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课程学与教的策略-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8852966 上传时间:2018-05-08 格式:PDF 页数:36 大小:1.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数学课程学与教的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中学数学课程学与教的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中学数学课程学与教的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中学数学课程学与教的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中学数学课程学与教的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数学课程学与教的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数学课程学与教的策略-(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中學數學課程學與教的策略 (3) 推展德育及公民教育選舉方式 / 選舉制度的探討數學教育組 2008年1月2從一個假設的情境開始 假如 15 位學生負責籌辦一場大食會,因為經 費和人力的限制,他們決定只會提供一種凍飲。 至於要提供哪一種,則有三種意見僵持不下: 凍檸茶(用 T 表示)、紅豆冰(用 B 表示) 還是雜果冰(用 C 表示)。凍檸茶雜果冰紅豆冰故事改自單維彰(2004):關於選舉的數學理論。math.ncu.edu.tw/shann/scimonth/election3方案一 於是他們決定要用最民主的方式解決紛爭: 不記名投票。 大家不假思索地舉行了最常見的選舉方式: 一人一票、投

2、給自己認為最適當的飲品、 以得到最高票數的飲品獲勝。 開票的結果是 T:B:C = 6:5:4,凍檸茶獲勝。4方案二 有人提議說他聽說過另一種投票方法,比較公 平,那就是所謂的兩輪投票制: 把第一輪投票結果中最好的兩名取出來,所有人 對這兩個候選飲品再投一次票。 第二輪的投票結果竟然是 B:T=9:6,紅豆冰獲勝。最不喜歡凍檸茶小數服從多數嘛!畢竟有9個人不喜歡凍檸茶啊最不喜歡凍檸茶5方案三 為了打破那空氣中令人尷尬的沈默,又有一個人 小心地提議,請大家拋棄成見,再來一次。 這一次,他提議一個最科學的方法: 每個人給每種飲品一個分數,最喜歡的給兩分, 次喜歡的給一分,不喜歡的不給分。然後計算每

3、 種飲品得到的分數總和,最高分的飲品獲勝。 這聽起來畢竟是一個新奇的方法,所以大家雖然 意興闌珊,還是勉強同意了。 15 個人很小心地在選票上填寫了分數,計算的結 果是 C:B:T = 19:14:12,雜果冰獲勝。6解畫 所謂選舉方式就是一套根據選民所表達的 意願將候選對象排序的規則。 這套規則包括了蒐集選民意見的規則和計 算結果的規則。 數學上,選舉方式被視為一個函數,它的 輸入是一個集合選民意願,稱為選民卷宗Record/Dossier,而輸出就是候選對象的排序。 如果有 N 個選民,卷宗裡就有 N 個元素; 如果有 K 個選擇對象,卷宗裡的每個元素 就有 K 個項目。7話說回頭 前面的

4、情境,N=15 而 K=3。卷宗裡面的元素,就 代表選民心目中對於選擇對象的優先順序。 再看前面例子,那15位籌備委員對於三種飲品其 實內心已有喜好。當然,除了透過選票表達之 外,一般來說選民並不知道其他人心中的意願。 參閱下表,那15位籌備委員在3次的投票當中,其 實都是誠實而且理性地表達了個人心中的意願。3rd: C:B:T = 19:14:12C B T42nd: B:T = 9:6B C T51st: T:B:C = 6:5:4T C B6三次投票結果心中的意向人數8回到現實的社會 / 世界 香港的選舉政治起源自殖民地時代: 1883年,殖民地政府成立潔淨局,管理公共衛生,除了官守議

5、員、委任議員,當時該局還包括兩名由選舉產生的議員。 1981年,發表地方行政白皮書,推行地區選舉, 並取消對選民資格的種種限制。港英政府首先於1982年設立香 港區議會、並設置選舉,成立地方政制。 1984年7月發表代議政制綠皮書諮詢代議政制發展方面的 意見後,跟隨發表白皮書宣佈1985年立法局首次引進兩項間 選:由市政局、區域市政局及區議員組成的選舉團,以及 代表社會各個行業及組織的功能組別,分別選出議員。 1989年市政局加入地區直選議席。86年區域市政局已經有直選。 1991年立法局也首次加入直選議席。 1997年主權移交後的政治爭議,多數涉及香港基本法架構 下香港民主發展的步伐。9選舉

6、制度 多數決制? 簡單多數決制:單議席選區制、多議席選區制? 絕對多數決制:? 兩輪淘汰制 vs 多輪淘汰制? 按選擇次序淘汰制? 討論例子:美國總統大選? 比例代表制? 單一可轉移票制? 名單提名制:漢狄法、聖拉格法、最大餘額法? 討論例子:98、04年立法會選舉? 混合制:並存模式、聯立模式、互補模式? 總結:關於選舉的數學理論?10簡單多數決制 無論多少人參加選舉,以每人得票率為 準,得到最多選票的候選人便可當選。 優點是簡單、執行方便。 缺點是 需要劃分多個選區、 未必可以充分代表選民的聲音 / 民意、 對小黨的發展極為不利、 間接造成選民參選率下降.等等。11簡單多數決制 另一個例子

7、是1983年的英國大選。 那次工黨在全國得到27.6%的選票,而自由 黨社會民主黨聯盟得票率是25.4%,跟 工黨十分接近,然而,工黨贏得的議席數 目為209席,佔總數32%,而自由黨社 會民主黨聯盟卻只有23席,佔總數3.5%。 後者對選舉制度極為不滿。英國的小黨向 來認為相對多數制對他們不公平,要求改 用比例代表制,但總是遭到執政的大黨所 反對。12簡單多數決制:單議席選區制 vs 多議席選區制 香港市政局 / 區域市政局及區議會的選舉, 一直沿用這個簡單多數決制的方式。 單議席選區制 vs 多議席選區制: 1994 年前,區議會選區分為單議席選區及 雙議席選區。 立法局 / 立法會: 由

8、有直選以來,最初都是用這個選舉方式- 1991年雙議席雙票制;【或稱全票制】 1995年單議席單票制; 1998年以後比例代表制。13絕對多數決制 絕對多數制,是指候選人需要得到指定 的票數方可當選。 這個當選門檻一般為合法選票之半 數,亦可以是更高的比例或數字。 優點是保證當選人是得到多數選民支持 的候選人。 缺點是在多於兩位候選人的競選中,往 往沒有人能夠得到指定票數,不能一次 得出結果。14絕對多數決制:兩輪淘汰制 在第一輪投票後,如果沒有候選人得票 超過一個標準(很多國家是以過半數為 標準),得票最高的兩位(也有以最高 的三位)候選人再進行第二輪投票,第 二輪投票中得票較多的候選人則當

9、選。 法國是採用兩輪淘汰制比較著名的國家。 自1965年以來,法國總統選舉一直採用這 種辦法。在過去六次選舉中,每次都是在 第二輪投票才能決定勝負。15絕對多數決制:兩輪淘汰制 特點:可避免選出最差的候選人,但卻不能保證 一定會選出最理想的候選人。 在例子裡,沒有候選人得票過半,因此,得票最高的兩位 候選人 A 和 B,將進行第二輪投票。由於有 60% 的選民 支持候選人 A,A 當選。 但是在這三位候選人中,C 是最能反映民意的。因為雖然沒 有任何一位候選人得票過半,但如果選民比較A和C時,有65%的選民 認為C較理想;如果B和C比較,也有60%的選民認為C比B更理想。C : B = 60%

10、 : 40% C A B25%C : A = 65% : 35% A C B35%A : B = 60% : 40% B C A40%各自比較選民的意向支持率16絕對多數決制:多輪淘汰制 多輪淘汰制不會有兩輪制的淘汰程 序,會不斷重複投票,直至其中一位候 選人得到過半數選票為止。 在小黨林立的國家,這套制度往往會令選 舉結果懸而未決,選民需要多輪投票方能 選出當選人,打屈選民的投票意欲。 85年立法局選舉團組別亦採用此方式, 但為港人熟識的是06年世衞總幹事選舉。17絕對多數決制:多輪淘汰制 實例:世衞總幹事選舉。(2006年) 參與投票的人數 34 位 有11名候選人 第一階段投票,投票者可

11、 在選票上選多位候選人。 進入五強之後,每名投票 者只可在每一輪投票中選 一位候選人。18428貝赫具漢4528沙加度夫人101010630弗倫克99931尾身茂2415111032陳馮富珍第四輪第三輪第二輪第一輪第一階段候選人絕對多數決制:多輪淘汰制 2006年世衞總幹事選舉之路。19絕對多數決制:按選擇次序淘汰制 選民投的是次序顯示票(Ordinal Vote), 即把候選人按選民的喜好愛惡在選票上排 列順序。在點票時,如果有候選人所獲的 第一順序票超過半數,他立即當選;但如 果第一輪沒有人當選的話,則只需要在程 序上把獲得選票最少的候選人淘汰,並將 其選票按下一選擇順序,分別轉移給其他

12、尚未遭淘汰的候選人,重複以上程序,直 至有人可以獲過半數支持而當選為止。20絕對多數決制:按選擇次序淘汰制 自85年起,立法局 / 立法會的功能組別中, 有部份組別一直都有沿用此選舉方式。 (鄉議局、漁農、保險、航運交通) 在按選擇次序淘汰制 下,獲得第一順序票 最多的候選人,亦不 足以保證可以最終勝 出及當選。21多數決制:美國總統大選 美國總統選舉流程: 政黨初選政黨全國代表大會選舉造勢 投票【公民投票選舉人投票】當選 美國總統並非由直選或國會間選產生,而 是由各州選民直選產生選舉人,再由選舉 人根據選民的意願選出總統。四年一度的 美國大選其實是選民決定本州的選舉人團 投票給哪位總統候選人

13、。22選舉人票:優點 vs 缺點 優點:小州的利益受到保障及預防地域主義。 雖然選舉人票是按各州人口比例分配,但為保 障人口少的州份,每州最少也能有兩票。 缺點:不夠民主。加上,根據民意調查,大部 分的美國人皆較傾向以直選方式產生總統。 因為獲最高民意支持者也許無法成為總統。 在大多數的州,皆實施勝者全取的制度。 如果候選人在一州得到過半數選民的支持,則 即可全取該州的選舉人票。因此,歷史上曾出 現總統候選人在直選中嬴了,但卻輸了總統選 舉。這在美國歷史上曾於1876年、1888年、和 2000年發生過三次。2000年美國總統選舉,戈 爾就是其中一個例子。235勝者全取(winner-take

14、-all)242000年美國總統選舉 2000年的美國總統大選是歷史上結果最接近的 幾次之一,兩個主要的參選人是共和黨候選人 喬治布殊,以及民主黨候選人戈爾。 最終的選舉結果經過一個月的爭議後才最終定 案,而爭議是在經過多次的反覆點算普選票以 及司法判決後才最終結束的。 選舉結束後由美國多家媒體主辦的選票重點結 果顯示,即使最高法庭決定重新點算選票,布 殊仍然會贏得佛羅里達州的勝利。但是如果採 用其他方法點算選票,則戈爾有可能獲勝。25美國大選(2000年)的選舉結果53722458612034567429540CA39492015099989750456002266271合計32488692

15、61194117309AL其他候選人戈爾布殊戈爾布殊普選票選舉人票州名於阿拉巴馬州,布殊取得相對多的普選 票,所以他能夠取得 9 張選舉人票。雖然戈爾比布殊取得較多的普選票, 但仍敗給布殊。26選舉規則改變選舉結果 1992年,在美國總統大選中,克林頓取得 370 張選舉人票,而老布殊只取得168 張人 票,另外獨立候選人則得不到選舉人票。 由於克林頓取得超過法定的 270 張選舉人 票,所以成為美國總統。但是,有人曾 經就是次選舉 進行研究,發 現不同的選舉 規則會影響結 果。27選舉規則改變選舉結果1326%支持佩羅特的 民主黨選民12310%支持佩羅特的 共和黨選民21341%只支持老布殊23143%只支持克林頓佩羅特布殊克林頓選民意願選民 百分比選民牞類28波達制度改變選舉結果 波達制度由法國數學家(Jean Charles Borda)制訂的。 若有 N 位候選人,選民可以給 N1 票予 其第一志願人選,N2 票予第二志願, 如此類推,最後志願者則不獲選票。 在1992年的美國總統大選,根據民意調 查,我們得到選民選舉總統的意願。29比例代表制 定義:泛指所有依照選民對其屬意的政黨 或候選人所投的票數,按比例分配議席的 選制度,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造价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