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与时俱进特征浅析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8878213 上传时间:2018-05-0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与时俱进特征浅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与时俱进特征浅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与时俱进特征浅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与时俱进特征浅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与时俱进特征浅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与时俱进特征浅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与时俱进特征浅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 克 思 主 义 理 论 发 展 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与时俱进特征浅析种明富作者单位:南京政治学院研究生六队2003 年 4 月 南京1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与时俱进特征浅析内容提要: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是充满无限生命力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之所以具有与时俱进的发展本质和发展要求,就在于它始终代表了无产阶级军事斗争发展的要求,并随之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其根本依据就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所具有的时代性、实践性和科学性。本文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通过考察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发展历史,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特点和规律。“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

2、俱进的理论品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1 年 7 月 1 日),是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作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科学论断。这一论断,第一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新认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在军事领域的运用与发展,同样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实质就是它始终代表了无产阶级军事斗争发展的要求,并随之而不断丰富和发展,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鲜活的时代感。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与时俱进理论品质,具体表现在其自身具备的三个基本特征上,即时代性、实践性和科学性。这三者是一个相辅相承、紧密相

3、联的有机整体,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理论精髓。全面而深刻地认识和把握这三个基本特征及其内在联系,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关键,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在新时期指导军事斗争和2军队建设,确保“打得赢”、 “不变质”的重要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时代性: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与时俱进的基本前提从根本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是时代的产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依据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的时代主题和社会主要矛盾,研究不同时代条件下军事斗争发展的特殊问题,由此形成不同阶段的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这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发展的一条基本规律。依据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社会矛盾及军事斗争发展的特点趋

4、势,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刻地揭示了关于战争、军队和战略战术等方面的基本规律,创立了运用唯物辩证的方法研究军事斗争特点规律的新的学说,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先河。列宁和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突出地表现在他们密切关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新情况、新特点,运用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基本原理深入地总结、研究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新经验、新规律,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原则在他们那个时代被不断地补充进新的内涵,获得新的活力,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新的发展阶段。如,在战争产生的根源问题上,列宁和斯大林肯定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基本观点,并依据帝国主义时代所暴露出来的各种矛盾,深刻指出:“私有

5、制引起了战争,并且永远会引起战争。 ”“战争同私有制基础并不矛盾,而是这些基础的直接的和必然的发展。 ”(列宁选集第 2 卷第 708 页)“只要社会还分成阶级,只要人剥削人的现象还存在,战争是不可避免的。 ”(列宁全集第 8 卷第 531 页)以上论述,是列宁站在时代和社会全局的3高度,把历史唯物主义的普遍原理运用于战争根源的研究所得出的重要结论,也是我们认识阶级社会战争发生和发展的根本依据。处于帝国主义战争大面积爆发和无产阶级革命深入发展的时代,毛泽东创造性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军事理论与中国特定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深入研究并积极实践于中国革命战争的特殊规律和发展途径,创立

6、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风格的毛泽东军事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战争与革命的时代主题下,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俄国革命提供的宝贵经验和北伐战争失败的惨痛教训,深刻地认识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进行无产阶级革命,既不能采取“改良”方式,也不能采取“温和革命”方式。要争取中华民族的自由、独立和解放,不能对旧式军队存有丝毫幻想,自己掌握革命军队具有极端重要性。并得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武装斗争,主要组织形式是军队”等正确结论。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紧紧抓住“和平与

7、发展”这一时代主题,以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创新精神和战略家的远见卓识,对国内外大势和新的历史条件进行了深谋远虑的思考,提出了我国新时期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发展的总体战略。邓小平认为,霸权主义是现代战争的主要根源;战争危险依然存在,如果工作做得好,世界大战可以避免。这一正确判断,使我们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对新时期所处的时代主题和平与4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邓小平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105 页,人民出版社 1993年 10 月出版)邓小平运用毛泽东人民军队建设思想,

8、创造性地解决了军队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亟待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这就是对军队“三化”建设根本目标的总体设计。邓小平号召“必须把我军建设成为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 (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1981 年 9 月 19 日), 邓小平文选第 2 卷第 395 页,人民出版社,1994 年 10 月第 2 版)并就如何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提出了原则要求。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以来军队建设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实现了军队建设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指明了军队质量建设的方向和目标。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在既适应世界军事革命发展的时代特征,又符合中国国情的新的起点和层面上赋予了

9、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新的生命力。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更加突出,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的那样, “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是时代的潮流”。(加强亚洲团结合作,促进世界和平发展(2002 年 5 月 10 日),人民日报 2002 年 5 月 11 日) 在发展了的时代主题下,各国都致力于通过综合国力的竞争,以促进军队建设的发展,由此带来的是一场悄然兴起的新的世界军事变革通过军事技术进步、军事思想革新和编制体制改变,并将三者有机结合,导致军队作战能力产生新的质变,进而引起作战样式甚至战争形态的演进。以5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

10、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站在时代和世界战略全局的高度,以宽广的世界眼光和全局的战略意识,密切关注国际形势的变化、世界军事的发展和国内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把国防和军队建设放在国际大背景中和国内发展的大局中进行思考和筹划,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特别在十六大报告中,江主席把国防和军队建设作为一个部分阐述,进一步阐明了新世纪新阶段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指导思想、地位作用、基本方针、发展途径、历史任务等,形成了新世纪新阶段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全面继承、极大丰富和充分发展了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具体体现,为进一步推进新

11、时期的国防和军队的建设与改革提供了科学指南。总之,一部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发展史,就是一部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历史。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和不同历史阶段的新发展,生动活泼地创造着和延续着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生命。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与时俱进的唯一源泉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发展真理的不竭源泉。任何一种理论的发展与创新都有一个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最终实现理性飞跃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也不例外。正如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指出:“一切带原则性的军事规律,或军事理论,都是前人或今人做的关于过去战争经验的总结”。 (中国革命

12、战争的战略问题, 毛泽东军事文集第 1 卷第 690 页,军事科学、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6年 12 月)认识来源于实践,军事实践是军事理论的源泉和基础,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没有丰富的战争实践的经验,就不会有正确的军事理论。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发展的过程是其不断实践的过程,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唯一源泉,是永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生命力的强大动力。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剥削和压迫的革命斗争是从一般的政治斗争开始的。但是,面对无产阶级革命被残酷镇压的现实,马克思、恩格斯认识到无产阶级军事理论对革命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并开始对军事问题倾注巨大的精力。19 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

13、斯在全面分析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矛盾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了共产党人的目的,就是要运用暴力革命的手段,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以建立无产阶级自身统治的观点,为当时蓬勃发展的工人运动指出了明确的斗争方向。1871 年巴黎公社起义失败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又指出,无产阶级要实现自己的革命目标,建立自身的统治,就必须进行暴力革命,发动和组织工人举行武装起义,并要善于组织领导和采用正确的战略战术,使武装起义获得成功。在组织、领导工人进行革命斗争的实践中,他们系统地总结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经验教训,既注重得出新的政治结论,也往重得出新的军事结论,并科学地论证了军事与经济、军事与政治、战争与革命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列宁和

14、斯大林根据俄国的具体情况,对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无产阶级军事理论,不仅进行全面继承和实际的运用,而且还给予了丰富和发展。列宁和斯大林领导无产阶级革命,面临的首要问题是通过暴力革命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在这一总任务下,7列宁和斯大林科学的解决了暴力革命和武装起义、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坚持和进行革命战争、创立和建设一支强大的无产阶级军队、巩固国防防止帝国主义的入侵等等问题。在这一系列的军事实践活动中,列宁斯大林继承和实践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军事理论,认真总结和概括了新的战争实践经验,提出和阐发了许多重要的军事思想原则,补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战争、军队和军事学术的理论。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

15、产党人所面临的是,在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里,如何进行革命战争,如何按照中国革命战争的客观发展规律将革命战争引向胜利。这就决定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产生、形成和发展必须首先适应中国革命战争的客观需要。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长期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与国防斗争的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古代、近代和现代的中外优秀军事理论,尤其是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军事理论,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毛泽东军事思想。中国革命战争的伟大实践,是毛泽东军事思想赖以产生和发展的源泉和基础。没有中国革命战争的具体实践,就没有毛泽东军事思想。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在抗日战争前夜和抗日战争时期,我写了一些论文,例如

16、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论持久战、 新民主主义论、 共产党人发刊词,替中央起草过一些关于政策、策略的文件,都是革命经验的总结。 ” 邓小平新时期军事建设思想之所以成为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发展的新阶段,生机勃勃地指导着中国的军事斗争准备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归根到底正是在于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实践8性本质。邓小平主持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工作之后,一方面,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科学地分析了国际战略形势,从我国的国情、军情出发,在开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进程中,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创造性地总结和提出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并得出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极其重要的军事理论观点,构成一个科学的军事思想体系。另一方面,他又亲自领导了新时期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伟大实践,具体研究解决了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实践中所遇到的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他的许多重要论述都是针对实际问题作出的,他的许多重要思想都是在实践中集中了党中央、中央军委领导集体和广大指战员集体智慧后提出的,这就使得邓小平军事理论具备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和群众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