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度职工思想动态分析报告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8886188 上传时间:2018-05-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季度职工思想动态分析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季度职工思想动态分析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季度职工思想动态分析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季度职工思想动态分析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季度职工思想动态分析报告(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 年三季度职工思想动态分析报告进入第三个季度以来,项目党委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扎实开展以“创先争优”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认真开展形势政策宣传教育。继续开展“四好班子”创建活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机关作风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深入宣贯公司廉洁文化。精神文明建设、文明单位创建不断深化。成立公司各分工会,工会组织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职代会制度建设有了新的进展。在团结向上主流思潮下,一些可能引起不稳定的因素也不可忽视。项目地处偏僻,周边社会治安情况不容乐观;个别员工对工作缺乏热情,对事业缺少强

2、烈的责任心,对工作没有十足的干劲,对岗位少了一份执著的热爱。这些情况的出现固然有其社会背景,但如果不加重视就有可能对稳定工作产生不良影响。项目党委认为,通过调查分析员工的思想动态,为加强和改进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及时掌握企业员工的思想动态,正确把握和引导员工的思想行为,引导广大党员和干部员工把工作重点真正聚焦到创造价值、提升效益上来,确保完成年度任务目标,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公司又好又快科学发展。二二 主要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思想政治工作一、积极开展一、积极开展“创先争优创先争优”活动活动。按照创先争优活动要求,项目党委研究确定以“价值思维引领生产经营、创先争优促进扭亏增盈”为创先争优活动主题。党支

3、部开展“管理创新、服务基层”活动。 党支部要以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重点和关键工作为中心,以激发广大党员的活力为目标,紧密结合实际,精心设计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简单明了的主题,确保创先争优活动群众看得见、工作能落实、党员好参加,为广大党员发挥作用搭建新的平台。二、创新管理年活动。二、创新管理年活动。项目部以价值思维为导向,创新管理方式方法。通过绩效考核办法,以综合管理、纪检监察审计管理为重点,细化考核指标,确保科学客观、可控能控。针对项目规章制度不够健全、制度的执行、监督力度不够、管理上存在较多的薄弱环节制定和完善了管理制度。三、下一步思想教育工作重点三、下一步思想教育工作重点1、积极开展宣传教

4、育工作。不仅通过 CI 系统等载体加强形势任务的宣传教育,而且领导班子成员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公司成立10 周年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带头宣讲,分析形势,明确任务,让广大员工坚定战胜生产经营、改革发展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同时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每季一次的员工思想动态调查,与员工面对面交流,积极做好引导和疏导解释工作,并尽全力帮助困难员工,缓解了矛盾,理顺了情绪,促进了员工队伍的稳定和谐。2、切实解决员工实际问题。对员工反映的员工福利和收入分配等热点难点问题,一方面积极做好政策解释和思想政治工作,另一方面通过采取绩效考核办法,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加大了向一线员工倾斜力度,增加部分高岗位职

5、数设置,努力培养高技能人才,努力提高员工技术业务素质,为员工畅通职业生涯搭建平台。 3、加强对新进员工进行岗前培训 通过解惑释疑、列举事例说明等形式,先后对新进员工进行了安全法规、消防知识、企业文化、党风廉政、人事管理、民主管理、规章制度等方面的培训。通过培训让新员建立了对企业的认同感,达到了让新员工熟悉工作环境、了解公司制度、掌握项目运行、维护相关内容的预期目的,培养了的团队精神,增进了沟通交流,对新员工尽快适应工作岗位,融入公司文化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4、把思想政治工作与管理创新、争创星级公司紧密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在推行各项管理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渠道、方式,做好提高员工思想认识的工作,把正确的信息、工作标准和价值判断标准灌输给员工,使员工充分认识到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并形成共识,从而自觉地遵守各项管理制度。为了提高公司创建星级企业水平,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公司组织生产骨干前往宝珠寺水力发电厂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考察学习。通过这次学习考察,获益匪浅,收获颇丰,对改善生产成本控制和加强班组管理等方面将产生积极的作用,并进而助推公司创建星级企业水平。 #*项目2011.9.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