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复习题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8928395 上传时间:2018-05-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复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复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复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复习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复习题一一.填空题填空题1.混凝土结构根据结构施工方法分为()和()两大类。2.模板系统主要由()和()两部分组成。3.平面模板可以用()和()等连接件拼装成大块板。4.角模板中的()用于混凝土构件的阴角;()用于混凝土构件的阳角。5.钢筋的冷加工包括()和()。6.钢筋的冷拉可采用()和()的方法。7.钢筋机械连接的方法有()和()。8 普通混凝土常用的搅拌机型式为(),对干硬性混凝土宜采用()。9.钢筋的代换有()和()两种方法。10.搅拌混凝土时搅拌制度包括()和()。11.浇筑前对混凝土的质量要求是()、()。12.为了保证混凝土浇筑时不离析,自高处倾落时,自由倾落高

2、度不超过()。在浇筑竖向结构时,如浇筑高度超过()应采用串筒或溜槽。13.施工缝应尽量留设在()较小的部位,且混凝土在抗压强度在()后方可浇筑。14. 有主次梁的楼盖结构,施工缝应留置在()上约 1/3 跨度处,而不应留置在()上。15.混凝土的振捣方法有()和()两种。16.混凝土振捣密实的标志是:一是(),二是()。17.()和()是施工现场常用的振捣设备。18.混凝土养护目的是为其硬化提供适宜的()和()。19.一般应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以内对其养护,当强度达到()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20.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包括(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养护后的质量控制)21.大体积混

3、凝土裂缝包括两类,即()和()。22.承重的梁板结构,跨度在()米以上时,支模时应在跨中起拱,起拱高度为跨度的()。23.不承重的侧模板在混凝土强度能够保证()方可拆除,一般此时混凝土的强度应达到()Mpa。24.钢筋进场前一般应按有关标准和规定进行()和分批做()。25.钢筋绑扎搭接的接头宜(),绑扎搭接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小于()mm。26.在任何情况下,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小于()mm,受压钢筋的的搭接长度不小于()mm。27.钢筋保护层应按设计或规定的要求确定,工地常用()垫在钢筋和模板之间,以控制保护层厚度,且应布置成梅花形,其间距不大于()。28.梁和板一同浇

4、筑时,应顺()方向从一端开始推进,当梁高超过()时才允许将梁单独浇筑。29.混凝土的质量检查包括()的质量检查和()的质量检查。30.施工缝一般设在结构受()较小且()的部位。二、单项选择题二、单项选择题1.我国钢模板的宽度以()mm 为基数,50mm 进级;长度以()mm 为基数,150mm 进级。A50,450 B 100,450 C 50,400 D100,400 2.我国钢模板的边肋孔距长方向上为()mm,短方向为()mm,可以拼装成以 50mm 进级的任何尺寸的模板。A 150,75 B 150,50 C100,75 D100,503.U 形卡用于相邻模板的拼装,其安装距离不大于()

5、mm,安装方向一顺一倒相互错开。A 300 B500 C150 D 4504.勾头螺栓用于钢模板与内外钢楞的加固,安装间距一般不大于()mm,长度与采用的钢楞尺寸相适应。A 300 B600 C500 D10005.梁跨度较大时,为防止浇筑混凝土后跨中梁底向下挠曲,中部应起拱,如设计无规定时,起拱高度为全跨长度的()A.0.8%1% B.1%3% C.3%5% D.0.1%0.3%6.钢筋冷拉应力控制法的实质是:( )A.仅控制冷拉应力; B.控制冷拉应力,又控制冷拉率限值; C.最大冷拉率控制; D.最大应力控制。7. 冷拉率控制法的适用范围是:( )A.同炉批钢筋; B.不同炉批钢筋; C

6、.热轧钢筋; D.钢铰线。8. 钢筋冷拔的机理是:( )A.消除残余应力; B.轴向拉伸;C.径向压缩; D.抗拉强度提高。 9. 钢筋闪光对焊的机理是:( )A.熔化金属加焊条; B.轴向加压顶锻成型; C.高电压的弱电流; D.高电压的高电流。10.现浇混凝土结构构件内的竖向钢筋的现场接长一般采用()焊接A 电渣压力焊 B 电弧焊 C 闪光对焊 D 气压焊11.钢筋冷拉时,若采用冷拉应力控制,当冷拉应力为 ,冷拉率 ,下列哪种情况是合格的。( )A. 达到控制值, 未达到控制值; B. 达到控制值, 超过规定值;C. 未达到控制值, 未达到控制值; D. 未达到控制值, 超过规定值。12模

7、板设计要求所设计的模板必须满足:( )A.刚度要求 B.强度要求C.刚度和强度要求 D.变形协调要求13滑升模板组成:( )A.模板系统、操作系统和液压系统 B.操作平台、内外吊架和外挑架C.爬杆、液压千斤顶和操纵装置 D.B+C14隧道模是用于浇筑( )的混凝土的工具式模板。A.柱 B.梁 C.墙 D.墙和楼板 15.6 根 10 钢筋代换成 6 钢筋应为A.106 B.136 C.176 D.21616通常情况下,板的模板拆除时,混凝土强度至少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 )A.50% B.5075% C.100% D.75%17梁底模板设计时,何种荷载不考虑:( )A.施工荷载 B.混

8、凝土及模板自重C.钢筋自重 D.混凝土侧压力18.一般混凝土施工配制强度应达到的保证率为:( )A.80% B.90% C.95% D.97%19. 混凝土搅拌时间是指:( )A.原材料全部投入到全部卸出 B.开始投料到开始卸料C.原材料全部投入到开始卸出 D.开始投料到全部卸料20. 裹砂石法混凝土搅拌工艺正确的投料顺序是:( )A.全部水泥全部水全部骨料 B. 全部骨料70%水全部水泥30%水C.部分水泥70%水全部骨料30%水 D. 全部骨料全部水全部水泥21跨度 3m 的现浇悬臂梁,其承重底模的混凝土拆模强度不得低于设计强度的( )。A、 100% B、 85% C、 75% D、50

9、%22. 拆除框架结构模板的顺序是( )A、柱模楼板底板梁侧模梁底模 B、楼板底板柱模梁侧模梁底模C、楼板底板柱模梁底模梁侧模D、柱模梁侧模楼板底板梁底模23.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方案中哪一种浇筑方案混凝土浇筑强度最小:( )A 斜面分层 B 分段分层 C 全面分层 D 泵送24. 内部振捣器除了插点要求均匀布置外,还要求:( )A 快插快拔 B 快插慢拔 C 慢插慢拔 D 慢插快拔25. 抗渗混凝土养护时间(自然养护)至少为:( )A 7d B 12d C 14d D 28d26. 混凝土养护后质量检查指:( )A 抗剪强度检查 B 抗压强度检查C 抗劈裂检查 D 抗弯强度检查27. 大体积混凝

10、土早期裂缝是因为:( )A.内热外冷 B.内冷外热C.混凝土与基底约束较大 D.混凝土与基底无约束28. 跨度为 7M 的梁,其强度需达到( )才准拆模。 A: 50 B: 65 C:75 D: 10029.关于模板的拆除,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拆模顺序:一般应先支的先拆,后支的后拆;B:先拆除非承重部分,后拆除承重部分;C:重大、复杂的模板拆除应有拆除方案。D:不承重的侧模板的拆除,应在保证砼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损坏时方后拆模。30. 关于砼采用自然养护措施说法不正确的是( )A:应在混凝土浇筑后的 12h 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和浇水。B: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或矿渣水泥拌制的混凝

11、土浇水养护时间,不得少于 7 天。C:混凝土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D:当日平均气温低于 10C 时不得浇水。31.浇筑肋形楼板混凝土,板和梁应一起浇筑,当( )时,可在板下 2-3 毫米处留施工缝。A. 梁高大于 1 米 B. 梁宽大于 40 厘米 C. 梁的工程量大 D. 板的厚度大32跨度大于( )的板,现浇混凝土达到立方抗压强度标准值的 lOO时方可拆除底模板。A8m B6m C2m D75m33泵送混凝土的原材料和配合比,粗骨料宜优先选用( )。A卵石 B碎石 C.砾石 D卵碎石34在梁、板、柱等结构的接缝和施工缝处产生烂根的原因之一是( )。A.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漏振 B配筋不足

12、 C.施工缝的位置留得不当,不易振捣 D混凝土强度偏低35不同种类钢筋代换,应按( )的原则进行。A钢筋面积相等 B钢筋强度相等C 钢筋面积不小于代换前 D钢筋受拉承载力设计值相等36.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不应产生分层、离析现象。如有离析现象,必须在浇筑前进行( )。A.加水 B振捣 C二次搅拌 D二次配合比设计37.麻面、蜂窝、露筋、孔洞、内部不实产生原因是( )。A.模板拼缝不严,板缝处漏浆 B施工缝的位置留得不当,不易振捣 C.水灰比控制不严 D原材料质量波动38.泵送混凝土的最小水泥用量为( )A 400kg/m3 B 500kg/m3 C 300kg/m3 D 350kg/m3 39.

13、 已浇筑的混凝土强度达到( )时,方准上人施工 A 1.5N/mm2 B 2.5N/mm2 C 1.2N/mm2 D 2.0N/mm240. 某梁的跨度为 6m。采用钢模板、钢支柱支模时,其跨中起拱高度可为( )A 1mm B 2mm C 4mm D 8m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的技术要求与方法 一、单项选择题 1预应力混凝土是在结构或构件的( )预先施加压应力而成。 A受压区 B受拉区 C中心线处 D中性轴处 2预应力先张法施工适用于( )。 A现场大跨度结构施工 B构件厂生产大跨度构件 C构件厂生产中、小型构件 D现场构件的组拼 3先张法施工时,当混凝土强度至少达到设计强度标准值的( )

14、时,方可放张。 A50 B75 C85 D100 4后张法施工较先张法的优点是( )。 A不需要台座、不受地点限制 B工序少 C工艺简单 D锚具可重复利用 5无粘结预应力的特点是( )。 A需留孔道和灌浆 B张拉时摩阻力大 C易用于多跨连续梁板 D预应力筋沿长度方向受力不均 6无粘结预应力筋应( )铺设。 A在非预应力筋安装前 B与非预应力筋安装同时 C在非预应力筋安装完成后 D按照标高位置从上向下 7曲线铺设的预应力筋应( )。 A一端张拉 B两端分别张拉 C一端张拉后另一端补强 D两端同时张拉 8无粘结预应力筋张拉时,滑脱或断裂的数量不应超过结构同一截面预应力筋总量的( )。 A1 B2 C3 D5 二、多项选择题 1预应力提高了结构(构件)的( )。 A强度 B刚度 C抗裂度 D抗冻性 E耐磨性 2以下预应力损失属于长期损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