 100。下表是 2009 年四 个国家人口统计数据,其中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是( ) 国家014 岁人口比重(%)老少比 波兰15

4、87 西班牙15113 白俄罗斯1593 匈牙利15107 A 波兰 B 西班牙 C 白俄罗斯D 匈牙利 下图为 1982 年和 2009 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读图回答 1314 题:13.图中信息反映出( ) A19822009 年人口出生率是上升趋势 B1982 年的人口平均年龄比 2009 年的低 C1982 年的 40 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 2009 年的高 D1982 年的 2024 岁年龄组人口数量比 2009 年的多 14.与 1982 年相比,2009 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 A显示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 B意味着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C不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 D表明 2

5、529 岁劳动力资源数量下降 下图为我国西部某省人口数据统计图。近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0.5%左右。据此回答 1516 题:常住人口数人口自然增长率城市人口比重(注:数据来源于全国人口普查)2000 年2010 年8235 万8042 万0.51%27%0.23%40%- 4 -15.关于该省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目前出生率低、死亡率低 B. 人口密度十年来大幅减小 C. 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依靠人口自然增长 D. 城市人口数量十年来增长 50%以上16.该省十年来常住人口指实际居住在当地半 年以上的人口数量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 A. 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B. 水利工程移民增多

6、C. 省级行政区域缩小 D. 劳务输出数量增 下表为据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的江苏省总人口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 人口比例,下图为江苏省 2000 年和 2010 年人口年龄结构图。据此回答 1718 题:年份 项目2000 年2010 年全省总人口(人)7438280978659903 苏南33.7141.38 苏中23.1220.80人口比例 (%)苏北43.1737.8217.关于江苏省人口数量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A.苏北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幅度最大 B.苏中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下降且人口数量减少 C.苏南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苏中和苏北减少的

7、人口数量 D.江苏省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从省外迁入的人口数量 18.关于江苏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014 岁人口比例上升,人口增长加快 1564 岁人口比例上升,就业压力增 大 65 岁以上人口比例上升,老龄化进程加速 人口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劳动力充足 A. B. C. D. 下图是某地区人口数量变化图。读图,回答 1920 题:图图 1 7 人人口口(百百万万人人) 年年份份 1980 1990 2000 2010 65 岁岁及及以以上上 2564岁岁 1724岁岁 616岁岁 05岁岁 0 1 2 3 4 5 6 19.该地区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 A人口素质低

8、 B人口老龄化 C就业压力大 D人口增长快 20.与俄罗斯相比,属于图示人口再生产类型的亚洲某国家,突出的资源环境问题是 ( ) - 5 -A大气污染 B能源短缺 C水土流失 D淡水匮乏 21.人口抚养比是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的比值。读下图,关于我国五 省市人口抚养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来源来源:学科网学科网 ZXXKA.贵州的少儿人口抚养比最大 B.上海的老年人口抚养比最小 C.北京的少儿人口抚养比大于广东 D.江苏的少儿人口抚养比小于北京 下图表示 20002005 年间我国各省(市、区)省际人口迁入率、迁出率(以 5 年为统 计单位,不包括港澳台地区)。读图,回答 22

9、24 题:22.造成图中 A 点所示省(市、区)人口迁移特点的原因最可能是当地( ) A收入水平高 B远离东部 C人口数量少 D经济落后 23.图中 B 点代表的省(市、区)在 19541984 年间是我国唯一的人口迁入迁出平衡 地区,也是目前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该地区典型的农作物是( ) A棉花 B甜菜 C橡胶 D青稞 24.图中能够反映的省级人口迁移状况是( ) A. 迁入率最大值小于迁出率最大值 B. 净迁移率小于5%的省(市、区)多 C. 净迁移率大于 10%的省(市、区)少 D. 所有省(市、区)的迁入率均大于迁出率 读“19952009 年我国某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迁移变动情况图

10、” ,结合所学知识,完 成 2526 题:北京江苏贵州广东上海50%50%25%25%少儿人口抚养比老年人口抚养比- 6 -25.19952009 年,该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 ) A迁入率持续上升 B迁出率持续降低 C机械增长率缓慢下降 D累计净迁入量逐年增加 26.从人口迁移模式看,该省级行政区可能是( ) A上海 B安徽 C湖南 D河南 读“我国东部沿海某省 20072011 年人口增长情况图” ,完成 2728 题:27.读图分析造成该省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快速发展 B户籍政策放宽 C社会变革 D生育观念转变 28.该省人口增长状况,易导致( ) A人口增长模式改变 B老龄

11、化加重 C城市化减缓 D城市管理难度加 大 下图分别为 19782010 年期间,我国甲、乙、丙、丁四地区人口变动统计情况图 (图 1)以及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图(图 2)。读图回答 2930 题:29.图 1 中乙、丁曲线所代表的地区 ( ) A人口增长速度日趋缓慢 B人口总量不断增加 C乙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 D丁外来劳动力日趋增多 30.上面两图中最可能反映当前山东半岛人口变动情况及原因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读“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年龄分布和不同年龄段的迁移率统计图” ,完成 3132 题:- 7 -31.图中数据显示( ) A农村劳动力的迁移日益低龄化 B5059 岁人口迁移率变

12、化幅度最大 C农村劳动力以 2029 岁年龄段为主 D农村劳动力逐渐高龄化 32.农村劳动力迁移率上升的主导因素是( ) A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B城乡经济收入差异较大 C交通条件的改善 D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33.右图中甲、乙、丙是我国三个不同地区,关于三地区当今人口迁移的说法正确的 是( )A.属国际人口迁移 B.迁移方向主要是由城市到农村 C.人口主要由乙、丙两地迁往甲地 D.人口主要由甲地迁往乙、丙两地人口迁移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对社会、经济、生态、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据此 回答 3436 题: 34.在以下人口迁移的事例中,由生态问题引发的是( ) 三峡库区移民前往东部沿海 宁夏西部农

13、民迁出干旱地区 东部知识青年迁 入西部边疆 陕西南部农民搬离多灾山区 A. B. C. D. 35.一般而言,有组织的大规模移民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迁入区的( ) A.人口密度B.人口容量C.人口构成D.人口素质 36.20 世纪 60 年代末,一批京津沪知识青年来到北大荒。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与当 地黑土文化发生交流与融合的地域文化是( ) 华南妈祖文化 江南水乡文化 华北平原文化 荒漠绿洲文化 A. B. C. D. 下面是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读图回答 3637 题:36. 请分析下列对“环境容量”的理解错误的是( ) A环境容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 8 -B随着生产的发展,环境容量在不断减小 C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从而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容量 D生物圈的稳定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 37.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排列,三种模式的顺序依次为( ) A、 B、 C、 D、 38.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的制约作用,保护环境十分重要。下面解决环境问 题的四种思路,最恰当的是( ) A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二者并不矛盾,应该走边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