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领属范畴研究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8921316 上传时间:2018-05-09 格式:PDF 页数:58 大小:1.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汉语领属范畴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现代汉语领属范畴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现代汉语领属范畴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现代汉语领属范畴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现代汉语领属范畴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汉语领属范畴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汉语领属范畴研究(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及 使用授权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型墓挝! 塞王签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或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承诺:己提交的学位论文电子版与论文纸本的内容一致。如因不符而引起的学术声誉卜的损失由本人自负。本人同意所撰写学位论文的使用授权遵照学校的管理规定:学校作为申请学位的条件之一,学位论文著作权拥有者须授权所在大学拥有学位论文的部分使用权,即:1 ) 己获学位的研究生必须按学校规定提交印刷版和电子版学位论文,可以将学位

2、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八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2 ) 为教学和科研目的,学校可以将公开的学位论文或解密后的学位论文作为资料在图书馆、资料室等场所或在校园网上供校内师生阅读、浏览。论文作者签名: 矿刁年V 月7 旧艚 k 0 前言0 1 范畴与范畴化世界由千变万化的事物组成,并且所有的事物和现象都有各自的特性,人们正是根据这些特性来认识事物的。由于人们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经过了一系列的主观分类及定位,因此,我们所认知的世界并不是纯客观的世界,而是主客观相结合的产物。我们把这种“对客观事物进行认知分类的过程”叫做“范畴化”( c a t e g o r i z a t i o n ) ”,范畴化的结果

3、就是“认知范畴( c o g n i t i v ec a t e g o r y ) ”。00 1 1 经典的范畴理论以A r i s t o t l e 为代表的传统的范畴观认为:概念的类来源于客观世界里既定的范畴,与进行范畴化的主体无关;而范畴的归属是由概念的本质属性决定的。它包含以下的基本假设:( 1 ) 范畴是由充分特征和必要特征的合取定义的;( 2 ) 特征是二元的( b i n a r y ) ;( 3 ) 范畴有着明确的边界;( 4 ) 范畴的所有成员地位相等。这样定义出来的范畴自然是绝对的、离散的。传统的范畴理论认为,范畴内部的所有成员共同拥有某些特征。因此某个成员要么属于这

4、个范畴,要么不属于这个范畴。不同范畴之间的区分是明确的:识别某些特征的有无就可以决定是不是属于该范畴。L a k o f f ( 1 9 8 7 ) 曾形象的将经典的范畴化理论的实质概括为“容器”隐喻,即范畴像一个容器,具备定义性特征的个体就在里边,不。参见陈忠( 2 0 0 6 ) 第5 7 页 。参见张敏( 1 9 9 8 ) 第5 1 页,又见陈忠( 2 0 0 6 ) 第5 7 页。l具备的就在外边,如下图所示。 OXab应该承认,传统的范畴化理论若说明的是数学、逻辑或严格的科学意义上的类别,那么它并没有错,事实上在描述客观现实的规律或构造抽象理论模式时,由充分必要条件界定的离敖的、内

5、部同质的范畴是不可或缺的。为达到确定性的目标而人为的划定明确边界的范畴( 如专业技术概念或法律概念) 是传统理论能够说明的。传统理论的问题是:“第一,它忽视了经典范畴之外其他类型的范畴;第二,它不能很好地解释在自然语言中表现出来的日常概念范畴。于是有人对传统的经典范畴理论发起了挑战” 。0 1 2 原型范畴理论著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 W i t t g e n s t e i n l 9 5 3 ) 发现经典范畴理论存在缺陷,他发现有一类概念范畴无法用经典的模式去概括,而是以一种他称作“家族相似性( f a m i l yr e s e m b l a n c e ) ”的原则组织起来的。他以

6、“游戏”( 英语g a m e ) 为例,英语的g a m e 包括棋类、扑克、球类、运动会等,它所指称的活动有的有些具有竞争性,有的要论输赢,有的只为了娱乐,没有输赢;有的需要技巧,有的需要运气。但这些特征中没有一种特征是所有的g a m e 都共有的,每个成员和其他。参见张敏( 1 9 9 8 ) 第5 4 页。 o 参见张敏( 1 9 9 8 ) 第5 7 页。个或几个成员共有一条或几条共同特征。不同成员之间交叉重叠但并不完全重合。而是以环环相扣的方式通过相似性而联系起来成为一类。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开始,R o s c h 等心理学家( 以及语言学家L a b o r ) 对“c u p

7、 、b i r d 、f r u i t 、f u r n i t u r e 、v e g e t a b l e 、t o y 、v e h i c l e 、c l o t h i n g ”等概念作了一系列深入的定量实验研究,发现在范畴化中起到关键性作用的是认知上显著的“原型”。这种现象大体可用下图来表示。原型范畴理论认为,同一个范畴的成员不是由共同特征决定的,没有哪一种特征是所有成员共同拥有的,而是由家族相似性决定的。范畴内部成员之间并不一定共同享有相同的特征。有的成员比其他成员享有更多的共同特征,比其他成员享有更多共同特征的成员就成为该范畴的典型或核心成员,即原型,其他成员就是非典

8、型成员或边缘成员。原型范畴理论认为,范畴化的依据是其属性而非基本特征。属性是事物性质在心理上的体现,与人们的认知与现实的互动模式密切相关。而经典范畴理论的基本特征被理解为事物固有的本质属性,与主。参见张敏( 1 9 9 8 ) 第5 4 页。体无关,客观而独立地存在着。“范畴的边界有一定的模糊性。相邻范畴之间并非彼此界限分明,而是部分地互相渗透到对方的领地”。即使能够用经典理论描述的边界清楚的类也存在着原型效应。因此,在认知语言中,所有的范畴都是模糊范畴。上面讨论的范畴及范畴化并没有把语言的符号的特征和功能纳入其中,仅仅涉及到概念领域。实际t ,语言的范畴化包括两个层次的范畴化,“一是语言符号

9、所联结的概念一一语义的范畴化,其形式大致对应于词语的意义;二是将语言符号自身作为客体对象进行范畴化,其形式大致对应于语法范畴和语法关系” 。语言层面的范畴同样是原型范畴,在语言的所有层面,包括所有的语言单位,都存在原型效应。0 2 关于语义语法范畴0 2 1 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要弄清什么是语义语法范畴,我们们首先要弄清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这一对概念。目前学术界流行的观点是:“表现某种特定语法意义的形式叫语法形式,通过语法形式才显示出来的意义叫做语法意义”。,或者说:“只有语法形式表示的意义才是语法意义,只有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才是语法形式” 。对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的定义很显然是一种循环论证,但

10、从这个定义我们至少可以得到如下启示: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是语泫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们互相依存,二者缺不可;定的语法形式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任何语法意义都要通过某种语法形式来表示,没有无意义的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意义。o 参见陈忠( 2 0 0 6 ) 第6 6 页。 o 同上,第8 3 页。关于“语义语法范畴”这个概念,各家的提法略有不同,有的就叫“语义范畴”,有的叫 做“句法范畴”或“句法语义范畴”等,我们灾里且把它叫做“语义讲法范畴”。 。参见邵敬敏( i 9 8 8 ) ,又见邵敬敏、赵春利( 2 0 0 6 ) 。 4 参见胡明扬( 1 9 9 2 ) 。又见邵敬敏、赵春利( 2 0

11、0 6 ) 。40 2 2 语义语法范畴有关语义语法范畴的研究,目前主要这样一些观点:胡明扬( 1 9 5 8 ) 认为“语法范畴是把语法意义归类得出来的类名”,他强调语法范畴是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结合体的归类。胡明扬( 1 9 9 2 )又说“由隐性语法形式和相应的语法意义构成的语法范畴不妨称之为语义语法范畴”。由此可见,胡先生主张把语法范畴分为两类:一是显性形式的语法范畴,一是隐性形式的语法范畴。不过,胡明杨( 1 9 9 4 )又说,“任何语法范畴都是由一定的语法形式和相应的语法意义相结合而构成的,都和一定的语义内容有联系,在这个意义上,所有的语法范畴说到底都是语义语法范畴( 着重号为笔者

12、所加) 。”陆俭明、沈阳( 2 0 0 3 ) 认为语法范畴对“对语法意义进行概括形成的一些主要类型”,或者叫“语义范畴”。他们根据表现语法意义的语法形式的不同把语法范畴也分为两种:一种是由词的变化形式表示的语法意义,这是一种狭义的语义范畴,一般叫做“词法范畴”,或者就称作“语法范畴”;另一种是由结构的变化形式表示的语法意义,这是一种广义的语义范畴,也就是“句法范畴”,句法范畴也可以称作“句法语义范畴”,或者称作“语义范畴”。“词法范畴”主要是指有形态变化的语言中的一些语法意义类型,包括“体词性范畴”( 性、数、格、有定和无定) 和“谓词性范畴”( 时、体、态、人称) 两大类。“凡是由某种句法

13、结构形式产生的语法意义就叫做句法范畴”。两家的说法虽有不同,但其实质基本上是相同的。胡的“显性形式的语法范畴”大致相当于陆、沈的“词法范畴”,“隐性形式的语法范畴”大致相当于“句法范畴”。并且二者都主张所有的语法范畴都与语义内容有关。o 邵敬敏等人对“句法结构形式产生语法意义”提出质疑,这涉及到一个很大的理论问题: 到底是意义决定形式还是形式产生意义( 参见邵敬敏、赵春利( 2 0 0 6 ) 第3 4 页) 。陆、沈在他们的文章中两次出现这样的说法,一是“语法意义通常是指不是由词语、语境、推理 产生而是由语法形式产生的意义”,一是“凡是由某种句法结构形式产生的语法意义就叫做 语法范畴一( 参

14、见陆俭明、沈阳( 2 0 0 3 ) 第3 5 3 页、3 5 7 页) 。不过他们后面又说“只要是句法结构形式体现出来的某一种语法意义,就都可以归入语义范畴( 同上,第3 5 7 页) 。我们这里且把它理解为“语法意义是由语法形式体现的而不是由语法形式产生的。5对于汉语语法范畴的理论研究,邵敬敏先生可谓是独树一帜。他明确提出了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的相对独立性,提出了“语法意义范畴”这一概念,并且他还认识到实词的词汇意义会对句法产生作用,并借此解释了“动+ 名”组合产生不同结构关系的原因:语义关系决定句法结构关系。后来,邵敬敏( 1 9 9 7 ) 又提出“语义决定性原则”,即“汉语语法的决定性

15、因素是语义而不是形式”。具体说来,就是“语义特征”决定“语义关系”,“语义关系”决定“句法关系”。邵敬敏、赵春利( 2 0 0 6 ) 认为,“语法范畴是涉及语法形式、语法意义及其关系的范畴”,包括“形式范畴”和“语义范畴”两类。“语义范畴从本质上讲,就是从语法意义角度归纳出来的语法范畴”。因此,他们把“语义范畴”定义为“对语法意义进行抽象所得出的范畴”。这里的“语法意义”,一是指“从词类次范畴小类中概括出来的具有范畴性的语义特征”,一是指“从词语或旬式的组合中概括出来的范畴化的语义关系”。相应的,他把“形式范畴”定义为“从语法形式角度界定的语法意义的范畴”。我们可以用一个树形图来详细介绍邵敬

16、敏的语法范畴系统( 见下页) :邵敬敏先生的观点似与前面两位先生的观点有很大的不同,但仔细分析,二者并无矛盾。为了便于论述,我们暂且把胡明扬先生和陆俭明先生文中的上位范畴称之为“语法范畴”,下位范畴称之为“形式范畴”和“语义范畴”。胡明扬、陆俭明的“形式范畴”实际上相当于邵敬敏的“词法范畴”,而他们的“语义范畴”包括邵敬敏的“句法范畴”和“语义范畴”。之所以有这样的不同,是由于他们分析问题的着眼点不同。胡扬二人基本上是依据语法形式的显隐与否作出的分类,而邵敬敏是以研究问题的出发点为标准作出的分类( “形式范畴”是以形式作为出发点,“语义范畴”是以语义作为出发点,即以语义为纲) 。其实,和胡明扬先生和陆俭明先生的理论相比,邵敬敏先生关于语义范畴理论的最大的特点在于他强调了“语义决定性原则”,认为“语义范畴独立于语法范畴( 形式范畴) ”,这对强调语义研究在句法研究中的首要地位是非常重要的。语法范畴系统图( 根据邵敬敏论文整理)我们同意胡明扬先生的观点,“所有的语法范畴说到底都是语义语法范畴”,邵敬敏先生的“形式范畴”也不例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