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教化作用与幼儿德育教育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8813877 上传时间:2018-05-0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教化作用与幼儿德育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浅谈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教化作用与幼儿德育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教化作用与幼儿德育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教化作用与幼儿德育教育(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教化作用与幼儿德育教育浅谈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教化作用与幼儿德育教育中国的古代文学作品从先秦到明清近代都以文言意,以意教人。在先秦时期诗歌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比较重要,人们出行做事,教育别人都以诗歌来述说,如, 汉书艺文志载:“古者诸侯卿大夫,交接领国,以微言相感,当揖让时,必称诗以喻其志,盖以别贤不肖,而观盛衰焉。 ”在古代一些我们现代视为文学作品的古代文论则作为人们学习的教材,如, 诗经 。作为统治者则以这些文学作品来教化民众以达到自己的统治目的,所以礼记乐记说:“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派,他们在认识文艺的社会作用非常的突出,他

2、们的文学作品所吐露出来的思想一直影响到我们现在,这就是说明文艺只是他们的附庸,其重点而是文艺的宣传教化的作用。如,对于君子的个人修养孔子有这样一段话:“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不过从古代文论中可以看到教化都以“德”为先,这也与当时统治者的统治政治目的一致时时才可以,如尚书记载了周公的不少言论,基本的是“敬德”和“保民”两条, 尚书告诫说:“搞汝德之说,于罚之行” 。说的就是“敬德” 。德的古字就是从值从心,意思是把心思放端正,要常常努力,不可松懈。我在进行幼儿教育中也很注重幼儿品德的培养,主张以德育为先。人们长说:三岁看大,八岁看老。对于学龄前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要,那么这

3、些教育什么最为重要呢?孩子的知识没有掌握好会成为一件不合格产品,技能没有掌握好会成为一件劣质品,如果孩子的品德不行,那将来会是社会的危险品。不管是自身的修养还是对于社会的发展来说德都是最基础。对于幼儿的德育教育我从他们的一言一行开始教育,先教育他们学会用礼貌的用语,如,谢谢,对不起,请等等。从他们身边的人开始教育,对父母要关心,如,父母下班后给他们倒水,慰问等。除了行动和言语上面的教育还有态度上面的教育。对待长辈要尊重,如何尊重长辈,如弟子规所述:“父母呼,行勿懒;父母命,行勿缓;父母教,须尽听;父母责,须顺成。 ”对于同辈,孩子与同伴之间也要以礼相代,如,向参与活动时要问对方能否同意自己加入,提出问题时要先举手,别人说话时要注意倾听等。对于幼儿的德育教育在教学技法上我或以孔融让梨的故事,或以香九龄,能温席来教育孩子。以有礼有质有文,文质彬彬的君子之范为榜样来学习。当然这些是为了帮助幼儿提高个人修养,学会与人相处的礼仪,更好的融入社会奠定基础,与政治目的无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