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工作论文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8959363 上传时间:2018-05-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学生工作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校学生工作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校学生工作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校学生工作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校学生工作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学生工作论文(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摘要摘要高校学生工作高校学生工作是兼有大量事务性的教育工作,包括教学、管理、服务教学、管理、服务三个方面,以实践教学、指导为主,辅以理论传授。非教辅、亦非全行政管理和服务的“育人工作”。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内容和职责几乎涵盖了除常规课堂教学之外的各项教育与培养活动、学生事务性工作。高校学生工作的内容和职责决定了其根本价值。 关键词高校;学生工作;特点;性质;功能 一、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历史缘起与现实内容 我国高校学生工作起源于特定的历史时期,1945 年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中设立政治指导员是高等院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开展学生工作的最早雏形。 建国初期,国家政权才建立,培养大学生的政治素质是教育的重

2、要任务。党中央在总结、继承和发扬老解放区学校教育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于 1951 年 11 月政务院批准的关于全国工学院调整方案的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建立政治辅导员队伍。1952 年 10 月,教育部发出关于在高等学校有重点的试行政治工作制度的指示 ,明确规定要在高等学校设立政治工作机构,在学生中实行政治辅导员制度。1953 年,清华大学率先建立政治辅导员制度。 1961 年 9 月中共中央批准试行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 ,其中明确要求:“为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在一、二年级设政治辅导员或者班主任,从专职的党政干部、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其他青年教师中挑选有一定政治工作经验的人担任。同时,要逐步培养

3、和配备一批专职的政治辅导员。 ”至 1966 年,全国各类高校普遍建立了学生政治辅导员队伍,专门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工作。 1980 年教育部、团中央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高等学校的学生政工干部,既是党的政治工作队伍的一部分,又是师资队伍的一部分,担负着全面培养学生的重要任务。这里明确指出,辅导员也是教师,承担着“全面培养学生”的任务,而不只是培养政治素质。 2004 年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在组织教育部、中宣部、团中央三部委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于 2004 年 8 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 号文

4、件),文件中将专职学生工作者明确定名为“辅导员”,其外延明显扩大。其职责包括“思想政治引导”、 “学习生活指导”、 “心理健康辅导”等方面。2006 年 4 月,教育部在上海召开全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会议,进一步明确了辅导员的素质要求和高校学生工作的职责定位。 根据高校学生工作的历史演进,我们大致可以看到其工作内容一直以来以做思想政治工作为主。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尤其自 1999 年中国高等教育开始大规模扩招,到目前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以来,高校学生工作的内容已经有了相当大的调整与变动,其所担负的任务激增,内容非常之庞杂多达“十几门课”:如安全教育、管理,就业指导,社会实践,政治理论、时事政

5、策的学习与传播,党团组织建设,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心理健康教育,道德引导,学业奖惩,行政管理(包括治安、稳定工作),助学服务,甚至包括催缴学费等等,几乎除常规课堂教学之外的学校各项学生教育与培养活动、学生事务性工作中都有学生工作者的身影。 当然,在当今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工作队伍的工作内容已经不可能仅限于思想政治工作,也不能只附庸于思想政治工作。在我国,高校学生工作承载着众多的内容和责任,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要求,这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它与美国等西方国家高等院校学生工作主要侧重于心理辅导、职业辅导、社会化辅导三个方面,学生其他许多方面的事务非其工作内容有着根本的区别。 二、高校学生工作的

6、特点二、高校学生工作的特点 高校学生工作与高校常规教学育人工作相比较,它们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很大程度上具有知识员工工作的特点。 1、工作内容的繁杂性。一是高校学生工作者面对的工作对象,少则几百,多则上千,他们面对的是本系、院的全体学生,不像专业教师有可能只是担任其中某些班级的教学;二是高校学生工作者的工作内容几乎囊括了除常规课堂教学以外的所有校园教育活动,可以说他们担任的课程门数最多,最具全面性;三是高校学生工作者所担任的不少教育项目都伴随着学生在校期间的全过程,大量工作内容具有长期性;四是高校学生工作者的工作形态、方式多种多样,既有少量的课堂教学,更有大量的课堂之外的教育活动;既有理论教

7、育任务,更多的是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动手能力或应用能力的培养。 2、劳动成果的间接性。高校学生工作的劳动成果不是以物化的形式表现出来,而是以潜能的方式存在于学生身上。学生工作者对学生这种“人才产品”的劳动和工作过程结束之后,劳动者对劳动对象的影响还继续存在,甚至伴随终生,而且还会通过他们去影响其子女和社会的其他人,最终为社会创造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难以用数量计算的。3、绩效体现的滞后性。高校学生工作者的工作成果是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综合素质,使之成长为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较强能力的人才,这是一种特殊的“产品”。管仲提出:“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生之计,莫如树人。

8、”高校学生工作对学生的培养,需要学生工作者长期的、反复的劳动,在潜移默化之中凝固,其成效往往需要在很长的时间以后才能有所显现。这与教授学生某门学科知识学生一旦掌握即可以很快体现或应用有很大区别。 4、劳动过程与绩效的难以监测性。高校学生工作者的劳动是脑力性活动,劳动过程往往是无形的,加之其工作形态、内容、方式的多样性,难以用文字或其他统一的形式规范地详尽记录或体现,因此,对他们劳动过程的监控是困难的。由于劳动过程的不易监控,劳动成果的间接性、滞后性,又导致了高校学生工作劳动成果难以衡量,它不像课程教学活动可以通过课程考核对成效进行监测。 5、劳动的创造性。高校学生工作者的劳动蕴涵着相当大的创造

9、性,学生中彼此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学生工作者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创造性地开展指导和培育。学生工作要解决问题、开展教育和指导,许多时候难以像课堂教学一样可以集中地满堂灌,它需要根据不同的学生个体、不同的情境予以相应的变化和调整。因此,它更是一项需要创造性和个性化的工作和劳动。 6 、劳动的专业性。高校学生工作也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是高校学生工作的主要内容,思想工作是一门科学,做人的思想工作是世界上最难的工作之一。其工作原则、方法、形式等方面都须遵循思想教育科学的规律,否则就难以奏效。此外,已成为学生工作重要内容的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教育等更须相应的专门技能和专业知识。 三、高校

10、学生工作的性质三、高校学生工作的性质 人们一般将高校学生工作定位于教育管理中的“管理”,通常把“教育”理解为教学,进行课堂教学的人才是教师,因而不把高校学生工作员工算作教师而只认为是管理人员。但国际社会早就提出了“大教育”观念,教育既包括正规教育,也包括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国际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面向 21 世纪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提出了教育的四个支柱,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从“大教育”观念出发,学生工作不仅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而且应该说是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蔡国春先生曾经将学生工作这一概念的基本含义界定为:高等学校通过非学术性事务和课外

11、活动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以规范、指导和服务学生,丰富学生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发展、成才的组织活动。 笔者认为,高校学生工作是高校对学生在校内外的学习和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的总称。它是高校学生工作者组织指导学生,按照教育方针所规定的教育标准,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各种教育、管理和服务,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各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合格人才的过程。学生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具体内容包括众多方面。概括地说,它是以德育为主导,以智育为核心,以学风为重点,以党建带动全面工作。具体地讲,它涵盖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教育、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扶贫解困、就业指导等诸多方面。因而高校学生

12、工作是兼有大量事务性工作的教育工作,它包括教学、管理、服务三个方面,以实践教学、指导为主,辅以理论传授,非教辅、亦非全行政管理和服务的“育人工作”。 四、高校学生工作的功能和职责四、高校学生工作的功能和职责 从当前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内容看,其功能和职责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教育。这是高校学生工作最基本的职责之一,通常学生工作者所要完成的教育有:政治思想教育、专业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就业指导教育、组织协调能力的教育与培养、党团知识教育、大学生活教育等。 2 管理。高校学生工作对学生的管理包括:学生基本资料的管理,如学生党团档案、特困生档案、奖学金、荣誉称号统计、就业情况等;

13、学生工作日常管理,如制定学生工作计划、完成领导和上级部门布置的其他工作;学生行为规范管理;学风建设与管理;学生干部工作的指导与管理等。 3 服务。学校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也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和职责。它包括:生活服务,如新生咨询、心理指导等;助困服务,如助学贷款服务、勤工助学服务等;就业服务,如收集发布就业信息、举办招聘会等。 4 开发。学生工作要求积极开展各类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搭建各种各样的平台,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长处和优点,使之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其自信和勇气,从而实现挖掘学生潜力、提高学生素质和培养学生兴趣爱好的目标。 5 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学生工作所面临的问题也日益复杂化、多样化。学生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会不断遇到各种新问题、新情况,因此,学生工作者在完成各项学生工作任务的同时,要不断进行思考、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寻找新形势下学生工作的新规律。 我国社会主义办学方针决定了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内容、功能与职责,他们在增强学生政治素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合格人才和维护校园稳定,保证高校办学社会效益等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这决定了高校学生工作的根本价值和学生工作队伍的应有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