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考前三个月 专题四 倒数第八天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38968915 上传时间:2018-05-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考前三个月 专题四 倒数第八天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地理考前三个月 专题四 倒数第八天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地理考前三个月 专题四 倒数第八天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地理考前三个月 专题四 倒数第八天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地理考前三个月 专题四 倒数第八天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考前三个月 专题四 倒数第八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考前三个月 专题四 倒数第八天(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倒数第八天倒数第八天 交通运输与可持续发展交通运输与可持续发展考点一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1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征方式优点缺点适合运输的货物铁路运输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修筑铁路造价高,消耗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广,短途运输成本高大宗、笨重、长途运输的货物,如矿石、金属、牲畜等公路运输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的运输方式。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短程运输、量小的货物水路运输历史最悠久的运输方式。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条件影

2、响大大宗、远程运输、时间要求不高的货物,如粮食、矿产等航空运输速度快,运输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且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急需、贵重、数量不大的物品管道运输运具与线路合二为一的新型运输方式。用管道运输货物,气体不易挥发,液体不易外流,损耗小,连续性强,平稳安全,管理方便,而且可以昼夜不停地运输,运量很大管道运输要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等2影响交通运输的区位因素(1)了解影响交通运输的区位因素主要有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和科学技术因素。自然因素:某地交通建设的自然因素可从地质、地形、气候等方面来分析。a地质条件:地壳构造运动活跃地

3、区,多断层,地震、滑坡、泥石流频繁发生,交通建设难度大,安全性差,应尽量避开。b.地形条件:平原地区对交通线路的限制较少,工程造价较低,选线时要注意少占好地,处理好交通建设与农田水利设施、城镇发展的关系。c.气候条件:湿润地区应注意排水、干旱地区应注意防风固沙、高寒地区应注意克服冻土和缺氧带来的不利影响、航空港应选择能见度比较好的地区。社会经济因素a合理布局交通网;b.缓解交通运输压力;c.加快资源开发;d.促进沿线经济发展;e.提高人民生活水平;f.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巩固国防;g.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旅游业等。科学技术因素:科技水平比较低的时代或地区,自然因素的影响往往是最主要的;科技水

4、平比较高的时代或地区,自然条件的影响程度逐渐下降,社会经济因素成为最主要的因素。(2)制约因素:自然因素(自然因素中的地貌类型、水文状况、气候条件等对道路建设的投资、难度和运营费用有重要影响)。1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分析方法影响交通运输线区位选择的因素包括社会经济因素决定因素;自然因素制约因素;科技因素保障因素。(1)从自然因素考虑,归纳如下:地形:地势平坦对交通线的选择限制少。地形起伏大铁路多要筑洞架桥,工程难度大;公路、管道需沿等高线延伸;河流湍急,不利于航行;对航空影响小。地质:喀斯特地形防塌陷、渗漏;地质不稳定加固地基,避开断层等。气候:暴雨、洪涝、冻土、泥石流公路、铁路;气象灾害(大

5、风、雾等)水运、航空。土地:少占耕地,尤其是良田。(2)从社会经济因素考虑,归纳如下:合理布局交通网调配交通线上的客货运量,获取最大经济效益。经济:经济发展客货运量大增,资金充足;反之,交通建设加快物资流通,促进区域发展。资金尽量减少桥梁、隧道,缩短里程,节省投资。人口分布尽量联系城镇、人口稠密区,最大限度受益。污染干线不要穿过城区,远离重要文物古迹等。政治:京九线维持香港稳定与繁荣;青藏铁路加强援藏,巩固国防等。科技如在冻土上修筑铁路的技术已解决等。2常见交通运输方面考查的试题类型(1)交通运输线路建设的意义:一般从经济意义、社会意义和战略意义三个角度考虑。但要结合线路有所侧重。(2)交通运

6、输线路建设的作用:一般借鉴京九线和南昆线的作用,从合理布局交通网,加速区域开发,使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加强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的联系,促进沿线经济发展,保障国家的政治统一和安全,促进少数民族的发展,进行文化和科技交流等方面进行分析。(3)交通线路建设的影响一般从有利和不利两个角度分析:其不利方面往往是从环境因素考虑;有利方面则从经济和社会角度分析。(4)交通运输建设过程中遇到的自然障碍:要从沿线经过的自然环境考虑,一般从地形、地质、气候、水文等方面分析。(5)交通运输线路的评价:一般从交通的区位因素评价是否合理来分析。读下图,完成 12 题。1建设京深高铁的主导因素是( )A科技水平 B经

7、济结构C地形地势 D资源开发2京深高铁( )A经过三大自然带 B穿过五类地形区C减少原有铁路物流量 D促进沿线城镇化发展答案 1.A 2.D解析 第 1 题,读图可知,京深高铁连接了我国 7 个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的特大城市,建设京深高铁的主导因素是科技水平和经济发展的水平,经济结构和资源开发对其影响不大,地形地势不是建设京深高铁的因素。第 2 题,京深高铁经过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等两大自然带,穿过平原、丘陵、山地三类地形区,京深高铁是客运专线,不会减少原有铁路物流量,会促进沿线城镇化发展。3(2013德阳模拟)读“我国中长期铁路网发展规划图(部分)” ,回答下列问题。(1)解

8、放前,有一首民谣:“姑娘出嫁到远方,马路又远又长,走了三十三天哟,才到新郎帐房。 ”该民谣是对当时_山高谷深、地形复杂、交通落后状况的形象描述。 A黄土高原 B青藏高原C横断山区 D四川盆地(2)铁路的修建成功,表明(多选)( )A自然条件是影响铁路建设的决定性因素B先进的技术能有效克服交通运输线建设的自然障碍C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选择,首先要考虑填补地区空白D社会经济因素对铁路网规划影响特别大(3)修建铁路,共同面临着哪些自然条件方面的困难?(4)图示区域路段在修建时面临的主要自然障碍是什么?(5)铁路建成后有哪些共同的社会经济效益? 答案 (1)C (2)BD(3)地形崎岖(山高谷深);多地震

9、、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4)高寒缺氧、冻土广布和生态环境脆弱。(5)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地区稳定及巩固国防;完善我国的交通网。解析 第(1)题,横断山区山高谷深,解放前交通十分落后。第(2)题,为青藏铁路,为南昆铁路;对修建铁路来说,经济因素是基础,先进的科技是保障。第(3)题,铁路主要经过横断山脉,地形崎岖、地质条件复杂,是我国地质灾害多发地段。第(4)题,路段主要位于青藏高原,这里海拔高,气温低,空气中氧含量低,冻土广布,生态环境脆弱。第(5)题,这些铁路线的修建对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增进民族团结、维护边疆安定以及优化全国铁路网意义重大。考点二 主要环境问题与可持

10、续发展1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1)人口压力带来的环境问题(2)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产生的环境问题(3)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引起的环境问题2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典型案例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治理措施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防治自然原因:干旱是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干旱的气候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本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雨量的变化对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合理利用水资源;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采用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控制人口增人为原因:人口激增加重了生态环境的压力

11、;人类活动不当,主要有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等问题长,提高人口素质等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及其治理自然原因:处于独特的过渡地带,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破坏后恢复困难,生态系统脆弱。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抗侵蚀能力极弱。温带季风气候,多暴雨,且集中于夏季,冲刷作用强。滑坡、塌陷、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加剧了水土流失。人为原因: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包括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和生产建设中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开发历史悠久,人口增长,垦荒规模扩大,长期不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加上建造宫殿、伐木烧薪、战争等的破坏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综合发展。以水土保持

12、为中心,建立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改善天然草场质量;大力开展煤炭开采地区的土地复垦工作。具体措施有工程措施(护坡、固沟、保塬)、农业技术措施和生物措施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保护人类的开发是导致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主要有焚耕开垦(迁移农业)、大规模的农场和牧场开发、商业性伐木以及采矿、水利和公路建设把保护放在第一位洞庭湖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水土流失,泥沙淤积;围湖造田;对湿地的过度开发利用,天然湿地的数量不断减少,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下降,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严重威胁到居民的生存环境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退耕还林,退田还湖,平垸行洪;移民建镇;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发展水产养殖,发展生态旅

13、游业等3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基本原则(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2)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4传统经济与循环经济项目传统经济循环经济资源利用方式粗放利用集约利用资源利用率一次性利用,利用率低多次利用,利用率高废弃物处理废弃物大量排放到环境中废弃物再生资源化物质流动物质单向流动物质循环流动结果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带来环境问题经济和生态效益相结合1环境问题类题目的解题思路及技巧解答有关环境问题的题目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环境问题的类型、表现与分布首先从题目所给图、表、文字等资料中判断出所考查的环境问题是什么,属

14、于哪种类型,其表现特征和分布如何等。每类环境问题都有不同的表现、分布等特征。(2)成因分析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一般来讲着重分析人为原因,多数是因为不合理地利用资源和能源造成的,但不要忽略自然原因。(3)后果与危害环境问题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哪些影响,要能进行准确全面地分析。(4)解决的措施和建议针对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这是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与训练。2循环经济中有关地理关联图的判读方法(1)首先要把握该图的中心思想,认真理解题意,从中提取有效信息。(2)根据关联图的核心内容,联系教材中所学的知识,并进行正确、严密的推

15、理、分析、判断。(3)做这类题目,若有填空,应该先把最直接、最容易的填出来,剩余的越少就越容易判断。(4)解答后要进行验证,以确保判断的正确性。2012 年 6 月 5 日为第 41 个世界环境日,主题为“绿色经济:你参与了吗?”绿色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是产业经济为适应人类环保与健康需要而产生并表现出来的一种发展状态。据此回答 12 题。1下列生产活动不属于绿色经济的是( )A大力发展有机农业 B向外国出口垃圾C对废弃物进行再利用 D大力开发风能资源2发展绿色经济有利于( )提高生产机械化水平 减少各种废弃物的产生 促

16、进产业结构的优化 提高经济发展的速度A B C D答案 1.B 2.C解析 第 1 题,向外国出口垃圾是典型转嫁环境污染的事件,与绿色经济的理念相悖,故选 B。第 2 题,提高生产机械化水平有可能增加石油的消耗,加重环境污染程度;经济发展的速度过快,难免出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追求经济的过快增长,也势必加重环境问题。故选项中含有、都是错误的。故选 C。(2013张家口质检)2012 年 3 月 1 日起, 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北京市民生活垃圾如果不分类就可能会被多收费。结合下图完成 34 题。3在北京,城市垃圾正以年均 8%的速度递增。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包括( )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消费行为 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 城市法规的不断完善 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