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经济原因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8803452 上传时间:2018-05-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经济原因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经济原因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经济原因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经济原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经济原因(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经济原因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经济原因 1.统一银行券发行的需要 2.票据交换及清算的需要 3.为商行提供资金支持的需要 4.统一金融监管的需要 中央银行的性质中央银行的性质 中央银行是代表国家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和对金融业进行管理 的特殊的金融机构。 中央银行是特殊的政府机关 业务性质的特殊性金融业务 业务手段的特殊性主要是经济手段 与政府关系的特殊性政策制定上有一定的独立性 中央银行是特殊的金融机构 业务范围的特殊性-有特有的权力 业务对象的特殊性金融机构和政府 业务目的的特殊性制定政策与监管 中央银行地位的特殊性金融体系的中心、货币金融的最高权力机构

2、中央银行职能的特殊性三大职能 中央银行的职能中央银行的职能 发行的银行 中央银行集中和垄断了货币的发行权,成为全国唯一的现钞发行机构。这是中央银行最基 本、最重要的标志。 央行垄断货币发行权的意义:央行垄断货币发行权的意义:避免货币发行分散,便利商品流通。 保证通货的稳定。 控制社会资金供应,掌握和调节商行的信贷活动。 是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基础。通过对货币供应量的调控,作用于社会经济活 动从而实现对国民经济的调节和控制。 5.使政府得到一定的收益。 银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 一方面是指中央银行处于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之上,居于领导地位,并对其进行监督 管理;另一方面是指央行的业务对象是

3、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 集中存款准备金 最后贷款人主导地位 组织全国的清算 中央银行主要通过向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办理票据再贴现、再抵押的方式融通资金。 在特别的情况下,也可以采取直接融资的方式。 政府的银行政府的银行 中央银行代表国家贯彻执行财政金融政策,代为管理国家财政收支,为国家提供各种金融 服务和代表国家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及国际金融活动等。 代理国库 代理政府债券发行 对政府给予信贷支持直接给财政贷款或透支大多数国家立法禁止,如我国。购买政府债券:一级市场,二级市 场 保管外汇和黄金储备,进行外汇和黄金的买卖和管理。 制定并监督执行有关金融管理法规。 央行业务活动的一般原则央行业务活动的

4、一般原则 1.不以盈利为目标 2.保持资产的流动性 3.保持业务的公开性 4. 遵循法律规范 1.存款业务意义存款业务意义 提供资金清算服务 维护金融业的稳定 调控信贷规模和货币供应量 2. 存款业务特点存款业务特点 不以盈利为目的 不接受个人和工商企业的存款 吸收的存款有一定的强制性 一)货币政策的定义 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进而影响宏 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货币政策体系: 目标体系 工具体系 实施与操作 二)货币政策的作用 1.维护货币币值的稳定; 2.熨平经济波动,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3.促进充分就业,维持社会稳定; 4.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5.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防范金融危机。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1.币值稳定 2.经济增长 3.充分就业 4.国际收支平衡 5.金融稳定 反通胀政策效应分析 一)成因 内生性的通胀:需求拉上型、成本推动型 外生性的通胀:货币供求失衡(货币冲击) 其他:战争、自然灾害、外来冲击 一般目标:总供求均衡和货币均衡 二)反通胀措施 紧缩性货币政策公开市场操作出售政府债券提高再贴现率提高利率、法定准备金率收回再贷款 紧缩性财政政策 紧缩性收入政策确定工资物价指导线管制或冻结工资特别所得税 价格管理如:限制垄断高价 行政手段物价管制 有效供给政策 指数化政策 改变人们的预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