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笔迹_能否猜透你的心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8892914 上传时间:2018-05-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看笔迹_能否猜透你的心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看笔迹_能否猜透你的心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看笔迹_能否猜透你的心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看笔迹_能否猜透你的心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看笔迹_能否猜透你的心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看笔迹_能否猜透你的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看笔迹_能否猜透你的心(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看笔迹看笔迹 能否猜透你的心?能否猜透你的心?( (图图) ) 民间笔迹学者高家峰。(由本人提供) 我国传统文化中早有“字如其人”、“字品如人品”的说法,例如西汉思想家和文学家扬雄就提出:“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动情乎?”这些说法被后世的笔迹学者视为这个行当的思想根源。然而在心理科学的领域,用笔迹来分析一个人的性格人品仍然有争议,国外心理学界干脆把它判定为“伪科学”。笔迹是如何进行分析的?看人准还是不准?记者带着几份真人字迹登门拜访广州一位民间笔迹学者,让其现场进行分析。笔迹分析生存状况尴尬笔迹分析生存状况尴尬40 出头的高家峰原籍江西,有个写得一手好字的爷爷,但他没学到

2、爷爷的书法,字写得一般般,反而从小对笔迹分析产生兴趣。20 多年前,他中专毕业于南京无线电工业学校,与笔迹分析没有任何关系。在没有读过相关专业、也没有师傅传承之下,他全凭爱好成为国内一个小有名气的笔迹学者。他说,国内几个比较知名的笔迹学者都是无师自通的。现在他长年给人分析笔迹以及做培训,是这个冷僻的领域里少数能靠笔迹分析养活自己的人。高家峰在接受采访时称,笔迹学分为两大类,一是笔迹鉴定,用于司法、银行等领域,主要是鉴定两个字迹、签名等是不是同一个人写的;二是笔迹心理分析,分析一个人的性格与为人。目前后者在国内的处境比较尴尬,研究者都不是学心理学的,尽管曾经有大学心理学老师跟他们学笔迹分析。他在

3、 9 年前在广州一个人才市场设摊位,通过字迹分析来为企业做人才测评,但一年后就被人才市场新投资的人才测评考试软件所取代。他感慨地说,目前国内没有专门的笔迹分析机构,“中国笔迹学研究会”始终还是处于筹备阶段,从业人员也没有资格认证,笔迹学者只能到处挂靠别的协会。字写得好的人不一定成功字写得好的人不一定成功高家峰认为笔迹分析主要有三种应用。第一是人才选拔。笔迹分析对刚从校园毕业,或者刚刚就业的初级人才来说意义不大,而中高层职位的人才有分析的价值。例如,一家公司要招聘副总,要在三个人之中选一个,就可让他们递上手写简历,用笔迹分析其性格与能力特点。他认为,笔迹分析不是评价一个人的字写得好不好,那是美学

4、方面的能力。中国汉字的形态规范,因此字写得好的人比较遵循规则,受到的约束比较大,容易按部就班,可能是个优秀的学生,但创新开拓的能力不一定很强,事业上不一定很成功。字写得不好的人反而可能敢于打破常规,例如一些知名企业家的字都写得很丑。第二是婚恋对象选择。例如,有企业老板想找一个温顺的女孩做伴侣,而相亲时女孩都表现得很客气,但有的人长相温柔却内心暴躁,甚至有严重的暴力倾向。表面看不出来的东西,做笔迹分析就一清二楚了。第三是青少年教育。能看出孩子的性格是内向还是外向,有没有自闭的情况,从而因材施教。通过字体纠正,还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青少年的个性问题。笔迹学者的笔迹学者的 5 5 大招数大招数美国今日

5、心理学杂志高级编辑詹姆士毛罗在研究一些笔迹学者之后,总结出他们分析字体的 5 个方法:1.从人体生理推断。书写者手抖,其笔迹会有所反映;当书写者感到紧张,例如在冒充别人笔迹的时候,下笔力度会加大。2.从普通常识推断。爱整洁的人字体整洁,文化低的人会写错别字,不喜欢自己名字的人签名潦草难以辨认,或者干脆用一个横笔从中间穿过,把名字整个“一笔勾销”。3.从身体语言推断。人类学家发现,有些身体语言的意思在各种文化中都是一样的,例如快乐、悲伤、痛苦、愉悦、愤怒等。笔迹是身体语言的书面表达,所以也能反映出这些意思,例如情绪高涨的人笔画也朝上,自我膨胀的人会把自己的名字写大一些。4.从简单的心理学推断。弗

6、洛伊德常常应用的一条原则是:一个人把事情做得过分,通常意味着他在补偿自己欠缺的地方,例如书写“我爱你”的时候把“爱”字写大一倍,可能代表他其实并不爱。5.从相关规律推断。笔迹分析凭的是经验,判断哪种笔迹对应何种性格,分析师会研究大量性格已经明确的人的字迹,从中寻找出现比较频繁的笔迹。例如,有实验研究发现,犯有重罪的罪犯在白纸上书写的时候,左边的留空是不整齐的,对应他们藐视社会规则。该研究发现重罪罪犯有 25 种异于常人的笔迹特点。硬笔书法教育家袁镇谦的笔迹字的布局规范,起笔和收笔多是顿笔,对应做人正直而讲信用,做事一丝不苟,追求完美,自律性很强,很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凡事三思而行。字体结构疏朗

7、,运笔流畅而有韵味,对应心胸视野开阔,凡事看得很开。笔画夸张但有节制,对应思维活跃,想法很多,甚至有些“想入非非”,但事业上很少付诸行动。婚姻方面,他心志较高,淡泊名利,行为中规中矩,但绝不愿受约束,生活伴侣最好是能理解、迁就他且会持家过日子的女性,但不要要求和他志同道合和很有文化。书写者反馈:大部分分析很准确,但事业上我认为自己是个付诸行动的人。广州白领李小姐的笔迹书写速度快而有灵气,主要笔画很有力,对应思维反应敏捷,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开拓能力。凝滞笔画较多,如 “暗”和“影”内部一些笔画交代不清,像乱麻一样缠绕着,对应压力大,容易焦虑烦恼,情绪波动大,心情容易受环境影响,承受挫折能力不强

8、。事业方面宜收敛锋芒,做事不要钻牛角尖,若能遇到对她多加鼓励和肯定的上司,能发挥出很大的潜力。婚姻方面,她个性偏强,但在情感上很依赖,需要一个有耐性、大度包容的老公,但不能没主见,要能做她的“精神导师”。书写者反馈:分析完全不符合我的特点,可能与未见到本人真迹,字体在拍摄时没摆正有关。压力、焦虑等是白领普遍的心理状态,在情感上谁都希望对方能包容自己,这些分析比较泛泛。杀警绑架悍匪胡益华的笔迹字体整体严重向左倾斜,代表他内心受到压抑,性格自我封闭,印证了他少言寡语的表现。“没有”等字的右下部很突出,且字体上下和左右结构比例失衡,对应虚荣心很强,对物质名誉很看重,嫉妒心强,自卑而且自恋,心灵严重扭

9、曲。字与字之间的距离不稳定,时大时小,对应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情绪不稳定。字体起笔和末笔大多很重,对应野心很大,行为果敢狠毒,容易冲动。就整体运笔来看,他缺乏机智,有勇无谋,这是他无论怎么拼搏都不“成功”的原因。书写者反馈:(已被依法执行死刑,无法反馈。)分析准不准见仁见智分析准不准见仁见智在心理测量学上,评判一种测验分析手段要看其信度与效度。笔迹分析的信度,就是两个笔迹学者对同一个人的笔迹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一致性。高家峰称:“好的分析师分析出来的结果应该是差不多的,但不同人分析的侧重点不一样。在看人的道德品质时,如果参照的标准不一样,结果也不一定相同。”笔迹分析的效度更值得关注看人看得准吗

10、?高家峰称,从人们的反馈来看,他对性格的分析还是很准确的。但他也承认,认识一个人比较难,分析得对不对,有时当事人自己的反映也不一定客观正确,而旁人的反馈也只是对其过去表现的印象,也会有偏差。他在记者面前现场对三个人的笔迹进行了分析,在未与书写者见面的条件下给出结论。国外心理学界:国外心理学界:笔迹分析是伪科学笔迹分析是伪科学用笔迹分析一个人的人格和工作表现,国外心理学界在上个世纪中叶以前,尚有少数研究认为是有效的,但后来学术界便一边倒地认为笔迹分析无效,是一门“伪科学”。1982 年,有人总结了 200 多个科学研究之后,得出的结论是:笔迹学者不能预测任何一种人格特点。对于工作表现的测量,研究

11、发现笔迹学者的分析结果跟一个外行人预测的差不多,都是不准确的。斯坦福大学认知心理学博士德瑞克科勒等人总结了几十篇论文的研究,得出笔迹中的斜笔等笔画对预测一个人的工作表现毫无价值。英国心理学家卢旺拜恩称:“一个整洁、行为端正的人往往会写一手整洁的字,这个粗糙的推理很容易让人信以为真,但其实这种分析根本没用。”英国心理学会还将笔迹分析与占星术归为一类,认为它们都是“零预测效度”。但为什么很多人会觉得笔迹分析对自己的评价很准呢?美国心理学家富勒在 1948 年提出了“富勒效应”,指一些关于人格的描述笼统而模糊,大家看了听了却以为说的是自己,这在笔迹分析、算命看相、星座分析,甚至是股市评论中很常见。富

12、勒最初做实验时用到的话语便是最好的例子。你可以拿别人的笔迹来装模作样“分析”一番,然后告诉对方下面的结论:你希望被别人喜爱,却对自己吹毛求疵。虽然你的人格有些缺陷,大体而言你都有办法弥补。你拥有可观的未开发潜能,但尚未发挥你的长处。你那看似强硬、严格自律的外表,掩盖着不安与忧虑的内心。许多时候,你质疑自己是否做了对的事情或正确的决定。你喜欢一定程度的变动,在受到限制时感到不满。你为自己思想独立而自豪,并且不会接受没有充分证据的言论。你认为对他人过度坦率是不明智的。有时你外向、随和,有时你却内向、谨慎而沉默。你的一些抱负是不切实际的。非心理学的笔迹分析不可靠非心理学的笔迹分析不可靠国内心理学界把

13、笔迹投射测验作为心理投射测验的一种。苏州大学心理学教授童辉杰在研究医药销售人员后发现,笔迹分析比人格测验、职业能力测验更加准确,而且笔迹分析依赖的是一个人长期形成的书写习惯,因而可以避免被测试者为获得较好社会评价而故意歪曲掩饰。然而,童辉杰等人采用了几种公认的人格测验为参照标准,对非心理学专业出身的笔迹学者提出的“理论”进行验证,发现他们无法对一个人的个性心理作出可靠的判断。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专家刘加艳也认为,社会上的笔迹学者由于缺乏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和素养,往往凭借经验对笔迹的特征做解释,给笔迹分析的发展带来很大障碍。尽管如此,刘加艳指出,中文字体在结构等方面比西方文字包含更多的信息,做笔迹分析具有先天条件,中文笔迹分析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文/记者伍君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