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医改 人才为先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8802434 上传时间:2018-05-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化医改 人才为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深化医改 人才为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深化医改 人才为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深化医改 人才为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深化医改 人才为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化医改 人才为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张茅:深化医改张茅:深化医改 人才为先人才为先时间:2011-06-17 字体:大 中 小 今后 10 年是我国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的关键时期。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卫生人才队伍 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日益显现。我们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认真分 析新形势,明确新任务,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推进新时期卫生人才 队伍建设。一、加强卫生人才工作的重要意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人民群众的健康是人民群众 根本利益所在,是重要的国计民生问题,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加 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卫生事业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是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的必然要 求。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卫生人才是我国人才的重要组 成部分。在国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中,卫生技术人员数量占 全国专业技术人员总量的 16%,在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中居第三位,仅 次于教学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因此,卫生系统是实现国家人才强 国战略目标的重要领域,加强卫生人才工作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 重要内容。实现医改目标、加快推进卫生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随着医改 的深入推进,群众对健康的期待、对卫生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广 大医疗卫生人员的工作量大幅增加,服务能力也需进一步提高,人 才的关键性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出来。因此,在加快推进医药卫生 体制改革、促进卫生事业发展中,必须把人

3、才发展放在优先位置, 大力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二、卫生人才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卫生人才具有知识和技术密集、培养周期长、实践性强、风险 高等特点。新中国成立以来,卫生人才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卫 生人才队伍状况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还不相适应: 一是总量仍然不足。我国每千人口执业医师数和发达国家还有较大 差距,目前美国为 2.7 人,而我国仅为 1.79 人;全球每千人口注册 护士数平均为 2.8 人,一些发达国家为 8.1 人,我国仅为 1.52 人。 二是素质和能力有待提高,特别是基层卫生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偏 低。三是分布尚不合理。卫生人才存在城乡、地区分布不合理的现 象。2

4、010 年,城市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 7.60 人,农村为 3.04 人;东部地区为 5.23 人,西部地区为 3.76 人。四是政策环境 有待进一步完善,尤其是如何吸引和稳定基层卫生人才还需要认真探索研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新形势对卫生人才工作提出新要求:一是 健康成为群众最重要、最迫切的需求,卫生工作在国家发展全局中 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这就要求卫生人才队伍要数量足、结构优、 素质高。二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口老龄化加速,我国正面临 疾病谱的重大转变,传统传染病防治形势依然严峻,新发传染病不 断出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威胁人民群众健康的主要因素, 环境污染、职业危害、食品与药品安

5、全等公共卫生问题进一步凸显。 这就要求卫生人才队伍既要做好经常性、基础性工作,又要攻坚克 难、有效应对各种复杂问题。三是卫生领域的科技支撑作用日益明 显,生命医学已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有一批实 用型人才,也要培养一批创新型科技人才。面对问题和挑战,我们要立足当前,着眼未来,紧紧抓住机遇, 大力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三、坚持新时期卫生人才工作优先发展卫生系统贯彻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就是要把人才强卫作为卫生 事业优先发展的战略,从保障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出发,科学规划, 突出重点,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突出重点,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 伍建设是建立健全

6、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关键环节,是“强基层” 的核心内容,是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果惠及广大群众的重要途径。 一要合理扩大基层卫生人才队伍规模。从当前急需来看,要着力实 施乡镇卫生院招聘执业医师、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全科医生转 岗培训等各类面向基层的卫生人才培养项目。从长远发展来看,要 加快建立全科医生制度,向个人和家庭提供集预防、保健、诊断、 治疗、康复、健康管理于一体的服务,改善城乡居民健康水平,控 制卫生费用过快上涨。到 2020 年,基层医疗卫生人员要达到 462 万 人,其中全科医师达到 30 万人以上。二要着力提高基层卫生人才服 务能力。要充分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作用,引导一

7、般诊疗 下沉到基层,基层医疗卫生人员良好的服务质量是关键。2009 年医 改启动以来,我们在对农村卫生人员投入、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员 岗位技能培训、城市医院对口支援农村等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但是, 提高基层卫生人才服务能力和水平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 加大培训力度,加强培训统筹,注重培训效果,着力提高基层卫生 人才的业务素质。同时,要认真做好对口支援工作,推动建立良好 的业务协作和运行机制。三要切实加强对基层卫生人才的政策保障。 要通过完善编制、加强管理、形成合理机制等政策措施,解决他们 的后顾之忧,使他们更好地服务基层。目前,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 构编制标准文件已颁布并实施,多数地区已经制

8、定了乡镇卫生院机 构编制标准。这为稳定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合理配置人员提供了政策依据。要全面建立人员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实行按需设岗、 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建立绩效考核、优胜劣汰、能上 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完善激励措施,全面落实绩效工资, 保障基层医务人员的合理收入水平,并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有 突出贡献的人员重点倾斜。统筹协调,全面推进各类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卫生人才队伍建 设要根据卫生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实行分类指导、整体推进。一要 大力加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科学核定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编制, 完善岗位管理制度。在医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 配备专门从事公共卫生

9、工作的人员。加强对公共卫生专业人员的培 训,尤其要加强对基层公共卫生工作人员的培训。加大专业公共卫 生机构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探索建立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 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卫生应急骨干人才培养,建立常态化培 训机制,形成一支平急结合、反应迅速的卫生应急队伍。积极探索 建立等级卫生监督员制度,推进卫生监督人才队伍建设。通过上述 措施,力争到 2020 年,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达到 118 万人。二要 大力加强医药卫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队伍建设。切实加强护理队伍 建设。目前,我国医护比为 1:0.85,在国际上处于较低水平。要逐 步改变医护比倒置的现状,加强专科护士和社区护士培养,保障护

10、 士权益和待遇。加强药师规范化培训,完善药师岗位培训制度和职 业资格制度,推进药师队伍建设。大力加强精神卫生、儿科医师等 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培养和培训,合理扩大医学教育规模,加强在岗 人员的专业培训。三要大力加强高层次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培 养造就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要结合科技重 大专项和卫生行业科研专项等项目的实施,建设好高水平科学研究 和培训基地,培养一批国际化、高水平医药卫生人才。继续认真组 织实施“”,引进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学家、创业领 军人才及创新团队。完善“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和“国 医大师”等选拔机制,选拔一批高层次卫生人才。改革创新,建立健全卫生

11、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人才发展,环境 是根本,制度是核心。要把创新体制机制作为卫生人才工作的根本 着力点,遵循卫生人才规律,科学培养人才,合理评价人才,用好 用活人才。一要建立健全符合规律、适应需求的培养开发机制。卫 生人才的培养开发,要遵循医学人才的成长规律,从院校医学教育、 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三个阶段综合设计。在院校医学教 育阶段,要建立和完善部门间沟通协调机制,根据需求动态调控医 药卫生人才培养规模;在毕业后医学教育阶段,要加快建立住院医 师规范化培训制度,优化全科医师知识结构、夯实专科医师基础, 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在继续医学教育阶段,要充分利用各种 手段,加强各类卫生技术人

12、才的继续教育工作,力争到 2020 年,全 国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覆盖率达到 80%。二要建立健全突出能 力、注重实践的评价发现机制。评价机制既要发现人才,又要引导人才钻研技术、提高技能、改善服务。目前医药卫生领域,尤其是 临床专业的人才评价办法存在过分倚重论文的倾向。要健全以岗位 职责要求为基础,以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符合卫生人才特点的 科学化、社会化评价机制。根据不同工作特性和能力要求,建立健 全卫生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完善各类卫生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标准, 对从事科研工作的,要强化创新能力,鼓励潜心研究;对从事临床 工作的,要淡化论文要求,注重实践能力。同时,要拓宽评价渠道, 改进评价

13、方式,建立更加注重实际贡献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评价机 制。三要建立健全规范有序、灵活高效的流动配置机制。加强政策 引导,优化人才资源配置,使卫生人才向基层、向艰苦边远地区流 动。积极探索医师多点执业,稳步推动医务人员的合理流动。探索 建立县乡人才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县级医院在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 络体系中的龙头作用,加强县域人才统筹管理。充分发挥社会组织 和中介机构的作用,完善医药卫生人才市场体系建设和社会化服务, 逐步建立政府主导的医药卫生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四要建立健全体 现业绩、激发活力的激励保障机制。完善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建 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使医务人员收 入与工

14、作质量、数量和群众满意度挂钩。保障医务人员待遇,充分 体现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精神。健全以政 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奖励为主体的人才奖励体系, 建立多层次医药卫生人才激励制度。优化医务人员执业环境,维护 正常的医疗服务秩序,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大力弘扬高尚医德, 加强行业作风建设,宣传卫生人才典型,营造人才强卫的浓厚氛围。以点带面,充分发挥重大人才工程的引领带动作用。国家人才 规划纲要提出了全民健康卫生人才保障工程。卫生人才规划有 5 个 重大人才工程,即基层医疗卫生人才支持计划、医学杰出骨干人才 推进计划、紧缺专门人才开发工程、中医药传承与创新人才工程、 医师规范化培训工程。要以实施重大人才工程为载体,推进卫生人 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形成点面结合、整体推进的卫生人才资源开 发新格局。(求是杂志 2011 年第 12 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