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语文单招试题(b卷)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8813878 上传时间:2018-05-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语文单招试题(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语文单招试题(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语文单招试题(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语文单招试题(b卷)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语文单招试题(b卷)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语文单招试题(b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语文单招试题(b卷)(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语文单招试题(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语文单招试题(B B 卷)卷)一、基础知识(每小题一、基础知识(每小题 2 分,共分,共 20 分)分)1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春天,家乡的湖堤(t)上繁花如锦幛(zhng),嫩绿的柳丝随风 飘拂,散发出奇异的清香。B老妇人摸出她离开地窖(jio)时揣(chui)在怀里的东西,这 是她 45 年前结婚的喜烛。C璀(cu)璨的珍珠,从女神王冠上散(sn)落下来,清晨的女儿 把她偷去,用以镶嵌绿野大地。D云底慢慢变黑,云峰渐渐模(m)糊,不一会儿,整座云山崩 (bng)塌了,乌云弥漫了天空。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

2、一项是( ) A女佣在一旁说:“别以为这房间杂乱无张,我曾想收拾一下,后来发现 那是徒劳的。 ”B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取谛了,老王只好把他那辆三轮改成运货 的平板三轮。C精神上感到满足自在时,它们可以闪闪发光,转眼又因阴郁而暗暗然失 色,罩上阴云。 D杜雍和只要求它们向前游去,不停顿地游去,不肯给它们一点觅食或嬉 闹的可能。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在这个喧嚣浮躁的世界上,芸芸众生都在为生活忙碌奔波,很少有人能 “停下脚步来等等自己的灵魂” 。B为迎接学校首届文化艺术节,建明和他的搭档们逢场作戏,精心编排了 一出反映校园生活的话剧。C他是一个技术成熟、经验丰富的选手,

3、这次在奥运会上夺冠,应该是十 拿九稳的事。 D从燕子呢喃到荷花盛开,从鸣蝉噤声荐到大地沉寂,大自然年年如是, 周而复始,生生不息。4.下列对“惊蛰”这一节气的描述最准确的是:( ) A、标志着冬天的结束,春天开始 B、降雨量充沛,利于谷物生长 C、天气晴朗,气温较高,春天已接近尾声 D、温度逐渐升高,渐渐有了春雷,冬眠动物复苏5下列语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 寻:不久B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遗:遗留 C凡诉讼不得径造庭下 造:到,往 D使得至前陈曲直 陈:陈述6下列语句与出处对应错误的是( ) A. 不战而屈人之兵孙子兵法 B.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C.

4、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韩非子D.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荀子7. 少年儿童好奇心强,但对是非的判断能力弱,他们很难对消极不良的作品进 行理性_,因而正确的_很重要。( ) A. 区分 引领 B.分析 说服 C筛选 训练 D.鉴别 教育8. 自行车 对于 ( ) 相当于 ( ) 对于 电风扇( ) A.轮胎 电流 B.摩托车 蒲扇 C.旅程 消暑 D.交通工具 家具9. 新闻评论是指媒体带着鲜明的针对性和引导性,对当前重大问题和典型新闻 事件发布的议论评说,是媒体上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 述评等的总称。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新闻评论的是:( ) A.某报纸对于近期不断涌现

5、的各类道德模范的事迹,进行了集中的专题报 道 B.某网站对一新闻事件进行报道后,网友们纷纷在其后跟帖,对此进行评 论 C.某电视台在开播一部电视剧前,不断在其他节目间隙穿插主创对此剧的 评论 D.中国载人航天再次取得成功后,许多报纸都发表评论,书法民族自豪之 情10.到了今天,海景房主要集中分布于威海下属的荣成市胶东地区多产山石和海藻,夏季多雨潮湿,冬季多雪寒冷海草房的确切产生时间尚无法考证这种产生于胶东地区的特色民居,曾广泛分布在烟台、威海、青岛地区在这种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下,当地居民以厚石砌屋墙,用晒干的海藻盖 屋顶,创造出了独特的海藻房民居元明清三代,山东沿海的海防建设日趋巩固,海藻房迎

6、来了建设高峰期 将以上 6 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默写、填空(每小题二、默写、填空(每小题 2 分,共分,共 10 分)分)11di w chng f j yo ,sho nin n q w k ho ?(汉字拼写)12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青玉案元 夕 )13高端大气上档次,低调奢华 。 (网络流行语)142012 年中国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是 。 (笔名、真名均 可)15对联:孙行者, 。 (古代数学名家)三、现代文阅读(共三、现代文阅读(共 20 分)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6161919 题。题。

7、一把寂寞的锄头一把寂寞的锄头 文/范宇 这是一把寂寞的锄头,静静地倚靠在斑驳的墙壁上。木质的柄上布满腐朽 的暗灰色,金属的头也长满黄色的锈迹,在皎洁似水的月光里,没有半点光泽。 它像极了一位深闺里常年等待归人的怨妇,头发蓬乱,一脸憔悴。几声从远处 秋草间传来的虫鸣,如泣如诉,把一把锄头内心的全部忧伤与寂寞呈现得淋漓 尽致。 月光被无情的岁月割伤,父亲与这把锄头的那些逝去的遥远影像在我的心 头慢慢变得清晰而可及。 扛着一把锄头,叼着一根香烟,飘进晨雾里,又扛着一把锄头,叼着一根 香烟,从黄昏里归来,这几乎成为父亲每天必不可少的功课。晨雾与黄昏比我 更懂父亲,它们能够感受父亲脸上的每一点苍老与沧桑

8、,以及内心掠过的每一 抹喜悦与忧伤,所以它们总是以最美丽的姿态迎送父亲。在晨雾与黄昏的更替 中,也交织着父亲充沛的精力与疲惫的身躯,见证着父亲永不弯曲的脊梁。我 常常坐在门前那棵不知年龄的香樟树下等待父亲从黄昏里归来,走到树下,父 亲也偶尔会坐下来抽一根烟。青烟一圈圈漫过父亲的头顶,漫过高大的香樟树, 飘向比天边更远的天边。青烟散了,黄昏却紧锁住父亲的眉头,年少的我一点 也读不明白父亲眉心间的惆怅。 我八、九岁时,父亲去铁匠铺给我打了一把小锄头。我的小锄头,与父亲 的那把锄头相比,虽然缩小了至少一倍,但拿在手心也相当吃力。我不太会使 用锄头,仅仅一个上午的光景,手心便起了水疱。水疱破了,每挖一

9、锄都是煎 熬,眼珠子里全是泪水在打转。后来,我干脆扔下锄头,坐在地里哭了起来。 父亲赶紧放下手中的锄头蹲下来安慰我说,破过皮就好了,记得不要把锄柄握得太紧,那样可以减小手的疼痛。父亲一边安慰我,一边用他的手抚摸我的额 头,我能够深刻地感受到这是一双粗糙而长满老茧的手。我永远也无法忘记那 天父亲给我讲的另一句话,“吃果子,拜树头;吃米饭,敬锄头。”在父亲心 里,锄头就是一切,能够刨出生活里所有的希望。他也希望,我拾起这样的希 望并把它延续下去。 父亲的话就是箴言,我年少的心里始终坚信着。 可后来,父亲却先背叛了。 父亲离家的前一夜,我听见了他的叹息与母亲的哭泣。那夜,月光也像今 夜这样皎洁,父亲

10、那把锄头被泥土打磨得甄光瓦亮。锄头似乎也察觉到了什么, 躲在墙角,望着天上闪闪烁烁的星星发呆,一声不吭。 “难道就没有其它办法了么?”,母亲哽咽着说。 父亲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要是有法子,谁愿意背井离乡呢?” 整个漫长的夜里都充斥着这样沉重而无奈的对话,少不更事的我,也从中 体会到了一点辛酸,虽然我并不明白父亲为何不得不逃离村庄。次日清晨,深 秋的薄雾把通往城市的路遮盖得严严实实,像是有意要留住父亲远行的脚步。 墙脚的锄头上,也沾满了露珠,晶莹剔透,与母亲的眼泪一样,没有半点杂质。 父亲背上大大的帆布包,摸了摸锄头,便一头扎进了迷雾中。这年,我十二岁, 念小学六年级;妹妹六岁,刚念小学一年级。

11、 岁月如梭,光阴似箭,十年时光转瞬间就溜走了。 十年前,父亲怎就狠下心来扔下这把锄头,毅然决然地从村庄逃往城市? 其中的原因是复杂的,像一团凌乱的绒线交织在父亲心里,他不得不忍着巨大 的悲痛逃离。在父亲心里,这把握了十多年的锄头早已成为他最亲密无间的朋 友,怎能说背叛就背叛呢?当我把两年多的时光交给异乡土地后再次面对这把 锄头时,我终于明白父亲不得不逃离村庄、不得不背叛锄头的苦衷。 上有祖父、祖母要赡养,下有我和妹妹要供养,父亲似乎感到了这是一把 锄头再也不能承受的重担。城市与乡村的巨大落差,不得不让始终坚信一把锄 头可以在土地里开垦出生活无限希望的父亲的心头产生动摇。不仅父亲动摇了, 村庄里

12、一个又一个农人都动摇了,纷纷逃离他们热爱的土地,眷恋的锄头。锄 头寂寞了,村庄也开始变得荒芜。 但父亲终究没有逃离与背叛,在他的心里,始终有一把锄头挽就的心结, 这里面栓着的全是爱,从未改变。我坚信,终有一天,父亲以及那些离开村庄 的农人们都将全部回来,重新握起那把锈迹斑斑的锄头,书写村庄的富饶与秀 美。因为有爱,村庄与锄头也是宽容的,可以原谅农人一切不得已而为之的 “逃离”与“背叛”。父亲这把寂寞的锄头,仿佛在月光中轻声对我说,我愿 意继续等下去。或许,远在他乡的父亲也听见了。 一把寂寞的锄头,是村庄的忧伤,也是村庄的温度。 选自选自岁月岁月20132013 年第年第 7 7 期期16. 文

13、章中锄头寂寞的原因有哪些?第(1)段划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何作用?17. 第(3)段中说“年少的我一点也读不明白父亲眉心间的惆怅”。你读懂了 “父亲眉心间的惆怅”吗?请谈谈你的理解。18. 作者为什么说“我坚信,终有一天,父亲以及那些离开村庄的农人们都将 全部回来”?19. 第(15)段中为什么说锄头“是村庄的忧伤,也是村庄的温度”?四、写作题(共四、写作题(共 1010 分)分) 20. “院里枯木又开花,半生存了好多话,藏进了满头白发”在 2014 年春 晚中,王铮亮自弹自唱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以看似平淡的旋律和娓娓道来的 歌词深刻地刻画出父母对子女无私的爱,唱出了广大人民的心声。 上下五千年,百善孝为先;羊知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在即将到来的 母亲节、父亲节,拿起手中的笔,给生你、养你的爸爸妈妈写一封信“微 家书” ,表达你对父母的爱、感激和感恩。要求: 1、微家书正文字数不超过 140 字(含 140 字)。 2、体裁、风格、类型不限,要有真情实感。 3、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