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8938685 上传时间:2018-05-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国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国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国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国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上升国际地位是指一个国家在国际体系中所处的位置是该国在与其他国 际行为主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国际力量对比结构中的状态。衡量和 评估一国国际地位主要看两方面因素:一是综合国力.二是外部世界。综合国力 是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基础;外部世界是影响一国国际地位的重要因素包括国际 环境和外部联系。中国现在是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变化最活跃的一支力量。 从纵向看,中国正处在过去几个世纪发展最快的时期:从横向看中国的发展变化 正对世界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变化一:国际地位提升的基础是综合国力增强1.中国找到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将现代化规 律和本国国情有机

2、结合,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1 世纪头 8 年中国经 济在世界的排位几乎是一年上一个台阶 2008 年 GDP 达到 4.4 万亿美元跃居世 界第三大经济体今年可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增长奠定了中国国 际地位提升的基础。2.中国与世界的关联度空前增强。中国广泛参与全球和区域合作成为世 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2007 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首次超过美国, 跃居世界首位。2008 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近 22%。中国同国际社会建 立起千丝万缕的联系积极参与国际和地区事务履行应尽的国际义务在反恐、防 扩散、打击海盗等国际事务上发挥着负责任的建设性作用成为维护世界和平、

3、 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力量。3.其他主要力量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而实力地位发生变化。美在伊战 后国际形象和软实力受损,其秘密监狱、虐待战俘等行径使美国“民主、自由、 法治、人权”旗手形象大打折扣,国际地位和声誉下降。国际金融危机又使其 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受到冲击。俄罗斯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大,欧盟一体化进程放 慢,日本经济发展面临新困难印度、巴西等发展中新兴大国受到金融危机影响 增大。变化二:中国成为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力量1.中国应对金融危机采取的措施,不仅对本国经济,而且对区域经济乃 至世界经济都产生了积极影响。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形成 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揽子计划。今

4、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 139862 亿元同比增长 7,1%。在美欧日经济衰退的情况下,世界普遍寄希望于中 国率先走出危机带领世界经济复苏。中国一再表明,将继续同国际社会加强宏 观经济政策协调,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积极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稳定为推动恢 复世界经济增长作出应有贡献。可以说中国一直在向世界传递着战胜危机的 “中国信心。2.国际社会高度评价中国在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的积极姿态和果断行 动。大多数国家认为中国的一系列举措展现出了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责任 感。欧盟财政规划和预算事务委员达莉亚格里葆丝凯特的观点颇有代表性: “虽然具体问题如何解决还需各方的磋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没有中国 的

5、参与这轮金融危机是无法完全得到解决的。”国际社会认为中国的国际地位 和影响可望在危机后进一步提升甚至有专家认为,“金融危机将成为中国从地 区大国崛起为全球性大国的标志性事件”。变化三:中国深入参与国际体系调整,将牵动世界格局走向国际金融危机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拉开序幕。受金融危机影响西方 国家深陷衰退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开始发出自己的声音从金砖四国的迅速 崛起到发展中国家有一席之地的二十国集团峰会,一个明显的趋势是:作为金砖 四国中最大的经济体,中国正从世界舞台不太中心甚至一度边缘的位置向中心 位置靠近。作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第二大进出口国、第三大经济体同时 也是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最大

6、的国家,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及国际秩序 变革中的作用和影响备受瞩目。美欧等西方国家主动深化与中国的合作,新兴 大国希望加强与中国的协调发展中国家希望中国维护其利益各国对中国的借重 明显增强。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中的话语权提高,在联合国改革、气候变 化谈判、粮食和能源问题等其他重要国际议题方面中国的主张和建议也越来越 受到重视。英国外交大臣米利班德公开称:“历史学家将会审视 2009 年发生的 一切.看到中国在稳定全球资本市场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人们相信中国将成 为国际舞台上更为引人瞩目的力量。变化四:“中国模式”等软力量大幅提升,推动发展模式多样化此次金融危机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活力

7、和影响力提高了中国在国 际事务中的话语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突破了传统计划经济的框框,又不盲 目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模式,而是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运行方 式相结合。在强有力的国有经济支持下政府对市场进行有效的调控和监管.使得 中国具有较强的规避危机与应对危机的能力。一些舆论认为,在 20 世纪 90 年代“苏联模式”、“拉美模式”、 “东亚模式”相继失败之后“中国模式”为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现 代化提供了一种真正可行的“替代方案”。美国前助理国防部长约瑟夫奈等学 者认为“中国模式”代表了世界发模式的未来潮流。如果说欧洲“莱茵模式” 和美国“盎格鲁一撒克逊模式”分别在 19 世

8、纪和 20 世纪引领风骚“中国模式” 将主导 21 世纪。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希望学习借鉴中国发展经验,“中国 模式”的影响在全球范围日益彰显。二、 提升中国国际地位的机遇与挑战1.全面认识中国国际地位的复杂性实力上升并不一定导致地位上升和影响力上升。邓小平指出:“中国是 个大国,另一方面实际上是小国,是不发达国家,或叫发展中国家。”中国是 人口大但还不是人力资源大国、人才强国。由于有 13 亿人口,不管多么可观的 财力物力只要除以 13 亿那就成为很低的人均水平。这种既大又小、既强又弱的 矛盾现状在相当长时期内都难以根本改变。这突出反映在经济上中国已成为当 之无愧的经济大国但仍非经济强国。中

9、国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第三占世界经济 总量 7.25%接近美国的 1/30 但人均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人均 GDP 只有 美国的 1/16 仍然排在全球 100 多位。“中国制造”无处不在但中国有自主创新 能力的企业仅为 0.3%,中国自己的世界名牌屈指可数。同时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期待日益上升要求 中国承担更多国际责任。中国历来是国际社会中负责任的一员,始终以认真、 负责的态度处理国际和地区事务。作为一个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中国的主要 任务是首先把自己的事情办好这是中国对自己、对世界承担的最大责任。对于 中国来说也只有解决好自身发展问题才可能在世界上承担更大责任。而

10、且,随 着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和影响不断上升,中国也应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 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2.中国国际地位进一步提升有四大机遇(1)和平转型的国际体系,有利于中国渐进式地成为世界主要大国。当 代国际体系转型的大趋势是从大国对抗为核心的传统特征向大国合作治理全球 问题的未来特征转变。“和平与发展”将成为未来几十年国际体系的主导力量。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与当代国际体系转型是正相关的历史进程这是以往后起大 国所没有的历史条件。(2 )在全球事务中各方对中国的借重和需求显著上升。虽然以联合国为 主体的全球治理体系尚需完善但国际社会认为主要国际组织应在现有架构基础 上发展和演变,

11、继续发挥而不是削弱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国际 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的作用。中国是国际体系的积极建设者各方对中国的借重 和需求显著上升,中国在重大国际议题上的发言权和影响力上升,正从世界舞 台的边缘走向中心,战略回旋空间大大拓宽。(3)广大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和影响上升,是中国实现和平发展道路不 可或缺的战略依托。进入 21 世纪以来,发展中国家开始进入经济高速增长的快 车道。这不仅表现在“金砖四国”对世界经济日益显著的影响力而且出现了 “钻石七国”迅速上升的势头,整个非洲经济也呈现前所未有的增长态势。这 是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现象。也就是说中国作为其中的一员不是孤军奋战不 是单兵崛起发展

12、所遇的阻力会减小。3.面临的风险挑战(l)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造成全球经济衰退,中国外部发展环境空前严峻。 美欧日经济同步滑向衰退边缘,全球经济陷入深度衰退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 国进出口下滑工业生产明显放缓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能否确保经济保持平 稳较快发展将决定中国能否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进一步增强综合国力,提高 国际地位。(2 )地区热点此起彼伏,周边乱象丛生,中国外部安全环境风险和隐患 增多。朝核、伊核等国际热点问题有升温趋势中东、中亚和外高加索地区动荡 加剧海盗、恐怖主义、跨国犯罪等问题日益突出国际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中国 周边一些国家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加剧,政局持续动荡。中

13、国仍然 面对外部的战略防范和牵制面对分裂势力和敌对势力的干扰破坏外部安全环境 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对国家安全与和平发展造成重大挑战。(3)意识形态因素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上升,中国外部典论环境仍存在较 大压力和挑战。尽管国际上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认同中国和平发展是机遇但仍 有一些人对中国的和平发展抱有种种疑虑,充满误解和偏见,甚至鼓吹形形色 色的“中国 WEI 胁论”。部分学者将西方现代国际关系史上存在的大国兴衰、 霸权更替规律强加于中国宣扬“强国必霸”等论调,质疑中国的和平发展。同 时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依然深刻复杂国际上一些势力仍在利用民主、人权和宗 教问题“抹黑”甚至妖魔化中国。如何消除外部对

14、中国的意识形态偏见,让更 多的人接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一个客观友善的国际舆论环境,将是中 国长期面临的挑战。(4)中国发展面临诸多内部困难。当前中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 特征:经济结构不合理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改变,城乡、区域、经 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民 生问题比较突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 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的问题仍然较多。这些内部问题是中国进一步发展面临 的最大挑战。总的看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是单一的、静态的.而是复合的、动

15、态的。中 国的国际地位内在蕴含着大和小、强和弱的对立统一,具有复杂性、快速多变 的特性中国正处在从大而弱的国家走向大而强的国家、从地区大国走向世界大 国的历史进程之中。第三个千年的超级大国 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宣告成立。这一胜利根本改变了中 国的地位。中国作为一个独立的、统一的、单一制的国家,作为一个拥有准备国际合作 并能够捍卫国家利益的高效率的政府的国家,走上国际舞台。但是,中国革命的潜力只是在即将迈入 21 世纪时才开始充分发挥出来。1978 年,中国政治领导人制定并公布了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计划,重点是发展社会生 产力,提高人民物质和文化水平。同以前的阶段一样

16、,执政的共产党把国家的 未来同社会主义连在一起,但是强调在中国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的特色。 1979 年,邓小平总结出中国国家体制的四项原则:坚持社会主义、人民民主专 政、党的领导作用、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这在 1982 年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 国宪法。实现现代化的计划后来演变成了各个方面的改革计划,其中包括为吸引外国 投资创造有力的条件(开放政策)。这一计划的实现使中国经济走上崭新的水 平。如今,中国不仅已进入世界五大国,而且在发展速度方面排在五国之首。 中 国与美国 最近的事件,特别是北约侵略南斯拉夫,对中国的“恐吓行动”(美国飞机轰 炸中国驻贝尔格莱德大使馆)证明,美中关系不仅在意识形态方面存在着紧张 的根源,而且在地缘政治方面也存在着紧张的根源。为了评价局势,应当注意到,经济建设成就使中国不必紧缩经济和金融就能 实现本国军队的现代化,这支军队现在就已经能够对任何军事威胁作出相应的 反应。同时,中国军工综合体(其拨款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 2)正在完成武 器方面的探索研究,设计、试验并生产现代武装斗争手段各种用途的导 弹、各种型号的核武器,发展海军和航天技术。从公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