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生产规模、设备规模和生产工艺的选择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8892824 上传时间:2018-05-09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22.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味精生产规模、设备规模和生产工艺的选择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味精生产规模、设备规模和生产工艺的选择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味精生产规模、设备规模和生产工艺的选择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味精生产规模、设备规模和生产工艺的选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味精生产规模、设备规模和生产工艺的选择(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味精生产规模、设备规模和生产工艺的选择云逢霖( 华南理工大学5 1 0 6 4 1 )近年来大型的味精厂在陆续涌现,一些味精厂也在扩大。采用较大型的发酵设备,一些新工艺、新设备也被采用或者在探讨中。以下笔者就味精厂的生产规模、设备规模和生产工艺选择谈看法,供参考。1 厂生产规模味精厂的生产规模主要由市场决定,其次是建厂的交通运输,水、电、原料供应、污水处理等。而市场占有率是由品牌和生产成本决定,主要是后者,只要生产成本低,对市场拓开就有潜力,就能扩大生产规模。1 1 味精市场概况目前生产谷氨酸的味精厂约有5 0 家( 买夫酸制味精的除外) ,2 0 0 2 年全国商品味精产量约9 0 万吨,予

2、计今年超过1 0 0 万吨。目前味精产销基本平衡。今年上半年由于“非典”的影响,味精市场疲软,产品积压,但下半年销售形势较好,产销基本平衡。今后,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形势较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进城,整个饮食行业形势好,调味品产量增加,味精的需求量也在增加,但目前味精产量发展速度太快,而生产能力还很大,必然会造成供大于求,这是生产厂家必须看到的。不能盲目扩大。味精市场还有一种怪现象,就是分装商太多,全部是私人小企业,这些人大多数原来在味精行业工作,他们占有一定市场,而且在资金、销售手段和税收等方面均具有灵活性,具有优势。而且北方一些新建的味精厂或扩建味精厂由于缺乏市场大量卖大包装

3、,又为分装商提供有利条件。因此分装商队伍有扩大。味精生产厂家要在市场竞争中取胜,不被淘汰,就必须千百方计发挥自己的优势,提高技术水平,降低生产成本。1 2 生产规模生产规模取决于市场,而市场的占有率主要由生产成本决定。生产成本主要取决于以下四个方面:( 1 ) 地区优势( 包括原材料、动力价格和地方政策等) ;2 6( 2 ) 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3 ) 规模效益( 在生产规模较小时,如年产量2 万吨以下,增加产量,明显降低成本,但产量较大时,影响不大) ;( 4 ) 运转费用( 取决于设备设计、设备配套和技术管理等) 。地区优势是难以改变的,当生产规模较大时再扩大生产对生产成本的影响不大

4、。生产成本的降低应从建厂开始,重视合理设计设备,合理进行设备配套,将产量规模与设备规模结合,降低运作费用;选择先进的生产工艺和强化技术管理,提高技术水平,降低单耗。2 发酵设备规模和数量发酵设备规模指发酵罐容积大小,在考虑发酵罐容积大小时,必须同时考虑发酵罐数量。从单个发酵罐来看,容积大,生产容易稳定,发酵水平较高,每吨理论夫酸的动力消耗低,操作人员少。但发酵罐个数太少,水、电、蒸汽、无菌空气等动力耗用量不平衡,运转费用高。以发酵罐约1 0 只为一组合,运转费用最低。原料投人、动力消耗最稳定,均衡,管理操作人员最少。根据国内情况,以3 0 0 m 3 发酵罐每1 卜1 2 只为一组最好o 年产

5、量为:3 0 0 8 0 1 1 5 9 5 1 9 1 2 1 0 = 5 9 7 8 1 6 T y即年产约6 万吨谷氨酸。3 发酵工艺选择目前国内正在采用的谷氨酸发酵工艺有生物素亚适量、高生物素添加青霉素及表面活性剂、温度敏感型等三种。此三种表发酵工艺比较1 0 0 夫酸单 产酸率转周期提取耗发酵工艺特点发酵液性质化率g L方法小时污水工艺纯淀粉电汽及收率( T ) ( 度) ( T )控制生物素用糖蜜、玉米浆用1 2 06 0等电离多1 6 01 2 0 04量多 生量菌体量少、量少,发酵液质3 49 6物( 最大0 6 量好,适用直接素0 7 )风量小亚等电点提取谷 适( 最大1 :

6、0 3 氨酸。量0 3 5 ) 发酵热较小1 0 0 夫酸单发酵产酸率转周期提取耗工艺工艺特点发酵液性质化率g L方法小时纯淀粉电汽污水及收率( T ) ( 度) ( T )发酵适当时间,以糖蜜为原料,1 0 55 63 4浓4 5 。1 8 0 0量少。青添加适量青霉素发酵液色泽深,缩等电转9 1 0C o D 霉及表面活性剂杂质多。晶8 5很高,添及菌体量多( 最多 加表难处 适面1 5 1 7 ) 。理 量活风量大( 最大i 性:0 6 0 7 )剂发酵热大,需低 温水冷却发酵适当时间培养基丰富、糖1 4 06 23 2浓1 6 82 6 0 0量少提高温度蜜、玉米浆用量缩等电转9 _

7、1 0干燥温菌体量多( 最多很多,发酵液质日作肥日日 度1 7 ) 。量较差8 8料 敏 感风量大( 最大1型:0 6 0 7 )发酵热大,需低 温水冷却* :取l O m l 发酵液,3 0 0 0 转分离心1 0 分钟,量菌体体积;* * :甘蔗糖蜜,含糖4 8 。发酵工艺的特点:发酵技术水平、提取方法及收率,主原料、电、汽单纯见下表。由表可见,三种发酵工艺各有优缺点,单从发酵技术水平来看温度敏感型为高,选择发酵工艺时应该根据厂家的具体情况,如所用的原料、发酵设备、提取工艺、水、电及污水处理等条件来决定。无论采用哪一种工艺都必须达到提高效率、降低单耗、降低成本,而不能偏面追求某一项高指标。如果单耗高、生产成本高、就某些指标高也是无用的,必须考虑综合效益。笔者认为应该吸取各工艺的优点,克服其缺点,既能提高发酵水平,又能采用提取收率高的提取工艺,进一步提高谷氨酸生产效率,这是谷氨酸发酵的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