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孔子治学思想_大美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8886920 上传时间:2018-05-09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85.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孔子治学思想_大美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试论孔子治学思想_大美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试论孔子治学思想_大美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试论孔子治学思想_大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孔子治学思想_大美(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船山学刊!“#年第!期试 论 孔 子 治 学 思 想 大美 孔子是中国思想史上、 教育史上的大家, 他的治学思想对于他的思想成果, 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主要有以下几大特征:一、 处理好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的辩证关系, 以求知的乐趣激活求知的欲望人类本身有一种求知的欲望, 这种求知欲望基于生存需要和生存质量的需要。但是, 人类面临未知的东西太多, 而人的探求未知与奥秘的能力相对来说十分有限。因此, 探求未知与奥秘欲望强烈与否, 就直接影响到探求效果。如何调动、 强化人们的求知欲望, 就成了治学的首要问题、 基本问题。孔子在他一生的生活实践和治学实践中, 对治学的这一首要问题、 基本问题作出了正

2、确的选择与解释。这就是要让人们在求知中享受乐趣, 在乐趣中探求知识。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我们的人类社会有别于动物世界的最大特点,就是人与人来来往往,甚至是来而不往非礼也。人生苦短, 来去匆匆, 聚少离多, 远方朋友, 久别一聚, 多么惬意的快乐事, 甚至古代有倒履相迎的传说。而在知识的学习中, 不断温故而知新, 其间的乐趣, 堪与有朋自远方来的乐趣相提并论。学习可令人耳目一新, 是追求学问、 追求知识,有所得就是学有成效。但是,我们的传统教育也好,现、 当代的教育也好, 都被 “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中自有颜如玉” 的功利观念淹没了, 只重结果, 不重过程,

3、急功近利的教育思想不知扼杀了多少生命与青春。而孔子的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 就是对追求知识、 探知未来的这一过程的肯定,对这一过程享受的肯定。试想, 除却功利因素之外, 时下的应试教育, 又有多少学子能真正享受到学习过程中的乐趣呢?孔子对这一点, 有自己的亲身感受。 “子在齐闻韶(音乐) , 三月不知肉味, 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音乐作为一种高雅艺术, 能净化人的心灵, 陶冶人的情操, 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 它有着其它教育手段不可代替的独特功能。如果一种学习, 包括教育, 有令受动者沉浸三月而不知肉味,这种教育效果无可置疑,而这种效果与过程的关系是一种辩证关系。假如受动者不能沉

4、浸其中, 施动者 (教育者) 又如何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呢?所以, 孔子对如何保证学习效果继而提出了一种这样的关系:“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 是一种手段, 是一种机制, 而这一手段与机制, 是我们由未知通向已知, 由未知探索奥秘的重要通道。遗憾的是, 我们的应试教育在受到历史与现实的严峻拷问下, 依然没有多大震惊, 满堂灌、填充式等摧残人性的手段依然我行我素,大有市场。不仅在历史的黄牌警告面前毫无退却,而且喝彩声、鼓掌声不断。能否让学生们达到孔子所预设的那种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 “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 的境界, 我们不妨从孔子这位教育思想家的思想库里寻找出路,而 “知之

5、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应该不失为一条接近人性的、 具有科学性的施教之道。孔子自己就有这种成功的喜悦, 他对自己的总结是 “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 以求知的乐趣激活求知的欲望,从而形成一种学习的强大动力, 而这正是正确处理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的辩证关系必须特别加以注意的。二、 保证有 “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诲人不倦” 的学习态度孔子作为教育家, 对学习态度十分看重, 对自己和对弟子, 都是如此要求。学习态度是学习效果的重要保障。能力有大小, 水平有高低, 这是个体差异的客观性。但是, 勤能补拙, 说明了后天努力的重要性。做学问不能耍虚功, 玩花架子, 要实事求是。孔子

6、在教给!试论孔子治学思想学生由的学习态度上, 要求是 “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不懂就是不懂, 不要装懂, 这就是做学问必须有的老老实实的态度, 也是做一个聪明人的基本前提, 不懂装懂, 等于自欺欺人, 所以, 孔子才认为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孔子根据这一标准, 去评判他人。以下这些资料可以证明他的关于治学态度的这一观点。如: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 文 也?” 子曰:“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是以谓之 文 也。”“文” 是卫国大夫孔圉的谥号,其来源就是其人在世时聪明灵活, 爱好学问, 又谦虚下问, 不以为耻。孔子对颜回的评价也很高。哀公问:“

7、弟子孰为好学?” 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 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 今也则亡, 未闻好学者也。孔子为颜回的短命而悲叹, 同时, 也为再也没有这样的好学生而惋惜, 可见他对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的肯定。孔子在关于治学态度的思想上, 除了强调勤奋好学之外, 还特别强调谦虚谨慎。子曰:“默而识之,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何有于我哉?” 在自己学习和传授知识教别人学习时, 应有 “不厌” 与 “不倦” 的精神。而在与他人相处之中又如何学习呢?孔子在这里作了一种比较, 在比较中又作了否定与肯定:“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 我无是也。多闻, 择其善者而从之; 多见而识之; 知之次也。”

8、 孔子在这里否定的是那种自己不懂却凭空造作的人, 同时也自我反省否定了自己就是这种人。在否定之后, 对 “择其善者而从之, 多见而识之”的治学精神进行了高度肯定, 而且认为这就是学而知之, 仅次于生而知之者我们姑且不论他的 “生而知之者” 正确与否。当然, 在这里我们可以顺便指出,孔子对自己就否认生而知之,“吾非生而知之者, 好古, 敏以求之者也。” 正因为如此, 孔子才重视和强调在治学态度上要谦虚谨慎, 所以, 他所提倡的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 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为后人所推崇。孔子的学生将他视为圣人, 而孔子自己则不以为然, 他十分平淡地说 “若圣与仁, 则吾岂敢?

9、抑为之不厌, 诲人不倦, 则可谓云尔已矣。 ” 他认为自己在圣人的盛名之下, 其实难负, 所能做到的, 只不过是学习和工作总不厌倦, 教导别人总不疲劳, 就是如此罢了。而这种境界, 正是学生们认为 “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孔子的弟子们景仰其为人与治学, 但并不完全理解其为人与治学, 孔子为此而感到苦闷, 也正为这样, 他才在治学态度上十分强调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他曾经发出如此沉闷的感慨:“莫我知也夫! ” 弟子们不解其中奥秘, 我们将老师视为圣人, 而老师却责怪没人了解他。其实, 正是弟子们的 “圣人” 之说, 令孔子大有高处不胜寒之感。他认为自己不过是 “不怨天,不尤人, 下学而上达”

10、, 其实, 这种不怨恨天, 不责备人, 学习一些平常的知识, 却能透彻了解很高的道理,这是寻常人都可以做到的,只不过是人们不愿为之,不善为之。在这样一种心境下, 他发出了沉重的哀叹:“知我者其天乎!” 孔子强调的老实严谨的治学态度,不能不说是为后人留下的一份治学精神上的宝贵财富。三、 学习与施教要因时而异, 因材 (人) 而异学习是一个过程, 而且应该是一个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渐进式过程。用艰难、 曲折形容学习过程,并不为过, 因为这是一个水滴石穿的渐变与突变相结合的复杂过程。如何把握和处理学习过程中渐进与提高的关系, 是学有所成的重要保证。在渐进与提高的关系处理中, 孔子主要是强调因时而异

11、和因材 (人) 而异的治学思想。先看因时而异地学习与施教。教与学, 既有高度统一的地方, 但也有相互对立的地方, 处理得当, 这一矛盾就可转化为动力; 处理不当, 这一矛盾就会发生冲突, 而因时施教, 是妥善处理教与学这一矛盾的有效手段。 子曰:“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 这就是适时施教的准则, 教导学生,不到他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 不去开导他, 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这种因时施教, 就比我们时下的填充式、 满堂灌教学法要有效得多, 因为它准确把握了受动者的学习进展, 充分调动了受动者自身的积极性, 已接近了 “授人以渔” 的水平与境界。

12、读书如农夫种田, 不可耽误季节时日, 孔子认为少年早学终身受益,他本身就有这种心得与体会:“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志于学” , 是一个重要前提, 它为后面 “立” 、“不惑” 、“知天命” 、“耳顺” 、“从心所欲” 、“不逾矩”等打下了重要基础。孔子虽然在政治上未能施展其远大抱负, 正是这种不遂心愿而造就了他在思想上、 治学上的辉煌地位。他可以说是活到老、 学到老, 而且是感到人生太!“船山学刊!“#年第!期短, 要学的东西太多, 他在内心祈祷:“加我数年, 五十以学易 (经) , 可以无大过矣。” 孔子是

13、“吾日三省吾身” , 他也深知自己不会没有过错, 而学习正是消灭错误的最佳途径。 易经 之深奥, 非常人所轻易探知, 孔子也认为到五十岁时候学习 易经 , 可以使自己没有大的过错。不同的年龄, 不同的心境, 读不同的书, 自然会有不同的效果。适时施教, 正是顺应了这一客观规律。其次, 因材 (人) 而异地学习与施教。不同的个体,接受教育的程度不同, 出身不同, 职业不同, 家庭甚至社会背景不同, 在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中, 感知能力也会不同, 差异也会十分明显。因材 (人) 而异地学习与施教, 也是当代教育思想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孔子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确立了因材 (人) 施教在治学、 教育思想中的地位

14、与作用了。子曰:“中人以上, 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 不可以语上也。” 这种因材 (人) 施教的思想, 正是对学习过程中的渐进与提高的辩证关系的反映。对于中等水平以上的人, 可以告诉他高深的学问;对于中等水平以下的人, 不可以告诉他高深学问。又如,“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 能举一反三者,可教也, 否则, 他会放弃。孔子本身在仕途上为失意之人, 但并不等于他没有政治主张, 恰恰相反, 正因为他有鲜明的政治主张,才在失意之后踏上周游列国之路。筚路蓝缕的周游列国, 孔子对于仕途为官的评价,他的态度又是因人而异的。当他听到某人的儿子担任某县县官时, 他认为这等于谋害人家的儿子。而他在周游过程

15、中, 学生告诉他路遇隐者时, 他折转身去批评隐者遁迹于山林是违背了君与臣的关系, 应该进入仕途, 关于政治不清明的大背景大家都清楚, 没必要因此而隐遁于山林却有悖君臣关系。当然, 孔子的因材 (人) 而异地施教, 除了因施教对象的不同而施教方法不同以外, 也包括因施教内容不同而应有不同的施教方法, 在此不再赘述。四、 正确处理好学与思的关系, 知与行的关系关于学与思的关系, 孔子最著名的论断是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主体如果只被动地接受而不加以消化变成自己的思想,转化成自身的能力, 就会迷罔, 也可能有知识, 但没有能力。另外, 如果一味地停留在思想上而不接纳新的知识,充实新的内

16、容,就会停滞, 思想之花就会枯萎。孔子认为学与思是一种辩证关系, 相互依存, 相互促进。他以自身的体会印证了这一观点:“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 无益, 不如学也。” 这一亲身体会, 不是对 “思” 的否定, 而是对 “思” 与 “学” 的辩证关系的强调。我们在治学过程中, 不少人都蹈入了 “雾失楼台、 月迷津渡” 的误区与盲点, 究其原因, 是多方面的, 但对学与思的关系把握不好、 处理不当, 是一个重要原因。孔子关于学与思的关系的辩证处理, 对于反对今天的死读书、 读死书的治学风气, 具有相当大的震撼力。关于知与行的关系, 也反映出孔子在治学上的思想火花与智慧之光。孔子是一位哲人, 但他对诗似乎情有独钟。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群, 可以怨。迩之事父, 远之事君,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由此可以看出, 孔子提倡他的学生们学诗, 不止是一种自我陶醉与寻求解脱, 更多的是可以陶冶情操, 坚定志向, 而且还可以从中学到不少鸟兽草木之名等自然知识。他的这一诗论, 说明孔子是十分重视知与行的关系的。当时, 诗的强大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造价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