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优化数学课堂教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38966776 上传时间:2018-05-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优化数学课堂教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优化数学课堂教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优化数学课堂教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优化数学课堂教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优化数学课堂教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优化数学课堂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优化数学课堂教(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优化数学课堂教学优化数学课堂教学临翔区新村完小临翔区新村完小 胡玉兰胡玉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何克抗教授在纵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也提出:“信息化时代教师的主导作用应发挥在情景创设、信息资源提供、合作学习的组织和探究性学习的指导以及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等方面。”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融入

2、学科教学,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来创造教学的人文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其重视实践操作,科学地记忆知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于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实质,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良好的兴趣就有良好的学习动机。但不是每个学生都具有良好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好奇”是学生的天性,他们对新颖的事物、知道而没有见过的事物都感兴趣,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必须满足他们这些需求。而传统的教学和

3、现在的许多教学都是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把学生封闭在枯燥的教材和单调的课堂内,使其和丰富的资源、现实完全隔离,致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日益衰减。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设生动具体的学习情境,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的各种感官的参与,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的平面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这一课题时,先通过复习帮助学生理清“组合图形”间相结与内含的关系,再由观察计算机网络展示的各种组合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图,提出:如果要计算这些实物图形的面积,该怎么想?学生回

4、答,看该实物图近似于什么图形,就运用图形面积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在计算机将实物图变化为规则图形后再提问:现在你会计算它们的面积吗?学生发现尽管变化成规则图形,但因为没有学习过它们的面积计算公式,故还是无法计算。此时我就追问:你们现在最想知道什么呢?这一问题引起学生议论纷纷,有些说我们先要把这个图形分割成几个以前学过的图形,并利用相加或相减来计算出这个图形的面积。最终师生共同归纳出“平面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的方法。这一课题的提出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展示出生活中的数学情境后,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再由他们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后,跃跃欲试地想去努力解决问题,这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已达到最高点,他们的思维开始活

5、跃,充分做好了全身心投入到新课学习活动中的准备。这种学生的思维,完全是主动学习的一种表现,更是培养创新意识所不可少的。再比如:在教学平均分时,播放这样一段情景:“猴山上的小猴子最喜欢吃猴王做的饼。有一天,猴王做了6 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猴子们吃(画面出示猴王和 6 块饼)。有 3 只小猴子在等着猴王分饼吃(画面出现 3 只小猴子)。同学们,聪明的猴王用什么办法来分饼最公平合理呢?“在播放录音的同时,画面显示猴王分饼的方法,巧妙地利用录音和图片相结合,将“平均分”这一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形象直观的内容,很适合小学生从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特点,还积极调动了耳、眼、脑等多种感官投入学习,把学生

6、带入新奇的境界之中,学生由“奇”而生“趣”,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呈现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教学再设计,对发展学生的思维有着重要的作用。利用多媒体教学,呈现教学过程,能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途径去思考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诱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例如:在相遇问题中,用速度和乘以两物体共同行的时间,求路程和比较抽象,学生难于接受,于是用多媒体课件显示两人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 4 分钟相遇的画面;然后用线段图表示两人走的路程和;接着闪现两人每

7、分钟走的路程,并把它们合并成一条小线段,即速度和。走了 4 分钟,有 4 个这样的小线段,它们的总长度也是两人所走路程的和。教师无需更多的语言,只要借助计算机所显示的图像,便无声地传递了教学信息,将不易表述的内容清晰、形象、生动地展示于学生面前。而这种传递又是那么有吸引力、有启发性,使学生丝毫感觉不到由于思维产生障碍可能带给他们的心理压力,反而却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快乐。再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根据学生常对新、奇、美的动画画面感兴趣,运用信息技术创设这样一个情景:首先电脑屏幕上显示出三件圆形物体:圆桌面、钟表、车轮,让学生观察形状,然后利用多媒体技术把物体外形显示出来,抽出实物,得出三个

8、大小不同的圆,从而建立圆的表象,接着为了学生明确圆是一种曲线图形,借助计算机技术在屏幕上出现:在一望无垠的草地上,一只小羊脖子上系着一根绳子拴在树上,小羊围绕树木跑一周,小羊跑的轨迹,电脑用红色光圈闪烁出来,这样就形成了一条封闭的曲线圆,通过以上两个过程的演示,使抽象、难懂的几何概念变得生动形象,使学生一目了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充分体现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像并茂的特点。所以恰当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

9、突破难点。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圆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这一重难点,我利用课件形象生动的剪、拼动画,把圆分割成相等的两部分共 16 份,然后通过动画把这两部分交错拼好,这样就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学生从视觉上体会到把一个圆转化成一个长方形的过程,再让学生自己亲手剪拼,最后体会到这个近似的长方形面积与原来的圆的面积是完全相等的。引导学生观察,怎样才能使这个圆转化成最近似的长方形?然后再以剪拼动画 32 份、64 份形像生动的活动过程展现眼前。再问学生还发现了什么?这个近似的长方形的长、宽与圆的什么有关?从而导出求圆的面积公式。使得这课的重难点轻易地突破。大大提高

10、了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再例如:教学角的度量一课时,由于学生的空间观念还没有形成,很难掌握量角器的摆放方法,因而不能正确地量角和画角。运用多媒体在大屏幕上认识量角器,学生可以清楚地看见量角器的每一小格,每一条刻度线,内外圈刻度,比使用教具更清晰、更直观。从而正确认识量角器。量角画角时,动态的显示量角器地摆放方法,变换不同角度摆放量角器,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然后让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量角和画角,展示学习效果,这样,较好突破了量角、画角这一教学难点,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本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为了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运

11、用现代信息技术,设计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他们实际的生活素材。在教学中瞄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最佳联结点,并架起桥梁,使数学知识因贴近生活而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数学,用数学眼光看待周围的生活,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素养,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例如,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数学活动课”旅游费用一课,录像播放师生游“深圳欢乐谷”的情景。参加这次活动的学生有 980 人,教师 38 人。门票价格为成人票每张 120 元,学生票每张 60 元,30 人以上可以购买团体票,团体票每张 80 元。请你设计一种最为省钱的购票方案。同学们展开热烈的讨论,各自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创设生活情景,突出主体地位。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景有机结合起来,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处处充满了数学。总之,把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去,发挥其主导作用,创设生动形象的生活情境或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让学生从繁琐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形成合作交流、主动探索的学习氛围,把课堂教学过程转变为学生在学习中自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实施,达到了优化课堂教学,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