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转喻的认知研究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8955572 上传时间:2018-05-09 格式:PDF 页数:109 大小:4.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汉语转喻的认知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09页
现代汉语转喻的认知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09页
现代汉语转喻的认知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09页
现代汉语转喻的认知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09页
现代汉语转喻的认知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0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汉语转喻的认知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汉语转喻的认知研究(10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作者签名:椭7 为学位论文授权使用声明本人完全了解华东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有权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学位

2、论文作者签名:芬风召剪导师签名:日期:塑:生:驾日期:厂习 趔,丫现代汉语转喻的认知研究中文提要本文旨在对现代汉语的转喻现象进行系统的梳理与全新的分析。转喻的重要性已经被许多学者提及,它和隐喻同样重要甚至有的学者认为它比隐喻更为基础。但是目前转喻的研究无论是就广度还是深度而言都远远不及隐喻。转喻的重要性和研究的薄弱性给转喻研究带来的一个后果是转喻范围的不断扩张。不断扩张的过程使得转喻成了一个万金油式的概念,这反而降低了转喻的解释力。本文试图改变这一局面,旨在创造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式。全文共分六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本章针对目前转喻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对以往有关转喻的研究进行综述,主要对语法研

3、究中所谓的转喻现象作一简要回顾,以此确定本文的研究视角。要改变转喻范围不断扩张的局面,就要从理论上对究竟什么是转喻这一理论问题进行思考。第二章理论前提本章建立转喻研究的理论体系,对理论的主要观点、对需要解决的问题加以分析讨论,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本文的研究框架。通过对“邻近关系“ 、“显著度“ 这两个概念的重新考察,以及将日常思维方式分化为“常规思维和超常思维”,将目前学者认为是转喻的现象进行了筛选,并将之分为三类:非转喻现象、策略性转喻与认知性转喻。认知性转喻是转喻研究的薄弱所在,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第三章目前学者所谓的转喻现象分析本章主要对第一章综述中所涉及的目前学者们所认为是转喻的现象进行

4、具体分析,认为这些现象都是常规思维的认知策略在语言中的表现,是经济性原则、知识的激活、半激活以及睡眠状态在语言中的表现。这一部分还探讨了转喻和非转喻的区分原则,即具有邻近关系的二者之间是否有显著度的差异,如果具有显著度的差异,可以认为是转喻,否则仅仅是常规思维的认知策略在语言中的表现,不能视之为转喻。第四章认知性转喻( 一)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本章主要探讨转喻的自由形式和凝缩形式,分析其认知结构和语言形式。首先是认知性转喻和策略性转喻的区分。认知性转喻和策略性转喻在借代上的表现是同形的,因此通过语言形式无法进行分析,只能通过作者使用的意图上进行分析。而使用意图具体可以通过其出现的语境、使用

5、的频率以及对其理解上的要求等方面进行分析。其次是认知性转喻的自由形式和凝缩形式分析。探讨了从转喻的自由形式到凝缩形式之间的过渡,以及策略性转喻在二者之间的衔接;在转喻的自由形式部分,我们分析了相当于暗喻的转喻、移就、借代三者之间在转喻性上的连续性,第五章句法结构中的认知性转喻我们分别探讨了工具主语内部、拟声词的动词化内部在转喻的可能性上的连续统。这两部分都利用了“可控性“ 这一概念,行为者对工具的控制、主体对声音的控制,这种可控性正是转喻机制在起作用,而对不同的工具、不同的声音而言,控制度有直接与间接之分。通过控制度的直接性与不同工具、不同声音的联系,分别探讨了工具成分出现在主语位置、拟声词的

6、动词化现象。最终形成了转喻的以下连续统:( 一) 工具主语转喻性的连续统:对于不同性质的工具主语而言:头脑工具 ,1 2 3 - - 1 2 4 页现代汉语转喻的认知研究进一步研究转喻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但是,认知语言学一方面将邻近关系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却没有对之进行控制,这必然导致转喻范围的无限扩大。二、对邻近关系的思考从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邻近关系其实是一个未经严格定义的、随意性很强的概念。除了上面提到的种种邻近关系以外,我们还可以找出如下类型的邻近关系:2 1 偶然的邻近关系隐喻所依赖的相似关系一般都有程度不等的、稳定的事理依据,邻近关系既可以建立在这种事理依据上,如部分和整体

7、之间的构成关系、特定因果关系的邻近性等,同时也可以完全决定于一次偶然的遭遇。“在一起体验到的感觉材料由于相互接近而在意识中产生单一的效果“ 易于同时被再次体验到,这种接近性的“体验完全可以由两种不同事物在同一空间、同一时间中偶然相遇而造成,如坐车经过绿树丛林的人,便和“绿树丛林”具有了邻近关系。无论是传统修辞学对借代的研究还是认知语言学对转喻的研究,都只是关注了稳定的邻近关系,而没有涉及偶然的邻近关系。根据稳定程度的不同,稳定的邻近关系还可以进一步分成两类:一是事物之间固有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事物的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事物和其构成、工具、材料、特征等伴随特征较为直接的联系,如“人“ 和“手“

8、“脚“ “口“ “舌“ 等身体部位的构成关系,这种邻近关系是最稳定的,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取消;另外一种邻近关系的稳定性则不那么稳定,事物和其伴随特征之间的关系就是如此,如人和所讲的语言、所穿的衣服、性格特点等,都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又具有相对的可变性,介于整体一部分关系和偶然的邻近关系之间。三种邻近关系的稳定程度可以表示如下: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事物和其伴随特征之间的关系 偶然的邻近关系由左至右,邻近关系的稳定性依次减弱。D 美 S 阿瑞提,创造的秘密,辽宁人民出版社,1 9 8 7 年8 月3 5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 2 客观的邻近关系与认知者主观动因的协调邻近关系无处不在,但并不是所有

9、的邻近关系都能导致转喻的产生。邻近关系是客观的邻近关系与主观者的主观动因的协调,无论是稳定的邻近关系还是偶然的邻近关系,只有在具体的认知活动中,被认知者意识到的,并为其所利用的邻近性才能成为转喻的基础。稳定的邻近关系如果没有被认知主体意识到,便无法构成转喻,如“脸和“鼻子”之间的邻近关系是谁也无法否认的,但是如果对具体的认知活动没有意义,认知主体便不会意识到这种邻近关系的存在。同样,在客观物理世界并不具备稳定邻近关系的两个对象,如果在某次交际活动中被认知者赋予了邻近关系,两个对象之间同样是具有邻近性的,如“车位”和一个“孩子”之间,没有认知语境的限制,没有人会意识到它们之间具有邻近关系,但是如

10、果具有了以下语境:( 电视剧家有儿女中的一个片断) 佳佳是个学习不太好的小女孩,她的妈妈胖婶是小区的负责人,车位的调配在她的职责范围内,夏雪是个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学生,她的父母一直以来都想买一辆车,但是苦于没有车位。而夏雪经常辅导佳佳功课。当夏雪的父母想走胖婶这个后门时,在他们眼里,辅导佳佳就等于帮了胖婶,帮了胖婶就等于有了车位。因此在夏雪的眼里,佳佳和车位便具有了邻近关系。因此当夏爸爸让夏雪辅导佳佳时,夏雪说了一句:走吧,车位。“车位和“佳佳”的邻近关系便建立起来了。这也正是王希杰所讲的“文化心理世界“ 的相关关系。因此,转喻所利用的邻近关系不是一般的客观关系,而是客观的邻近关系与认知者的主观

11、动因的协调,也就是对某一次具体认知活动的重要性。2 3 认知框架之间各成员的邻近关系认知语言学将邻近关系限定在同一框架内部各成员之间的关系,但却无法否认框架之间成员的邻近关系。同时,认知框架具有层级性,高层次的认知框架和低层级的认知框架之间的邻近关系也是无法否认的。现代汉语转喻的认知研究4 相似关系与邻近关系隐喻关系所利用的相似关系,就其本质而言,也是一种邻近关系,是性质或程度上的邻近,“相似”这个词语本身表明了两者之间并不是等同的,既然不是等同便存在着差异,差异的存在表明其或在性质或在程度上存在着邻近性,如在“她的脸红得像苹果“ 这个最常见的比喻中,“脸“ 和“苹果”的相似性“红,两种“红”

12、在程度上是有差异的,这种程度上的差异使得这种相似处于邻近关系中。三、邻近关系与转喻如上文分析,邻近性体现在各个层面上,具有各种各样的类型。但是,具有邻近关系的两个对象发生了替代关系时一定会导致转喻的产生吗? 答案是否定的。具有邻近关系的两个对象不一定能够通过用其中的一个对象来认识另外一个对象。如对于“人“ 这个整体而言,脸、手、脚、胳膊、腿、躯干等都是其组成部分,它们都和“人”这个实体存在着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这些部分同属于“人“这一范畴,毫无疑问,这些组成部分之间也同样存在着邻近关系,但是为什么可以用“脸、“手”、“脚等来指称“人“ ,形成“老面孔“ 、“新手”、“国脚”等词语,而几乎见不到用

13、“手来指称“脚“ ,或用“嘴来指称“鼻子”的现象,我们不会把“我打了他的眼睛“ 说成“我打了他的耳朵“ ,尽管“眼睛“ 和“耳朵“ 具有邻近关系。因此,我们认为,转喻的成立,应该在邻近关系的基础上再加上另外一个条件:具有邻近关系的两个对象之间同时还要具备显著度的差异,也就是说,一个对象与另外一个对象相比具有认知上的显著度。有了这一条,我们就能够解释具有邻近关系却不能发生替代的例子,我们之所以无法用“眼睛“ 来转喻与之具有邻近关系的“耳朵”,而在某些情况下却可以用“眼睛“ 来转喻“人”,就是因为在某种情况下,人的特征可以集中于“眼睛上面,“眼睛“ 因此具有了认知上的显著度;而对于“眼睛和“耳朵“

14、 来讲,却无法想象在何种情形下它们之间能够形成显著度的差异。认知语言学家所3 7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讲的“通过一个事物来认知另外一个事物或者“一个事物为另外一个事物提供心理通道”,都必须是通过显著度高的事物来认知显著度低的事物,显著度高的事物为显著度低的事物提供心理通道。第二节显著度的差异与转喻有了“显著度“ 这个概念,我们就能够对当前学者们认为是转喻的现象进行重新分析。我们把只具有邻近关系但不具有显著度差异的排除在转喻范围之外。按照“显著度“ 这个条件,由谐音造成的语码邻近就不能形成转喻,如“妻管严和“气管炎,谐音的双方并没有显著度的差异,它们只是由于语码的邻近而形成的联想关系,属于接近

15、联想。词性转换也是如此,有学者认为动作和事物是一种比较抽象的整体和部分的区别,用整体转喻部分司空见惯,因此可以动词来转喻名词。但是这种解释有例外,所以因此“他赞成的( 意见) 能够成立,而“他提出的( 意见) “ 却不能成立,因为整体和部分的显著度是相对的。但是我们认为,如果一定强调显著度的话,只有用名词表示动词、形容词才是,“教授“ 的行为认知显著度低,因为没有实体,是一个过程的抽象,而“教授”作为人物有稳定的实体可供辨识。同样用一种理论显著度来解释词性转换,却得出两种截然相反的结论,可见这种解释是行不通的。因此,词性转换不能用转喻理论来进行解释,其认知动因需要另行寻找。间接言语行为与直接言

16、语行为之间同样也没有显著度的差异。利用脚本理论来论证间接言语行为是用言语行为中的一部分来代替整个言语行为并不能解释究竟用其中的哪一部分来代替整体,即使将一些语用参数增加进来也无法解释为什么不能用言语行为这个整体来代替其中的一部分,毕竟整体代部分才是常态。而且“我很冷“ 这个间接言语行为和“你把窗子关上”这个直接言语行为之间,发话者通过话语要达到的目的才具有真正的显著度。通过显著度这个概念的引入,我们将目前学者认为是转喻的现象进行了初步的筛选,从而将之分为两类:根本不是转喻的现象和可以认为是转喻的现象。这里涉及到了一个问题,即如何确定具有邻近关系的两个对象之间是否有显现代汉语转喻的认知研究著度的差异。关于显著度,以前的学者也有论述。我们的讨论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因此首先来看以往关于显著度的论述。一、关于显著度的论述目前能见到的关于显著度的论述主要是R a d d e n & K 6 v c c s c s ( 1 9 9 9 ) 以及沈家煊( 1 9 9 9 ) 关于显著度的论述。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