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中考语文试卷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8820326 上传时间:2018-05-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文中考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黄文中考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黄文中考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黄文中考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黄文中考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黄文中考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文中考语文试卷(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 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堰桥中学汪莲朋一、古诗词名句填写一、古诗词名句填写(共 8 分)1.羌管悠悠霜满地, 。 2. ,中间小谢又清发。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 云 3.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宁静的句子是 4.诗人韩愈像一位高明的画家,手中虽没有彩笔,却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中用 “ ” 两句诗形象地描绘了雨后春草出生的色彩,让我们懂得只有细心观察,才能妙笔 生花。 5.冬日清晨,凭窗而立,看雪落枝头,婀娜多姿,你禁不住心中惊喜,轻轻吟岑参 的名句 。 6.写出与“高度决定视野,角度改变观念”的哲理意蕴基本吻合的两句古诗 。 7.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 8.地震

2、无情,人间有爱。雅安灾情十万火急,党中央一声令下,英雄的子弟兵“ ”迅速集结,赶赴灾区。 (用出师表中的句子回答)二、语言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二、语言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共 19 分)9.请将下面的语句准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其下的田字格中。 (3 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10.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项( ) (2 分)A迸射(bng ) 忍俊不禁( jn ) 拮据( j ) 教诲(hu)B. 惬意(qi ) 引吭高歌( hng ) 瓦砾( l) 挑衅(xn)C. 悲怆( cng ) 叱咤风云( ch ) 锃亮(zhng ) 胚胎( p)D. 提防(d ) 相形见绌(ch) 粗犷(g

3、ung ) 气冲斗牛(du) 11.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2 分)A.哪里是山?哪里是房屋?哪里是菜园?我终于分辨出来了。B.我们凤凰电视台不存在“阴盛阳衰”的现象。 “凤凰”这个词本来就是阴阳结合的: “凤”是雄鸟, “凰”是雌鸟;凤凰台台标也由两只鸟组成:一只公的,一只母的。C.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 。D.东家说:“我家地里杏树上有一窝斑斑, (斑斑,方言,即斑鸠)你看那树上斑斑乱飞, 怕是有孩子在摘杏儿呢。 ” 1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2 分)A.三年时光匆匆离去,在毕业晚会上,同学们回首往事,怀古伤今,

4、不禁潸然泪下。B.地震灾情发生后,街头的流动采血车前,等候献血的群众排起了长队,这场面让人感动得头晕目眩。C.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文学家以脍炙人口的诗句吟咏它,绘画家以使人迷恋的丹青描 绘它,摄影师以令人神往的镜头记录它。D.这座寺庙经过数月的修缮,如今已整修完毕。整座庙宇看上去古朴庄严,惟妙惟肖。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 分)A.那烟雨中的柳叶湖,恰如一幅淡雅而隽永的水墨画,展现出她别样的风姿。B.为了防止禽流感病毒不再蔓延,我国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应对措施。C.市公共汽车乘坐规则规定:每位乘客可以携带不超过 120 厘米的儿童免费乘车。D.在阅读文学名著过程中,常常能

5、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世间人生的真谛。14.下列各项的判断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A“.夏季的三角山是一个避暑的好季节。 ”这个句子的语病是成分残缺。B.短语“火眼金睛” “如履薄冰” “芒刺在背” “哈哈大笑”的结构完全不同。C.“他出生在一个幸福的家庭里。 ”中的“在”是动词。D.句子“考试的时候,大家的心情都很紧张。 ”的主干是 “考试紧张。 ” 15.仿照画线句子的句式,在横线处写上两个与前边意思连贯的句子。 (2 分)让自己的生命为别人开一朵花:一次无偿的献血是一朵花,一句关切的问候是一朵 花,一次善意的批评是一朵花, , 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善良的心,能为别人

6、生活的绚丽而付出的 人是不寻常的人。 16.根据下面提供的语境,回答后面的问题。 (4 分)小明今年初三,星期天正在家里复习功课。这时,小明爸爸的朋友来了并提出要在 家里打麻将。小明听后想劝阻。如果你是小明,该向爸爸怎么说才能让爸爸拒绝朋友? 爸爸听了以后会怎样说才能收到朋友放弃打麻将的效果?(说话要注意身份和对象, 做到简明、连贯、得体) (1)小明向爸爸说: (2)爸爸向朋友说: 三、浅层阅读理解三、浅层阅读理解(共(共 30 分)分)(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 1718 题。 (4 分)春雪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7.诗中的第二句, “惊

7、”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 分)18.诗的三、四两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生动传神。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2 分)(二)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回答 1920 题。 (4 分)A 相了相,走到树前,把衣服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扳住 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众泼皮见了,一齐拜倒在地,只叫:“师父非是凡人,正是真罗汉!身体无千万斤气力,如何拔得起!” 19.这段文字出自古典名著 ,作者 。文段中的 A 是 ,人称“ ” 。 (2 分) 20.请你用简洁的文字写出关于 A 的另外一个故事,并谈谈他的性格特征。 (2 分)(三)阅读下面的说明文段,回答 212

8、2 题(4 分) 正式的书籍,是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起先,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 或木片上,这些竹片或木片叫做简或牍。把竹子木板劈成同样长度和宽度的细条(一般 5 寸至 2 尺长) ,削平表面,在上面用刀子刻字或用漆笔写,每片可以写 8 到 14 个字。有的 把简牍用麻绳、丝绳或者皮条串编起来,叫做“册” ,也写作“策” 。这个“册”字,像在 几片竹简中间穿上绳索的样子。传说孔子因为勤奋读书,竟把这种穿册的皮条翻断了多次。这种笨重的书使用起来当然是极不方便的。据说,秦始皇每天批阅的简牍文书有 120 斤重。西汉的时候,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一篇文章,用了 3000 片竹简。现在的书,不仅品

9、种多,而且有的越来越小。 “缩微胶卷”就是其中的一种。它是用照 相机把书或者资料缩拍到胶卷上,一般缩到原书大小的 1/48。使用的时候,通过阅读器可 以放大到原来大小。其实这种缩微技术,早在 19 世纪普法战争时候就使用过,当时法国的 谍报人员把一份 3000 多页的情报缩拍在一张几寸长的胶片上,让信鸽带回了巴黎。缩微图书保存和使用都很方便,如果把 1 万种每种 15 万字的书放在一块儿,它的总重 量大约有 5 吨,而缩微以后的胶片只有 15 公斤。科学在发展,书也在不断演变,它以越来越丰富的营养,哺育着勤奋学习的人们。21.选文中举法国谍报人员用信鸽传递情报的事例,意在说明什么?(2 分)答

10、:_22,.选文第三段中说“一般缩到原书大小的 1/48” ,句子“一般”一词有何表意作用?(2 分)答:_(四)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回答 2324 题。 (4 分) 节约是一种美德 我们每一个公民都有份的节约意识与行为。这种内在于我们每个人的节约意识与行为 之所以更重要,是因为它更普遍、更持久、更有效。政府的政策与行为只能收一时之功, 只有当节约。温、良、恭、俭、让,勤俭节约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但在今天,实行市场 经济在给国家和个人带来巨大的财富的同时, “节约”这个民族的和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美 德与作风渐渐被淡薄了,甚至完全被遗弃了。奢侈、攀比之风盛行,一些人甚至将消费与 节约对立

11、起来,以致将消费行为完全变成了浪费行为。今天,提倡建设节约型社会,不仅是对政府工作的要求,同时,也更是对个人生活方式的期待。内化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为, 这个节约型社会就自然而然地水到渠成了。 节约,作为一种美德,对于个人来说,有两种境界,两种层次:即对于私物的节约与 对公物的节约。对于私物的节约,是对自己劳动成果的爱惜,是一种私德,这一层面的节 约容易做到,但当一个人拥有私人物质财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由于素质的差异,有些人 对于自己的这个财富、自己的这个劳动成果,也未必容易做到节约和爱惜。而且,无论是 从道德约束还是法律约束,社会上也无法干涉个人的这种私德。正因为如此,许多人在极 尽奢侈浪费之

12、时都有“反正是我自己的钱,我怎么潇洒怎么花”的心理。对于公物的节约, 是对公共财产的、对集体共同劳动成果的爱惜,这是一种公德,这一层面的节约,相对前 一层次来说,境界更高,但也更不容易做到。这里,只能如此呼吁:浪费公物,其实质等 于浪费私物。因为,这公物正于你纳税人自己的血汗钱。 节约,更是一种民族素质。当今发达国家,虽然拥有发展中国家无可比拟的财富,但 在这些发达国家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个人其实都很节约,节约到甚至让你产生这种印象: 从无论是政府部门花财政(纳税人的)钱、还是企业及个人花自己钱的方式来看,富裕发 达国家倒更象贫穷落后国家,而那些贫穷落后国家倒更发达国家的派头。随便举个例子, 日本丰田公司今天已产值达几千亿美元,一个公司就已超过我们几个广东省了,但你知道 吗,那里的员工至今仍是用用过的复印纸作便条。而且,这还不是个别现象,人家普遍如 此,政府花钱就更不用讲了,因为他们知道每一分钱都是纳税人的钱。相比之下,我们的 政府、企业、乃至个人还不汗颜吗?人家不仅自己的钱不轻易大手大脚,对于公家的钱更 不敢大手大脚。我们则是自己的钱大手大脚不在话下,公家的钱大手大脚就更不在话下。 什么时候,倒过来了,什么时候节约型社会、和谐社会统统都不在话下。 23是从哪些方面来阐述自己的观点的? (2 分)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