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保护实验报告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8813928 上传时间:2018-05-0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继电保护实验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继电保护实验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继电保护实验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继电保护实验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继电保护实验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继电保护实验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继电保护实验报告(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实验一 电流继电器特性实验一、实验目的一、实验目的1、了解继电器的結构及工作原理。 2、掌握继电器的调试方法。二、构造原理及用途二、构造原理及用途继电器由电磁铁、线圈、Z 型舌片、弹簧、动触点、静触点、整定把手、刻度盘、轴承、限制螺杆等组成。继电器动作的原理:当继电器线圈中的电流增加到一定值时,该电流产生 的电磁力矩能够克服弹簧反作用力矩和摩擦力矩,使 Z 型舌片沿顺时针方向转 动,动静接点接通,继电器动作。当线圈的电流中断或减小到一定值时,弹簧 的反作用力矩使继电器返回。利用连接片可将继电器的线圈串联或并联,再加上改变调整把手的位置可 使其动作值的调整范围变更四倍。继电器的内部接线图如下:

2、图一为动合触点,图二为动断触点,图三为一 动合一动断触点。电流继电器用于发电机、变压器、线路及电动机等的过负荷和短路保护装 置。三、实验内容三、实验内容1. 外部检查2. 内部及机械部分的检查3. 绝缘检查4. 刻度值检查5. 接点工作可靠性检查 四、实验步骤四、实验步骤1、外部检查检查外壳与底座间的接合应牢固、紧密;外罩应完好,继电器端子接线应 牢固可靠。1. 内部和机械部分的检查a. 检查转轴纵向和横向的活动范围,该范围不得大于 0.150.2mm,检查 舌片与极间的间隙,舌片动作时不应与磁极相碰,且上下间隙应尽量相同,舌 片上下端部弯曲的程度亦相同,舌片的起始和终止位置应合适,舌片活动范

3、围 约为 7 度左右。b. 检查刻度盘把手固定可靠性,当把手放在某一刻度值时,应不能自由活 动。c. 检查继电器的螺旋弹簧:弹簧的平面应与转轴严格垂直,弹簧由起始位 置转至刻度最大位置时,其层间不应彼此接触且应保持相同的间隙。d. 检查接点:动接点桥与静接点桥接触时所交的角度应为 5565 度,且应 在距静接点首端约 1/3 处开始接触,并在其中心线上以不大的摩擦阻力滑行, 其终点距接点末端应小于 1/3。接点间的距离不得小于 2mm,两静接点片的倾斜 应一致,并与动接点同时接触,动接点容许在其本身的转轴上旋转 1015 度, 并沿轴向移动 0.20.3mm,继电器的静接点片装有一限制振动的防

4、振片,防振 片与静接点片刚能接触或两者之间有一不大于 0.10.2mm 的间隙。2、电气特性的检验及调整(1)实验接线图如下:(2)动作电流和返回电流的检查a. 将继电器线圈串联,并将整定把手放在某一整定值上,调压器的手柄放 在输出电压的最小位置(或将串入电路的滑线可变电阻放在电阻最大位置) 。b. 合上电源开关,调节调压器的输出电压(调节可变电阻) ,慢慢地增加 继电器电流,直至继电器动作,停止调节,记下此时的电流数值,即为继电器 的动作电流 Idj,再重复二次,将其值填入表 1-1,求其平均值。c. 继电器动作后,均匀地减小调压器的输出电压(增加可变电阻阻值使流 入继电器电流减小)直至继电

5、器的常开接点刚刚打开,记下这时的电流,即为 返回电流 Ihj,重复二次将其值填入表 1-1,求其平均值。根据动作电流和返回 电流算出返回系数 Kf:Kf=Ihj/Idj 动作值于返回值的测量应重复三次,每次 测量值与整定值误差不超过3%,否则应检查轴承和轴尖。过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应不小于 0.85,当大于 0.9 时,应注意接点压力。a. 将整定把手放在其它刻度时,重复上述试验。b. 将继电器线圈改为并联接法,按上述步骤重新进行检验。在运行中如需改变定值,除检验整定点外,还应进行刻度检验或检验所需 改变的定值。用保护安装处最大故障电流进行冲击试验后,复试定值与整定值 的误差不应超过3%,否则

6、,应检查可动部分的固定和调整是否有问题,或线 圈内部有无层间短路等。(3)返回系数的调整返回系数不满足要求时应予调整,影响返回系数的因素较多,如轴尖的光 洁度、 轴承清洁情况、静触点位置等,但影响较显著的是舌片端部与磁极间的 间隙和舌片的位置。a. 改变舌片的起始角与终止角,填整继电器左上方的舌片起始位置限制螺 杆,以改变舌片起始位置角,此时只能改变动作电流,而对返回电流几乎没有 影响,故用改变舌片的起始角来调整动作电流和返回系数。舌片起始位置离开 磁极的距离愈大,返回系数愈小;反之,返回系数愈大。调整继电器右上方的舌片终止位置限制螺杆,以改变舌片终止位置角,此 时只能改变返回电流而对动作电流

7、则无影响,故用改变舌片的终止角来调整返 回电流和返回系数。舌片终止位置与磁极的间隙愈大,返回系数愈大;反之, 返回系数愈小。a. 变更舌片两端的弯曲程度以改变舌片与磁极间的距离,也能达到调整返 回系数的目的。该距离越大返回系数也越大;反之,返回系数越小。b. 适当调整触点压力也能改变返回系数,但应注意触点压力不宜过小。(4)动作值的调整a. 继电器的调整把手在最大刻度值附近时,主要调整舌片的起始位置,以 改变动作值。为此,可调整左上方的舌片起始位置限制螺杆,当动作值偏小时,使舌片的起始位置远离磁极;反之,则靠近磁极。b. 继电器的调整把手在最小刻度值附近时,主要调整弹簧,以改变动作值。c. 适

8、当调整触点压力也能改变动作值,但应注意触点压力不宜过小。五、实验数据记录五、实验数据记录表 1-1 电流继电器实验数据记录表动作电流(A)返回电流(A)继电器刻度 (A)线圈连接 方式一次二次三次平均一次二次三次平均返回系 数5串联5.005.004.904.974.504.504.504.500.905 4串联3.903.903.903.903.503.503.503.500.897 2.5串联2.001.901.901.931.801.801.801.800.933 4并联8.308.308.308.307.607.607.507.570.912六、结果分析六、结果分析1数据分析(1)当继

9、电器线圈为串联接法时:当继电器刻度为 5A,即最大值时,对应的动作电流平均值为 4.97A,返回电 流平均值为 4.5A,返回系数=返回电流/动作电流=4.5/4.97=0.9050.9,此时 应注意考虑接点压力。当继电器刻度为 4A,即中间值时,对应的动作电流平均值为 3.9A,返回电流 平均值为 3.5A,返回系数=返回电流/动作电流=3.5/3.9=0.8970.85,符合电 流继电器动作灵敏度要求。当继电器刻度为 2.5A,即最小值时,对应的动作电流平均值为 1.93A,返回 电流平均值为 1.8A,返回系数=返回电流/动作电流=1.8/1.93=0.9330.9,此 时应注意考虑接点

10、压力。(2)当继电器线圈为并联接法时:当继电器刻度为 4A,即中间值时,对应的 动作电流平均值为 8.3A,返回电流平均值为 7.57A,返回系数=返回电流/动作 电流=7.57/8.3=0.9120.9,此时应注意考虑接点压力。2.误差分析 (1)当继电器线圈为串联接法时:当继电器整定值为 5A 时,以动作电流平均值计算误差,则:误差 R%=(5-4.97)/5100%=0.6%当继电器整定值为 4A 时,以动作电流平均值计算误差,则:误差 R%=(4-3.90)/4100%=2.5%当继电器整定值为 2.5A 时,以动作电流平均值计算误差,则:误差 R%=(2.5-1.93)/3100%=

11、19%,(2)当继电器线圈为并联接法时;当继电器整定值为 4A 时,以动作电流平均值计算误差,则:误差 R%=(8.3-42)/8100%=3.75%实验二 LG_10 系列功率方向继电器特性实验一一、实验目的实验目的1. 了解继电器的原理及构造(采用整流式原理,嵌入式结构)2. 掌握继电器的检验方法(主要部分)3. 掌握移相器和相位表的使用方法二二、结构原理结构原理继电器的原理接线图如下:LG-11 型继电器可作为相间故障保护中的方向元件。继电器采用嵌入式结 构,全部元件安装在一个带透明盖子的金属外壳内。继电器采用整流式原理比较电流电压综合量的绝对值,当继电器加入电流 Ij 与电压 Uj 以

12、后,首先经过电压形成回路,该回路分成电流及电压回路两部 分。1. 电流回路:电流 Ij 通过 DKB 的一次绕组 W1,在其两个二次绕组 W2、W3 上得到相等同的电压 Ud=KiIj,KiIj 超前 Ij 的相位角为 ,此 可以用 DKB 的 W4 绕组回路电阻 R1 和 R2 来调节, 的余角为 ,称之为继电器的内 角,LG-11 型继电器的内角有两个数值,一个是 30、另一个是 45。2. 电压回路:LG-11 型继电器的电压 Uj 加到中间变压器 YB,YB 的一次绕 组设有抽头,另外还有一附加绕组,改变 YB 的 6、7、8 三个抽头位置,加入 或减去 9、10 小绕组可以对谐振回路

13、进行调整。YB 的一次侧有一电容 C1,C1 与 YB 一次绕组构成对 50Hz 的串联谐振回路主要作用有二个:其一是经谐振回 路在电感上取得电压,使电压移相 90,其二是在保护安装处正方向三相短路 时,依靠谐振回路的记忆作用使继电器能可靠动作,从而消除了死区。谐振回路谐振时,该回路的电抗与容性电抗相等(L=1/C1) ,电路呈现 纯电阻性,Uc 和 Ul 分别为电容器 C1 和绕组电感上的电压,故在 YB 一次绕组 上的电压 Ul 比 Uj 超前 90,通过 YB 后把 Ul 转化为二次电压 U2=Kul,K 是一 实数,故 U2=KuUj,Ku 是综合考虑了 Uj 与 Ul 大小的比例关系

14、、考虑了 Ul 超前 Uj 为 90的相移关系,又考虑了 YB 一次、二次绕组间的变比。所以 Ku 是一个 复数的比例常数。3. 比较电压综合量的绝对值原理根据下图所标的正方向,加到整流桥 V1 的电压为 KiIj+KuUj,经整流后为|KiIj+KuUj|,此量能驱使执行元件动作称为动作量。加到整流桥 V2 上的 电压为 KiIj-KuUj,经整流后为|KiIj-KuUj|,此量能制动执行元件称为制动量。 这两个量送入回路比较,如果: |KiIj+KuUj|KiIj-KuUj|,则继电器动作; |KiIj+KuUj|KiIj-KuUj|,则继电器不动作; |KiIj+KuUj|=|KiIj-

15、KuUj|,则继电器处于动作边界。对于 LG-11 继电器,DKB 的二次绕组 W4 接 R1(可改变整定位置)时, =45,接 R2 时,=30。在上图中,Uj 与 Ij 间的夹角 j 分别为(90- )、-(90+)、- 时继电器动作行为的相量图。从图中可知直线 AB 就是 LG-11 型继电器的动作边界线。当 j=,继 电器动作量 |KiIj+KuUj|达到最大值,制动量|KiIj-KuUj|达到最小值,此时继电器处于最 灵敏状。当 j=90- 和-(90-)时,继电器处于临界动作状态,AB 线右边为继电器动 作区(阴影部分),左边为非动作区。如继电器内角为 30,则-120j60 为动

16、作。比较回路采用环流式比较回路,执行元件采用 JH_1Y 极化继电器,由整流 桥 V1 和 V2 的直流侧引到执行元件,该回路中的电阻 R5、R6 和 C2、C3、C4 均 做滤波用,C3 与执行元件 JJ 并联,以进一步滤掉 JJ 线圈中的交流分量,防止 继电器动作时出现抖动现象,极化继电器触点上并联有电容与电阻串联的消弧 回路以增加触点的断弧能力。LG-11 功率方向继电器与感应型功率方向继电器一样也存在电流潜动和电 压潜动,这是由于比较回路里各元件参数不对称。致使在继电器上只加电流或 只加电压时,执行元件 JJ 线圈上的电压出现,为了消除电压潜动可调整电阻 Rp2,用 Rp1 作电流潜动调整,经反复调整可完全消除电流及电压潜动。三三、实验内容实验内容1、潜动试验 2、动作区和最大灵敏角检查 3、动作电压检查4、记忆特性检查四四、实验步骤及调试方法实验步骤及调试方法1、按以下实验接线图接好线路:2、电流潜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