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和培养学生美术兴趣的几种途径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8915430 上传时间:2018-05-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激发和培养学生美术兴趣的几种途径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激发和培养学生美术兴趣的几种途径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激发和培养学生美术兴趣的几种途径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激发和培养学生美术兴趣的几种途径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激发和培养学生美术兴趣的几种途径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激发和培养学生美术兴趣的几种途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激发和培养学生美术兴趣的几种途径(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激发和培养学生美术兴趣的几种途径 【摘 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美术兴趣是提高美术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和基础,一要融入自然, 发掘天赋;二要启发诱导,激发 兴趣;三要采取快乐的评价方式;四要引导学生踏入快乐的美术世界,才能更好地激发和 培养学生美术兴趣 。 【关键词】激发和培养 美术兴趣 途径 兴趣是人的 意识形态对美好事物 的一种追求和爱好的倾向,激发和培养 学生的美术兴趣能提高学生接受美术 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美育教学 质量的提高,可见激发和培养学生美术 兴趣是提高美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和基 础 。 在传统教育观念中,广大教师一直 奉行的是“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 也 ”的理念。教师应当是“

2、学富五车” ,是 知识的代表和化身。在推行素质教育的 今天,教师的任务应当是从单纯传授知 识、技能变为传道授业与培养,激发学 生兴趣并举 。就美育而言,美术教师不 仅要传授美术理论和美术技巧,而且要 引导培养美术兴趣,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和课堂主动性。教师要完成自身角色的 转换,要就“灌输式”被动教学为“兴趣 式”主动教学,不断提高美术教育教学 质量。 一、融入自然,发掘天赋 大多数学生生来就对绘画表现出 浓厚的兴趣,其形象思维比较发达,具 有丰富的想象力,对大千世界充满好奇 和表现欲。美术教师应抓好中小学生这 种心理特点,加强其听觉和视觉的注意 力的训练,发掘其美术天赋。例如:教师 可以通过教

3、学教具、生活日用品、电视 教学 、网络教学等有意或无意的把客观 现实世界丰富多彩的“图形” ,印入学生 心灵,又随时随地把其转化为学生主观 心理世界里的“图形” ,这一转化过程, 就是将学生置身于现实感性形象的海 洋里,与现实世界建立紧密亲切的关 系 。教师也可组织成立美术兴趣小组, 深入社会,走进自然,强化学生美术“ 视 觉 ”和“听觉”的认识,激发其美术兴趣。 二 、启发诱导,激发兴趣,提高学生 学习美术主动性 孔子曰: “不愤不启”即在学生心求 通而未得之时,给予启发,在学生口欲 言而未能之时给予开导 。生活中美的事 物无处不在 ,教师应以不同角度、不同 层次启迪和诱导学生,让学生联系生

4、活 展开想象,发掘美、创造美,提高对美的 鉴赏力 。夸张说教的“贴标签”式或单纯 “有术无美”式的美术教学模式已不适 宜当前教育的发展,应以“心理学知识” 渗透美术教学,抓住中小学生好奇、求 知欲强烈的心理特点,激发和培养学生 美术兴趣,有意识的启发和诱导学生用 审美的观点认识事物和看待事物,相辅 相融, “润物细无声”达到事半功倍的作 用,教学中尽可能选择那些形式优美、 色彩鲜艳、他们所喜欢的东西作为教学 用具,并在教学技巧上遵循有“收”有 “放” ,让学生头脑当中有了清晰的概 念,做到心中有数之后,再开始动笔,所 谓“规范严谨中有个性,个性的发挥又 要有规范的技巧,技法等为根本 ” “;放

5、” 即教师要放手,积极诱导,发展其创造 思维,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展开联想,大胆构思,敢于下笔,绘 出生动活拨、富有情趣的画面,让学生 动脑 、动手的机会,创作出独特的艺术 作品来。例如在画有规律的事物时,引 导学生对其进行总结概括,找出其规律 性,先画出形体基本形状的轮廓线,然 后分析内部结构,最后进行细部刻画 。 学生一边画,教师一边诱导,这样学生 既学习了绘画的内容,又锻炼了其想象 力 、 观察力,使其乐于学 、 易于接受,寓 教于乐,在教中学,学中乐,体味学习美 术的乐趣,收效显著 。 三 、采取快乐科学有效的评价方式 只有促进学生向正确 、恰当的目标 发展的评价才是有价值

6、的,否则,其效 果只会适得其反,理想的中小学校美术 教育应该鼓励人人参与美术学习活动, 而不是让每个学生面对一个标准,产生 压抑感和挫折感。 美国教育家罗恩菲德经过长期研 究认为:学生可以分为“视觉型”和“触 觉型” 。这两种类型的学生在人物刻画、 情感表现,运动表现及空间表现等方面 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视觉型”学生对 写生物体逼真的模仿,精细的描绘,出 色的立体空间,表现能力明显优于 “触 觉型”学生,而“触觉型”形式独特的布 局常规的内心体验和以平面表现为主 的描绘形式却是“视觉型”学生所欠缺 的,教师不能只肯定摩仿及空间表现能 力强的学生,应该尊重孩子的人格和个 性特征,承认“孩子们

7、的世界” ,设法帮 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让他们在愉快的情绪中进行创造。 四、引导学生踏入快乐的美术世界 首先要积极开展校内美术活动。 以往的美术兴趣小组的成员都是 各班的美术尖子生,学校会搞一些如素 描 、图画、版画、电脑绘画等分类的兴趣 小组,其实我们还可以根据广大学生的 爱好,开展一系列讲座:如学做陶艺 、小 制作 、 美丽的粘贴画等等,凡是感兴趣 的学生都可以参加 。 ( 一 ) 公共文化设施 随着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各地都 建立了众多的美术馆 、 图 (下转 58 页)67 大舞台2009 年双月号第 4 期 书馆、博物馆等公共设施。这些公共设 施拥有大量的美术名作、文物、美术文 献

8、资料,还经常提供美术讲座等多种艺 术活动。另外各地的青少年宫,文化宫 也为学校教育提供活动场所与多样的 活动形式,这些都为中小学美术课外活 动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 (二)当地的文化资源和环境资源 宗教建设 、园林、民宅这些都是各 地的文化遗产 。公共雕塑、建筑这些都 是现代城市的环境艺术 。 教师可根据教 学需要,与社区携手,充分利用当地的 文化资源以及环境资源,设计教学内 容,开展教学活动。(三)艺术家工作室和艺术作坊 参观艺术家的工作室,可以了解艺 术家的创作思想以及艺术作品的完成 过程。访问艺术作坊,可以了解艺术品 的创作过程以及蕴涵其中的历史、文化 背景,这些都是值得利用的美术资源。 兴趣是成功的基石,要想有效地提 高美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美术兴趣至 关重要,而学生美术兴趣的培养又要靠 教师有意识地引导 。 让我们共同努力, 激发学生美术兴趣,提高美育教学质 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顺利实施 。 参考文献: 1王刚.激发学生美术兴趣,促进 美育教育质量提高.中国美术教育,2001 (1). 2刘燕.在轻松愉快中上美术课. 中国美术教育,2001(2). 3张志刚.如何上好美术课.中国 美术教育 ,2001(3). 4张俊峰.兴趣的培养是上好美术 课的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