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研究和区域发展训练二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8889266 上传时间:2018-05-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地理研究和区域发展训练二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区域地理研究和区域发展训练二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区域地理研究和区域发展训练二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区域地理研究和区域发展训练二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区域地理研究和区域发展训练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地理研究和区域发展训练二(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区域地理研究和区域发展区域地理研究和区域发展训练二训练二一、选择题 一首唐诗这样描述某地区的景象:一首唐诗这样描述某地区的景象:“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 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结合下图,回答结合下图,回答 1212 一一 1313 题。题。 12该诗描述的地区,最可能见到图中四种农业活动中的哪种经营模式 ( ) A甲 B乙C丙 D丁 13关于该地区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发展农牧业的优势条件是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B该地区外力作用以风力作用为主。 C该地区资源丰

2、富,属于能源调出地区 D该地区根据自身优势发展技术含量较低的木材加工业 读读“我国某地区一古城遗址附近的古河床剖面图我国某地区一古城遗址附近的古河床剖面图” ,据此回答,据此回答 14-1514-15 题。题。14该古城消失的原因可能是( ) 滑坡、泥石流频发过度使用水资源 人口增长过快火山喷发 A B C D 15根据河流沉积物的变化,推测历史上古城附 近地区环境最好、水草最丰美的时期是( ) A甲B乙C丙 D丁 红树林为自然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潮间带红树林为自然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潮间带( (能够受到潮水周期性浸淹的海岸地带能够受到潮水周期性浸淹的海岸地带) )的木本植物群落,通常的木本植物群

3、落,通常 生长在港湾、河口地区的淤泥质滩涂上,是海滩上特有的森林类型。读图生长在港湾、河口地区的淤泥质滩涂上,是海滩上特有的森林类型。读图 8 8,回答,回答 16161717 题。题。 16关于图示海岸的叙述,合理的是A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降水稀少 B热带地区,沙质海 岸C潮间带的淤泥质海岸 D温带海滩,降水丰 沛 17图示植被的主要功能是 A保护海岸,保护生物多样性 B降低风速,为船舶提供避风的场所 C绿化美化沿海环境,吸烟滞尘 D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读黄土高原各类矿产潜在价值所占比例表,完成读黄土高原各类矿产潜在价值所占比例表,完成 18181919 题。题。 矿产种类各类矿产潜在价值占

4、总价值的百分比(%) 能源矿产(主要是煤)92.17 金属矿产3.95 非金属矿产3.88 合计100 18从上表中数据可以看出,黄土高原地区矿产资源的特点是( ) A分布广泛又相对集中B开采条件好,综合效益高 C矿种多、质量好D能源矿产储量大,潜在价值高 19关于山西省能源基地露天采矿区生态建设的理想组合是 ( )2A农业经营复垦一采矿一回填一筑坝 B筑坝一采矿一回填复垦一农业经营 C采矿一回填一复垦一农业经营筑坝 D筑坝一采矿一复垦一农业经营一回填 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边疆万里行边疆万里行”摄制组初秋到新疆北部采访,路遇一条河流,他们乘坐的越野摄制组初秋到新疆北部

5、采访,路遇一条河流,他们乘坐的越野 车必须在天黑前从河流中开过去,否则将会出现严重后果。据此回答车必须在天黑前从河流中开过去,否则将会出现严重后果。据此回答 20202121 题。题。 20关于这条河流的判断,正确的是 A一定是一条内流河 B一定自西向东流 C一定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D一定以降水补给为 主 21摄制组的越野车必须在天黑前越过河流,其主要原因是A午后气旋活动频繁、降水多,河流傍晚前后会涨水B午后冰雪融水增多,河流傍晚前后会涨水C午后风大,傍晚前后可能会出现沙尘天气D昼夜温差大,河流傍晚前后会结冰 读右图,回答读右图,回答 22222323 题。题。 22图示河流建有众多的大坝,用

6、于发电。但乙 图大坝的发电使用年限大大低于设计年限,其原 因主要是 ( ) A工程质量低 B设计不准确 C人为破坏严重 D泥沙淤积严重 23目前,甲图河流不仅不再建大坝,而且开始 拆除某些水坝。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 A已找到了比水电更好的能源 B水电运营成本不断增加 C水坝防洪功能丧失 D恢复原始生态环境 二、综合题 2424、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表 重庆气候资料(29.6N,106.5E,海拔 260 m) 1961-1990 年1 月2 月3 月4 月5 月6 月7 月8 月9 月10 月11 月12 月 平均最低气温()5.66.910.91

7、5.119.021.524.524.520.416.211.57.2表 武汉气候资料(30.6N,114.1E, 海拔 23m) 1961-1990 年1 月2 月3 月4 月5 月6 月7 月8 月9 月1011123月月月 平均最低气温()-0.51.46.112.217.721.825.224.619.413.47.21.5(1)对比说明重庆和武汉两地冬季气温特征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 三峡水电站是中国西电东送工程中 线的巨型电源点。(2)说出三峡工程建成后重庆段河流水文特征的突出变化。 (3)在调出区和调入区中任选其一,说明西电东送对区域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 谚曰“湖广熟,天下足” 。从

8、明朝中后期开始,江汉平原就已成为全国商品粮棉基地,但长期以来,其农 业生产常常受到不利的自然条件影响。 (4)说明江汉平原农业生产的不利气候条件。 2011 年夏季,暴雨连降武汉,每一次都导致武汉发生内涝,有网友为此调侃:“到武汉看海!”武汉曾 是全国仅有的“百湖之市” ,而今全市中心城区现存的湖泊只有 38 个, “杨汊湖” 、 “东沙湖”等诸多湖泊 已不见水,只剩一个带“湖”字的地名。针对武汉等城市雨涝严重的现象,有人提出推广使用渗水砖的 建议。 (5)结合图表及上述资料,概括说明近年来武汉城市内涝严重的原因,并简述推广使用渗水砖对城市地 理环境的有利影响。 4区域地理研究和区域发展区域地

9、理研究和区域发展训练二答案训练二答案【答案】12.D 13.D 【解析】第 12 题,从诗中描述可知该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类型为畜牧业,主要依靠天然牧 草发展畜牧业。第 13 题,结合该地自然条件,知该地森林资源不丰富,不适合发展木材加工业。 【答案】14D 15B 【解析】第 14 题,根据图中经纬度判断该古城位于我国塔里木盆地,根据古河床沉积物颗粒变化特点, 知后期该河流流量变小甚至断流,这可能是由于人口激增过度利用水资源所致第 15 题,如果水草丰 美则水量大,流水侵蚀作用强,携带的泥沙颗粒大,根据图示说明,乙颗粒最大。 【答案】16C 17A 【解析】第 16 题,根据红树林

10、分布特点及影响森林分布的因素判断。第 17 题,红树林是热带海岸的重 要生态环境之一,是良好的海岸防护林带,又是海洋生物繁衍栖息的理想场所,可以保护海岸,保护生 物多样性。 【答案】18.D 19.B 【解析】第 18 题,由表中数据可知,在黄土高原地区,能源矿产的潜在价值占总价值的 92.17%,故该地 区能源矿产储量大,潜在价值高。第 19 题,筑坝采矿回填复垦农业经营的生产模式,既保护了 生态环境,又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答案】20C 21B 【解析】第 20 题,新疆地处我国西北内陆,该地区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第 21 题,必须天黑前越 过河流,是因为午后冰雪融水增多,经

11、过一段时间后,河流到了傍晚前后会涨水。 【答案】22.D 23.D 【解析】第 22 题,由于上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大,泥沙在库区淤积,致使库容减 少,使用年限降低。第 23 题,建设大坝在获取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破坏了河流的生态环境;拆除水坝是 为了恢复原始生态环境。 24【答案】 (1)重庆冬季平均最低气温高于武汉,重庆最冷月(或 1 月)平均最低气温在 0以上,武汉 最冷月平均最低气温在 0以下。 原因:重庆纬度位置比武汉低,重庆受周围山地阻挡,冷空气不易入侵。 (2)河流水位升高,流速变缓。 (3)对调出区:推动西部(调出区)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把其丰

12、富的资源优势转 化为经济优势;带动本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 对调入区:缓解东部(调入区)能源紧张状况;优化东部(调入区)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环境 (大气)质量;推动相关产业发展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东部(输入)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4)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水旱灾害频繁;冬半年气温偏低,易发生冻害。 (5)形成原因:降水量大且集中;热岛效应加剧城市极端气候;湖泊减少,湖泊调蓄功能减弱;地势低 平,地表硬化(面积大)、绿地少,下渗少,排水不畅, (或城市规划缺乏远见,城市防洪不符合水循环原 理) ,导致城市内涝。 有利影响:有利于减少地表径流迅速汇集而产生的积水;有利于下渗形成地下水,保证植被生长;有利5于增加城市大气湿度;有利于促进水循环。 【解析】第(1)题,结合表 2 和表 3 中的资料说明重庆和武汉冬季气温特征的差异;结合图 18 中两城市的 位置,从纬度因素和地形因素分析原因。 第(2)题,根据三峡工程与重庆的相对位置及其湖泊对河流的 调节作用进行分析说明。第(3)题,从社会经济、资源开发或利用等方面进行说明。第(4)题,从气温和 降水特点及其变化等方面进行针对性说明。第(5)题,结合城市自身及其当地气候、河湖特点说明原因。 结合水循环相关知识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