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38976694 上传时间:2018-05-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温州中学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右图是最近中央电视台热播的一部电视剧贞观长歌,下列各项不应该在剧中出现的人物和事件是A著名宰相房玄龄、杜如晦 B唐玄奘西行天竺C文成公主入藏 D册封藏族地区的活佛2下列战役中,与其他三项性质不同的一项是 A萨拉托加战役 B乌兰布通战役 C雅克萨战役 D奥斯特里茨战役3. 孔子云:“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亚里士多德说:“慷慨是挥霍与吝啬的中庸。”下列各项中对此理解不恰当的选项是A材料体现的都是一种中庸思想 B两人都反对过和不及,认为要恰到好处C孔子主张两者兼备,亚里士

2、多德反对两端而取中间D两者的中庸思想完全一致4“如果你的钱包在你的口袋里,而你的钱又在你的钱包里,那么,你的钱肯定在你的口袋里。”这种演绎逻辑贯穿于下列哪一位历史人物的研究、思考之中? A 甘地 B 孙中山 C 亚里斯多德 D牛顿5华盛顿说:“剑是维护自由的最后手段,一旦自由得到确立,就应该将它放在一旁。”下列华盛顿的活动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首任总统后改善与英国关系,与周边印第安人签订友好条约B领导独立战争期间力主与英国和谈 C欧洲英法开战之际宣布“严守中立”政策 D告别演说告诫不要感情用事同外国进行友谊的结合或敌对的冲突6华盛顿、拿破仑作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代表,有着诸多相同之处

3、 非凡的军事指挥才能 走上独裁道路 主持政局时制定行之有效的内外措施 与英国作战A B C D7一位意大利爱国者在1814年写道:“我这样说是痛苦的。因为没有人比我更意识到我们应该向拿破仑表示感激,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湿润意大利土壤并使之恢复生气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但是,我必须说这样一句真实的话,看到法国人离开是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欢乐。”这段话反映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客观上具有进步作用 具有侵略性一面 促进了意大利民族意识的觉醒 防止了波旁王朝的复辟 A B C D8.参加1787年制宪会议的核心人物麦迪逊说:“如果人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由外

4、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麦迪逊说这番话的意图是 A美国不需要建立统一的政府 B政府权力不能受任何力量的控制C美国应建立开明君主制国家 D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独裁政权的出现9“这场革命,导师是卢梭”;“罗伯斯庇尔、拿破仑是马背上的卢梭”。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卢梭领导了法国大革命 B罗伯斯庇尔、拿破仑运用卢梭的理论指导革命C卢梭的思想对法国大革命有重要的影响,罗伯斯庇尔、拿破仑通过战争捍卫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D卢梭的思想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大,而罗伯斯庇尔、拿破仑却实行专制违背卢梭的思想10.1924年10月,孙中山告诫国民党员:“来者不拒,所以昭吾党之量能容物,而开将来继续奋斗之长途。吾党之新机,于是乎

5、在。彼此既志同道合,则团体以内无新旧分子之别。在党言党,唯有视能否为本党、为主义负责奋斗而定其优劣耳。”这表明孙中山A.提出“三大政策” B.维护国共合作 C.维护临时约法 D.反对国民党分裂11. 段祺瑞公开叫嚣:一不要约法,二不要国会,三不要旧总统。为此孙中山发起了 A. 二次革命 B. 护国运动 C. 护法运动 D. 国民大革命运动12下列民国初期的重要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护国运动 “二次革命” 袁世凯称帝 宋教仁遇刺A B C D13下列著作或报纸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完成的是神圣家族 德意志意识形态 共产党宣言 新莱茵报 A. B. C. D. 14恩格斯认为马克思有

6、两个伟大的理论发现,一个是剩余价值理论,一个是唯物史观。如果你要深入学习第一个理论,主要需要选择下列哪本书A B C D A B C D15列宁17岁时因参加学生运动而被捕,警官问他:“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要造反?年轻人,要知道在你面前是一堵墙,你不是在用脑袋往墙上撞吗?”列宁藐视的回答:“是的,一堵墙,不过已经腐朽了,一推就倒,我们可以从上面跨越过去。”文中的“一堵墙”被推倒是在A列宁被流放西伯利亚期间 B二月革命中 B七月事件中 D十月革命中16全球通史中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刻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继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就越得人心。

7、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之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是 A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D巩固苏维埃政府17对1921年苏俄开始实行的新经济政策的表述与分析正确的是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发展 是利用市场和价值规律发展经济的一种尝试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重要步骤 它的内容包括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A B C D18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A、国民革命运动时期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19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建立标志着 A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新民主主义

8、革命任务彻底完成 c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D我国开始朝着社会主义道路迈进20.诗言志,史铸诗。诗人毛泽东以其气势磅礴的诗篇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峥嵘岁月。下列诗句,按其所对应历史事件发生时间的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A. B. C. D.21下列毛泽东著作中,主要论述“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井冈山斗争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A. B. C. D.221992年,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视察南方并发表讲话。

9、下列各项中关于南方谈话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谈话对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作了新的概括B.谈话进一步提出了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的主张C.谈话认为计划和市场两者都是经济手段D.谈话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23.下列科技成就哪些是牛顿取得的二项式定理关于光和色的新理论波动说 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A. B. C. D.24、下列不能体现李四光地质力学理论“学以致用”特点的是 A勘探石油,发现石油 B寻找铀矿,发展核能 C研究和勘测地震 D为寻找和开发煤炭提供依据25“时势造英雄”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纵观人类历史,“英雄”要受制的客观“时势”因素主要有 个人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生产力发展水平

10、 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 阶级立场A B C D二、非选择题:第26题16分,第27题16分,第28题18分,共50分。26(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3年,爱因斯坦在为英国一刊物撰稿时写到“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如何使用它,它是给人赐福还是给人降祸,取决于人本身,而不是取决于工具。刀子对人生活是有用的,但是它能够用来杀人。我们的惟一希望在于,拒绝任何有助于战争准备或战争意图的行为”。 材料二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早在一百多年以前,马克思就说过: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并且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

11、系越来越密切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现代科学技术正在经历着一场伟大的革命。近三十年来现代科学技术不只是在个别的科学理论上、个别的生产技术上获得了发展,也不只是有了一般意义上的进步和改革,而是几乎各门抖学技术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新的飞跃,产生了并且正在继续产生一系列新兴科学技术。 特别是由于电子计算机、控制论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正在迅速提高生产自动化的程度。同样数量的劳动力,在同样的劳动时间里,可以生产出比过去多几十倍几百倍的产品。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 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

12、话(邓小平)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爱因斯坦对科学发展的重大贡献。(4分) (2)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爱因斯坦和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的主要观点。(4分)(3)爱因斯坦和邓小平在论述科学作用时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2分)简要分析其成因。(4分)(4)爱因斯坦作为伟大的科学家,邓小平作为伟大的政治家两人在论述科学作用时的共同价值取向是什么?(2分)27(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处理印度事务的国务大臣在1917年宣布,政府的政策是“逐步建立自治机构”和增加负责岗位上的印度人,但随着战争的结束,人们日益清楚看出,这样的改革将缓慢得难以忍受。镇压代替了缓慢的自治进程,终于导致191

13、9年达到顶点的阿姆利则血案。 材料二 甘地多次发起进一步抵制英国货的运动,这些运动抓住了群众的情绪,有助于吸引更多追随者。他号召印度人只穿用他们自己的传统手工布做的衣服,只要可能就自己用棉花纺纱织布,纺车成了与5000年印度历史联系的民族主义象征。 材料三 在第二次不合作运动中,甘地精选了2500名志愿者步行向丹地盐场进军,这些赤手空拳的志愿者面对殖民者的警棍和铁棒,毫无惧色,一批人被打倒在地,另一批又挺身而上,仍保持着原来的队型。在第三次不合作运动中,不仅甘地和国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逮捕,而且还有大批民众陆续被捕入狱。仅在1941年上半年,被捕人数就达2万多,这些以甘地精神武装起来的“坚持真

14、理者”,手持印度教经典薄伽梵歌,视死如归,脸不变色心不跳地走进监狱。材料四 尼赫鲁在评论甘地时说:“我从未见到一个人具有比他更完美的正派和更坦率的真诚,也从未见到一个人比他更讨厌自私、傲慢、机会主义和个人野心。为了一个伟大的事业在他领导之下同他一道工作,是我们毕生最高的特殊荣幸;对我们来说,他代表着印度的精神和光荣。材料一、二、四均引自(美)罗兹墨菲亚洲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甘地领导的斗争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掀起的?(4分)(2)结合材料二,分析甘地倡导的“土布运动”所起的历史作用。(4分)(3)结合材料三,指出甘地领导反英斗争的指导思想和具体操作上的要求。(4分)(4)结合上述材料,指出甘

15、地身上有哪些优秀的品质?(4分)28(18分)某校历史兴趣学习小组在阅读沁园春雪诗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时,就自己所学的知识对古代几个帝王展开了讨论。请你一起参与他们的讨论。(1)小张认为秦始皇南攻越族,不仅给越族人民带来痛苦,也给秦朝人民带来沉重的负担,应该予以完全否定 ,你同意小张的观点吗? 请说明理由。(4分)(2)小李对唐太宗很感兴趣,准备写一篇小论文。他拟定了其中的一个小标题特别重视吸取历史教训的皇帝。沿着这一思路,请你帮助他再列三个小标题,并分别举一个例子加以说明。(6分)(3)小王纵观历史发现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对我国统一

16、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和巩固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请问康熙帝为巩固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对西藏和蒙古采取哪些措施?(4分)而康熙帝在捍卫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中遇到了新问题。这个新问题指什么?请举一例子加以说明(4分)学号班级姓名 密封线温州中学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答题卷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有而且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二、非选择题:(3 小题,共50分)26.2728高二历史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DBDCB

17、CBDCBCBB141516171819202122232425DBACCDDADDDD二、非选择题26、(1)创立了相对论;发展了量子论(或提出光电效应),推动现代物理学的发展。(4分) (2)爱因斯坦:科学可以制造战争,也可以制止战争,关键取决于人类本身。(2分) 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2分)(3)爱因斯坦侧重于科学与战争的关系(或科学对战争的影响);邓小平侧重于科学与生产之间的关系。(2分) 成因:20世纪30年代人类面临战争的威胁;两极格局解体后,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 (4分)(4)科学应造福于人类的和平发展事业。(2分)27、(1)一战结束后,英国殖民当局的改革过于缓慢;英

18、国殖民当局继续实行高压政策(或制造了阿姆利则惨案)。(4分)(2)打击英国殖民经济;维护印度民族经济;发动了印度民众;增强民族意识。(4分,举出其中任意两点皆可) (3)非暴力(2分);操作要求:以忍耐、服从和视死如归的精神对抗镇压;采取和平合法手段进行斗争(2分,写出其中任意一点皆可)(4)甘地正派、真诚、平易近人、密切联系群众、具有人格魅力;他信念坚定,绝不屈服;他淡薄名利,不顾个人安危,毕生精力奉献于印度民族解放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4分,举出其中任意两点或言之有理皆可)28、(1)不同意(1分);南征越族尽管给人民带来负担和痛苦,但进一步扩大了秦的疆域,有利于越族地区的开发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3分) (2)“特别善于用人的皇帝”:选官不拘一格,任用魏征,用人扬长避短,任用房玄龄等“特别善于纳谏的皇帝”: 魏征进谏200多次,成为太宗的一面镜子“特别善于处理民族关系的皇帝”:文成公主入藏(和亲政策),促进民族融合(其他言之成理亦可,每条2分,总分不的超过6分)(3)措施:平定噶尔丹叛乱;尊重喇嘛教;在多伦与蒙古首领会盟等(4分)新问题:列强侵略,如沙俄入侵中国东北(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