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生使用微博心理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8929649 上传时间:2018-05-09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大学生使用微博心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浅析大学生使用微博心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浅析大学生使用微博心理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浅析大学生使用微博心理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浅析大学生使用微博心理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大学生使用微博心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大学生使用微博心理(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华东师华东师范大学范大学传传播学院本科学年播学院本科学年论论文文浅析大学生使用微博心理浅析大学生使用微博心理Psychology of College Students microblogging作作 者:者: 蒋闵津蒋闵津学学 号:号: 1008333012810083330128专专 业:业: 新闻学系(新闻学)新闻学系(新闻学)班班 级:级: 传播学院新闻系新闻班传播学院新闻系新闻班指导老师:指导老师: 严三九严三九职职 称:称: 传播学院教授传播学院教授20102010 年年 4 4 月月 2525 日日目目 录录摘要摘要AbstractAbstract一前言一前言111 1研究设计研

2、究设计22(一)研究方法2 2(二)问卷设计2 2(三)结果统计3 32理论分析理论分析55 (一)心理认知特征5 5(二)媒介接触特征9 9(三)媒介接触心理10103 3总结总结1414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515致谢致谢1515附录附录1616浅析大学生使用微博心理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微博是时下最为热门的媒体,在日益增长的微博用户中,对大学生群体的使用情况进行研究是非常有价值的。本文着眼于大学生使用微博的心理与动机,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试图以传播学的某些经典理论,如库利“镜中我”理论,“象征性互动理论”等理论,结合心理学的某些理论,如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动机理论,青少年偶像崇拜心理等,对当下大学生

3、微博使用情况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得出了包括大学生通过微博了解他人评价,加强自我认知和社会角色的扮演等四个结论。关键词关键词:微博 心理 问卷调查 镜中我 象征性互动理论 需求动机 使用与满足 Psychology of College Students microbloggingAbstract:With the increasing development of users of microblog,which is the most popular media,it is valuable to study the use of college students.Thus,the paper

4、,focusing on the use of psychological and motivation microblogging and utilizing a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tries to deeply analyse the current college students microblogging,with some classic theories in Communication such as “looking-glass self“ C.H.Cooley provided and “Symbolic interaction the

5、ory“etc,combined with some theories in Psychology,which involves “Humanistic theory of motivation“A.H.Maslow provided and adolescent idol worship etc.Therefore,four conclusions can be drawn that colleague students,knowing others evaluation ,can hence self-cognitiveness and acting of social role.Keyw

6、ords: microblog psychology questionnaire survey looking-glass self Symbolic interaction theory Motivation Uses and Gratifications01前言微博,是一种可以及时发布消息的系统,一个简单记录和快速分享的工具,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即时通信,网页等多种方式更新信息(一般 140 字左右),允许任何人阅读或者只能由用户选择的群组阅读。1全球最大的微博网站是 twitter,而在我国,用户人数最多的是新浪微博。微博以其文本碎片性,语言精练性,时效快速性,传播发散性,人际集约性的特征

7、,在新媒体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不仅成为了网民新的信息传播渠道,也成为了诸多学者专业人士热门的研究载体。2010 年 6 月 11 号艾瑞咨询发布报告称,我国微博用户人数正在上升,在在 3 月 1 日到 5 月 23 日间,用户增长率为 128.3%,增长迅速,且周覆盖超2000 万2。为什么要研究微博用户中的大学生群体?不仅是由于身份相同带来研究的接近性和便捷性,重要的是由于大学生这一年轻群体对于新事物有着比其他年龄阶层更加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理。社会学习理论有这样的一个观点,人们“靠观察的储存观察所获得的印象获得一些行为,并以此作为进一步行动的指南然后自己在实际生活中练习这种行为”。3与传统的

8、 SNS 社交网站不同,微博用户虽然非实名制,但是在微博上的名人明星,媒体以及有一定公信力的用户却都是经过新浪的 V 认证的,是实名的,这就使得如今的大学生群体能够近距离的与他们的偶像进行对话交流尽管登录使用微博并不一定是明星本人满足了青年人的偶像崇拜情结。从 90 年代新媒体的问世一直到今天 WEB2.0 技术的不断成熟完善,大学生群体一直是这种新技术革命下媒介变革的忠实拥护者和使用者。如今的微博,大学生可以用 140 个字发布状态,转载新闻,评论观点,高度的人际交往性和用户活跃程度使得研究这个群体很有价值。为什么要结合心理学的某些理论来研究和解释大学生使用微博的情况?仅仅从传播学的某些经典

9、理论确实可以对大学生使用微博进行一定深度的阐释,但本文还是力图从1 卿立新,要适应微博时代的网络舆论传播J,新湘评论,2010 年 16 期,第 1 页2 中国微博用户周覆盖超 2000 万J,网络传播-2010 年 7 期,第 1 页3 方建移,章洁,大众传媒心理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年 11 月,295 页1另一个方面,即心理学角度,学科交叉,对于某些问题的研究,既能有宏观上对于社会背景,大众媒体与人际传播方面传播学上的理论支持,也有微观上对于研究对象使用情况的心理动机的解释。从学科的交叉可行性方面来说,帕克曾经把传播定义为“一个社会心理的过程,凭借这个过程,在某种意义和某

10、种程度上,个人能够假设其他人的态度和观点;凭借这个过程,人们之间合理的和道德的秩序能够代替单纯心理的和本能的秩序”。4传播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分享”和“劝服”的过程。对于传者和受众的心理研究,也是传播学领域的重要部分。但至今为止,建构传播心理学这一新兴学科的过程还未完善,分析我国近来对于“传播心理学”的研究著作,每位作者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和角度,所得出的结论和研究框架也都很零散,所以留给他人的研究空间很大。本文的研究方法,并不是单纯的用传播学和心理学两条脉络平行分析,而是传播学和以传播学的视角下的心理学两者结合进行研究。从研究对象的特点来看,大学生这一群体处于大多在 18-24 岁,介于经典

11、的青少年期与成年期之间。在这个阶段,其生理发育已接近完成,虽然已具备了成年人的体格及种种生理功能,但其心理尚未成熟。在大学生身上,兼具青少年心理特点与成年人的某些特点。微博在大学生心理的发展成熟方面究竟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对于大学生人际交往,个体形象塑造和认知,社会角色扮演等方面是以怎样的一种方式发挥影响,大学生的某些心理特点是否和微博特有的传播模式有着联系,本文也试图通过联系大学生的心理来揭示微博在传播过程中的一些规律。二研究设计(一)研究方法本文采用网上在线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大学生使用微博的情况做一个精确的数据统计。(2)问卷设计4 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M,上海译文出版社,2

12、005 年 7 月,247 页2问卷于 2011 年 4 月 09 日在“调查派”网站发布,与 4 月 20 日截止,共有 114 名访问者填写,共回收有效问卷 102 份,回收率 89.5%。问卷共有 15 题,包括 3 道个人信息题和 12 道如“您微博关注的主要用户类型”等主体问题。(具体见附录)(三)结果统计这次问卷的发放,主要在人人网和新浪微博进行宣传,并以人人日志和微博状态邀请好友进行转发,由于人人网的主要用户为大学生,所以从受访者的身份上分析,20岁至 25 岁这一年龄段的最多,占总数的 95.6%,教育状况“本科”的占总数的 95.6%,这两样样本特征基本符合研究对象的要求。问

13、卷的主体部分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对大学生使用微博的客观行为习惯,包括微博账号数量,更新微博频率,使用微博时间等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当代大学生的微博普及率为 85.96%,约八成多的大学生如今已经开通了微博。2.“有一个微博账号”的占 63.16%,“有 2 个及 2 个以上的”占 22.81%。“没有”和“没有,但以后愿意使用”的占 0.88%和 2.63%。3.您是如何得知微博的?“媒体介绍”的占 27.19%,“朋友介绍”占53.51%,“百度等搜索引擎”和“其他网页链接”均占 1.75%,“其他”占 5.26%。4.您一周花在微博上的时间有多少?“3 小时以上”的最多,为 38.6%,

14、“1 小时以下”,“1 到 2 小时”,“2 到 3 小时”的分别占 17.54%,19.3%和 14.04%。5.您多久更新一次您的微博?“基本不更新”的为 17.54%,“一周一条左右”的为 16.67%,“一天一条左右”的为 31.58%,“每天几条”的为 23.68%。第二部分是对使用态度等主观行为的调查。结果显示:6.您微博关注的主要用户类型,如图所示:(X3轴表示各选项,Y 轴表示绝对数量),最多的三项集中在 A,B,E,大学生使用微博主要关注的是“名人明星”,“媒体”和“同学朋友”。7.如果在微博上关注一个明星,大学生主要关注的是“他说的话”(53.51%),其次是“他上传的照片打扮”(20.18%)。“他的关注对象”和“他转载的内容”占2.63%和 10.53%。8.您在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