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心情】三战结束时,对于考研的一点感受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8940318 上传时间:2018-05-0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3.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考心情】三战结束时,对于考研的一点感受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备考心情】三战结束时,对于考研的一点感受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备考心情】三战结束时,对于考研的一点感受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备考心情】三战结束时,对于考研的一点感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考心情】三战结束时,对于考研的一点感受(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这次的考研成绩如下:政治 58,英语一 67,数学一 115,专业课 107,总分 347。分不高,不过我是满意的,4 个半月的学习时间,工作 4 年以后回到学校逐步调整到的学习状态,347 分也算我能考到的不错的分数了,可以接受。 最近问了一些考相同专业的研友情况,我这成绩还是有机会进同济复试的,目前在准备复试和等同济的分数线。 这次是我第三次考研,我的考研经历比很多考生要辛苦一点,经历过 2 次失败,心态也逐渐成熟了许多。想想一个人对待失败的态度也是很重要的。就好像迈克尔-乔丹说过的:“在我的篮球生涯中,投篮不中的次数超过了 9000 次;我输掉的比赛超过 300 场;有 26次,我确信将

2、拿下比赛,最后时刻投出关键一球,却没投中,因为我,比赛输了。我的一生中不断地失败、失败、再失败,这就是我成功的原因。”其实不管是名人还是成千上万已经取得或大或小成就的普通人,他们都是从一路失败走向成功。虽然失败不一定保证最后成功,但是缺乏失败的经验却注定远离成功,那些认识到失败与成功密不可分的人正是那些可以学习、成长并最终成功的人。只有学会接受失败,才能从失败中学习。也正是这样的心态,让我一次次从失败中爬起来,一路坚持走到现在。 一、一战北大失败。 2010 年 9 月初安稳下来开始看书,只有 4 个月的复习时间,跨专业跨校跨地区考北京大学,一切都从零开始,对于考研的认识非常不足。尽管考研期间

3、很努力,但是走了很多弯路,复习的很不理想。12 月的时候,就特别恐惧失败,其实对于失败的恐惧感所带来的痛苦往往比真正失败的痛苦强烈的多。复习的过程中总是追求完美,想着要做到最好,每天都要学习十多个小时,复习的过程不能有失误,不能有倒退,却很难有好的学习状态,慢慢就出现了完美主义者的拖拉和停滞不前的问题。因为备考的过程中充满了太多的痛苦,就暂时性地不去学习,似乎不学习就可以避免失败的可能。如果我什么都不做,就不会遭受挫败了;我不学习,那么成绩出来后我没考上北大也可以理解,因为我没有尽全力,所以才会失败,而不是因为我能力不足。在这种荒谬的逻辑里,我总是把结果看成是重要的,用避免学习来避免结果的失败

4、似乎还真有点合情合理。但是我忘了,那样子做降低了失败的可能性,也一并减少了成功的机会。之前也有看到研友,在 12 月的时候学习停滞,有的甚至一周的时间都是把自己关在屋子里面看电影,就是不学习,根本学不进去,可能他们也是类似的心理状态。最后虽然坚持着考完所有科目,但是 2011 年 1 月 16 日考完最后一科,心里清楚这次必败无疑了,第二天便开始联系了工作。 二、二战同济失败。 春节在家呆了 1 周就到单位开始上班,3 月 4 号北大出成绩后,预料之中地名落孙山,当时坐在北大南阁旁的园子里,大脑一片空白,第一次考研失败对我打击特别大,非常抑郁,“全有或全无”的极端思维令我非常痛苦,要么我考上最

5、好的大学要么我干脆不考,不灵活的、僵化的思维持续了很久。我花了好几个月才从失败中走出来,期间只能勤奋地工作一边赚钱,一边也是让自己忙起来忘记失败的痛苦,转眼又到了秋天,心里还是不甘心,放不下考研,就决定继续考,周围的生活也发生了许多的变故,便不再执着于北大,决定考本专业,这次又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以为只要我足够努力,边工作边考也有机会,忽视了自己工作的性质没可能,因为工作表现还算突出,一些大的项目要我牵头组织,经常加班,周末节假日也保证不了,考前几个月基本没怎么看书,下了班累得要死,翻开书死活也看不进去,考前题都没做过,教材只是偶尔看了两眼,1/5 都没看完,去考试纯粹是为了看看同济的专业课真

6、题。 清楚地记得,2012 年 1 月 8 日下午 5 点,交卷后其他学生都欢呼终于考完了,我独自一人迅速找到一间空教室,拿出 2 张 A4 的白纸,用了半个小时,把专业课的试卷一字不差地默写下来,那个教室,那一幕,我想我这辈子都不可能忘记。 这次是 3 战,之前的 2 次失败让我清楚看到了自己的优劣势,完整听完哈佛大学的公开课幸福课,也让我正确认识了并且接受了自己的失败。7 月的一天,偶然听到一首歌最初的梦想,虽然以前听过很多次,但那一天,我听的热烈盈眶,自己的经历与歌词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如果骄傲没被现实大海冷冷拍下,又怎会懂得要多努力 才走得到远方”(第一次考研失败,坐在未名湖边,看着

7、北大的孩子,以为自己也一样可以进入北大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自信心虚浮地膨胀,没有好的学习状态,孤军奋战,错误的复习方向,短短 4 个月的备考时间,最后成了炮灰。 第二次考研再次失败,以为自己还是很牛,可以一边做一份忙碌的工作,一边复习考上同济,觉得自己牛气的不行,再次成了炮灰。我的“骄傲”,2 次惨痛的失败才让我看清楚我自己,明白我就一普通人,并没有过人的智慧,也没有清华北大的学生那么聪明的头脑,想要考上必须靠我自己的勤奋与认真);“如果梦想不曾坠落悬崖千钧一发,又怎会晓得执着的人拥有隐形翅牓”(纠结了很久,看清楚自己如果继续在这家单位边工作边考研,不可能考上同济。本以为自己没有勇气,可以不顾周

8、围很多人的反对去决然辞职,没想到自己真的可以做到,尤其连续很多天失眠,知道自己到了最后的关键时刻,必须做出选择的时候,我不知道从哪里就有了魄力,辞职!)三、三战辞职 在 8 月份我攒够了考研和读研的所有费用后,从单位辞职,搬到清华,在学校里面租了个小屋开始专心考研,不得不说清华的考研环境真的是非常的好,觉得自己很幸运地选择了在这里考。三教二层全年都没什么课,简直就是考研的天堂,六教一到周末就很空,一个教室里常常就只有三四个人在自习。每个教学楼里面每层都有免费的 24 小时纯净水和热水供应,教室的环境也特别好,最主要的是每次去都不用担心没位置,总是有很多空位置。11 月去现场确认的时候,回到去年

9、考试的北京化工大学考点,在同一个地方确认,最后考试的考场也正好在去年考场的对门。当时就想,在哪摔倒,在哪爬起来。 今年继续考同济,备考的过程中也有许多的挫折、困惑、迷茫和倒退,但是总趋势是上升的,自己能清楚地看见自己水平的提升,准确地说备考过程就如同一条螺旋上升的曲线。这半年我还是比较拼命的,一天用掉一根笔芯是经常的事。 这次考研,我更多关注着过程中的体验,并把更多的时间投入积极面。我知道考研这条路将曲折不平、有快乐和满足,有时候也并非如此,也会有跌倒、怀疑、焦虑,但是整个过程比曾经 2 次考研愉悦地多了。我的动力不再仅仅来自目的地的召唤(考上同济大学),同时也来自考研过程本身(我所享受的一天

10、又一天的过程)。我享受每天的快乐和持续的自我实现。生命其实就是由通往目标的过程中所经历的一点一滴组成。 这一次,我和自己比,超越自己就是胜利。 总的来说,这次考研是比较顺利的。考试的过程中,我的运气也不错,正常发挥了。 1 月 6 日下午 5 点考完走出考场时,终于可以对自己说,我已经尽力了,虽然有很多题目不会做,但是我已经发挥出了自己的最佳状态,对得起我付出的那么多牺牲和努力。那会是我这 3 年来唯一一次从心底真正地感到开心。 经历过 3 次考研,感觉变化最大的倒不是知识上的提升,而是心态上的变化。家境贫寒,从小父母一直督促我上进读书。从小学到高中成绩很少出前 3 名;大一大二只顾着玩挂了很

11、多科,于是发奋读书,总算没有荒废整个 4 年;毕业后工作了 4 年,期间体验到了生活的艰辛和人情的冷暖,考研期间有当着我面说我这辈子都考不上怎么办的无知的帮倒忙的人、有告诉我再考就成范进中举的、有宣扬读书无用论的社会中不同文化程度的人也见识到了许多,人与人之间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相差比我以前想象的要大得多,许多人你明然能感觉到和她完全活在 2 个世界里,最后我还是坚持了自己的主见,继续求学。 今年如果没能上同济的话,我也选择争取调剂去其他院校。第 1 次考研和第 2 次考研,走出考场时候,我都特不甘心,总觉得自己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在考研上尽力,这次我是已经做到了我的最佳状态了,虽然并不完美,但是对我

12、而言已经是最佳了,不管什么样的结果,我都能平静地接受。Things are not perfect;but theyre just about good enough。 “事情总会过去的”。那些困难的经历,都已经成为过去。 我的英语并不好,本来觉得能考到 60 分就无比满足了,成绩出来自己都很意外。完形做了 4 道,其余全涂了一项,估计有个 4 分,阅读理解估计有个 30 分,排序题做完有把握全对 10 分,翻译瞎翻的,把 garden 错翻成了花园,估计也就 2 分,这样子大小作文就有 21 分,我作文水平很差,小作文没背几篇,那些各种题材的文章我背的很少,写的时候保证格式对了,主要内容自己

13、写的,最后加上几句套话,估计有个 6 分,这样算下来,大作文有 15 分,很意外,用了自己修改后的金翅的作文模版,读 BEING HAPPY: You Dont Have to Be Perfect to Lead a Richer, Happier Life,TAL BEN-SHAHAR,PH.D.这本书的时候,看到一个句子很好,也拿来用了“Simply put,”,估计用的还行,其他基本都是模版句了。 在这里我想推荐给大家一本书:幸福超越完美 泰勒,本-沙哈尔著,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这本书对我帮助蛮大的,书的作者是哈佛大学的积极心理学教授,我完整听过他的课哈佛大学公开课“幸福课”,见解独到

14、,帮助我修正了很多生活上考研上的问题。英语水平不错的同学也可以直接去读原版书 The Pursuit of Perfect by Tal Ben-Shahar,Ph. D. 原版书是 2009 年 Mc Graw Hill 出版的,不过这本书我没买到,在京东上买到了 2011年再版的 BEING HAPPY:You Dont Have to Be Perfect to Lead a Richer,Happier Life,TAL BEN-SHAHAR,PH.D. 尤其是对于有名校情结并且 2 战 3 战 N 战的战友们,强烈推荐你们读一下,因为,我们中的很多人之所以会失败,往往就是因为我们是完美主义者。 大家可以在学累的时候读一读,相信会对你们在考研心态的调整上有一定的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