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读自己喜爱看的书(案例)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8956334 上传时间:2018-05-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孩子读自己喜爱看的书(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让孩子读自己喜爱看的书(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让孩子读自己喜爱看的书(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让孩子读自己喜爱看的书(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让孩子读自己喜爱看的书(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让孩子读自己喜爱看的书(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孩子读自己喜爱看的书(案例)(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孩子读自己喜爱看的书让孩子读自己喜爱看的书场景:场景:在家长会上,有许多家长说他的孩子平时在家只是做老师布置的书面作业,做完作业叫他看书就只是喜欢看卡通动漫类的书,对纯文字的书却不很感兴趣。很多家长为此事很担心,生怕看了这些书耽误时间,想让孩子多看一点纯文字类的书籍。问题质疑:是让孩子想看啥就看啥呢还是为孩子规定好内容?案例分析:案例分析:1、其实不管是幼儿还是学龄儿童,他们在交往过程中,都比较喜欢“结派”,也就是经常在一起玩的,也就是那几个人。这就是人际交往中的朋友,人,都喜爱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读书,何尝不是这个道理?只有读自己喜欢的书,才有乐趣!2、在孩子读书这件事上,我想很多家长都

2、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博览群书,并从中吸取有用“养分”,并以此提高孩子的修养、知识和陶冶情操。可是,这种心态和做法,是很功利的,其最后不仅会使孩子厌倦读书,甚至可能让孩子不愿意学习。而其中的道理也非常简单,就是读书变成了为读而读,把乐趣当成了任务,完全失去了原本的意义。3、许多孩子学习成绩不好,除部分孩子确实是学习方法掌握不好,或教育方式和孩子的学习类型不吻合以外,基本都是孩子认为学习是一个苦差事,是父母逼着自己学的!之所以造成这样的结果,其核心是剥夺了孩子的兴趣,把学习和玩,和生活严格对立。所以,想让幼儿和学龄儿童爱上学习,重点在于养趣,使孩子有内在的学习动力。4、同样的,想让孩子喜欢上读书,其先

3、决条件是对孩子养趣。孩子有了兴趣,就有了求知的欲望,当父母由于种种原因,“有意无意”间不能满足孩子的需求,并暗示孩子,你想知道的在书里面都有,于是孩子极大可能被书籍“诱惑”,从小就不会认为读书是一件可怕和痛苦的事情。当然,家长在操作上,还是从绘本类入手是比较恰当的,也符合孩子的认知情况。 5、许多家长在孩子认了不少字时,加上听说某某孩子已经读了四大名著,往往都安奈不住自己,想方设法也让孩子读纯文字类的书籍。于是,各种尝试开始了,什么长篇小说、短篇小说,什么童话、散文,甚至是作文范文都上了,可结果呢?孩子很可能被你这种阵势吓住了,对抗或变相反抗也就出现了,真是事与愿违呀!6、说到这,还真要说说为

4、什么要读书了。谁也不能否认,读书能提高人的知识,但这仅仅是其功能之一。一个人能不能喜欢上阅读,和其幼儿时期的兴趣培养有很大的关系。但孩子真正爱读纯文字的书籍,一定是要被书中的内容“诱惑”,打心里感到读书是乐趣和享受,而不是为了父母的某种功利目的去读。所以,在开始培养孩子自主阅读时,不要加载家长的期望,只要孩子读了就好。兴趣有了,孩子自然就会慢慢学会阅读的。总之,让孩子看什么类型的书籍,真的不重要。只要孩子能阅读中发现乐趣,家长何必去过多要求和限制?孩子作为读书的主体,应该有选择书籍类别的权利。大家要想一下,如果你逼着孩子看他不喜欢的书,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事?想让孩子未来不喜欢读书,做法也很简单

5、,就是强迫孩子去读你让读的书籍就可以了。那是不是在培养孩子阅读时,老师、父母什么都不做,而是随着孩子?答案当然不是的!培养孩子读书,是一个长期的事情。比如,选择一些好书,以及为孩子提供接触各种图书的机会等。当然,时不常地谈论自己看的好书内容,聊一聊精彩的故事片段,这都是“勾引”孩子的好方法。在引导孩子读书上,老师、父母是可以采取一些小的技巧的,比如:第一,找出孩子对某方面特殊的兴趣,因势利导最为理想。是孩子,都不会缺乏兴趣的,关键是看家长如何从生活细节中,把孩子的兴趣挖掘出来。例如,对喜欢探索的孩子,在回答孩子那些“为什么”时,不时搬出类似十万个为什么的百科全书,孩子早晚会去翻看。再比如,孩子

6、喜欢玩虫,你送孩子昆虫图鉴就是最好的礼物。 第二,引导孩子阅读,未必一定是书的。例如,孩子喜欢打篮球,且很崇拜姚明等球星,那找机会带孩子去现场看球赛,一样可以刺激孩子更加关注篮球。此时,你那怕是打印一些关于姚明的资讯,让孩子去看,孩子必定欣然接受。假若你再随手递上几本篮球的发展史,或是篮球规则,或是球星自传,孩子反而认为你很了解他们。第三,刚开始引导孩子阅读时,给孩子看的书最好别太厚,或字体太小。大厚本的纯文字类书籍,对孩子来说,书太沉和字太小,会产生巨大的视觉压力。这样,孩子读之前就会有退缩感,很容易让孩子放弃。如果你认为某大厚本书值得孩子去读,那就别心疼书,把书拆成小册子,再自己做一个封面

7、,然后孩子看完一册再给下一册。第四,给孩子的书,要文字简单、好看,最好是有许多“悬念”。从这个角度来说,我是不建议上来就给孩子看古典名著的,那些对孩子来说是有点深度,难于让他们持续地读。所以,给孩子看金庸、三毛等当代作家的书,都是很好的文学作品。另外,大家别当心书中有不适合孩子的情节,孩子会吸取什么内容,就要看腻是如何引导的了。第五,读书后的交流和分享,远比读书更重要。交流和分享是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事情,在父母的解读下,不仅可以让孩子记忆深刻,也可以让孩子作者的思想情感,以及想表达的意思,看孩子都获得什么体会,这能帮助孩子从书中吸取有价值的东西。同时,也是父母认可孩子的一种方式,变相检查了孩

8、子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第六,读书环境也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首先要看父母自己是不是爱读书,总不能家长看电视、玩游戏,而让孩子去读书吧?其次要带着孩子去书店选书,孩子在众多书籍中有选择的权利,绝不是坏事,这也是尊重孩子的表现;其三是各种书籍都要备一点,谁知道哪天孩子的哪壶水开了?孩子的兴趣是易变的,机会错过了,也就没有了;其四多带孩子到有阅读的环境中,比如图书馆,外界的气氛必然会使孩子有一定的从众行为。一般情况下,父母通过一些小技巧,让孩子马上阅读,基本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但难的是让孩子对书籍没有顾忌。读书和阅读,也是孩子众多习惯养成中的一个,绝不是几天就可以实现的,出现反复也是可以理解的。让孩子有读书的成就感和保持阅读的兴趣,就显得极为重要。所以,要让孩子感觉读书是享受,学习也是享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