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翻译简史论文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8886617 上传时间:2018-05-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外翻译简史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外翻译简史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外翻译简史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外翻译简史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外翻译简史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外翻译简史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翻译简史论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所在学期 2012-2013 第 1 学期 授课教师 杨 洁 中外翻译简史中外翻译简史课程论文课程论文:从从红楼梦红楼梦译作看翻译中的译作看翻译中的“异化异化” 与与“归化归化”姓名姓名 柯熙杨柯熙杨 年级年级 2010 级级 班级班级 9 班班 学号学号 20100512250 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2 年年 12 月月 24 日日2从从红楼梦红楼梦译作看翻译中的译作看翻译中的“异化异化”与与“归化归化”摘摘 要要:翻译之中存在的所谓“异化”与“归化”其实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原著中心论”和“读者中心论” 。在翻译之中译者往往因原著和读者的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而面临两难

2、的境地:要么尽力保有原著的本色,要么倾向迎合读者的理解,这样不免顾此失彼。本文从红楼梦的两大翻译版本既杨宪益夫妇版本和霍克斯与其女婿合译本进行分析比较,得出从长远角度看,杨宪益夫妇的“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相较霍克斯的“归化”为主“异化为辅”更为有利于保有我国宝贵文化的原汁原味以及传播中华文化使其不被西方文化侵蚀的结论。关键词:关键词:“异化”与“归化” ;杨宪益,霍克斯;红楼梦 ;文化1.1.引言:引言:所谓文化 ,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 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包括文学、艺术、科学等 。 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 ,语言以其最典型的形式用语言本身的转换 , 同时也涉及两种文化的交流

3、。文学作品来源于特定文化 ,并反映这一文化所特有的价值观、生活习惯、风土民俗、宗教信仰等。由于各地区、各民族存在文化差异 ,文化比较也就成为翻译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当今中国在世界文化交流的大潮流中似乎处于不怎么得力的局势,中国的文学著作从古至今有成千上万部,然而外国人只能探知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神秘,而对大多数我们的国粹表示看不懂,难以理解。中国文化的神秘之处我推测可能还在于我们的翻译暂时还不能难达到两种文化自由无阻的交流的境地,当然其他国家翻译家也尚未能到达这中程度,我们只能尽力往其靠拢以达到不失本我又能达到交流的目的。我们现在普遍学习外语特别是英语,导致很多汉语表达方式都英式化了,这对我

4、们来说是一个警醒,在翻译之中不要让外国的读者觉得中国文化边缘模糊化,觉得中国文化很多都不西不中,亦不要一味保有原汁原味,而忘却了它的流畅性和可理解性,让中国文化难以被人认知,理解和接受。3在红楼梦的译本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杨宪益先生与其夫人合译的A Dream of Red Mansions和霍克斯先生与其女婿合译的The story of the stone,我们不能单纯从他们的译作风格和去向来判定哪一种更为合适,因为每种译作都有它的优势和劣势,我们只能从某一个侧面来说,某一种比较适合某种目的或标准。2.“2.“异化异化”与与“归化归化” : 归化是指在翻译中采用透明、流畅的风格,最大限度地淡

5、化原文的陌生感的翻译策略。它应尽可能的使源语文本所反映的世界接近目的语文化读者的世界,从而达到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文化对等” 。异化是指偏离本土主流价值观,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差异;或指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原文的异域性,故意打破目标语言常规的翻译。它主张在译文中保留源语文化,丰富目的语文化和目的语的语言表达方式。用通俗的语言概括,即归化法要求译者向译语读者靠拢,采取译语读者习惯的译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异化法则要求译者向作者靠拢,采取相应于作者使用的原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有些学者认为归化和异化,无论采取哪一种都必须坚持到底,不能将二者混淆使用。然而我们在实际的翻译中,是无

6、法做到这么纯粹的。翻译要求我们忠实地再现原文作者的思想和风格,而这些都是带有浓厚的异国情调的,因此采用异化法是必然;同时译文又要考虑到读者的理解及原文的流畅,因此采用归化法也是必然。选取一个策略而完全排除另一种策略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也是不现实的。它们各有优势,也各有缺陷,因此顾此失彼不能达到最终翻译的目的。3.3. 杨宪益译本与霍克斯译本对杨宪益译本与霍克斯译本对红楼梦红楼梦的的“异化异化”与与“归化归化”处理处理在红楼梦两个译本的对比研究上也应考虑这两个层面。在语言层面,霍克斯是英国人,对英语驾轻就熟; 而杨先生英文水平高超,并与其夫人戴乃迭中西合璧,对英语的运用也十分自如,因此在语言上运用

7、归化策略。下面本文将就具体案例进行两译本的对比分析。不同的民族生活在不同的地域环境中, 自然会孕育出不同的生态文化体系。这种文化上的差异折射到语言中, 就给翻译工作带来了诸多问题和挑战。即使是同样的事物, 在不同的文化体系中, 也可能具有不同的认知和审美内涵。例如, 在红楼梦的诗篇桃花行中有这样一句诗: “一声杜宇春归尽, 寂寞帘栊空月痕”, 其中的“杜宇”就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 杜宇”即杜鹃鸟, 一名子规, 相4传为古蜀望帝杜宇之魂所化, 在民间俗称布谷鸟, 因其啼声凄苦悲切, 在文学上被赋予了哀怨、思念、羁旅乡愁的文化蕴意。在杨氏译本中,“杜宇”一词被直译成“cuckoo”, 而霍克斯

8、却将其译为“nightingale” 。显然, 杨氏采用了异化的翻译手法。但是, “cuckoo”一词在英文中并没有哀思之意, 而“nightingale”却常常作为悲伤意象出现在英诗中, 比如济慈的名篇 夜莺颂( Ode to a Nightingale) 和罗伯特的夜莺(Nightingales) 等。杨氏夫妇通过异化的手法, 保留了原文的异国情调, 使译文与读者期待视野之间产生了距离, 给读者呈现了一种陌生美, 从某种意义上丰富和拓展了读者的期待视野。而霍氏将“杜宇”译为“nightingale”, 巧妙地向译文读者传达了该诗的哀思之意, 与读者的期待视野相融合, 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原

9、作。两译本各具特色, 各有所长。又例如 1:下面是两译本对“东风”和“西风”两词的译法。“对立东风里, 主人应解怜” 。( 第 18 回) 9杨译:Facing each other in the soft east wind,They surely bring their mistress peace of mind.霍译:Their Mistress, standing in the soft summer breeze,Finds quiet content in everything she sees.“怅望西风抱闷思, 寥红苇白断肠时” 。( 第 38 回) 9杨译: I gaze

10、around in the west wind, sick at heart;A sad season this of red smartweed and white reeds.霍译:The autumn wind that through the knotgrass blows,Blurs the sad gazers eye with unshed tears.看了上面几组例子, 我们不难发现, 杨氏夫妇将诗中的“东风“和“西风“直接翻译成“the east wind“和“the west wind“, 而霍氏在翻译中舍弃了方向词“东“和“西“, 将原文的“东风“ 和“西风“分别用“th

11、e soft summer breeze“和“the autumn wind“描述给读者。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呢? 其根源在于中英两国不同的地理位置所造成的气候上的差异。众所周知, 中国位于欧亚大陆东部, 太平洋西岸。自古以来, 东风就与温暖、舒适和生机联系在一起, 它象征着春天和希望, 而西风却恰恰相反。英国位于欧洲西部, 地处大西洋不列颠群岛上。从北欧吹来的东风只能给英国人带来阴冷的天气, 西风才是英国温暖天气的信使。杨译本采取保留原语文化意象的做法, 译文乍看去, 可能会让某些英国读者感到疑惑, 但这并不会造成他们对作品的误解。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讲, 译文并不会颠覆读者的期待5视野, 而

12、只需要读者对某些约定成俗的概念稍加修改即可。霍氏注重翻译“东风“和“西风“在原诗中的语用功能, 舍其形而传其神,目的是让译文符合读者的心理期待。可见, 此处无论是归化还是异化, 都能传达原诗凄美的意境, 具有异曲同工之妙。5.5. 结语结语我们在翻译中,始终面临着异化与归化的选择,通过选择使译文在接近读者和接近作者之间找一个“融会点” 。这个“融会点”不是一成不变的“居中点” ,它有时距离作者近些,有时距离读者近些,但无论接近哪一方,都要遵循一条原则:接近作者时,不能距离读者太远;接近读者时,不能距离作者太远。即异化时不妨碍译文的通顺易懂,归化时不失去原文的味道,同时,我们应坚持对语言形式采取

13、归化的策略,而对其文化因素进行异化处理。这样,译文作品可兼两策略之长而避其短,使两者有共同发展的空间。由此,在实际翻译过程中归化与异化应该是相辅相成,并有互补的辩证统一关系。红楼梦集粹了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诗词文化是一扇窗口。两位翻译大师,本着不同的翻译目的,在翻译中分别采用了异化为主和归化为主的翻译策略,风格迥异但各得其所。杨宪益较为忠实地翻译了原文,在译文中采用与原文同等的文化意象,笔译流畅,含有较强的艺术美感。霍克斯更注重译文对西方读者的可接受性和可读性,富有英语语言文化的表述特征。两个译本各有语言特色,实属翻译佳作,使读者受益匪浅,同时他们的精彩翻译也为广大英语翻译工作者提供了典范,对

14、于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起到了推动作用。 由此可见译者必须根据原文、译文、原语文化、译语文化、译语读者等诸多因素加以综合考虑,灵活运用,才能译出高质量的作品来。6.6.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伍小龙、黄菁.红楼梦两英译本回目翻译再比较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6):55-59.2冯庆华.红楼梦.翻译艺术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3段志华.从红楼梦两译本目录的翻译看归化与异化J安徽文学,2009,( 11) 4 Hawkes , D. The Story of the Stone. London: Penguin Books Ltd , 1980.5Venuti,L. Strategies of TranslationM.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Baker,M. &. Mlmkjaer(eds.).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2001.66Shuttleworth, M.& Cowie,M. 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M.Manchester: St Jerome,1997.7郭建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归化与异化J. 外国语,1998.8朱健平.归化与异化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