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结计划生育政策之必要性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8956383 上传时间:2018-05-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终结计划生育政策之必要性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终结计划生育政策之必要性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终结计划生育政策之必要性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终结计划生育政策之必要性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终结计划生育政策之必要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终结计划生育政策之必要性(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北京人才市场 北京找工作终结计划生育政策之必要性中国已经提前进入老年化社会,今后一段时期,将是社会养老和家庭养老都靠不住的时期, 4 亿老人将老无所养。中国由于实行计划生育,导致儿童抚养比和总抚养比太低,内需不 足,就业压力大。如果继续实行计划生育,那么中国的就业将越来越难。真正的“人口红 利”应该是年轻的人口结构。中国需要的不是计划生育,而是鼓励生育。1 社会养老、家庭养老都靠不住1980 年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控制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 ,标 志着中国独生子女政策全面实行。 公开信认为, “老化现象最快也得在四十年以后才会 出现。将来生产发展了,人民生活改善了,社会福利

2、和社会保险一定会不断增加和改 善,可以逐步做到老有所养,使老年人的生活有保障。 ”但事实上,中国在 20 世纪末就进 入了老年化社会。在发达国家正在为老年化而忧心忡忡,并提出鼓励生育的时候,中国一些专家学者(如李 小平、彭希哲、马赢通、程恩富等)得出结论:老年化不但不可怕,而且是中国的福音, 中国计划生育是“为富先老” ,是开创“未富先老”到“先老后富”的捷径。老年化真的有那么美好吗?以人口结构最好的美国为例,美国在 1930 年代的“大萧条”后 建立社保制度。但是 2005 年布什总统说:“2018 年,社保将会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况。自 那以后,社保缺口将逐年递增。到 2042 年,整个社保系

3、统将被消耗殆尽,全面破产。 ”美国养老金制度建立了 70 多年了,并且 1988 年之后生育率一直稳定在 2.1 附近,人口结构 远远比中国好。中国 1996 年至 2010 年平均生育率只有 1.4 左右了,根本不可能建立起美 国那种社保制。2010 年中国 60 岁及以上、65 岁及以上老人分别为 1.78 亿、1.19 亿,只有城市 4000 多万 老人享受社保,依靠全国 8 亿劳动力来支撑目前的养老体系。但即便如此,养老金也开始 出现危机。而到 2037 年,上述人口将分别超过 4 亿、3 亿;到 2050 年,分别达到 4.5 亿、 3.4 亿。而劳动人口却不断减少。15 至 64

4、岁劳动年龄人口与 65 岁及以上老人之比将从 2010 年的 8.4 比 1,上升到 2035 年的 3 比 1,以及 2050 年的 2 比 1。现在离公开信发表仅 30 多年,如何实现全社会的“老有所养”已成了大家普遍关心的 问题之一。2012 年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副主任吴玉韶说:“现在媒体和社会的舆论给老年人 一种误导,就是养老的很多责任推给政府” , “必须积极调整社会政策,强化家庭养老功能” 。2013 年 7 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更是规定“不常回家看看将 属违法” 。今后一段时期,将是社会养老和家庭养老都靠不住的时期,4 亿老人将老无所养!北京人才市场 北京找工作

5、2 继续计划生育,就业将越来越难 蔡昉等主流人口学家将计划生育降低生育率所引起的总抚养比降低称为“人口红利” 。笔者 并不认同他们关于人口红利的定义。总抚养比并不是越低越好,稳定在 50%至 60%最有利 于经济发展、就业和社会稳定。总抚养比太高, “不堪重负”的人多;太低, “游手好闲” 的人多,失业压力大。中国由于实行计划生育,导致儿童抚养比和总抚养比太低,内需不足,就业压力大。如果 继续实行计划生育,那么中国的就业将越来越难。真正的人口红利是年轻的人口结构。中国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与世界打交道主要依靠的不 是资金,不是技术,不是资源,实际上是充沛的年轻劳动力资源。就是仗着如此大量的劳 动大

6、军,中国成了“世界工厂” ,成了世界生产基地。但是中国 20 至 39 岁年轻劳动力在 2003 年开始负增长,同时出现用工荒。2012 年 20 至 39 岁人口只比 2002 年下降 5%,对 经济的影响已经如此之大;而到 2032 年,该年龄组人口将比 2002 年减少 1/3,对经济的影 响的可想而知。15 至 64 岁总劳动力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日本和欧盟都是在 15 至 64 岁人口负增长前夕 就出现了经济危机。中国 15 至 64 岁总劳动力在 2014 年开始快速下降,意味着中国经济增 长即将减速。中国的社会发展水平比欧盟落后近百年,比韩国和台湾地区落后 20 年;但是总劳动力

7、下降 时间只比欧盟晚 4 年,比韩、台还要早 2 年。中国不但面临劳动力短缺,也面临人口结构 老化,中位年龄将从 2010 年的 35 岁提高到 2030 年的 44 岁,产业升级的能力将越来越难。劳动力负增长并不意味着充分就业,相反,失业率会更高。年轻人能胜任的工作,老年人 并一定能胜任,这是一个结构性失衡的问题。 欧洲各国的经验表明,老年化不但导致劳动 力短缺,也增加就业压力。日本劳动力短缺后,失业率反而从 1980-1989 年的 2.5%升高到 2000-2009 年的 4.65%。中国与日本还不同,中国有庞大的“过剩”中老年劳动力, “用工 荒”和“就业难”将长期并存。3 中国人口降

8、至 5 亿并非难事,但国家将极端贫弱“人口太多” 、 “人均资源不够”是中国实行计划生育的重要理由。国家计生委副主任潘贵 玉认为:“要是中国只有两三亿人口,现在一定是很神气。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程恩富希 望将中国人口降低到 5 亿,以使生活水平在一百年内赶上发达国家。现在城市人感到“人口太多” ,主要是中国的城市规划不合理。中国以“耕地不足” 、 “保护 十八亿亩耕地红线”为由对城市用地实行严厉的限制,中国城市基本都是以超过 1 万人/平 方公里的密度进行规划的,2013 年占全国 53%人口的城市所占土地只相对于 0.7%的国土北京人才市场 北京找工作面积、5%的耕地面积,导致高房价、交通

9、拥挤、环境污染。但是另一方面,中国撂荒的耕 地已经超过了城市总面积。由于世界资源分布很不均匀,低于“世界平均”并不意味资源不够。比如,美国、加拿大、 苏联、大洋洲、南美洲人口占全球 15.4%,但却拥有全球 41.5%的耕地。中国人均耕地面 积只有印度的 67.7%,但由于亩产是印度的 2.2 倍,人均粮食产量却是印度的 1.56 倍。中 国粮食亩产由 1949 年的 68.6 公斤增加到 2009 年的 364 公斤,如果今后亩产能够达到美国 和德国现在的水平,那么粮食将增加 30%;如果亩产能够达到荷兰和比利时现在的水平, 那么粮食将增产 70%。如果中国城市全部像美国芝加哥那样以 400

10、0 人/平方公里的人口密 度进行规划,也是有足够的土地的,民众也不会再感觉“人口太多”了。也就是说,中国 城市规划根本不必要像现在这样缩手缩脚,既可以吃的好,也可以住的舒坦。牛能健康地从 100 公斤长到 400 公斤,但大象从 5 吨降低到 1 吨肯定会死亡。客观上中国 的人口已经很多了,不可能像切蛋糕一样把现有的 13 亿在保持年龄结构不变的情况降下来。 计划生育降低生育率,减少新生人口,这意味着社会持续老化。根据 2010 年人口普查,2010 年总人口 13.4 亿,27 岁及以下的人口有 5 亿,37 岁以下的人 口有 7 亿。即便 2010 年之后一个孩子都不生,也要在 2053

11、年后人口才会降低到 7 亿,到 2064 年降到 5 亿(没有 58 岁以下人口了,由于没有了育龄妇女,意味着民族灭绝!) ,到 2075 年后降到 3 亿。如果继续 2010 年人口普查所示的 1.18 的生育率,那么中国人口将分别在 2078 年、2096 年 降低到 7 亿、5 亿(只占全球的 5%左右,而 1820 年占全球的 37%) 。2010 年中国中位年 龄是 35 岁(发达国家是 39.7 岁) ,而到 2078 年将是 58 岁;2010 年是 8.4 个 15-64 岁劳动 年龄人口对应 1 个 65 岁及以上老人(发达国家 2010 年是 4.2 个) ,而到 2078

12、 年将是 1.24 个劳动人口对应 1 个老人。也就是说,中国人口很容易在 100 年以内降低到 5 亿左右,但 国家将是极端老弱而贫穷。俄罗斯地广人稀,人口从 1992 年就负增长,中小城市丧失活力,人口往莫斯科集中;莫斯 科房价全球最高,人均住房面积远低于北京,交通拥堵程度全球第三。如果中国人口负增 长,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会更加拥挤。4 中国需鼓励生育,而非计划生育 人口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要保证人口相对于上一代不增加也不减少(世 代更替) ,发达国家总和生育率(妇女平均生孩子数)需要达到 2.1;由于婴幼儿死亡率和 出生性别比都比发达国家要高,中国目前的世代更替水平生

13、育率应在 2.3 左右。由于有不生育人群的存在,一个正常的社会应当是主流家庭生育三个孩子,部分家庭生育 一两个孩子,部分家庭生育四五个孩子。要是主流家庭不让生、不愿生、养不起三个孩子, 就表明这个国家已经丧失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人口与森林、草原一样是可更新资源,必北京人才市场 北京找工作须合理利用,保持更新能力。低于世代更替水平的生育率相当于掠夺性利用人口资源。中国的生育率在 1990 年后就低于更替水平,1995 年后只有 1.5,2000 年人口普查显示只有 1.22,2005 年 1%人口抽样调查证实只有 1.33,2010 年人口普查再次证实只有 1.18, 中国 统计年鉴-2012显

14、示 2011 年总和生育率仅为 1.04。就是说,中国早就应该停止计划生育。社会经济越发达,生育率越低。中国大陆目前的人类发展指数(联合国反映社会发展水平 的综合指标)与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的韩国、台湾地区相当,当时这两个地区的生育率只 有 1.7。现在泰国、伊朗的社会发展指数与中国相当,2010 年两国生育率分别只有 1.58、1.67。就是说,假如大陆停止计划生育并如台湾、韩国那样鼓励生育,三五年的补偿 性出生高峰之后,生育率将跌落到 1.7、1.6,然后还会沿着台湾、韩国的老路下降;这两 个地区社会发展水平超前大陆 20 年,在鼓励生育的情况下,2010 年的生育率分别只有 1.22、0.895。中国需要的不是计划生育,而是鼓励生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