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895997 上传时间:2017-08-1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课题: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课题: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课题: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课题: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题: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民版)历史必修二教案专题一 1时间:_年 _月 _日 星期_课题: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一节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课标要求】“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了解中国远古时期,农业就占据了主导经济的地位。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演进。了解中国古代赋税和徭役,进而明白古代中国的农民承受的沉重负担。了解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和土地兼并问题。了解古代中国水利事业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作用。通过对课本内容的学习理解古代中国农业占据主导的经济地位的原因,从而锻炼历史分析和历史概括的能力。通过对主要耕作

2、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演进的了解,理解工具变革在生产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从而培养学生运用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学生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以及教材所提供的历史史料和历史图片,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大胆想象、数理分析和创新性思维。并使学生学会用比较法、阅读法、观察法和历史联想法等方法进行历史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古代中国有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实践中建造了大量的世界闻名的水利工程,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加深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重点、难点】一、重点: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二、

3、难点:分析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理解中国古代依附于土地的两个不同阶级的深层次关系;理解土地集中与农业经济发展和民众暴动的关系;理解生产工具的革新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教学过程】复习并导入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曾以其辉煌灿烂的文明令世人瞩目和向往。古代的中国有着发达的农业,先进的手工业和繁盛的商业,从而为文明的萌生和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经济基础。要了解中国古代文明辉煌灿烂的原因就必须了解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鉴于本节内容较松散,可以先让学生快速阅读各目标题,归纳出本节主要内容。然后在教师引导下,使学生明白本节主要讲述了以下几方面内容:农业的起源、农耕方式和农耕工具的改进、赋税和

4、徭役繁重、土地兼并问题、古代水利事业的发展。讲授新课一、农业的起源(一)学生阅读第一目,思考: 1、在远古时代,开始占据经济主导地位的是哪个生产部门?2、请你说说有关“神农”的传说。3、P4 学习思考:为什么“神农”在中国早期神话传说中有特殊的地位?(二)讲解J(人民版)历史必修二教案专题一 21、投影“神农氏”的图像及其相关传说。引导学生分析神农传说的意义以及农业在中国古代的积极作用农业占经济的主导地位。2、传说:神农氏创制了原始的农具耒耜;教导民众耕作;“神农能殖嘉谷” ,反映了农作物种植的成功实践。3、投影半坡遗址中“粟和菜子”的图片,通过新石器时代的遗存,了解农耕作为最基本的经济形式,

5、支撑着中国古代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国自远古时代起,农业就开始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中国古代的一切文明成就,都建立在农业经济正常发展的基础之上。农耕作为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社会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据说,神农氏创制了原始农具耒(lei)、耜(si),教导民众耕作,还进行了农作物品种的改良实践,这一切对农业经济的贡献是巨大的。二、生产技术的进步(一)学生阅读第二目,思考: 1、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生产工具有没有变化?有什么局限性?3、中国古代传统农业有什么特点?4、 国语晋语记载:“夫范、中行氏将耕于齐,宗庙之牲为畎亩之勤。 ”当时有些人还以牛或牛耕作名字,

6、如孔子的弟子冉耕字伯牛,又有司马牛名犁,晋国有个力士叫牛子耕。这些现象反映了我国农业发展中的哪些问题?体现了牛耕在春秋时期的开始兴起,也 说明了人们对 当时农业生产的重视。 应该说,牛耕的兴起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但也应当看到:牛耕作 为主要的农业生产方式之一,自出 现以来,历千百年而无根本性的 变化,至今仍是大部分 农业区从事 农业生产的主要方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农业生产的长期落后。 5、分析古代耕作工具和耕作方式的影响。为什么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古代中国的农业一直都使用牛耕,而没有得到突破性的进步呢?由此引出古代中国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二)讲解1、引导学生阅读

7、教材归纳中国古代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演变。“火耕”“耜耕” (石器耕锄)“铁犁牛耕”利用幻灯片打出耒耜、石斧、铁镰,以及耦犁等图片,增加学生的兴趣。注意知识点:春秋战国时期,采用了牛耕;汉代,牛耕普及2、生产工具的演变从材质方面:石,骨,木 青铜,铁从工艺方面:打制磨制冶炼,铸造从牵引动力方面:人力畜力犁耕、播种、灌溉技术的进步生产工具的进步反映了精耕细作农业技术的提高,反映了我国人民适应改造自然的勇气和智慧。3、特点: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小农经济。局限性:农业耕作技术没有革命性的进步。正确看待小农经济的特点、地位和影响。三、农民负担(一)学生阅读第三、四目,思考: 1、统治者征税的目的是什么

8、?古代赋税由哪些税种组成?有什么影响?2、农民除了缴纳赋税外,还有哪些负担?徭役有哪些内容?沉重的徭役产生怎样的影响?3、中国古代的赋税和徭役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J(人民版)历史必修二教案专题一 3(二)讲解:投影相关文字和图片资料,并分析石壕吏 ,使学生感受古代农民所承受的沉重的赋税和繁重的劳役。1、目的:为政府的财政支出提供物质保障。组成:名目繁多,包括人头税、田租、杂税等。各朝代征收的比率和数额不同。秦时“泰半之赋” 。影响:是专制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给农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束缚了农民的人身自由。2、负担:徭役即古代王朝强制民众承担的无偿劳动,是古代赋税体制的一部分。组

9、成:主要从事大型土木工程;还有为满足统治者奢侈消费需要的。影响:是许多大型工程得以成功营建的基本条件;过度征发,引发社会动乱。3、影响:中国古代的赋税和徭役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压抑,从而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由此引发的社会动乱,往往成为王朝覆灭和社会经济文化凋残的直接原因。四、土地兼并(一)学生阅读第五目,思考: 1、你知道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经历了怎样的变更吗?2、投影资料“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 ,分析现象以及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和影响。3、封建社会为解决土地兼并问题,采取过哪些办法?成效如何?4、土地兼并会导致哪些问题?(二)讲解

10、1、投影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过程:2原因: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 地权和劳动者分离。封建社会的土地兼并现象严峻,无数小农破产。虽然许多开明政治家都着力于解决这一问题,但是由于地主阶级是专制主义王朝的阶级基础,通过改革解决土地兼并问题未成功。3、办法:开明政治家的改革;农民起义,提出“平均”的口号。结果:失败。4、土地兼并导致的社会问题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因为自耕农是国家各种赋 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土地兼并 导致自耕农大量破产,使国家丧失收入来源。引起社会动荡不安。土地兼并的膨 胀导致地方豪强势力壮大,影响到中央集权的加强;也会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引发农民起义,危及王朝的统治。自耕农破产成为

11、佃民,导致租佃关系的出 现并日趋普遍化。五、水利事业(一)学生阅读第六目,思考: 1、请你说说大禹治水的故事。2、古代为什么重视兴修水利?3、我国古代兴修了哪些著名的水利工程?分别起了怎样的作用?至今仍在起作用的有哪些?(二)讲解2、水是农业命脉。自古以来,中国农业在水的条件方面一直不是很理想,中国农民长期在“旱”与“涝”的双重威胁下艰难劳作。水利成为中国传统农业满足社会温饱需要并得以缓慢进步的基本保障。3、古代水利建设概况夏商周: 农田水利有 较大发展。春秋 战国:中原地区已普遍采用桔槔灌溉农田;楚国孙叔敖修的芍陂是有史记载的最早水库;战国时秦国蜀郡守李冰修的都江堰,水工郑国在秦国修的郑国渠

12、。秦:灵渠、江南运河。J(人民版)历史必修二教案专题一 4另外:井渠。后来流行于新疆等干旱地区。两汉 :关中水利。王景治黄。其它水利设施。隋炀 帝:在历 代运河的基础上,于 605610 年,开通了大运河。大运河全 长四五千里,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南达余杭,是世界上最早、最长的运河。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各地 兴修了不少水利工程,仅江南兴建和修复的水利工程,就大超过了六朝的总和。还创制了新的灌 溉工具筒车。明清:改进灌排工具。小结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1)小农经济成为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封建经济的基本形态。(2)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形成了比

13、较成熟的农业技术。长期以来,耕作技术没有革命性的进步。(3)小农是封建国家赋税和徭役的主要承担者。赋税和徭役繁重,压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进而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4)土地高度集中,地主和农民的阶级矛盾激化,民众暴动不断发生。(5)历朝历代的水利兴修防御了自然灾害,推动经济不断向前发展。【作业】 (一) 、 填充图册(二) 、课外探究题:1、中国古代帝王为了体现对农业的重视鼓励农民发展生产,往往亲为表率。在初春时亲自率百官进行表演式的农耕活动。清朝康熙还曾专门试种田地亲自收取良种并在全国推广。皇家园林颐和园内还专门铸有铜牛和题为“乐耕”的茅庐,以示重农。请你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查阅有关资料

14、,了解中国古代帝王“春耕”的由来、过程,并以你自己的观点评价统治者的目的和这种活动的实际效用。2、生产工具的革新是古代中国农业进步的重要因素,但长期以来却没有革命性的进步。许多传统的工具到今天还在广泛使用,如镰刀、铁犁、连枷、翻耙等。你见过、使用过吗?请你利用身边的资源,或在假日郊游、社会实践时到农家观察一下今天农村的生产状况。问问他们生产生活上的变化。写成小论文或调查报告,比如你认为与西方国家的农业相比中国农业的前景如何、应向什么方向发展、应做出什么样的改进? 在这样的活动中可以锻炼你对社会的思考能力、对世界整体发展的感知能力及社会责任感。【课后反思】J(人民版)历史必修二教案专题一 5时间

15、:_年 _月 _日 星期_课题:第二节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课标要求】“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掌握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并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结合课本中所提供的历史图片和内容,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文献的与能力;结合地图理解古代中国不同时期手工业中心的地理分布,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感和观察能力。二、过程与方法: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中所提供的历史文献和图片及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大胆的想象、合理的历史推理和主动的探究。并尝试运用观察法、阅读法(包括历史文献、地图等)访问法、调查法等方法进行历史问题的探究和思考。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知道我国古代有高度发达的手工业技能和完备的手工业部门,中国的手工业生产历史悠久、成就辉煌。从而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加深对我们伟大祖国与中华民族的热爱之情。【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重点、难点】一、重点:掌握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我国古代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冶金技术、制瓷业、丝织业。二、难点:理解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当时的社会经济形态上去理解手工业的发展,可以适当地借助历史文献法和讲解法。加深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分析“工官”制度的利弊及其原因,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教学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