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单位案例材料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8810647 上传时间:2018-05-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单位案例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单位案例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单位案例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单位案例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单位案例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单位案例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单位案例材料(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申请“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单位案 例材料教育部民族教育司:根据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民委 财政部 人事部关于大力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的意见(教民20045 号)和教育部等五部委关于印发的通知(教民200511 号)精神,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的培养力度,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学院结合自身研究生教育实际和少数民族地区对高层次职教师资人才的需求,特申请将我院列为“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单位。一、 我院简介*学院是广东省唯一以培养职教师资为主要任务的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省属普通高等院校,是全国独立设置的 8 所职教师资培养院校之一,是广东

2、省“十二五”加快发展职教师范教育重点建设高校(粤发201114 号) 。我院坚持以“面向职教,服务职教,引领职教”为办学定位,保留少数民族教育的功能,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双师型”职教师资和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我院于 2006 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目前拥有 1 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民族学) ,3 个二级学科硕士点(职业技术教育学、系统理论、中国现当代文学) 。2010 年开始,我院在职业技术教育学、系统理论、中国现当代文学和中国少数民族艺2术等 4 个二级学科招收职业院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二、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工作思路(一)拟招生学科专业与培养目标根据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新

3、需求,结合我院办学定位,我院拟在职业技术教育学和系统理论两个学科下设置 3 个专业方向,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其中职业技术教育学为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机电教育依托的光机电一体化实验室为省级科研型重点实验室,系统理论为校级重点学科。我院拟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情况表 序号专业名称专业方向培养目标教育技术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方法, 具有较强教学、科研、实践能 力的高素质“双师型”职教师 资和复合应用型人才1职业技术 教育学机电教育培养机电类理论基础扎实、具 备研发设计和教学实践能力强 的高素质“双师型”职教师资 和复合应用型人才2系统理论计算机系

4、 统与应用培养计算机系统理论基础扎实、 实践与教学能力强的高素质 “双师型”职教师资和复合应 用型人才(二)强化职教师资培养特色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的转型升级,国家大力发3展职业教育。职教师资数量不足、 “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强等问题是制约现代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我院坚持“面向职教,服务职教,引领职教”的办学地位,具有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师范教育三重功能,以培养既掌握专业理论、专业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又掌握职教理论与方法的“双师型”职教师资为主要目标和任务。经过 15年职教师资人才培养的探索实践,在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形成了鲜明的职教师资培养特色。为此

5、,我院将充分发挥在职教师资人才培养和服务民族教育方面的双重优势,进一步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学与系统理论学科专业的内涵建设,以“学科教育与技能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创新职教师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备“硕士的学术、技师的技术、讲师的教学能力”的“双师型”卓越职教师资。(三)充分发挥协同创新作用我院现有民族研究所和高教职教研究所及“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等 9 个基地和中心,可以凝聚相关专家积极开展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的相关研究和实践;由我院倡导成立的职教师资培养联盟,目前与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湛江师范学院、韩山师范学院和贵州省教育厅初步建立了联合培养职教师资协同创新合作机制;设立在我校的

6、广东民族艺术团和广东民族民俗博物馆,得到了省民宗委、省文化厅和各民族自治区的支持,正在创建具有岭南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协同4创新中心。我院将联合研究机构、政府、企业和职业院校,形成“优势互补、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协同创新体,充分发挥协同创新体在少数民族地区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的作用,提高职教师资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质量。三、 我院开展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具备的条件(一)职教师资培养和服务民族教育的实践经验1998 年,根据国家教育工作部署要求,按照“教计199866 号”文件精神,我院以培养职业教育师资为主要任务。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我院建设了一支结构合理、业务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双师

7、型”教师队伍,具有完善的适合职教师资培养的软硬件教学资源和设施,培养了一大批专业理论知识扎实、实践动手能力与教学能力强的高素质职教师资和复合应用型人才。我院在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形成了鲜明的职教师资培养特色。我院在 55 年的办学历史过程中,一直承担着民族教育的重要任务。我院前身为*民族学院,创办于 1957 年。从 1958 年至 1968 年的 11 年间,全部招收少数民族学员。1969 年 5 月至1973 年期间曾因故暂停办学,1974 年重新开办,1976 年招生,1976 年至 1997 年间,共招收 22 届 4195 名少数民族本科教育层次学生,每年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人数均

8、占招生总人数的 70%以上。1998 年至今,15 年间共招收 2737 名少数民族学生。此外,我院还承担着少数民族地区人才培养培训任务。先后为广5东、海南、西藏、云南、贵州、广西和新疆等地区培养了一大批的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学校建有清真餐厅和少数民族学员专用宿舍,配备了经验丰富的任课教师和管理人员。经过半个多世纪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探索,我院积累了丰富的民族教育经验,为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二)具有少数民族教育特色的研究生教育正蓬勃发展2006 年我院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目前有 4 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民族学是一级学科授权点,下设民族学、马克思主义民族政策与理论、中国

9、少数民族经济、中国少数民族史、中国少数民族艺术等 5 个二级学科;职业技术教育学、系统理论、中国现当代文学是我院的二级学科硕士点。2010 年开始,在职业技术教育学、系统理论和中国现当代文学等 3 个二级学科招收“职教硕士”研究生,今年新增了中国少数民族艺术职教硕士点,明年开始招生。目前,我院各类型研究生规模为373 人,其中全日制研究生 185 人,在职研究生 188 人。在毕业的 3 届研究生中,2 人获得“南粤优秀研究生”称号,9 人考取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吉林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暨南大学等高校的博士研究生。毕业研究生分布于广东,乃至全国的职业院校、企事业单位,人才培养质量

10、获得用人单位和社会的认可和好评。经过 6 年的发展,我院初步形成了以职业技术教育学和系统理论学科为重点,融少数民族历史、经济、政治、文化、艺术于一体,培养高素质职教师资和应用型6人才的研究生教育特色。这些都为我院承担“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鉴于上述理由,恳请将我院列为教育部“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单位,盼予批准。附件:*学院概况二一三年六月二十五日(联系人:*,*-*,*)7附件: *学院概况学院概况摘要:*学院是广东省唯一以培养职教师资为主要任务的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省属普通高等院校,是全国独立设置的8 所职教师资培养院校之一,是广东省“十二五”加快发展职教

11、师范教育重点建设高校(粤发201114 号) ,学院坚持以“面向职教,服务职教,引领职教”为办学定位,坚持少数民族教育的功能。一、历史沿革。我院创办于 1957 年,前身为广东民族学院,为广东省及周边省份培养少数民族人才。1961 年从广州搬迁至海南通什,1980 年回迁广州。1977 年开始少数民族人才的本科教育,1998 年,根据国家教育工作部署要求,广东民族学院更名为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成为全国 8 所职业技术师范学院之一,按照“教计199866 号”文件精神, “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以培养职业教育师资为主要任务,同时继续保留原有民族教育功能,实行招收少数民族学生名额不变,民族生待遇不

12、变,为民族地区服务的宗旨不变的政策” ,虽然 2002 年,学院再次更名为*学院,但是我院始终坚持少数民族教育的功能,2006 年,我院开始获得民族学等硕士学位授予权,开始招收包括少数民族生在内的硕士研究生。二、办学定位与培养目标。学院以“面向职教,服务职教,引领职教”为办学定位,致力培养高素质“双师型”职教师资8和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是全国独立设置的 8 所职教师资培养院校之一,目前学院正朝着建设*大学的发展目标而努力。三、学科专业与师资队伍。我院设有计算机科学学院(含省级示范性软件学院)、电子与信息学院、机电学院、自动化学院、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等 17 个二级学院和社会科学部等 3 个教学

13、部。涵盖工学、理学、文学、管理学、教育学、经济学、法学、艺术学等 8 大学科门类,有 2 个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职业技术教育学、中国现当代文学) 。设有 1 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民族学) ,3 个二级学科硕士点(职业技术教育学、系统理论、中国现当代文学) ,4 个“职教硕士”招生学科专业。目前共有 57个本科专业,其中理科专业 2 个,工科专业 22 个,理工科专业总数占全校本科专业总数的 42.11%。设有民族研究所(“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 、高教职教研究所等多个研究机构。举办 1 所独立学院(*学院天河学院) 。建有广东工业实训中心、省级教学型重点实验室电气工程虚拟演练实

14、验室、省级科研型重点实验室光机电一体化实验室、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职业教育师范技能训练中心等一批设备先进的实训中心和实验室。现有全日制普通在校生 16188 人,教职工 1321 人,其中专任教师 910 人(具有教授等正高职称教师 134 人,副教授等副高职称教师 277 人) 。具有硕士博士学位专任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 80%。四、国家和省级培养培训基地。学院先后被国家教育部、9财政部、国家民委、省教育厅选定为“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 “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 、 “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院校” 、 “国家少数民族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中心” 、 “广东省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 、 “广东省中职校长培训中心” 、 “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 、 “广东省高职高专教师培训基地”和“广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基地”等。五、在校生人数及毕业生情况。目前全日制普通在校生16188 人。建校 55 年来,共培养了各类全日制学历教育毕业生66274 人,各类成人学历教育毕业生 59596 人,培训各类非学历教育 102340 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